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3320发布日期:2022-01-15 09:36阅读:67来源:国知局
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


背景技术:

2.现阶段,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下,污水处理行业低碳运行成为必然趋势。但同时,为了治理水体污染,行业内对于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尤其是对于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元素。我国城镇污水普遍存在低c/n的情况,传统aao工艺往往由于缺乏碳源,氮无法得到有效去除,需要投加大量的碳源,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
4.本发明具体是这样的:
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其包括供水单元、反应单元、回流单元;
6.供水单元包括原水池、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均与原水池连通;
7.反应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及沉淀池;且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分别与厌氧池及第一缺氧池连通,以引导原水池中的水向厌氧池及第一缺氧池输送;
8.回流单元包括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以及第三回流管;第一回流管将第一好氧池及第一缺氧池连通,以引导第一好氧池中的硝化液向第一缺氧池输送;第二回流管将沉淀池与厌氧池连通,以引导沉淀池中的污泥向厌氧池输送;第三回流管将沉淀池与第二缺氧池连通,以引导沉淀池中的污泥向第二缺氧池输送。
9.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供水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原水池内的进水泵、设置于第一进水管上的第一进水调节阀和第一进水流量计以及设置于第二进水管上的第二进水调节阀和第二进水流量计。
1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回流管与第一好氧池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好氧池的出水口,第一回流管与第一缺氧池的连接处位于第一缺氧池的进水口。
11.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回流单元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回流管上的第一回流调节阀和第一回流流量计。
1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回流单元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回流管上的第二回流调节阀和第二回流流量计;以及设置于第三回流管上的第三回流调节阀和第三回流流量计。
13.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回流管及第三回流管与沉淀池的连通处均位于沉淀池的池底。
14.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厌氧池、第一缺氧池以及第二缺氧池均配置有搅拌单元。
15.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还包括风机、第一曝气管、第二曝气管、第一曝气器以及第二曝气器;
16.第一曝气管连接风机和第一曝气器,第一曝气器设置于第一好氧池的底部;第二曝气管连接风机和第二曝气器,第二曝气器设置于第二好氧池的底部;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上分别设置有曝气调节阀和气体流量计。
17.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分别配置有溶氧量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第一好氧池的溶氧量和第二好氧池的溶氧量。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9.该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包括供水单元、反应单元、回流单元;其中,供水单元包括原水池、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均与原水池连通;反应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及沉淀池;且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分别与厌氧池及第一缺氧池连通,以引导原水池中的水向厌氧池及第一缺氧池输送;回流单元包括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以及第三回流管;第一回流管将第一好氧池及第一缺氧池连通,以引导第一好氧池中的硝化液向第一缺氧池输送;第二回流管将沉淀池与厌氧池连通,以引导沉淀池中的污泥向厌氧池输送;第三回流管将沉淀池与第二缺氧池连通,以引导沉淀池中的污泥向第二缺氧池输送。
