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5507发布日期:2022-02-12 16:3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底泥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河道污染不仅包括外源污染,还包括内源污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治理取得了显著进展,外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重水轻泥”现象较为普遍,即,重河流水污染防治,而河道底泥的无害化处理却得不到足够重视。目前,河道底泥引发的内源污染成为了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污水中的污染物自然沉降,底泥中的污染物逐渐累积增加,在水体扰动情况下,其中的污染物会重新释放到水体中,对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河道底泥污染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在整治河道、疏通河流的过程中,应本着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原则,认真做好河道底泥污染整治,为市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目前常用的底泥修复技术包括异位修复和原位修复。异位修复一般指清淤疏浚,通过挖掘或抽吸作业将含有大量污染物和病菌的底泥从河道中彻底移除,运送到其他地方进行处理和处置,但这种方法成本高,需要占用面积很大的土地堆放底泥,而且缺乏绝对底泥的后续处理,在底泥转运和堆放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污染扩散;原位修复指的是向河道中投加不同材料,如投加砂砾、黏土、沸石等物理材料,通过物理覆盖作用阻止污染物向上覆水转移,物理覆盖会抬高河床,减少水体容量,对于淤积层较厚的河道并不适用。另一种方法是投加稳定剂、固化剂等化学试剂,改变底泥的化学性质,使污染物稳定在底泥中不易析出,但当温度、ph等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污染物会重新释放进入水体。无论是物理覆盖还是化学方法都没有将污染物从河道中转移出来,只能暂时降低底泥中的污染物向水体释放的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的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6.一种用于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的装置,包括船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的工作结构,所述工作结构包括吸泥组件、泥质分离组件、泥质修复组件以及泥质还原组件,所述吸泥组件包括吸泥斗和输泥管,所述输泥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动力电机,所述泥质分离组件包括淋洗筛分室、细泥传送室和滤水室,所述泥质修复组件包括大颗粒储存室和细泥磁化修复室,所述泥质还原组件包括大颗粒还原斗和磁化细泥还原斗,所述磁化细泥还原斗的顶部插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动力电机,所述泥质分离组件的一侧插接有出水口,所述泥质分离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拆卸把柄,所述泥质分离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净水箱,所述泥质修复组件的两侧分别插接有磁化细泥输送管和第二大颗粒输送管,所述
第二大颗粒输送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动力电机。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泥斗、大颗粒还原斗、磁化细泥还原斗三者平行放置于船体尾部,所述吸泥斗下方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与所述船体形成固定连接,所述输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管道支撑柱,所述管道支撑柱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支撑柱和第二电机支撑柱,所述第一电机支撑柱与所述第二电机支撑柱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电机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数目为三组,三组所述搅拌电机分别位于泥质分离组件与泥质修复组件的外壁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淋洗筛分室内设有淋洗头和细泥滤孔,所述泥质分离组件的一侧分别插接有第一大颗粒输送管和细泥管。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细泥传送室的内部设螺旋输泥器和滤水孔,所述滤水孔设置于所述螺旋输泥器的下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水室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可拆卸滤网层、可拆卸沸石吸附填料层、可拆卸活性炭填料层。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泥质修复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支撑柱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磁粉储存室,所述细泥磁化修复室上方设置有磁粉淋撒孔,所述细泥磁化修复室的中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搅拌电机形成固定连接。
