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水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90205发布日期:2022-03-17 01:1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供暖水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供暖水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北方一些区域,冬季都需要进行供暖以保证居民生活的舒适性。除了使用中央空调等供暖设备,大多采用暖气进行供暖。供暖过程中,由于存在水的损耗,所以需要陆续补充新水到回水管路中。补充的新水的水质的优劣不仅影响着暖气的寿命,还会影响锅炉的正常使用。由于水中含有溶解的氧气,这些水进入高压锅炉后,会发生氧化腐蚀反应,造成锅炉设备的损坏,因此需要对水质进行除氧操作。
3.目前多采用海绵铁除氧法进行氧气的取出,该方法利用铁和氧气反应的原理,将铁矿石还原成表面积很大的海绵铁颗粒,达到除氧的目的。除氧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氧气的去除作用会变差,需要频繁进行海绵铁滤料的更换,不仅影响了水的正常供送,而且会造成滤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暖水质处理装置,能够进行水质的软化和除氧,便于进行海绵铁滤料的反冲洗操作,降低了海绵铁滤料的更换频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供暖水质处理装置,包括:
6.软化水罐,与供水水管相连,内部设有用于软化生水的软化过滤层;
7.软化水箱,与软化水罐的出口端相连,用于容纳软水;
8.至少两个除氧罐,顶部分别设有与软化水箱的出口端相连的进水管;
9.除氧水箱,与除氧罐的出口端相连,用于容纳除氧水,除氧水箱的出口端与供暖回水管路相连;
10.其中,除氧罐的内部设有除氧滤料层以及用于反冲洗除氧滤料层的反冲组件,反冲组件位于除氧滤料层下方,除氧罐上连接有用于容纳反冲洗液的液体回收罐。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除氧滤料层设置于除氧罐的内侧上部,除氧滤料层的中部向上弧形起拱。
12.一些实施例中,除氧罐的内部还设有位于除氧滤料层下方的第一辅助层以及位于第一辅助层下方的第二辅助层;
13.第一辅助层自除氧罐的第一侧至除氧罐的第二侧向上倾斜设置;第二辅助层自除氧罐的第一侧至除氧罐的第二侧向下倾斜设置。
14.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辅助层自除氧罐的第一侧至除氧罐的第二侧厚度逐渐变小;
15.第二辅助层自除氧罐的第一侧至除氧罐的第二侧厚度逐渐变大。
16.一些实施例中,除氧滤料层、第一辅助层和第二辅助层均采用海绵铁滤料。
17.一些实施例中,反冲组件包括:
18.第一反冲管,设置于除氧罐的下部,且向内延伸至第二辅助层的下方,第一反冲管靠近除氧罐的第一侧设置;
19.第二反冲管,设置于除氧罐的下部,且向内延伸至第二辅助层的下方,第一反冲管靠近除氧罐的第二侧设置。
20.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冲管高于第二反冲管设置,第一反冲管与第二辅助层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反冲管与第二辅助层之间的间距。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除氧罐的顶部还连接有用于向除氧罐内供送氮气的供气管,除氧罐的底部连接用于回收氮气的气体回收罐,除氧罐与气体回收罐之间设有气体压缩机。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软化过滤层包括:
23.活性炭层,设置于软化水罐内;
24.树脂填料层,设置于软化水罐内,且位于活性炭层的下方,树脂填料层与活性炭层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
25.一些实施例中,树脂填料层的厚度大于活性炭层的厚度。