20.在该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中,原水(即污水)会依次经过原水池、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及沉淀池,并在各个反应池中发生对应的反应。
21.其中,厌氧池主要用于释放磷,并进行吸收cod(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和释磷反应;第一缺氧池用于脱氮;第一好氧池用于硝化、吸磷反应,以去除第一缺氧池出水中的氨氮和磷;第二缺氧池用于去除水中剩余氨氮、磷,并改变污泥沉降性;第二好氧池出水至沉淀池。
22.在进水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的设置,能够将原水池中的原水分配至厌氧池及第一缺氧池中;而通过第一回流管的设置,能够将第一好氧池中的硝化液向第一缺氧池输送;从而能够利用污水中的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以充分发挥污水原水中碳源的作用脱氮;
23.而通过第二回流管的设置,能够引导沉淀池中的污泥向厌氧池输送;通过第三回流管的设置,能够引导沉淀池中的污泥向第二缺氧池输送。由此,通过第二回流管及第二回流管能够将沉淀池的污泥作为反硝化脱氮反应所需的碳源,故不需要额外提供碳源,在提高脱氮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
24.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厌氧池、第一缺氧池、好氧池、第二缺氧池层层处理,排出的上清液的tp(总磷)、tn(总氮)、cod以及nh
4+-n为铵态氮的数值均符合要求,故通过本技术提供的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进行处理的污水,其出水水质满足排放要求。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标:100-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10-供水单元;20-反应单元;30-回流单元;11-原水池;12-第一进水管;13-第二进水管;21-厌氧池;22-第一缺氧池;23-第一好氧池;24-第二缺氧池;25-第二好氧池;26-沉淀池;31-第一回流管;32-第二回流管;33-第三回流管;14-进水泵;15-第一进水调节阀;16-第一进水流量计;17-第二进水调节阀;18-第二进水流量计;34-第一回流调节阀;35-第一回流流量计;36-第二回流调节阀;37-第二回流流量计;38-第三回流调节阀;39-第三回流流量计;40-搅拌单元;51-风机;52-第一曝气管;53-第二曝气管;54-第一曝气器;55-第二曝气器;60-溶氧量监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4.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100,其包括供水单元10、反应单元20、回流单元30;
35.供水单元10包括原水池11、第一进水管12及第二进水管13;第一进水管12及第二进水管13均与原水池11连通;
36.反应单元20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21、第一缺氧池22、第一好氧池23、第二缺氧池24、第二好氧池25及沉淀池26;且第一进水管12及第二进水管13分别与厌氧池21及第一缺氧池22连通,以引导原水池11中的水向厌氧池21及第一缺氧池22输送;
37.回流单元30包括第一回流管31、第二回流管32以及第三回流管33;第一回流管31将第一好氧池23及第一缺氧池22连通,以引导第一好氧池23中的硝化液向第一缺氧池22输送;第二回流管32将沉淀池26与厌氧池21连通,以引导沉淀池26中的污泥向厌氧池21输送;第三回流管33将沉淀池26与第二缺氧池24连通,以引导沉淀池26中的污泥向第二缺氧池24输送。
38.该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100的工作原理是:
39.该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100包括供水单元10、反应单元20、回流单元30;其中,供水单元10包括原水池11、第一进水管12及第二进水管13;第一进水管12及第二进水管13均与原水池11连通;反应单元20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21、第一缺氧池22、第一好氧池23、第二缺氧池24、第二好氧池25及沉淀池26;且第一进水管12及第二进水管13分别与厌氧池21及第一缺氧池22连通,以引导原水池11中的水向厌氧池21及第一缺氧池22输送;回流单元30包括第一回流管31、第二回流管32以及第三回流管33;第一回流管31将第一好氧池23及第一缺氧池22连通,以引导第一好氧池23中的硝化液向第一缺氧池22输送;第二回流管32将沉淀池26与厌氧池21连通,以引导沉淀池26中的污泥向厌氧池21输送;第三回流管33将沉淀池26与第二缺氧池24连通,以引导沉淀池26中的污泥向第二缺氧池24输送。
