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养猪污水处理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33425发布日期:2022-03-26 17:4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养猪污水处理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养猪污水处理一体机。


背景技术:

2.以往养猪污水是通过集中处理进行排放,需要专人管理运行,且排放标准高,处理工艺多为渣液分离—a2/o生化—物化深度处理。
3.该处理工艺已发展成熟,但对于不易集中的大量养殖散户排放的污水则不适用,管网投资大,高标准排放使成本升高,还受专人专业运行管理等方面限制,故目前在养殖散户排放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中,缺少适用于小型养殖散户的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小型养猪污水处理一体机,能够适用于小型养殖散户,符合排放标准,降低排放成本。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养猪污水处理一体机,包括集水池、渣液分离机、调节池、混凝反应罐和净化反应罐,所述渣液分离机的进水端与所述集水池相连,所述渣液分离机的出水端与所述调节池相连,所述混凝反应罐通过进水管与所述调节池相连,在所述混凝反应罐上设置有加药机构,所述加药机构用于对所述混凝反应罐进行加药,在所述混凝反应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净化反应罐和所述混凝反应罐通过b连接管相连,所述净化反应罐用于与污水发生臭氧氧化反应,在所述净化反应罐内设置有反应筒,在所述净化反应罐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在所述净化反应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池相连。对混凝反应罐中加入的药剂为絮凝剂和助凝剂,通过药剂与污水混合反应,产生絮状物,形成固液分离,絮状物自排污管排出,在净化反应罐内通过臭氧氧化反应,使污水完成净化,通过污泥管与集水池相连,以此形成循环。
6.进一步的,在所述净化反应罐上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b连接管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反应筒的上方,在所述反应筒的下方设置有挡泥板。可根据出水水质对臭氧发生器投放催化剂,臭氧发生器可对反应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排放,污水可通过反应筒形成逆流反应,使污水净化达标排放。
7.进一步的,所述加药机构包括出药箱,所述出药箱通过出药管设置在所述混凝反应罐上,在所述出药管转动设置有出药杆,所述出药杆的直径与所述出药管的宽度相匹配,在所述出药杆上环绕设有多个凹槽。出药杆的凹槽可使药剂间断的加入混凝反应罐中。
8.进一步的,所述加药机构包括合成罐和转盘,在所述出药箱上设置有支架,所述合成罐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合成罐的下端贯穿设有第一出口,所述转盘转动设置在所述出药箱上,在所述转盘上设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出口相配合。通过第一出口与第二出口相互重合、加错、遮挡,控制药剂是否进入出药箱。
9.进一步的,所述加药机构包括a连接管和阻挡板,所述a连接管和所述阻挡板设置
有两个,所述两个a连接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合成罐的两侧,在所述两个a连接管上分别设置有絮凝剂罐和助凝剂罐,所述阻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a连接管的侧端。通过向外拉动阻挡板,控制其伸出的长度,对药剂的下落速度进行改变。
10.进一步的,在所述a连接管和所述阻挡板之间设置有回缩装置,所述回缩装置包括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a连接管的外侧,所述第二直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铰接在所述阻挡板上,所述第二直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直杆内,在所述第二直杆上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直杆的下端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连接座相连。通过弹簧的拉力,使第二拉杆自动回缩至第一拉杆内。
11.进一步的,在所述混凝反应罐内转动设置有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下端的两侧设置有搅拌杆,在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搅拌桨。通过两侧设置的搅拌桨,可使药剂与污水更加充分的融合。
12.进一步的,在所述合成罐上设有刻度,通过刻度的设置,使絮凝剂与助凝剂加入的份量便于控制。