26.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生水经供水水管进入软化水罐进行软化处理后得到软水,并送至软化水箱中,两个除氧罐可同时或单独对软水进行除氧操作,当除氧罐内的除氧滤料反应效率减弱后,停止其中一个除氧罐,借助反冲组件对其进行反向冲洗,使除氧滤料层得到有效清理,保证除氧效果,进而保证补水能力。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暖水质处理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除氧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1.1、软化水罐;11、软化过滤层;12、活性炭层;13、树脂填料层;2、软化水箱;3、除氧罐;31、除氧滤料层;32、反冲组件;321、第一反冲管;322、第二反冲管;33、第一辅助层;34、第二辅助层;35、进水管;36、供气管;4、除氧水箱;51、液体回收罐;52、气体回收罐;53、气体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本实施例中,构件之间的管路上需对应设置阀门,以实现生水处理以及反冲过程的切换,保证设备运行的有序性。另外,为了便于理解附图,在附图中用实线表示水流,用虚线表示气流。
3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暖水质处理装置进行说明。供暖水质处理装置,包括软化水罐1、软化水箱2、至少两个除氧罐3以及除氧水箱4,软化水罐1与供水水管相连,内部设有用于软化生水的软化过滤层11;软化水箱2与软化水罐1的出口端相连,用于容纳软水;除氧罐3的顶部分别设有与软化水箱2的出口端相连的进水管35;除氧水箱4与除氧罐3的出口端相连,用于容纳除氧水,除氧水箱4的出口端与供暖回水管路相连;
36.其中,除氧罐3的内部设有除氧滤料层31以及用于反冲洗除氧滤料层31的反冲组件32,反冲组件32位于除氧滤料层31下方,除氧罐3上连接有用于容纳反冲洗液的液体回收罐51。
37.本实施例提供的供暖水质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供暖水质处理装置,生水经供水水管进入软化水罐1进行软化处理后得到软水,并送至软化水箱2中,两个除氧罐3可同时或单独对软水进行除氧操作,当除氧罐3内的除氧滤料反应效率减弱后,停止其中一个除氧罐3,借助反冲组件32对其进行反向冲洗,使除氧滤料层31得到有效清理,保证除氧效果,进而保证补水能力。
38.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除氧滤料层31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除氧滤料层31设置于除氧罐3的内侧上部,除氧滤料层31的中部向上弧形起拱。
39.除氧滤料层31采用中部弧形向上曲拱的形式,该结构形式可以将攻入的软水向除氧罐3的外周导流,使软水与除氧滤料层31的整个顶面进行充分的接触,增大了反应面积,提高了除氧效率,避免软水集中在除氧滤料层31的中心位置造成的除氧不彻底的问题。
4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除氧罐3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除氧罐3的内部还设有位于除氧滤料层31下方的第一辅助层33以及位于第一辅助层33下方的第二辅助层34;
41.第一辅助层33自除氧罐3的第一侧至除氧罐3的第二侧向上倾斜设置;第二辅助层34自除氧罐3的第一侧至除氧罐3的第二侧向下倾斜设置,除氧滤料层31、第一辅助层33和第二辅助层34均采用海绵铁滤料。
42.除了除氧滤料层31之外,还设置有位于除氧滤料层31下方的第一辅助层33和第二辅助层34,第一辅助层33和第二辅助层34内分别设有海绵铁滤料,利用海绵铁滤料与水中的氧发生充分的反应,实现对软水的除氧操作。
43.为了方便描述,定义除氧罐3内部相互远离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辅
助层33自除氧罐3的第一侧至第二侧向上倾斜设置,使得落在第一辅助层33上的水中的一部分经第一辅助层33落至第二辅助层34上,其余部分可沿第一辅助层33的表面流动至除氧罐3的第一侧,(部分水在流动中经第一辅助层33除氧后落至第二辅助层34上)最终借助第一侧的第一辅助层33进行水的除氧作用,便于在第一辅助层33的表面进行水的有效分布,提高了氧化处理效率。
44.第二辅助层34与第一辅辅助层采用倾斜方向相反,可实现同样的效果,在此不在赘述。
45.在利用第一辅助层33和第二辅助层34进行水的均布和除氧的基础上,上述特征第一辅助层33和第二辅助层34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第一辅助层33自除氧罐3的第一侧至除氧罐3的第二侧厚度逐渐变小;
46.第二辅助层34自除氧罐3的第一侧至除氧罐3的第二侧厚度逐渐变大。
47.水在重力作用下具有沿第一辅助层33流动的趋势,使得水大部分会流动至第一辅助层33的第一侧,为了保证该位置的除氧效果,将第一辅助层33设置为自第二侧到第一侧逐渐变厚的形式,也就是在水能够聚集的部位具有更大的滤料厚度,保证水中的氧能够与海绵铁滤料能够发生充分的反应。
