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水质调节型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0290发布日期:2022-04-09 09:3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水质调节型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水质调节型调节池。


背景技术:

2.当前国家对农村污水处理逐步重视,现有污水处理技术和系统处理方法也逐步提高和加强,我国多省市已出台当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及技术导则等,但由于基础设施缺乏、技术选择不合理、运行管理水平有限等,造成了许多污水处理设施“不达标”。
3.目前采用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膜工艺、人工湿地、生物滤池、氧化塘等污水处理方式对进水水质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农村污水处理站处理系统前端安装调节池对污水进行预收集及调节,然后再将调节后的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站的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
4.针对上述中的调节池,发明人发现常用的调节池在使用的过程中来水浓度过高或水质波动较大容易导致处理系统堵塞而运行不畅,导致出水不达标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对现有的调节池进行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调节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因来水浓度过高或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导致处理系统堵塞及运行不畅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动力水质调节型调节池。
6.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动力水质调节型调节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水质调节型调节池,包括调节池本体,所述调节池本体上安装有回流进水口和原水进水口;所述调节池本体与所述回流进水口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回流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安装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靠近回流进水口的一侧安装有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所述调节池本体中液位的高低对所述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时,能打开或关闭所述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所述调节池本体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位置安装有导出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池本体内时容纳污水及对污水进行调节的区域。处理站收集的原污水从原水进水口进入调节池本体内,污水液面没到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位置时,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处于打开状态,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排水经由回流进水口进入,沿着连通管上安装的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可以进入调节池本体,对调节池本体内的污水进行调节。污水调节至可排放时,通过导出组件进行导出,当污水液面上升,浮力作用下使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排水经由回流进水口进入,沿着连通管从出水口排出,不再进入调节池本体内,直至污水液面下降使得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重新处于打开状态,则继续对调节池本体内的污水进行调节。因此,通过调节池能有效地对通过调节池的原污水进行稀释,改善了因来水浓度过高,导致处理系统堵塞而运行不畅的问题。
8.可选的,所述连通管上安装有三通管件,所述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通过所述三通管件和所述连通管相连。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通管上安装三通组件,三通管组件和恒液位出水控
制装置进行连接,实现提高了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的安装稳定性。
10.可选的,所述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包括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两端为收口设计,所述中空管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孔道,所述中空管内安装有液位浮球。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位浮球远离中空管和连通管安装的位置时,中空管上开设有若干孔道,使得连通管内的排水能从孔道进入调节池本体内部,从而对调节池本体中的原污水进行调节稀释。当液位浮球抵靠在中空管和连通管安装的位置时,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排水不能进入调节池本体,只能从出水孔排出。
12.可选的,所述液位浮球的直径介于中空管两端收口的口径大小和中空管中间段的圆截面直径大小之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浮球的直径大小的设置,确保液位浮球随污水液面上涨而上浮,封堵在与连通管连接的位置,使连通管内的水可以直接从出水口处排出,而不进入调节池本体,又不会随液位下降而掉落在调节池本体内。
14.可选的,所述调节池本体靠近所述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的上方开设有检修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检修口对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进行维护和维修。
16.可选的,所述调节池本体对应所述维修孔的位置向上延伸形成第一立柱,所述维修孔贯穿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调节池本体的侧壁;所述调节池本体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位置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立柱,贯穿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调节池本体的侧壁设置有导出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调节池在使用过程中是被埋设在地下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存在可以保证当调节池被埋设在地下一定深度时,维修工人仍能通过维修孔和导出孔对相应位置的调节池本体内部进行维护和维修。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通过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实现无动力调节调节池本体内的污水液位,并最大限度的稀降低原污水进入下一步污水处理系统时的浓度,即实现了处理系统前端水量的调节,又实现了降低处理工艺的处理负荷,从而达到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的目标。
