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的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商禽养殖排放废物和农业废水等造成了水体环境的严重污染。其中,由于小微水体流域面积小、水位浅、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等因素,受到的污染更为严重。对于小微水体的修复治理,通常采用污水截排、补水循环、清淤等方式,但这类处理方式效果差,需要频繁对水体进行处理,以维持水体的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提高对水体的净化处理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水体生态修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移动式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浮动平台、安装于浮动平台上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以及安装于浮动平台上的箱体,所述箱体与外部连通,且箱体内设置有纳豆菌砖,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设置有连通于箱体内的曝气管;所述浮动平台上设置有驱动浆以及带动驱动浆转动的驱动件;水体内固定有立杆,所述立杆上转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浮动平台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驱动浆转动,进而带动浮动平台绕着立杆作圆周运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微纳米气泡,微纳米气泡溶解于水中,增加水的含氧量,激活纳豆菌,激活后的纳豆菌从砖体上缓慢释放出,并随着浮动平台的转动,均匀分布于水体内,对水体内的杂质进行降解净化,提高净化处理效果。
6.可选的,所述浮动平台包括两浮动块以及连接两浮动块的连接板,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安装于连接板上;所述箱体上端敞开,且完全没入水中,箱体上端与连接板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安装于连接板上侧,箱体安装于连接板下侧,曝气管对箱体内的纳豆菌砖进行曝气后,增加水的含氧量,激活纳豆菌,纳豆菌随着水流溢出箱体外,进入水体内进行降解净化。
8.可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供纳豆菌砖放置的支撑架,所述纳豆菌砖沿竖直方向交错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豆菌砖交错分布,能够充分与上升的微纳米气泡接触,使得纳豆菌快速被激活。
10.可选的,所述曝气管连接有多根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上开设有曝气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支管的设置,使得在箱体内的微纳米气泡均匀分布,对纳豆菌砖快速激活。
12.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套设于立杆上,所述连接杆
绕其铰接点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立杆轴线;所述连接杆远离转动套的一端连接于浮动平台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转动套与浮动平台上,使得水体的水位变化时,浮动平台能够顺利进行圆周运动。
14.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两铰接段与伸缩段,所述伸缩段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铰接段内;两所述铰接段分别与浮动平台以及转动套铰接;所述伸缩段与铰接段之间设置锁紧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段的设置,使得连接杆的长度可通过锁紧件进行调整,进而调节浮动平台的运动轨迹。
16.可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栓,所述伸缩段的侧壁延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螺栓穿过铰接段的侧壁后螺纹连接于锁紧孔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螺栓穿过铰接段螺纹连接于锁紧孔内,即可将伸缩段与铰接段锁紧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18.可选的,所述伸缩段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伸缩段的外壁贴合于铰接段内壁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段的横截面呈矩形,使得伸缩段不发生转动,便于锁紧螺栓对准于锁紧孔进行锁紧固定。
20.可选的,所述驱动浆设置有两个,两所述驱动浆之间连接有同步轴;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设置于连接板上,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同步轴之间通过齿轮链条传动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马达的输出轴通过齿轮链条的方式与同步轴传动连接,即可带动两驱动浆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浮动平台运动。
22.可选的,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同步轴之间设置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设置于连接板上,且防水罩将输出轴与同步轴上的齿轮链条罩设在内;所述输出轴与同步轴均转动穿设于防水罩。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罩能够有效保护齿轮链条,提高其使用寿命。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5.1.工作时,驱动件带动浮动平台绕着立杆作圆周运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微纳米气泡,增加水的含氧量,被激活的纳豆菌从砖体上释放出;随着浮动平台的转动,纳豆菌均匀分布于水体内,对水体内的杂质进行降解净化,提高净化处理效果;
26.2.伸缩段与铰接段的设置,使得连接杆的长度可通过锁紧件进行调整,进而调节浮动平台的运动范围。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施例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施例中连接杆与转动套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浮动平台;11、浮动块;12、连接板;13、驱动浆;14、驱动马达;15、防水罩;2、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1、曝气管;22、分支管;3、箱体;31、支撑架;4、纳豆菌砖;5、立杆;6、连接杆;61、铰接段;611、转动套;62、伸缩段;621、锁紧孔;7、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式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参照图1和图2,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浮动平台1、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以及箱体3。箱体3内安装有纳豆菌砖4。纳豆菌砖4采用微生物固化技术,将固化干燥后的纳豆菌附着于砖体上。砖体可采用火山岩、沸石等环境矿物制成,使其具有较大的孔隙率以及较强的吸附性。
33.参照图1和图2,浮动平台1包括内部中空的两浮动块11,以及连接板12。连接板12固定搭设于两浮动块11上方。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固定安装于连接板12上。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连接有曝气管21,曝气管21连通于箱体3。箱体3安装于连接板12底部。箱体3上端呈敞开状态,并完全没入水中。箱体3内焊接有长方体框型的支撑架31,纳豆菌砖4可通过卡箍固定于支撑架31上,或者直接通过钢丝捆绑于支撑架31上。纳豆菌砖4在竖直方向上呈交错设置。
34.参照图2,曝气管21于箱体3内连接有多根分支管22。分支管22上均匀间隔开设有曝气孔。分支管22平行铺设于箱体3内壁底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通过分支管22往箱体3内曝气后,增加箱体3内水的含氧量。
35.参照图1,浮动平台1上安装有驱动浆13以及驱动件。驱动件设置有两个,且分布于两浮动块11底部。两驱动浆13通过同步轴连接,同步轴转动穿设于两浮动块11上。两驱动浆13分布于两侧。驱动件采用带有防水壳体的驱动马达14。驱动马达14安装于连接板12上。驱动马达14的输出轴与同步轴之间通过齿轮链条的方式传动连接。并且,连接板12上还安装有防水罩15,防水罩15罩设于齿轮链条上。驱动马达14的输出轴以及同步轴转动穿设于防水罩15上。
36.参照图1和图3,在水体内竖直固定有立杆5。立杆5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与浮动平台1连接。当浮动平台1在驱动马达14的作用下运动时,同时在连接杆6的作用下, 使得浮动平台1绕立杆5进行圆周运动。如此,纳豆菌能够均匀的在水体内分布,提高降解净化效果。
37.参照图1和图3,连接杆6包括两铰接段61与伸缩段62。伸缩段62连接于两铰接段61之间。其中一铰接段61的一端铰接有转动套611;另一铰接段61的一端与其中一浮动块11铰接。转动套611套设设于立杆5上,并与之形成转动连接。立杆5于转动套611的上下两侧安装有限位环,以保持转动套611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不变。铰接段61绕转动套61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立杆5轴线。伸缩段62与铰接段61之间连接有锁紧件。
38.参照图3,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栓7。伸缩段62的横截面呈矩形,且伸缩段62的外壁贴合于铰接段61内壁上。伸缩段62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锁紧孔621。锁紧螺栓7穿过铰接段61的侧壁后螺纹连接于锁紧孔621内,即可将铰接段61与伸缩段62固定。并且,通过锁紧螺栓7锁紧于不同位置的锁紧孔621内,可调节浮动平台1的运动路径。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移动式水体生态修复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40.浮动平台1运动时,驱动马达14带动驱动浆13转动,进而对推动浮动平台1运动。同时,在连接杆6的作用下,浮动平台1绕立杆5作圆周运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对纳豆菌砖4进行曝气,微纳米气泡溶解于水中,水体的含氧量大幅提高,纳豆菌被激活后,并均匀分布于水体内,对杂质进行降解净化;如此,可有效提高水体的净化处理效果。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