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床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3557发布日期:2022-03-02 04:5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床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削加工技术,尤其是一种利用水作为冷却剂的磨削加工中的水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磨床的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磨削加工对水的需求量巨大,且使用后的水中常含有铁屑、磨粒及重金属离子,若长时间不清理还会导致微生物滋生,这严重影响了水的质量和加工性能。
3.现有的磨床水循环系统主要针对的是各类磨削液,为保留磨削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其过滤精度较低,过滤效果较差。为实现用水代替磨削液进行磨削加工,需要重新设计一套合适的水循环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利用水作为磨床冷却液时水循环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磨床水循环系统,可有效去除水中的铁屑、磨粒、重金属离子及微生物等污染物,并可防止铁屑在水中的生锈。净化后的水可满足磨床的加工要求,并可多次循环使用。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磨床水循环系统,系统包含磁性分离器1、切屑收集池2、防锈沉淀池3、第一水泵4、pp棉过滤器5、活性炭过滤器6、增压泵7、反渗透膜8、浓水池9、淡水池10、第二水泵11、紫外线杀菌器12。所述磁性分离器1的排屑口接切屑收集池2,排水口接防锈沉淀池3,所述防锈沉淀池3中的水通过第一水泵4供应至pp棉过滤器5和活性炭过滤器6,所述活性炭过滤器6后连接有两条线路,第一条线路直接连接紫外线杀菌器12,第二条线路连接高压泵7和反渗透膜8。所述反渗透膜8的淡水口接淡水池10,废水口接浓水池9。所述淡水池中的水由第二水泵11排入紫外线杀菌器12,并最终供应至机床系统。
7.防锈沉淀池3设有引流板31、水龙头32、传感器33、铁块34、不锈钢滤网35、隔板36、直流电源37、永磁铁38、排水阀39。所述引流板31用于将废水平稳地引流进池中,所述水龙头32用于水池补水,所述传感器33用于检测水质,所述铁块34固定在水池中央,所述永磁铁38放置在水池底部,所述不锈钢滤网35安装在水池的出水管上,起到过滤作用。所述隔板36用于阻挡底部的污染物,只允许上层清液进入出水管中。所述排水阀39安装在水池底部,用于水池的排水排污。所述直流电源37正极接铁块34、负极接永磁铁38。水中残余的铁屑由于沉淀和磁力吸附作用覆盖在永磁铁表面,并在外加直流电的阴极保护作用下避免腐蚀生锈。
8.该系统包含两条过滤路线。线路一为:磁性分离器1—防锈沉淀池3—第一水泵4—pp棉过滤器5—活性炭过滤器6—紫外线杀菌器12;线路二为:磁性分离器1—防锈沉淀池3—第一水泵4—pp棉过滤器5—活性炭过滤器6—增压泵7—反渗透膜8—淡水池10—第二水泵11—紫外线杀菌器12。线路一对水进行初步过滤,主要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过滤精度在几到几十个微米内。线路二对水进行深度过滤,有效去除水中的各种离子、有机
物溶剂,过滤后的水接近于纯水,过滤精度约为0.0001微米。
9.线路一、二的切换通过电磁阀d1和电磁阀d2来完成。当电磁阀d1打开、d2关闭时,线路一工作;当电磁阀d1打开、d2关闭时,线路二工作。可根据加工状况和由传感器33测定的水质条件来选择使用线路一还是线路二。
10.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之后安装有单向阀a1和单向阀a2,防止水的倒流。
11.该系统安装有紫外线杀菌器12,可以除去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及病毒,防止水变质发臭。
12.反渗透膜8的废水口连接有废水阀81,通过调节废水阀的开口大小可以调节反渗透膜的膜前压力,从而获得不同的废水比。
13.第一水泵4后连接有压力表c1,在增压泵7后连接有压力表c2,在反渗透膜8浓水口连接有流量表b1、淡水口连接有流量表b2,在紫外线杀菌器12后连接有流量表b3,用以检测系统的流量与压力。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使用磁性分离器对磨削废液进行屑—水分离,分离出来的铁屑可以回收利用。