20.2.当液位浮球不对中空管与三通管件相连的端部形成抵靠,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排水经由中空管的孔道进入调节池本体内;当液位浮球对中空管与三通管件相连的端部形成抵靠,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排水经由回流进水口进入,从出水口排出,而不进入调节池本体内,保证调节池本体的有效容积不变。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无动力水质调节型调节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动力水质调节型调节池的剖视图。
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三通管件及第一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局部剖视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调节池本体;2、回流进水口;3、原水进水口;4、出水口;5、连通管;6、第一三通管件;61、第一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611、第一异径管;612、第二异径管;613、穿孔管;614、液位浮球;7、第二三通管件;71、第二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8、第一立柱;81、检修孔;9、第二立柱;91、导出孔;92、污水导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无动力水质调节型调节池。
2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动力水质调节型调节池包括调节池本体1,调节池本体1为圆柱形,沿着轴线的两个圆截面分别向远离调节池本体1的一侧鼓起,增加调节池本体1的容积,在使用过程中,将调节池本体1沿着轴线的方向水平埋设安装在地下。在调节池本体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回流进水口2和原水进水口3,原水进水口3在调节池本体1上的开设高度等于或大于回流进水口2在调节池本体1上的开设高度,保证调节池本体1内的污水不会从原水进水口3进行倒流;回流进水口2和原水进水口3的口径根据污水的处理量进行调整,在调节池本体1的另外一侧和回流进水口2在同一水平线上安装有出水口4,出水口4和回流进水口2的口径相同。回流进水口2、原水进水口3和出水口4上均安装有阀门,能有效控制水流的进出。回流进水口2和出水口4在调节池本体1上的开设高度,根据调节池本体1对污水的有效调节容积进行设定。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排水经由回流进水口2进入调节池本体1内,处理站收集的原污水从原水进水口3进入调节池本体1内。
29.在回流进水口2和出水口4之间安装有连通管5,连通管5的内径大小和回流进水口2、出水口4的口径一致。通过连通管5将回流进水口2和出水口4连接在一起。同时在连通管5靠近回流进水口2的一端间隔安装有第一三通管件6和第二三通管件7,第一三通管件6和第二三通管件7直管段的两端开口分别和连通管5连接,第一三通管件6和第二三通管件7的支管端的开口竖直向下,第一三通管件6和第二三通管件7将连通管5和调节池本体1内的空间进行连通。
30.在第一三通管件6的非固定端安装有第一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61和第二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71,第一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61和第二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71和形状、构造和功能一致,以第一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61为例进行介绍。
31.如图3所示,第一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61包括第一异径管611、第二异径管612、中空的穿孔管613和放置在穿孔管613内腔中的液位浮球614。第一异径管611和第二异径管612的形状大小一致,均为圆台形状,圆截面直径较小的一端的口径大小和第一三通管件6支管端的直径大小一致。穿孔管61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异径管611和第二异径管612口径较大的一端;第一异径管611口径较小的一端和第一三通管件6的支管端进行连接;穿孔管613上的开孔数量及孔径的确定根据实际设置有若干个,能确保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排水从连通管5进入调节池本体1内的出水流速不高于0.1m/s。
32.同时,液位浮球614直径介于第一异径管611面积较小一端的口径与穿孔管613管径之间。当调节池本体1中的液面与液位浮球614不接触时,液位浮球614落在第二异径管612内,从而液体可以从穿孔管613的孔道进入调节池本体1内,完成对调节池本体1内原污水的调节;当调节池本体1中的液面上升至与液位浮球614接触时,随着液位上涨液位浮球614上浮,封堵在第一异径管611口径较小的一端,使连通管5内的水可以直接从出水口4处排出,而不进入调节池本体1,又不会随液位下降而掉落在调节池本体1内。
33.由于调节池本体1为埋设安装在地下,为了便于后期检修,在调节池本体1的侧壁上竖直延伸形成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9,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9远离调节池本体1的一端能露出地面,贯穿第一立柱8和调节池本体1侧壁形成有检修孔81,贯穿第二立柱9和调节池
本体1侧壁形成有导出孔91。检修孔81对应于第一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61和第二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71,导出孔91在靠近出水口4一侧。维修工人可以通过检修孔81对第一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61和第二恒液位出水控制装置71进行维护和更换。污水导出管92通过导出孔91进入调节池本体1内部,将调节池本体1中调节后的污水导出至下一步污水处理系统中。同时,维修工人可通过导出孔91对调节池进行维护和检修。
34.在无动力水质调节型调节池的安装过程中,将调节池本体1埋设在地下,第一立柱8的第二立柱9远离调节池本体1的一端露出地面,回流进水口2、原水进水口3和出水口4分别和对应的管道相连。
35.在无动力水质调节型调节池的使用时,将使处理站收集的原污水从回流进水口2进入部分后,打开原水进水口3的阀门使得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排水进入连通管5内,排水通过穿孔管613的孔道进入调节池本体1内完成对原污水的调节,污水导出管92能将调节后的污水进行导出。当调节池本体1内的污水液面上升至与液位浮球614接触时,液位浮球614将第一异径管611进行封堵,从而使得排水不再进入调节池本体1内,当调节池本体1内调节后的污水通过污水导出管92排出,污水液面和液位浮球614相离时,液位浮球614不再封堵第一异径管611,从而使得连通管5内的排水进入调节池本体1内,对调节池本体1内的污水进行调节。
36.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