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底液排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1467发布日期:2022-04-07 08:2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底液排放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底液排放机。


背景技术:

2.在对污水池中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污水的表面会经常出现浮泥、泡沫以及其他漂浮物,会对污水处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污水池中的污水进行处理时,需要对污水表面的浮泥等杂质进行清理,而当杂质进行处理后,需要对污水的底液进行排放,从而对污水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3.在现有技术中,污水底液的排放大都将抽水泵直接放置在污水池的底部,对底液直接进行抽取,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容易对污水中的浮泥等杂质与底液进行分离,容易使浮泥等杂质将抽水泵堵塞,进而影响抽水泵的正常工作,同时传统的排放方式液位必须固定在高位,否则不能使用,因此我们急需设置一种污水底液排放机。


技术实现要素:

4.(一)实用新型目的
5.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污水底液排放机,本实用新型效率高,泥水分离精度高;液位不必固定在高位,可上下随意波动;不易堵塞,及时堵塞可反洗疏通。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底液排放机,包括分离池以及排水泵,所述分离池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将分离池分隔成污水腔和浮泥腔,所述固定板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污水腔与浮泥腔通过通孔连通,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收水器,所述收水器用于分离浮泥和污水,所述排水泵的进口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背离排水泵的一端贯穿收水器并延伸至污水腔内,所述排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分离池的一侧还设置有进料管。
8.进一步而言:所述收水器包括收水斗和浮子,所述浮子沿收水斗的外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收水斗朝向污水腔的一侧设置有围板,所述排水管背离排水泵的一端位于围板内。
9.进一步而言:所述分离池的一侧还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位于浮泥腔内,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分离池外,所述出料管位于分离池外的一端设置有压滤泵,所述压滤泵的出口端还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背离压滤泵的一端设置有压滤机。
10.进一步而言:所述压滤机包括搅拌机构以及干化机,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干化机上与干化机相连通,所述干化机背离搅拌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出料斗,所述干化机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
11.进一步而言: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箱、转动杆、搅拌杆以及设置于搅拌箱上的搅拌电机,所述转动杆设置于搅拌箱内,一端与搅拌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搅拌电机同轴连
接,多个所述搅拌杆设置于转动杆的外圈并沿转动杆轴线方向阵列分布。
12.进一步而言:所述收水斗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围板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4.该装置通过安装分离池、收水器、排水泵、压滤泵以及压滤机等结构,其中通过分离池以及收水器等结构能够对泥水混合物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排水泵对污水中的底液进行抽取,而通过压滤泵能够对浮泥腔内的浮泥进行提取,同时通过压滤机能够对提取的浮泥进行干化,去除掉浮泥中的水分,进而提取出污水中的浮泥,而通过搅拌机构则能够对浮泥进行搅拌,防止浮泥干燥硬化。本实用新型效率高,泥水分离精度高;液位不必固定在高位,可上下随意波动;不易堵塞,及时堵塞可反洗疏通。
附图说明
15.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分离池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分离池;11、进料管;2、排水泵;21、排水管;3、固定板;31、通孔;32、浮泥腔;33、污水腔;4、收水器;41、收水斗;42、浮子;43、围板;5、压滤机;51、搅拌机构;511、搅拌箱;512、转动杆;513、搅拌电机;514、搅拌杆;52、干化机;53、支撑柱;54、出料斗;6、压滤泵;61、出料管;62、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9.通过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污水底液排放机,包括分离池1以及排水泵2,分离池1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板3,固定板3将分离池1分隔成污水腔33和浮泥腔32,固定板3上还开设有通孔31,污水腔33与浮泥腔32通过通孔31连通,通孔31内设置有收水器4,收水器4用于分离浮泥和污水,收水器4包括收水斗41和浮子42,浮子42沿收水斗41的外圈圆周阵列分布,收水斗41朝向污水腔33的一侧设置有围板43,排水管21背离排水泵2的一端位于围板43内,收水斗41的直径大于通孔31的直径,围板43的直径小于通孔31的直径,排水泵2的进口端设置有排水管21,排水管21背离排水泵2的一端贯穿收水器4并延伸至污水腔33内,排水泵2的出水端连接有连接管,分离池1的一侧还设置有进料管11;
20.首先收水器4在分离池1内受重力的影响能够将固定板3上的通孔31遮住,当泥水混合物通过进料管11进入到分离池1内时会落在固定板3上,而由于污水的密度大于浮泥的密度,进而污水会处于浮泥的底部,这是污水提供给浮子42浮力,而浮子42通过浮力能够带动收泥斗朝向浮泥一侧运动,进而能够将固定板3上的通孔31打开,这时污水的底液则能够通过通孔31进入到污水腔33内,当底液持续进入并高于固定板3时,收液斗在浮子42的作用下能够脱离通孔31,这时启动排水泵2能够通过排水管21将污水腔33内的底液排出,而通过设计围板43能够防止浮泥等杂质进入到排水泵2内,避免发生堵塞。
21.通过图1、图2所示,分离池1的一侧还设置有出料管61,出料管61的一端位于浮泥腔32内,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分离池1外,出料管61位于分离池1外的一端设置有压滤泵6,压滤泵6的出口端还设置有输送管62,输送管62背离压滤泵6的一端设置有压滤机5,压滤机5包括搅拌机构51以及干化机52,搅拌机构51设置于干化机52上与干化机52相连通,搅拌机构51包括搅拌箱511、转动杆512、搅拌杆514以及设置于搅拌箱511上的搅拌电机513,转动杆512设置于搅拌箱511内,一端与搅拌箱5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搅拌电机513同轴连接,多个搅拌杆514设置于转动杆512的外圈并沿转动杆512轴线方向阵列分布,干化机52背离搅拌机构51的一侧还设置有出料斗54,干化机5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53;
22.通过启动压滤泵6能够将浮泥腔32内的浮泥通过出料管61和输送管62运送进压滤机5内进行干燥,首先浮泥会进入到搅拌箱511内,通过启动搅拌电机513能够带动转动杆512进行转动,转动杆512转动进一步的能够带动转动杆512外圈的搅拌杆514进行转动,搅拌杆514转动进而能够对搅拌箱511内的浮泥进行搅拌,防止浮泥在搅拌箱511内干燥凝固,同时在搅拌过程中浮泥能够进入到干化机52内进行除湿干化,去除掉浮泥内的水分,然后通过干化机52底部的出料斗54运出,完成对浮泥的干化。
23.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分离池1以及收水器4等结构能够对泥水混合物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排水泵2对污水中的底液进行抽取,而通过压滤泵6能够对浮泥腔32内的浮泥进行提取,同时通过压滤机5能够对提取的浮泥进行干化,去除掉浮泥中的水分,进而提取出污水中的浮泥,而通过搅拌机构51则能够对浮泥进行搅拌,防止浮泥干燥硬化。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