40.在该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100中,原水(即污水)会依次经过原水池11、厌氧池21、第一缺氧池22、第一好氧池23、第二缺氧池24、第二好氧池25及沉淀池26,并在各个反应池中发生对应的反应。
41.其中,厌氧池21主要用于释放磷,并进行吸收cod(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和释磷反应;第一缺氧池22用于脱氮;第一好氧池23用于硝化、吸磷反应,以去除第一缺氧池22出水中的氨氮和磷;第二缺氧池24用于去除水中剩余氨氮、磷,并改变污泥沉降性;第二好氧池25出水至沉淀池26。
42.在进水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进水管12及第二进水管13的设置,能够将原水池11中的原水分配至厌氧池21及第一缺氧池22中;而通过第一回流管31的设置,能够将第一好氧池23中的硝化液向第一缺氧池22输送;从而能够利用污水中的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以充分发挥污水原水中碳源的作用脱氮;
43.而通过第二回流管32的设置,能够引导沉淀池26中的污泥向厌氧池21输送;通过第三回流管33的设置,能够引导沉淀池26中的污泥向第二缺氧池24输送。由此,通过第二回流管32及第二回流管32能够将沉淀池26的污泥作为反硝化脱氮反应所需的碳源,故不需要额外提供碳源,在提高脱氮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
44.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厌氧池21、第一缺氧池22、好氧池、第二缺氧池24层层处理,排出的上清液的tp(总磷)、tn(总氮)、cod以及nh4+-n为铵态氮的数值均符合要求,故通过本技术提供的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100进行处理的污水,其出水水质满足排放要求。
45.该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100的工作内容如下:
46.在该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100中,原水(即污水)会依次经过原水池11、厌氧池21、第一缺氧池22、第一好氧池23、第二缺氧池24、第二好氧池25及沉淀池26,并在各个反应池中发生对应的反应;
47.污水经外部管道统一收集于原水池11内;在开始处理后,原水池11中的原水经第一进水管12及第二进水管13分别进入至厌氧池21及第一缺氧池22内;
48.在厌氧池21中,厌氧池21用于释放磷,具体的,在第二回流管32的作用下,沉淀池26中的污泥会向厌氧池21输送,且原水经第一进水管12进入厌氧池21;由此,在厌氧池21中,厌氧池21中的原水与从沉淀池26排出的含磷的回流污泥在厌氧池21中混合,进行吸收cod(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和释磷反应;
49.在第一缺氧池22中,第一缺氧池22用于脱氮,具体的,在第一回流管31的作用下,第一好氧池23中的硝化液向第一缺氧池22输送,且厌氧池21出水至第一缺氧池22内;由此,厌氧池21的出水和第一好氧池23回流的硝化液在第一缺氧池22中便可(利用污水中的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
50.在第一好氧池23中,第一好氧池23用于硝化、吸磷反应,以去除第一缺氧池22出水中的氨氮和磷,具体的,第一缺氧池22出水至第一好氧池23,并且第一好氧池23的硝化液一部分经第一回流管31回流至所述第一缺氧池22;
51.在第二缺氧池24中,第一好氧池23的出水在第二缺氧池24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以进一步地脱氮,同时,该反硝化脱氮反应所需的碳源由沉淀池26通过第三回流管33提供,故不需要额外提供碳源,能够有效地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通过设置第二缺氧池24,能够有效地提高脱氮效果;
52.在第二好氧池25中,第二缺氧池24出水进入第二好氧池25,进一步去除水中剩余氨氮、磷,并改变污泥沉降性;
53.在沉淀池26中,第二好氧池25出水至沉淀池26,泥水分离后,上清液排出,底部污泥一部分经第二回流管32回流至所述厌氧池21,一部分经第三回流管33回流至所述第二缺氧池24,剩余污泥排出。
5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对原水池11中的水进行分配以将其分配至厌氧池21及第一缺氧池22中,故,供水单元10还包括设置于原水池11内的进水泵14、设置于第一进水管12上的第一进水调节阀15和第一进水流量计16以及设置于第二进水管13上的第二进水调节阀17和第二进水流量计18。其中,第一进水流量计16及第二进水流量计18的作用在于计算厌氧池21及第一缺氧池22中的进水量,以便于通过对第一进水调节阀15和第二进水调节阀17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原水的分配。
