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拼接式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用浮板。
背景技术:2.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近代各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各种污染物都排放到河流中,最终并流汇入海洋,导致海洋水体存在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诸多问题,海洋的水体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针对海洋生态问题,现有的治理方法是使用附着有藻类的浮板,其中附着的藻类对氮、磷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0%和60%以上,利用藻类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对富营养化的水域进行净化。
3.但是,现有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用的浮板多数是单独使用的,当较大面积的水域需要使用时,往往是通过绳索将各浮板之间进行连接,极为不便,且藻类在净化水体的过程中也需要生长,现有的藻类附着框长度固定,不利于藻类生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拼接式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用浮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拼接式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用浮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拼接式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用浮板,包括浮板,所述浮板的侧表面均固接有缓冲层,所述浮板的内部竖直贯穿开设有内径孔,所述内径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外表面顶端固接有挂环,且所述挂环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浮板的上表面,所述外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下端固接有配重块,所述内筒的内部固接有藻类基板,所述藻类基板的上表面等距固接有藻类附着床,两个所述浮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设置有延伸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侧壁均设计为网孔状,海水通过网孔进入到内筒的内部,利于海水和藻类附着床表面的藻类接触,从而利用藻类对海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进行吸收,从而净化水质。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槽,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浮板的下表面,所述卡槽的内壁顶端固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安装有橡胶圈,所述浮板的下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延伸块,所述收纳槽的内壁顶端固接有橡胶棒,所述收纳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收纳槽的侧壁开设有内滑槽,所述滑块的两侧均固接有延伸块,且是延伸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内滑槽的内部,所述滑块的外侧端固接有头部卡块,所述头部卡块的内部设置贯穿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侧壁另开设有限位槽,用于将多个浮板进行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和所述固定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
橡胶圈卡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橡胶棒卡接于所述弧形槽的内部,所述滑块和所述头部卡块延伸出的部分大小尺寸和所述卡槽的大小尺寸相匹配,用于将第一个浮板的头部卡块卡接进第二个浮板下方的卡槽内,从而将两个浮板进行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板设置成六边棱柱,且所述卡槽和所述收纳槽交替开设于所述浮板的下表面,用于将多个浮板进行拼接,从而形成较大的生态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伸机构包括挂耳,所述挂耳固接于所述内筒的顶部,且所述挂耳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外筒的上表面,所述外筒的内壁开设有竖直滑槽,所述外筒的上表面固接有顶部挡板,且所述顶部挡板位于所述竖直滑槽的一侧,所述顶部挡板的尺寸和所述挂耳的尺寸相匹配,用于将内筒固定到外筒的内部,同时当藻类生长后需要延伸外筒和内筒时,旋转内筒,使得挂耳通过竖直滑槽进行滑动,从而将外筒和内筒完全展开,增大藻类在外筒和内筒内的生长空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可以将多个浮板进行快速拼接,从而增大浮板的总面积,形成较大面积的生态板,便于后续通过藻类对水域进行深度地净化处理,设置延伸机构,当藻类生长后可通过旋转内筒,使得挂耳通过竖直滑槽进行滑动,从而将外筒和内筒完全展开,从而增大藻类在外筒和内筒内的生长空间。