13.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4.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设备便于连接,减少污水处理的工序,使其适用于小型养殖散户的需求,操作简单,不再受专人专业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净化后的污水可用于农林绿化植被的灌溉,降低排放成本。
15.2、净化反应罐的污泥通过排泥管排放至集水池中,通过渣液分离机进行分离,形成循环,无需再单独设立专污泥处理设备。
16.3、反应筒的设置,使污水可在净化反应罐内形成逆流反应,使污泥下沉,达标水自出水管排出。
17.4、加药机构可使药剂根据水质需求进行投放,便于絮凝剂与助凝剂按份量进行配比,通过阻挡板可控制药剂的下落速度,回缩装置可使阻挡板自动归位,使其操作便捷,出药杆可根据水质情况进行间断投放。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a部细节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与转盘俯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合成罐侧视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回缩装置结构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阻挡板拉出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管内部结构图。
25.图中:
26.1、集水池;2、渣液分离机;3、调节池;4、第一提升泵;41、第二提升泵;5、进水管;6、流量计;7、絮凝剂罐;8、助凝剂罐;9、a连接管;91、滑动槽;10、阻挡板;101、定位块;11、第一直杆;111、第二直杆; 112、弹簧;113、连接座;12、合成罐;121、刻度;122、支架;123、第一出口;13、第一电机;131、齿轮;14、转盘;141、第二出口;15、出药箱;151、斜板;152、出药管;16、第二电机;161、出药杆;17、混凝反应罐;18、第三电机;19、连接板;191、搅拌杆;192、搅
拌桨;20、排污管;21、b连接管;211、输入端;212、输出端;22、臭氧发生器;23、净化反应罐;231、反应筒;232、挡泥板;24、出水管;25、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8.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养猪污水处理一体机,包括集水池1、渣液分离机2、调节池3,混凝反应罐17和净化罐反应23,渣液分离机2的进水输入端通过管路与集水池1相连,渣液输出端与外界的废渣收集处相连,在集水池1内设置有第一提升泵4,第一提升泵4与管路相连,在进水输入端的管路上设置有进水阀,渣液分离机2的出水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调节池3相连,调节池3用于调节污水的水质与水量,调节池3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29.混凝反应罐17通过进水管5与调节池3相连,在调节池3内设置有第二提升泵41,第二提升泵41与进水管5相连,在进水管5上依次设置有进水阀和流量计6,混凝反应罐17上设置有加药机构,用于对混凝反应罐17 内均匀的加入药剂,加入的药剂为絮凝剂和助凝剂,在混凝反应罐17的顶端设置有第三电机18,第三电机18的输出端贯穿混凝反应罐17,在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板19,在连接板19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搅拌杆191,两个搅拌杆191位于连接板19的两侧,在搅拌杆191上设置有搅拌桨192,使药剂与污水充分的混合,形成固液分离,混凝反应罐17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20,絮状物自排污管20排出,在排污管20上设置有排污阀,通过调节排污阀来控制小流量的连续排放或大流量的间断快速排放。
30.混凝反应罐17与净化罐反应23通过b连接管21相连,b连接管21连接混凝反应罐17的一端为输入端211,b连接管21连接净化反应罐23的一端为输出端212,输入端211高于输出端212,在净化反应罐23上连接有臭氧发生器22,净化反应罐23内通过臭氧氧化对污水进行处理,臭氧氧化处理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为提高臭氧的分解能力,可在臭氧发生器22内投入催化剂,臭氧发生器22对反应后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排放,在净化反应罐23内设置有反应筒231,可用于发生逆流反应,输出端212 垂直设在反应筒231内的正上端,在反应筒231的下方设置有挡泥板232,在净化反应罐23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24,在净化罐反应23的底端设置有排泥管25,排泥管25的一端与集水池1相连,以此形成循环。
