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膜曝气生物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5995发布日期:2022-04-14 20:0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膜曝气生物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挂膜曝气生物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河流和湖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水体黑臭日益频发。水体出现溶解氧降低、透明度减小等生态系统退化系统退化的问题。如何治理水体黑臭,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
3.目前,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较多,如调水技术、微生物菌剂技术、曝气增氧技术、生态浮床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仅就黑臭水体而言,采用以上方法存在成本过高、运行管理复杂、治理难度大等缺点。因此,寻找适合黑臭水体治理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成为河道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挂膜曝气生物基,快速消除水体黑臭,提升水质,修复生态系统,形成水体自净能力。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挂膜曝气生物基,包括基体以及净化组件:基体上开设有储水槽以及与储水槽连通的运水流道,运水流道用于供水进出储水槽;净化组件设置于基体上,用于对进入储水槽中的污水进行净化。
6.本实用新型挂膜曝气生物基在使用时,污水通过运水流道进入储水槽,通过净化组件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吸收和分解完成净化,最后从运水流道流出储水槽,完成污水的治理。
7.本文所提供的上述挂膜曝气生物基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廉,具备经济可持续性,并可快速消除水体黑臭,提升水质,一次性安装于河道实现长效治理,水质持续提升,修复生态系统,形成水体自净能力。
8.可选的,净化组件包括通气管、中空纤维透氧膜以及生物膜:中空纤维透氧膜位于储水槽中,中空纤维透氧膜的气孔与通气管的气孔连通,通气管用于给中空纤维透氧膜供气;生物膜附着在中空纤维透氧膜表面。
9.可选的,中空纤维透氧膜与生物膜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中空纤维透氧膜均匀分布于储水槽中,多个生物膜一一附着在多个中空纤维透氧膜表面。
10.可选的,净化组件还包括风机;风机与通气管连通,风机用于为通气管充气。
11.可选的,净化组件可拆卸的设置于基体上。
12.可选的,还包括倒钩,倒钩与净化组件固定连接。
13.可选的,运水流道包括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进水流道与出水流道分别位于基体两侧。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挂膜曝气生物基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2与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污水净化的原理示意图。
17.图中,1-基体,2-储水槽,3-通气管,4-中空纤维透氧膜,5-倒钩,6-进水流道,7-出水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的“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简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21.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挂膜曝气生物基,包括基体1以及净化组件:基体1上开设有储水槽2以及与储水槽2连通的运水流道,运水流道用于供水进出储水槽2;净化组件设置于基体1上,用于对进入储水槽2中的污水进行净化。
22.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挂膜曝气生物基在使用时,污水通过运水流道进入储水槽2,通过净化组件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吸收和分解完成净化,最后从运水流道流出储水槽2,完成污水的治理。
23.本文所提供的上述挂膜曝气生物基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廉,具备经济可持续性,并可快速消除水体黑臭,提升水质,一次性安装于河道实现长效治理,水质持续提升,修复生态系统,形成水体自净能力。
24.在本实施例中,净化组件包括通气管3、中空纤维透氧膜4以及生物膜:中空纤维透
氧膜4位于储水槽2中,中空纤维透氧膜4的气孔与通气管3的气孔连通,通气管3用于给中空纤维透氧膜4供气;生物膜附着在中空纤维透氧膜4表面。
25.使用时,首先向储水槽2中投放一定数量的复合菌剂,然后通过通气管3为中空纤维透氧膜4充气,中空纤维透氧膜4为生物膜供氧,在生物膜外依次形成好氧菌群、缺氧菌群以及厌氧菌群对污水进行净化。
26.在本实施例中,中空纤维透氧膜4与生物膜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中空纤维透氧膜4均匀分布于储水槽2中,多个生物膜一一附着在多个中空纤维透氧膜4表面。具体的,多个中空纤维透氧膜4一一为多个生物膜供氧,通过多个生物膜同时对进入储水槽2中的污水进行净化,可以大大的提高进入储水槽2的污水的净化效率。
27.在本实施例中,净化组件可拆卸的设置于基体1上。例如,净化组件可以卡接设置于基体1上,在净化组件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后,可以与基体1分离,进行维护清洗后再安装在基体1上,提高净化组件的使用寿命,保持净化效率。
28.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倒钩5,倒钩5与净化组件固定连接。具体的,当净化组件与基体1拆卸分离时,可连接倒钩5直接拉动净化组件脱离基体1,方便快捷。
29.在本实施例中,运水流道包括进水流道6和出水流道7,进水流道6与出水流道7分别位于基体1两侧。具体的,污水通过进水流道6从基体1一侧进入储水槽2,经过净化后通过出水流道7从基体1另一侧流出。
30.在本实施例中,净化组件还包括风机,风机与通气管3连通,风机用于为通气管3充气,最终提高中空纤维透氧膜4为生物膜的供氧效率。
31.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