5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得第一好氧池23的硝化液能够经第一回流管31回流至所述第一缺氧池22,故,第一回流管31与第一好氧池23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好氧池23的出水口,第一回流管31与第一缺氧池22的连接处位于第一缺氧池22的进水口。
56.进一步地,为对第一回流管31、第二回流管32以及第三回流管33的回流状态进行监控和调整,故,回流单元3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回流管31上的第一回流调节阀34和第一回流流量计35、设置于第二回流管32上的第二回流调节阀36和第二回流流量计37以及设置于第三回流管33上的第三回流调节阀38和第三回流流量计39。
57.其外,为使得沉淀池26底部的污泥能够进入第二回流管32以及第三回流管33,故,第二回流管32及第三回流管33与沉淀池26的连通处均位于沉淀池26的池底。需要说明的是,沉淀池26中配置有排泥泵和排泥管,排泥泵通过排泥管与沉淀池26的排泥口相连,排泥管上设置排泥阀。定期开启排泥泵和排泥阀,排出沉淀池26内剩余污泥。
58.进一步地,为提高厌氧池21、第一缺氧池22以及第二缺氧池24中的反应效率,故厌氧池21、第一缺氧池22以及第二缺氧池24均配置有搅拌单元40。
59.为对第一好氧池23及第二好氧池25进行曝气,故,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100还包括风机51、第一曝气管52、第二曝气管53、第一曝气器54以及第二曝气器55;第一曝气管52连接风机51和第一曝气器54,第一曝气器54设置于第一好氧池23的底部;第二曝气管53连接风机51和第二曝气器55,第二曝气器55设置于第二好氧池25的底部;第一曝气管52和第二曝气管53上分别设置有曝气调节阀和气体流量计。通过调节风机51的输出功率或者调节曝气调节阀以调节曝气量。
60.而且第一好氧池23和第二好氧池25分别配置有溶氧量监测单元60,用于监测第一好氧池23的溶氧量和第二好氧池25的溶氧量。
61.通过获取第一好氧池23的溶氧量数据(do浓度)和第二好氧池25的溶氧量数据(do浓度),便可通过第一曝气器54以及第二曝气器55基于第一好氧池23的氧量数据和第二好氧池25的溶氧量数据分别调节,进而对第一好氧池23和第二好氧池25的曝气量进行调整,从而调节第一好氧池23和第二好氧池25的do浓度。
62.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内容,在调整曝气量时,可以使得第一好氧池23的溶氧量数据(do浓度)在0.3-1mg/l,第二好氧池25的溶氧量数据(do浓度)在0.5-3mg/l;第一好氧池23回流到第一缺氧池22的内回流比为100%~200%;沉淀池26经第二回流管32回流至厌氧池21的污泥回流比为50%~100%;沉淀池26经第三回流管33回流至第二缺氧池24的污泥回流比为50%~150%。
63.综上,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进水管12及第二进水管13的设置,能够充分发挥污水原水中碳源的作用脱氮;第二缺氧池24的设置,使得回流到第一缺氧池22的硝化液在第二缺氧池24进一步脱氮,脱氮效率高;第二回流管32及第三回流管33的设置,污泥内碳源进行反硝化,有助于污泥减量,节省污泥处理成本,充分利用污水厂自有资源,无需外加碳源;第二好氧池25的设置,短时曝气,提升进入沉淀池26的污泥溶氧浓度,改变污泥沉降性,解决第二缺氧区污泥直接进入沉淀池26,在沉淀池26发生反硝化或形成厌氧环境导致的污泥上浮问题。
64.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氨氮污水脱氮处理方法,采用上述的高氨氮污水脱氮系统100,其步骤包括:
65.原水池11中的原水经第一进水管12输送至厌氧池21,通过厌氧池21中的搅拌单元40使得原水与通过第二回流管32回流至厌氧池21的污泥混合,进行吸收cod和释磷反应;
66.原水池11中的原水经第二进水管13输送至第一缺氧池22,厌氧池21出水至第一缺氧池22中,第一好氧池23中的硝化液通过第一回流管31回流至第一缺氧池22;通过第一缺氧池22中的搅拌单元40使得第一缺氧池22中的原水池11输送的原水、厌氧池21输送的水以及第一缺氧池22回流的硝化液混合,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
67.第一缺氧池22出水至第一好氧池23,第一曝气器54根据第一好氧池23中的溶氧量监测单元60监测的溶氧量数据,向第一好氧池23曝气,进行硝化、吸磷反应;且第一好氧池23产生的部分硝化液经第一回流管31至第一缺氧池22;
68.第一好氧池23出水至第二缺氧池24,进行反硝化脱氮、反硝化除磷反应,且通过第三回流管33回流至第二缺氧池24的污泥为反硝化反应提供内碳源;
69.第二缺氧池24出水至第二好氧池25,第二曝气器55根据第二好氧池25中的溶氧量监测单元60监测的溶氧量数据,向第二好氧池25曝气,进行硝化、吸磷反应;
70.第二好氧池25出水至沉淀池26,沉淀池26中泥水分离后,沉淀池26底部的部分污泥通过第二回流管32回流至厌氧池21以及,沉淀池26底部的部分通过第三回流管33回流至第二缺氧池24;
71.排出剩余污泥。
7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