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胶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9990发布日期:2022-04-06 22:4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胶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再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胶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再生橡胶是以废旧橡胶为原料采用再生循环技术制成,再生过程需要经过脱硫工艺,以改变废旧橡胶颗粒网状结构的塑性状态,恢复其柔软的橡胶型结构。因而再生过程排放的废气中含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水蒸气,少量胶粉颗粒等,废气直接排放会影响周围环境,并且具有恶臭味。从而通常对废气都会吸附再处理,在处理过程,会产生废水,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ss、硫化物、石油类等,废气碱洗之后产生的废水中含有亚硫酸钠、硫酸钠等,这些废水不能够直接排放,需要对废水先进行处理。
3.现有技术中处理工艺复杂,且废水处理系统多为一体式结构,同时废水产生的种类繁多,包括生产废水、螺杆机废水、焚烧产脱硫废水以及洗涤塔循环废水,以上废水均汇总后处理,导致汇总后的废水处理难度大。
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再生胶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处理现有的综合废水及废水中其他杂质。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废水处理效果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再生胶废水处理系统。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再生胶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8.预处理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综合调节池、破乳反应池和气浮池,所述综合调节池、破乳反应池和气浮池之间通过输水管连通,所述气浮池上设置有刮渣装置,所述气浮池通过输水管与催化处理模块连接;
9.催化处理模块,所述催化处理模块包括通过输水管连通的中间水池、芬顿反应池和混凝沉淀池,所述混凝沉淀池通过运泥管与污泥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还通过输水管与生化处理模块连接;
10.生化处理模块,所述生化处理模块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配水池、多个反应处理池、多个沉淀处理池和清水池,所述反应处理池和沉淀处理池交错设置,所述反应处理池和沉淀处理池均通过运泥管与污泥处理模块连接;
11.污泥处理模块,所述污泥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污泥浓缩池、调质罐和压滤设备,所述压滤设备为板框压滤机。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喷淋脱硫废水、生产废水和螺杆机废水一起汇合成综合废水进入综合调节池,在破乳反应池进行传统破乳反应,之后在气浮池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包裹形成密度较小的团体上浮至水面,刮渣装置将废水表面的漂浮物刮除;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暂存在中间水池,依次进入芬顿反应池进行芬顿反应,之后废水流至混凝沉淀池,
废水中部分污染物在混凝沉淀池形成较大絮状颗粒,吸附去除,之后废水进入生化处理模块;在生化处理模块中进行氨化反应、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使废水中氨氮、总氮大大降低,达到去除的目的;混凝沉淀池和沉淀处理池中的沉淀进入污泥浓缩池,沉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质,通过污泥处理模块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并且经过压滤设备进行脱水、压缩成泥饼后外运,污泥处理模块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ph和有毒物质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经过压滤设备后的生物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安装及维修方便,运行管理简便。本实用新型中设备成套设置,运输安装方便,过滤效率高,处理综合废水能力强且易于管理,处理废水手段稳定。