附图说明
14.图1为拼接式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用浮板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拼接式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用浮板中的剖视图;
16.图3为拼接式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用浮板中a部放大图。
17.图中:1、浮板;2、缓冲层;3、内径孔;4、挂环;5、外筒;6、内筒;7、藻类基板;8、藻类附着床;9、配重块;10、卡槽;11、固定杆;12、橡胶圈;13、收纳槽;14、内滑槽;15、滑块;16、橡胶棒;17、弧形槽;18、固定孔;19、头部卡块;20、延伸块; 21、挂耳;22、竖直滑槽;23、顶部挡板;24、限位槽;100、连接机构;200、延伸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拼接式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用浮板,包括浮板1,浮板1的侧表面均固接有缓冲层2,浮板1的内部竖直贯穿开设有内径孔3,内径孔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外筒5,外筒5的外表面顶端固接有挂环4,且挂环4的下表面贴合于浮板1的上表面,外筒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筒6,外筒5和内筒6的侧壁均设计为网孔状,内筒6的下端固接有配重块9,内筒6的内部固接有藻类基板7,藻类基板7的上表面等距固接有藻类附着床8,两个浮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100,连接机构100包括卡槽10,卡槽10开设于浮板1的下表面,卡槽10的内壁顶端固接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的表面安装有橡胶圈12,浮板1的下表面开设有收纳槽13,收纳槽13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延伸块 20,收纳槽13的内壁顶端固接有橡胶棒16,收纳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5,收纳槽13的侧壁开设有内滑槽14,滑块15的两侧均固接有延伸块20,且是延伸块20滑动连接在内滑槽14的内部,滑块15的外侧端固接有头部卡块19,头部卡块19的内部设置贯穿开设有固定孔18,固定孔18的侧壁另开设有限位
槽24,固定杆11和固定孔18的尺寸相匹配,橡胶圈12卡接于限位槽24的内部,滑块15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槽17,橡胶棒 16卡接于弧形槽17的内部,滑块15和头部卡块19延伸出的部分大小尺寸和卡槽10的大小尺寸相匹配,浮板1设置成六边棱柱,且卡槽10和收纳槽13交替开设于浮板1的下表面,将多个浮板1进行拼接安装,将第一个浮板1的滑块15和头部卡块19从收纳槽13 的内部滑动取出,此过程中,延伸块20在内滑槽14的内部滑动,橡胶棒16从弧形槽17 的内部被挤出,当滑块15和头部卡块19完全抽出后,选择第二浮板1,将第二个浮板1 的卡槽10置于第一个浮板1的滑块15和头部卡块19的正上方,然后下压第二个浮板1,使得滑块15和头部卡块19卡接进卡槽10的内部,并使得固定杆11卡接进固定孔18的内部,同时使得橡胶圈12被挤压进限位槽24内,从而将两个浮板1进行连接并固定,从而增大生态板的总体面积。
19.在图1~3中:外筒5和内筒6之间设置有延伸机构200,延伸机构200包括挂耳21,挂耳21固接于内筒6的顶部,且挂耳21的下表面贴合于外筒5的上表面,外筒5的内壁开设有竖直滑槽22,外筒5的上表面固接有顶部挡板23,且顶部挡板23位于竖直滑槽22 的一侧,顶部挡板23的尺寸和挂耳21的尺寸相匹配,用于将内筒6固定到外筒5的内部,同时当藻类生长后需要延伸外筒5和内筒6时,旋转内筒6,使得挂耳21通过竖直滑槽 22进行滑动,从而将外筒5和内筒6完全展开,增大藻类在外筒5和内筒6内的生长空间。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需要对海洋中的某些富营养化水域进行净化处理时,可将多个浮板1进行拼接安装,将第一个浮板1的滑块15和头部卡块19从收纳槽13的内部滑动取出,此过程中,延伸块20在内滑槽14的内部滑动,橡胶棒16从弧形槽17的内部被挤出,当滑块15和头部卡块19完全抽出后,选择第二浮板1,将第二个浮板1的卡槽10置于第一个浮板1的滑块15和头部卡块19的正上方,然后下压第二个浮板1,使得滑块15和头部卡块19卡接进卡槽10的内部,并使得固定杆11卡接进固定孔18的内部,同时使得橡胶圈12被挤压进限位槽24内,从而将两个浮板1进行连接并固定,由于浮板 1本身设计成六边形,下表面交替安装有卡槽10和收纳槽13,便于将多个浮板1进行拼接安装,从而增大生态板的总体面积,待安装完毕后,拼接后的多个浮板1放置到到处理的水域,然后利用位于藻类附着床8表面的藻类对该水域进行深层次的净化处理,待藻类处理一段时间后,位于内筒6内的藻类生长空间受限,需要增大藻类的生长空间,此时需要旋转内筒6,使得挂耳21从顶部挡板23头部绕过,并使得挂耳21从竖直滑槽22的内部朝下滑动,将外筒5和内筒6进行展开,从而增大藻类的生长空间,待该水域完全净化后,将该装置整体进行收集并将多个浮板1拆分开,将相邻的两个浮板1分别朝上和朝下施加一个推力,使得固定杆11从固定孔18的内部滑出,然后通过延伸块20将滑块15和头部卡块19重新滑动到收纳槽13的内部,当滑块15完全滑动到收纳槽13的内部后,此时橡胶棒16卡接在弧形槽17的内部,从而将滑块15和头部卡块19进行固定,避免滑块 15和头部卡块19自行从收纳槽13的内部滑出,再将内筒6朝上推动,使得内筒6恢复到初始位置,将生长后藻类从取下,对藻类进行处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1.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