31.加药机构包括a连接管9、阻挡板10、合成罐12和出药箱15,在出药箱15的上端设置有支架122,合成罐12设置在支架122上,a连接管9、阻挡板10均设置有两个,两个a连接管9分别设置在合成罐12的两侧,在一个a连接管9上设置有絮凝剂罐7,在另一个a连接管9上设置有助凝剂罐8,在a连接管9内设有滑动槽91,滑动槽91的一端贯穿a连接管9,阻挡板10滑动设置在滑动槽91内,为防止阻挡板10脱落,在阻挡板10 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块101。
32.在a连接管9与阻挡板10之间设置有回缩装置,回缩装置设置有两个,回缩装置包括第一直杆11和第二直杆111,第一直杆11的一端铰接在a连接管9的外侧,在第二直杆11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113,连接座113铰接在阻挡板10的上端,第一直杆11和第二直杆111共线设置,第二直杆111 滑动连接在第一直杆11内,在第二直杆111上设置有弹簧112,弹簧112 的一端挂设在第一直杆11的下端,弹簧112的另一端挂设在连接座113上,通过弹簧112的拉力,使阻挡板10的默认位置对a连接管9进行隔档,使药剂无法通过。
33.在合成罐12上设有刻度121,便于絮凝剂与助凝剂按刻度进行配比,在合成罐12的
下端设有第一出口123,第一出口123贯通支架122与出药箱15,在出药箱15上转动设置有齿轮131,齿轮131通过第一电机13相传动,在出药箱15的上端通过轴设置有转盘14,在转盘14的外周设有齿牙,齿轮131与转盘14上的齿牙相啮合,在转盘14上设有第二出口141,第一出口123与第二出口141的大小相匹配,第二出口141通过转动与第一出口123相配合,实现两个出口的重合、交错和遮挡,以此控制合成罐 12中的药剂进入出药箱15的量。
34.在出药箱的下端设置有出药管152,出药管152与混凝反应罐17相连通,在出药箱15内下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斜板151,两个斜板151呈“v”字型,使药剂自然向出药管152汇集。在出药管152内转动设置有出药杆 161,出药杆161的直径与出药管的宽度相匹配,在出药杆161上设有凹槽,凹槽在出药杆161上环绕设有多个,使药剂可分批量进入至混凝反应罐17 中,方便药剂量的控制,在出药管152的侧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与出药杆161相连,带动出药杆161转动。
35.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36.需使用者自备集水池1、渣液分离机2和调节池3,污水进入集水池1,通过第一提升泵4将污水送入渣液分离机2,渣液分离机2将污水中废渣分离,使污水进入调节池3,调节池3对污水进行水质与水量的处理,而后污水通过第二提升泵41经进水管5进入混凝反应罐17,根据污水的水质情况来决定絮凝剂与助凝剂的添加量。
37.将絮凝剂罐7下方连接管上的阻挡板向外拉出,第二直杆从第一直杆中拉出,使絮凝剂进入到合成罐12中,根据情况所需的配比,直至絮凝剂达到所需刻度121,松开阻挡板,弹簧使第二直杆收回至第一直杆内,阻挡板自动归位。
38.将助凝剂罐7下方连接管上的阻挡板向外拉出,第二直杆从第一直杆中拉出,使助凝剂进入到合成罐12中,根据情况所需的配比,直至助凝剂达到所需刻度121,松开阻挡板,弹簧使第二直杆收回至第一直杆内,阻挡板自动归位。
39.第一电机13转动,齿轮131与转盘14外周的齿牙相啮合,带动转盘 14转动,转盘14上的第二出口141与第一出口123相重合,絮凝剂与助凝剂下落至出药箱15内,根据污水所需药剂的份额,第二电机16转动,使出药杆161转动,出药杆161上的凹槽带动药剂进入混凝反应罐17。
40.第三电机18启动,带动两个搅拌桨192转动,使污水与药剂充分混合反应,产生固液分离,絮状物自排污管20排出,通过调节排污阀来控制小流量的连续排放或大流量的间断快速排放。
41.污水自重力通过b连接管21进入净化反应罐23,臭氧发生器22启动,对净化反应罐23内进行臭氧氧化处理,根据水质情况,加入催化剂,污水自反应筒231的上端流进,在压力的作用下,污水到达挡泥板232上,泥自挡泥板232上落下,达标水从反应筒231外侧上升自出水管24流出,使达标水清亮无异味排放,可用于农林绿化植被灌溉达标,反应产生的废气通过臭氧发生器22放空,污泥自排泥管25进入集水池1,污泥再由渣液分离机2分离,以此进行循环。
4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43.本实用新型处理工序简洁,不受专人专业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限制,无需繁琐的工序也可达到排放标准,降低排放成本,适用于不易集中大量养殖散户所排放的污水。
44.本实用新型无需反洗的混凝沉淀过滤,即可去除污染物,臭氧氧化处理即可净水
也可消毒,通过将净化反应罐23的污泥排放至集水池1,污泥通过渣液分离机2排出,以此形成循环。
45.加药机构可根据情况进行加药,絮凝剂罐7和助凝剂罐8分别设置,可更好控制两者的配比,通过拉动阻挡板10,可使药剂下落,也可根据拉出阻挡板10的长度,控制药剂下落的速度,回缩装置可使阻挡板10自动归位,方便操作,合成罐12可使絮凝剂和助凝剂汇集到一起,通过絮凝剂与助凝剂分别下落,根据刻度121直观的看到絮凝剂与助凝剂各自份量,便于配比。
46.第一电机13可控制转盘14的转动,通过第一出口123与第二出口141 的相错、重合、交错,使合成罐12内药剂的下落速度受到控制。
47.斜板151使药剂自动汇集到出药管152处,通过出药杆151的转动,使其可间断的加入到混凝反应罐17,防止药剂加多。
48.反应筒231可使污水发生逆流反应,使其充分的反应,挡泥板232可对污泥进行阻挡。
4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