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7602发布日期:2022-01-08 03:3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对化学农药需求量越来越多,我国建设了大批量的从事开发与生产有机磷等农药的工厂,短期内,农药工厂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然而,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一些农药污染企业逐渐由城市腹地进入郊区,且面临着拆迁的问题,已经关停的老旧企业和已经拆迁或将要拆迁的污染企业所在地亟待开发利用以满足城市化发展需要,而这些场地大多存在着土壤污染,严重威胁着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环境状况,迫切需要有效措施加以处理。
3.现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有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异位修复技术及治理系统成熟,工程案例较大,但农药污染大多属于有机污染,土壤存在较多的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易对周边敏感地区造成二次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由于对污染物就地处置,不需要建设昂贵的地面环境工程基础设施和远程运输,且操作维护起来也比较简单,逐渐成为主流的处理工艺。然而现有的原位土壤复原方法较为简单,只是将药粉洒在土地上,等待雨水将其溶解渗入土中,药粉在土壤中扩散慢、反应不彻底、工作效率低,对深层土壤修复效果不佳。
4.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043299.1)中提出了“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其通过通过框架内侧的钻孔组件对待修复的污染土壤预先进行钻孔操作,再将水箱内侧预先调配的药液沿着出水管流入土壤内侧圆孔的内壁,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工作,然而其未考虑到钻孔会对土壤造成二次伤害,且将药液注入土壤内部,药液下渗,上层土壤无法得到修复药液,仍然保持污染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底板、箱体,进料槽、称重机构、搅拌机构、喷洒机构,所述箱体焊接于底板顶部外壁,且进料槽设置于箱体顶部外壁,所述称重机构包括滑动插接于箱体内壁的支撑板、开设于支撑板顶部外壁的凹槽、安装于凹槽内壁的重力传感器、焊接于箱体顶部外壁两侧的刮板,所述刮板与支撑板相适配,且箱体一侧外壁开有插槽,插槽尺寸与支撑板尺寸相适配,插槽四周内壁均设置有密封垫。
8.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箱体两侧内壁的转动轴、等距离焊接于转动轴外壁的搅拌辊、通过螺栓安装于箱体一侧外壁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连接。
9.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内壁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且箱体两侧内壁均安装有电热块,超声波发生器与电热块均与搅拌机构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箱体靠近第一伺服电机一侧外壁安装有显示器,且重力传感器均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显示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喷洒机构包括焊接于底板两侧外壁的安装板、开设于安装板内部的安装槽、转动安装于安装槽底部内壁的贯穿安装板的连接管、设置于连接管末端的储存板、等距离设置于储存板底部外壁的雾化喷头、通过螺栓安装于安装板顶部外壁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管顶部外壁连接,且连接管首端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孔洞,所述箱体两侧外壁均设置有通入安装槽内部的输送管,且输送管外壁安装有加压泵。
12.优选的,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一伺服电机均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尺寸分别与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一伺服电机尺寸相适配,防护罩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散热孔。
13.优选的,所述箱体远离第一伺服电机一侧外壁焊接有水箱,且水箱外壁设置有刻度盘,刻度盘表面喷涂有刻度线,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加水管,且水箱靠近箱体一侧外壁设置有通入箱体内部的进水管。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中,将配置药液的药物从进料槽倒入箱体中,药物落在支撑板上进行称重,重力传感器对掉落的重量进行监测,显示器将重力传感器测得的数据进行显示,称重完成后,拉动支撑板,刮板将支撑板上的药物刮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精准把控药液配比;