13.进一步的,所述综合调节池前端设置有格栅渠,所述格栅渠顶面与综合调节池顶面一致,所述格栅渠底面高度高于综合调节池底面高度,所述综合调节池内还设置有曝气搅拌装置,所述综合调节池远离格栅渠一侧设置有调节池提升泵,所述输水管经过调节池提升泵连通破乳反应池。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综合废水随时间变化较大,为了降低后续废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在和,需要在综合调节池中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为了防止废水中固体沉淀设置曝气搅拌装置,格栅渠的存在保证废水源头处于有氧状态,避免因微生物厌氧产生气味,调节后的废水进入破乳反应池,在破乳反应池中对废水进行破乳预处理,避免部分乳化剂对后续管道和设备造成堵塞,同时乳化剂后续较难降解,会增加后续生化处理模块的负荷。
15.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模块还连接有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与破乳反应池连接,所述催化处理模块也与加药装置连接,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多个储液罐和多个输送调节泵,所述储液罐与输送调节泵对应设置,所述储液罐内均设置有搅拌机。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药装置与破乳反应池连接实现对其内废水的处理,逐步实现废水的综合处理,通过输送调节泵控制储液罐内液体用量,保证处理过程有序稳定。
17.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包括pam溶液罐、pac溶液罐、催化剂溶液罐、双氧水溶液罐、碱储罐和酸储罐,所述输送调节泵包括与pam溶液罐对应设置的pam计量泵、与pac溶液罐对应设置的pac计量泵、与催化剂溶液罐对应设置的催化剂计量泵、与双氧水溶液罐对应设置的双氧水计量泵、与碱储罐对应设置的碱计量泵和与酸储罐对应设置的酸计量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输送调节泵同时完成输送、计量和调节的功能,从而简化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使用多台输送调节泵分别与不同的储液罐连接,可以将几种介质按准确比例输入对应处理模块中进行混合,保证处理反应的准确发生。
19.进一步的,所述pam溶液罐经过pam计量泵与破乳反应池和混凝沉淀池连接,所述pac溶液罐通过pac计量泵与破乳反应池连接,所述催化剂溶液罐、双氧水溶液罐和酸储罐分别通过催化剂计量泵、双氧水计量泵和酸计量泵与芬顿反应池连接,所述碱储罐通过碱计量泵与混凝沉淀池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反应池对应不同的储液罐,保证加药过程有序进行,从而实现逐步稳定处理废水的目的,依次除去废水内不同的污染物,使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21.进一步的,所述气浮池一侧设置有溶气罐,所述气浮池与溶气罐连通设置,所述气浮池通过集渣槽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刮渣装置将气浮池内浮渣收集至集渣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溶气罐中气体通入废水水体中,使废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从而使气泡粘在水中颗粒上,通过浮力带动颗粒上浮至水面,从而通过刮渣装置挂去浮渣至集渣槽,通过收集浮渣达到分离杂质、净化废水的目的。
23.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处理池包括一级处理池和二级处理池,所述一级处理池包括依次设置且连通的一级水解酸化池和一级接触氧化池,所述二级处理池包括依次设置且连通的二级水解酸化池和二级接触氧化池,所述一级水解酸化池和二级水解酸化池内还设有潜水搅拌设备,所述沉淀处理池包括中沉池和二沉池,所述中沉池设置在一级接触氧化池与二级水解酸化池之间,所述二沉池设置在二级接触氧化池与清水池之间。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级的处理工艺,使用一级处理池和二级处理池,使得废水经过两次水解酸化的反硝化反应和接触氧化的氧化反应,提升脱氮效率,使废水中的氨氮和总氮大大降低,为了更好的控制在一级水解酸化池和二级水解酸化池中的处理效果,还设置有潜水搅拌装置,在设备运行期间,可以进行适当搅拌,以防止池中污泥沉积给总体处理效果带来负作用。
25.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模块、催化处理模块、生化处理模块和污泥处理模块间均通过plc编程控制,所述预处理模块、催化处理模块、生化处理模块和污泥处理模块还信号控制连接有实时监控装置。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使用高级自控一键化设置运行控制技术,配备实时监控装置,进行实时分析监控,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较大提升。
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生胶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模块设置合理且占地面积小,多个处理模块运动效率高且操作简便,并且设置实时监控装置保证运动设备的安全。
29.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生胶废水处理系统,通过预处理模块、催化处理模块和生化处理模块能够去除废水中绝大部分污染物,且在其中设置曝气搅拌设备,提升氧利用率,使空气和池中火星污泥达到最佳混合状态和最长滞留时间。