12.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河道底泥原位修复,随着底泥抽吸,根据底泥颗粒大小对底泥进行淋洗及分离,在对细质底泥就行磁化改性,改性后的细质底泥和大颗粒依次经过还原斗进行还原,实现了原位恢复;其修复效果好,维持时间长,无二次污染风险;解决了现有异位修底泥无处安置及原位修复覆盖及添加药剂带来的危害。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船体;11、撑板;12、管道支撑柱;13、第一电机支撑柱;14、第二电机支撑柱;15、第三电机支撑柱;16、限位板;2、吸泥斗;21、输泥管;22、第一动力电机;3、泥质分离组件;31、淋洗筛分室;32、细泥传送室;33、滤水室;331、出水口;34、滤水孔;35、细泥滤孔;36、螺旋输泥器;37、可拆卸活性炭填料层;38、可拆卸沸石吸附填料层;39、可拆卸滤网层;391、拆卸把柄;4、净水箱;41、淋洗头;5、细泥管;6、第一大颗粒输送管;7、泥质修复组件;71、大颗粒储存室;72、细泥磁化修复室;721、搅拌杆;73、第二大颗粒输送管;731、第二动力电机;732、大颗粒还原斗;74、磁化细泥输送管;741、第三动力电机;742、磁化细泥还原斗;75、搅拌电机;8、磁粉储存室;81、磁粉淋撒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河道底泥原位修复的装置,包括船体1以及设置于船体1上的工作结构,工作结构包括吸泥组件、泥质分离组件3、泥质修复组件7以及泥质还原组件,吸泥组件包括吸泥斗2和输泥管21,输泥管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动力电机22,泥质分离组件3包括淋洗筛分室31、细泥传送室32和滤水室33,泥质修复组件7包括大颗粒储存室71和细泥磁化修复室72,泥质还原组件包括大颗粒还原斗732和磁化细泥还原斗742,磁化细泥还原斗742的顶部插接有波纹管,波纹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动力电机741,泥质分离组件3的一侧插接有出水口331,泥质分离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拆卸把柄391,泥质分离组件3的顶部设置有净水箱4,泥质修复组件7的两侧分别插接有磁化细泥输送管74和第二大颗粒输送管73,第二大颗粒输送管7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动力电机731;
19.当工作时,船体1行驶至相应河道,将吸泥斗2下放至河道底泥中,在第一动力电机22作用下,河底泥质经输泥管21输送至泥质分离组件3的淋洗筛分室31中进行过滤筛分,随后再输送至泥质修复组件7内部进行磁化修复,磁化后的细泥经过磁化细泥输送管74在第三动力电机741的带动下,至船体1尾部的磁化细泥还原斗742中,同时储存于大颗粒储存室71中的中大颗粒,在第二动力电机731带动下经第二大颗粒输送管73,输送至船体1尾部的大颗粒还原斗732中,磁化细泥还原斗742和大颗粒还原斗732并列前后平行,至原河底抽吸底泥处,磁化细泥在下,大颗粒在上,依次覆盖原抽吸部位。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吸泥斗2、大颗粒还原斗732、磁化细泥还原斗742三者平行放置于船体1尾部,吸泥斗2下方设置有撑板11,撑板11与船体1形成固定连接,输泥管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管道支撑柱12,管道支撑柱12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支撑柱13和第二电机支撑柱14,第一电机支撑柱13与第二电机支撑柱14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电机22和搅拌电机75,搅拌电机75的数目为三组,三组搅拌电机75分别位于泥质分离组件3与泥质修复组件7的外壁上;
21.通过设置在吸泥斗2下方的撑板11,可以对大颗粒还原斗732、磁化细泥还原斗742三者进行良好的支撑。
2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淋洗筛分室31内设有淋洗头41和细泥滤孔35,泥质分离组件3的一侧分别插接有第一大颗粒输送管6和细泥管5;
23.通过淋洗头41可以对输送到淋洗筛分室31的河道泥质进行淋洗,将河水及细泥经细泥滤孔35冲刷至细泥传送室32中,不能过细泥滤孔35的大中颗粒经第一大颗粒输送管6送至大颗粒储存室71集中储存。
24.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细泥传送室32的内部设有螺旋输泥器36和滤水孔34,滤水孔34设置于螺旋输泥器36的下方;
25.进入细泥传送室32的水及细泥落至螺旋输泥器36上,随之水滴经滤水孔34进入滤水室33,细泥随着螺旋输泥器36经细泥管5运至细泥磁化修复室72。
26.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滤水室33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可拆卸滤网层39、可拆卸沸石吸附填料层38、可拆卸活性炭填料层37;
27.进入滤水室33的水依次经过可拆卸滤网层39、可拆卸沸石吸附填料层38、可拆卸活性炭填料层37,细泥杂质吸附在填料上,净化后的水经过出水口331收集后集中排放至河
道内。
2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泥质修复组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支撑柱15和限位板16,限位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磁粉储存室8,细泥磁化修复室72上方设置有磁粉淋撒孔81,细泥磁化修复室72的中部设置有搅拌杆721,搅拌杆721与搅拌电机75形成固定连接;
29.船体1端部设有磁粉储存室8,细泥进入细泥磁化修复室72后,磁粉储存室8中的磁粉经细泥磁化修复室72上方设置的磁粉淋撒孔81均匀的撒布于细泥中,同时搅拌电机75带动搅拌杆721将磁粉及细泥进行充分搅拌。
30.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