16.2、水箱通过进水管将水放入箱体中,刻度盘便于把控箱体内部进水量,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带动搅拌辊进行搅拌,超声波发生器使药液以一定频率震动,提高混合速率,当气温较低时,电热块对药液进行加热,加快药粉溶解速度,缩短药液配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7.3、配置好的药液经输送管导入安装槽中,通过连接管顶部进入连接管中再到达储存板中,经过雾化喷头喷出对土地进行喷洒,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连接管转动带动储存管转动,扩大喷洒面积,提高药液喷洒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板、2箱体、3进料槽、4支撑板、5重力传感器、6刮板、7转动轴、8搅拌辊、9第一伺服电机、10超声波发生器、11电热块、12显示器、13安装板、14安装槽、15连接管、16储存板、17雾化喷头、18第二伺服电机、19输送管、20加压泵、21水箱、22刻度盘。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参照图1-4,一种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底板1、箱体2,进料槽3、称重机构、搅拌
机构、喷洒机构,所述箱体2焊接于底板1顶部外壁,且进料槽3设置于箱体2顶部外壁,所述称重机构包括支撑板4、凹槽、重力传感器5、刮板6、显示器12,所述支撑板4滑动插接于箱体2内壁,且凹槽开设于支撑板4顶部外壁,重力传感器5安装于凹槽内壁,所述刮板6焊接于箱体2顶部外壁两侧,且刮板6与支撑板4相适配,箱体2一侧外壁开有插槽,插槽尺寸与支撑板4尺寸相适配,插槽四周内壁均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显示器12安装于箱体2一侧外壁,且重力传感器5均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显示器12连接,配置药液的药物从进料槽3倒入箱体2中,药物落在支撑板4上进行称重,重力传感器5对掉落的重量进行监测,显示器12将重力传感器5测得的数据进行显示,称重完成后,拉动支撑板4,刮板6将支撑板4上的药物刮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精准把控药液配比;
25.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轴7、搅拌辊8、第一伺服电机9、超声波发生器10、电热块11,所述转动轴7转动安装于箱体2两侧内壁,且搅拌辊8等距离焊接于转动轴7外壁,第一伺服电机9通过螺栓安装于箱体2一侧外壁,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与转动轴7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0安装于箱体2底部内壁,且电热块11安装于箱体2两侧内壁,超声波发生器10与电热块11均与搅拌机构相适配,第一伺服电机9驱动转动轴7转动带动搅拌辊8进行搅拌,超声波发生器10使药液以一定频率震动,提高混合速率,当气温较低时,电热块11对药液进行加热,加快药粉溶解速度,缩短药液配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6.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安装板13、安装槽14、连接管15、储存板16、雾化喷头17、第二伺服电机18、输送管19、加压泵20,所述安装板13焊接于底板1两侧外壁,且安装槽14开设于安装板13内部,连接管15转动安装于安装槽14底部内壁,所述储存板16设置于连接管15末端,且雾化喷头17等距离设置于储存板16底部外壁,第二伺服电机8通过螺栓安装于安装板13顶部外壁,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8的输出轴与连接管15顶部外壁连接,且连接管15首端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孔洞,所述输送管19设置于箱体1两侧外壁,且输送管19末端通入安装槽14,加压泵20设置于输送管19外壁,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8与第一伺服电机9均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尺寸分别与第二伺服电机18与第一伺服电机9尺寸相适配,防护罩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散热孔,配置好的药液经输送管18导入安装槽14中,通过连接管15顶部进入连接管15中再到达储存板16中,经过雾化喷头17喷出对土地进行喷洒,第二伺服电机18驱动连接管15转动带动储存管16转动,扩大喷洒面积,提高药液喷洒效率;
27.所述箱体1远离第一伺服电机9一侧外壁焊接有水箱21,且水箱21外壁设置有刻度盘22,刻度盘22表面喷涂有刻度线,所述水箱21顶部设置有加水管,且水箱21靠近箱体2一侧外壁设置有通入箱体2内部的进水管,水箱21通过进水管将水放入箱体2中,刻度盘22便于把控箱2内部进水量。
28.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将配置药液的药物从进料槽3倒入箱体2中,药物落在支撑板4上进行称重,重力传感器5对掉落的重量进行监测,显示器12将重力传感器5测得的数据进行显示,称重完成后,拉动支撑板4,刮板6将支撑板4上的药物刮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精准把控药液配比,水箱21通过进水管将水放入箱体2中,刻度盘22便于把控箱2内部进水量,第一伺服电机9驱动转动轴7转动带动搅拌辊8进行搅拌,超声波发生器10使药液以一定频率震动,提高混合速率,当气温较低时,电热块11对药液进行加热,加快药粉溶解速度,缩短药液配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配置好的药液经输送管18导入安装槽14中,通过连接管15顶部进入连接管15中再到达储存板16中,经过雾化喷头17喷出对土地进行喷洒,
第二伺服电机18驱动连接管15转动带动储存管16转动,扩大喷洒面积,提高药液喷洒效率。
29.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