3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生胶废水处理系统,设置污泥处理模块,用于分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是整个废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得到较高的固体回收率并且使滤液清澈。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再生胶废水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加药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预处理模块;11、综合调节池;111、格栅渠;112、曝气搅拌装置;113、调节池提升
泵;12、破乳反应池;13、气浮池;131、刮渣装置;132、溶气罐;133、集渣槽;2、催化处理模块;21、中间水池;22、芬顿反应池;23、混凝沉淀池;3、生化处理模块;31、配水池;32、反应处理池;321、一级处理池;3211、一级水解酸化池;3212、一级接触氧化池;322、二级处理池;3221、二级水解酸化池;3222、二级接触氧化池;323、潜水搅拌设备;33、沉淀处理池;331、中沉池;332、二沉池;34、清水池;4、污泥处理模块;41、污泥浓缩池;42、调质罐;43、压滤设备;5、输水管;6、运泥管;7、加药装置;71、储液罐;711、pam溶液罐;712、pac溶液罐;713、催化剂溶液罐;714、双氧水溶液罐;715、碱储罐;716、酸储罐;72、输送调节泵;721、pam计量泵;722、pac计量泵;723、催化剂计量泵;724、双氧水计量泵;725、碱计量泵;726、酸计量泵;8、实时监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8.一种再生胶废水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预处理模块1、催化处理模块2、生化处理模块3和污泥处理模块4,其中前三个模块用于处理综合废水,其目的是降低废水中污染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污泥处理模块4用于处理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其目的是降低污泥含水率,降低污泥体积,避免二次污染,为污泥的进一步处理创造条件。预处理模块1、催化处理模块2、生化处理模块3和污泥处理模块4间均通过plc编程控制,预处理模块1、催化处理模块2、生化处理模块3和污泥处理模块4还信号控制连接有实时监控装置8,本实用新型使用高级自控一键化设置运行控制技术,配备实时监控装置8,进行实时分析监控,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较大提升。
39.如图1所示,预处理模块1包括综合调节池11、破乳反应池12和气浮池13,综合调节池11、破乳反应池12和气浮池13之间通过输水管5连通,气浮池13通过输水管5与催化处理模块2连接,催化处理模块2包括通过输水管5连通的中间水池21、芬顿反应池22和混凝沉淀池23,混凝沉淀池23通过输水管5与生化处理模块3连接,生化处理模块3包括相互连通的配水池31、多个反应处理池32、多个沉淀处理池33和清水池34,混凝沉淀池23通过运泥管6与污泥处理模块4连接,反应处理池32和沉淀处理池33也通过运泥管6与污泥处理模块4连接,污泥处理模块4包括依次设置的污泥浓缩池41、调质罐42和压滤设备43,压滤设备43为板框压滤机。废水处理时,将喷淋脱硫废水、生产废水和螺杆机废水一起汇合成综合废水进入综合调节池11,在破乳反应池12进行传统破乳反应,之后在气浮池13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包裹形成密度较小的团体上浮至水面,废水表面的漂浮物被刮除;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暂存在中间水池21,依次进入芬顿反应池22进行芬顿反应,之后废水流至混凝沉淀池23,废水中部分污染物在混凝沉淀池23形成较大絮状颗粒,吸附去除,之后废水进入生化处理模块3;在生化处理模块3中进行氨化反应、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使废水中氨氮、总氮大大降低,达到去除的目的;混凝沉淀池23和沉淀处理池33中的沉淀进入污泥浓缩池41,沉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质,通过污泥处理模块4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并且经过压滤设备43进行脱水、压缩成泥饼后外运,污泥处理模块4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ph和有毒物质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经过压滤设备43后的生物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该设备安装及维修方便,运行管理简便。本实用新型中设备成套设置,运输安装方便,
过滤效率高,处理综合废水能力强且易于管理,处理废水手段稳定。