48.进一步的,位于第一辅助层33下方的第二辅助层34采用与第一辅助层33相反的倾斜方式,从第一辅助层33较高位置的水对应落至第二辅助层34较低位置具有较大厚度海绵铁滤料的部位,使水与该部位的海绵铁滤料发生充分反应,增强了除氧操作的彻底性,避免了对后续的锅炉及取暖设备造成的不良影响。
4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反冲组件32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反冲组件32包括第一反冲管321以及第二反冲管322:第一反冲管321设置于除氧罐3的下部,且向内延伸至第二辅助层34的下方,第一反冲管321靠近除氧罐3的第一侧设置;第二反冲管322设置于除氧罐3的下部,且向内延伸至第二辅助层34的下方,第一反冲管321靠近除氧罐3的第二侧设置。
50.当水中的氧与除氧滤料层31、第一辅助层33以及第二辅助层34中的海绵铁滤料发生氧化作用后,会在除氧滤料层31、第一辅助层33以及第二辅助层34的表层积聚较多的反应物,影响后续水与海绵铁滤料之间的充分接触。反冲组件32用于对海绵铁滤料进行反冲洗,将积聚的反应物冲洗掉,使水能够充分与海绵铁滤料接触已发生氧化反应以去除水中的氧。第一反冲管321位于第二辅助层34下方,且位于氧化罐第一侧,第一反冲管321可顺次对第二辅助层34、第一辅助层33以及除氧过滤层进行冲刷,实现对其反冲洗作用。第二反冲管322的作用与第一反冲管321相同,主要用于对除氧滤料层31、第一辅助层33以及第二辅助层34的第二侧进行反冲洗在此不再赘述。
51.进一步的,如需进一步增强对除氧过滤层的反冲洗作用,可在第一辅助层33和除氧过滤层之间设置其他反冲洗管路,以增强除氧过滤层的清洗作用,便于提高后续反应效率,提高除氧效果。
5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反冲组件32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第一反冲管321高于第二反冲管322设置,第一反冲管321与第二辅助层34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反冲管322与第二辅助层34之间的间距。
53.由于第二辅助层34设置为自第一侧至第二侧逐渐向下倾斜的形式,为了增强反冲
洗效果,将第一反冲管321和第二反冲管322与第二辅助层34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相等的形式,也就是第一反冲管321的出口高于第一反冲管321出口高度的形式,以实现更好的冲击作用,实现对积聚物的有效清除。液体回收罐51用于容纳反冲洗后的废水,便于废水的集中收集,一方面后续处理。
54.参见图1,再利用反冲组件32进行氧化物清理的基础上,除氧罐3的顶部还连接有用于向除氧罐3内供送氮气的供气管36,除氧罐3的底部连接用于回收氮气的气体回收罐52,除氧罐3与气体回收罐52之间设有气体压缩机53。
55.利用反冲组件32进行反冲洗时,为了避免氧气进入除氧罐3内与海绵铁滤料发生反应造成浪费,在除氧罐3的顶部设置了供气管36,以向除氧罐3内供入氮气,为反冲洗工步创造了无氧环境,实现了对海绵铁滤料的保护作用。反冲洗完成后,利用气体压缩机53将除氧罐3内多余的氮气导送至气体回收罐52内,便于后续水的除氧操作的顺利进行。
56.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软化过滤层11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软化过滤层11包括活性炭层12以及树脂填料层13,活性炭层12设置于软化水罐1内;树脂填料层13设置于软化水罐1内,且位于活性炭层12的下方,树脂填料层13与活性炭层12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树脂填料层13的厚度大于活性炭层12的厚度。
57.软化过滤层11用于软化生水,活性炭层12可以将生水中的微小杂质进行有效地吸附,实现初步除杂的作用,然后再借助树脂填料层13与水发生反应,实现对水体的软化作用。
58.软化过滤层11中的树脂层采用离子交换法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采用特定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将水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由于钠盐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就避免了随温度的升高而造成水垢生成的情况,具有有效的软化作用。
5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