16.2.使用防锈沉淀池对残余铁屑进行沉淀和电防锈处理,减轻了后续过滤的成本。
17.3.该水循环系统包含两条过滤路线,拥有两种不同精度的过滤模式。可根据加工状况和水质条件选择使用初步过滤还是深度过滤。
18.4.该水循环系统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铁屑、泥沙、重金属离子、微生物等污染物质,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循环系统示意图。
20.图中:1、磁性分离器;2、切屑收集池;3、防锈沉淀池;31、引流板;32、水龙头;33、传感器;34、铁块;35、不锈钢滤网;36、隔板;37、直流电源;38、永磁铁;39、排水阀;4、第一水泵;5、pp棉过滤器;6、活性炭过滤器;7、增压泵;8、反渗透膜;81、废水阀;9、浓水池;10、淡水池;11、第二水泵;12、紫外线杀菌器;a1-2、单向阀;b1-b3、流量表;c1-2、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2.如图1所示。
23.一种磨床水循环系统,主要包含磁性分离器1、切屑收集池2、防锈沉淀池3、第一水泵4、pp棉过滤器5、活性炭过滤器6、增压泵7、反渗透膜8、浓水池9、淡水池10、第二水泵11、紫外线杀菌器12。所述磁性分离器1的排屑口接切屑收集池2,排水口接防锈沉淀池3,所述防锈沉淀池3中的水通过第一水泵4供应至pp棉过滤器5和活性炭过滤器6,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后连接有两条线路,第一条线路直接连接紫外线杀菌器12,第二条线路连接高压泵7和反渗透膜8。所述反渗透膜8的淡水口接淡水池10,废水口接浓水池9。所述淡水池中的水由第二水泵11排入紫外线杀菌器12,并最终供应至机床系统。
24.防锈沉淀池3设有引流板31、水龙头32、传感器33、铁块34、不锈钢滤网35、隔板36、直流电源37、永磁铁38、排水阀39。所述引流板31用于将废水平稳地引流进池中,所述水龙
头32用于水池补水,所述传感器33用于检测水质,所述铁块34固定在水池中央,所述永磁铁38放置在水池底部,所述不锈钢滤网35安装在水池的出水管上,起到过滤作用。所述隔板36用于阻挡底部的污染物,只允许上层清液进入出水管中。所述排水阀39安装在水池底部,用于水池的排水排污。所述直流电源37正极接铁块34、负极接永磁铁38。水中残余的铁屑由于沉淀和磁力吸附作用覆盖在永磁铁表面,并在外加直流电的阴极保护作用下避免腐蚀生锈。
25.该系统包含两条过滤路线。线路一为:磁性分离器1—防锈沉淀池3—第一水泵4—pp棉过滤器5—活性炭过滤器6—紫外线杀菌器12;线路二为:磁性分离器1—防锈沉淀池3—第一水泵4—pp棉过滤器5—活性炭过滤器6—增压泵7—反渗透膜8—淡水池10—第二水泵11—紫外线杀菌器12。线路一对水进行初步过滤,主要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过滤精度在几到几十个微米内。线路二对水进行深度过滤,有效去除水中的各种离子、有机物溶剂,过滤后的水接近于纯水,过滤精度约为0.0001微米。
26.线路一、二的切换通过电磁阀d1和电磁阀d2来完成。当电磁阀d1打开、d2关闭时,线路一工作;当电磁阀d1打开、d2关闭时,线路二工作。可根据加工状况和由传感器33测定的水质条件来选择使用线路一还是线路二。
27.第一水泵4和第二水泵7之后安装有单向阀a1和单向阀a2,防止水的倒流。
28.该系统安装有紫外线杀菌器12,可以除去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及病毒,防止水变质发臭。
29.反渗透膜8的废水口连接有废水阀81,通过调节废水阀的开口大小可以调节反渗透膜的膜前压力,从而获得不同的废水比。
30.第一水泵4后连接有压力表c1,在增压泵7后连接有压力表c2,在反渗透膜8浓水口连接有流量表b1、淡水口连接有流量表b2,在紫外线杀菌器12后连接有流量表b3,用以检测系统的流量与压力。
31.为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可以将多个过滤器或反渗透膜进行适当的串并联。
32.浓水池9中的废水主要成分为原本自来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和金属加工过程中渗入的铁离子等。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
1996)进行排放或引入防锈沉淀池3中进行重复利用。
33.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