40.如图1所示,综合调节池11的前端还设置有格栅渠111,格栅渠111顶面与综合调节池11顶面一致,格栅渠111底面高度高于综合调节池11底面高度,综合调节池11内还设置有曝气搅拌装置112,综合调节池11远离格栅渠111一侧设置有调节池提升泵113,输水管5经过调节池提升泵113连通破乳反应池12,综合废水随时间变化较大,为了降低后续废水处理设备的运行载荷,需要在综合调节池11中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为了防止废水中固体沉淀设置曝气搅拌装置112,格栅渠111的存在保证废水源头处于有氧状态,避免因微生物厌氧产生气味,调节后的废水进入破乳反应池12,在破乳反应池12中对废水进行破乳预处理,避免部分乳化剂对后续管道和设备造成堵塞,同时乳化剂后续较难降解,会增加后续生化处理模块3的负荷。
41.如图1和图2所示,气浮池13内顶部设置有刮渣装置131,气浮池13一侧设置有溶气罐132,气浮池13与溶气罐132连通设置,气浮池13通过集渣槽133与污泥浓缩池41连接,刮渣装置131将气浮池13内浮渣收集至集渣槽133,集渣槽133通过运泥管6输送浮渣至污泥浓缩池41,溶气罐132中气体通入废水水体中,使废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从而使气泡粘在水中颗粒上,通过浮力带动颗粒上浮至水面,从而通过刮渣装置131挂去浮渣至集渣槽133,通过收集浮渣达到分离杂质、净化废水的目的。
42.如图1所示,反应处理池32和沉淀处理池(33)交错设置,反应处理池32包括一级处理池321和二级处理池322,一级处理池321包括依次设置且连通的一级水解酸化池3211和一级接触氧化池3212,二级处理池322包括依次设置且连通的二级水解酸化池3221和二级接触氧化池3222,一级水解酸化池3211和二级水解酸化池3221内还设有潜水搅拌设备323,沉淀处理池33包括中沉池331和二沉池332,中沉池331设置在一级接触氧化池3212与二级水解酸化池3221之间,二沉池332设置在二级接触氧化池3222与清水池34之间。一级水解酸化池3211、一级接触氧化池3212、二级水解酸化池3221、二级接触氧化池3222、中沉池331和二沉池332均通过运泥管6连通至污泥浓缩池41,设置两级的处理工艺,使用一级处理池321和二级处理池322,使得废水经过两次水解酸化的反硝化反应和接触氧化的氧化反应,具有两次反硝化过程,提升脱氮效率,脱氮效率可以高达90%~95%,使废水中的氨氮和总氮大大降低,为了更好的控制在一级水解酸化池3211和二级水解酸化池3221中的处理效果,还设置有潜水搅拌设备323,在设备运行期间,可以进行适当搅拌,以防止池中污泥沉积给总体处理效果带来负作用。
43.如图1和图3所示,预处理模块1还连接有加药装置7,加药装置7与破乳反应池12连接,催化处理模块2也与加药装置7连接,加药装置7包括多个储液罐71和多个输送调节泵72,储液罐71与输送调节泵72对应设置,所述储液罐71内均设置有搅拌机,储液罐71包括pam溶液罐711、pac溶液罐712、催化剂溶液罐713、双氧水溶液罐714、碱储罐715和酸储罐716,输送调节泵72包括与pam溶液罐711对应设置的多个pam计量泵721、与pac溶液罐712对应设置的多个pac计量泵722、与催化剂溶液罐713对应设置的多个催化剂计量泵723、与双氧水溶液罐714对应设置的多个双氧水计量泵724、与碱储罐715对应设置的多个碱计量泵725和与酸储罐716对应设置的多个酸计量泵726,pam溶液罐711经过pam计量泵721与破乳反应池12和混凝沉淀池23连接,pac溶液罐712通过pac计量泵722与破乳反应池12连接,催化剂溶液罐713、双氧水溶液罐714和酸储罐716分别通过催化剂计量泵723、双氧水计量泵
724和酸计量泵726与芬顿反应池22连接,碱储罐715通过碱计量泵725与混凝沉淀池23连接,通过pam溶液和pac溶液对破乳反应池12内乳化剂进行传统破乳反应,避免增加后续生化系统的负荷;之后在芬顿反应池22中加入酸储罐716内的酸,本实施例中酸为h2so4调节废水至适宜氧化的ph值,随后加入催化剂溶液罐713中的催化剂和双氧水溶液罐714中的双氧水,本实施例中催化剂为为feso4,通过芬顿试剂的强氧化作用将有机化合物氧化为无机态,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经过强氧化处理的废水流至混凝沉淀池23,通过加入pam溶液和碱储罐715中溶液,使得废水中的胶体在一定的外力扰动下相互碰撞、聚集、形成较大絮状颗料,便于污染物被吸附去除,之后混凝沉淀池23中的废水至生化处理模块3。
44.本再生胶废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综合废水进入综合调节池11进行调节,并且经过破乳反应池12进行传统破乳反应,之后在气浮池13将废水中上浮的漂浮物刮除;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暂存在中间水池21,依次进入芬顿反应池22进行芬顿反应,之后废水流至混凝沉淀池23,废水中部分污染物在混凝沉淀池23中进行吸附去除,再将废水流入生化处理模块3;在生化处理模块3中进行氨化反应、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使废水中氨氮、总氮大大降低,达到去除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加药装置7依次对不同的反应池进行加药,气浮池13中刮除的漂浮物、混凝沉淀池23和沉淀处理池33中的沉淀进入污泥浓缩池41,沉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质,通过污泥处理模块4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并且经过压滤设备43进行脱水、压缩成泥饼后外运,此处理过程通过实时监控装置8全程进行监控。
45.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