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和饮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9569发布日期:2022-05-18 21:36阅读:68来源:国知局
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和饮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水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和饮水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逐渐重视,对饮用水的安全具有严格的标准,目前主要是通过饮水设备为人们提供饮用水。
3.但是,目前的饮水设备的出水端与大气连通,因此饮水设备的出水端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在出水端流出的水细菌总数超标,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伤害。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饮水设备的出水端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流出的水细菌总数超标,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伤害。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包括管壳,管壳具有与出水管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饮水设备的阀门的出水端连接的第二端;杀菌组件,杀菌组件包括存水结构及用于加热存水结构的加热结构,杀菌组件安装在管壳的内部空间中并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区域。
7.可选地,存水结构具有储水槽,储水槽的开口朝向出水管设置,加热结构设置在储水槽的底部区域。
8.可选地,以存水结构为界,管壳的内部空间分为与出水管连通的第一腔体、与饮水设备的阀门的出水端连通的第二腔体,存水结构的外表面与管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过流通道,第一腔体通过过流通道与第二腔体连通。
9.可选地,存水结构包括筒形件,加热结构设置在筒形件的内部,且加热结构与筒形件的顶端之间形成有储水槽,筒形件的外周壁与管壳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流通道;连接臂,连接臂为一个或多个,筒形件通过连接臂与管壳连接。
10.可选地,存水结构还包括密封块,密封块密封连接在筒形件的底部并位于加热结构的下方,密封块的周向上设置有安装环槽;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安装在安装环槽处,第一密封圈抵接在密封块与筒形件的内壁面之间。
11.可选地,加热结构包括导热片和电发热膜,且导热片与密封块之间形成密封区域,电发热膜设置在密封区域内。
12.可选地,加热结构还包括隔热片,隔热片设置在密封区域的内部,隔热片与电发热膜远离导热片的一端贴合设置。
13.可选地,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圈,管壳包括管体;上盖,上盖连接在管体的一端并用于与出水管连接,上盖与管体的连接处和/或管体与饮水设备的阀门的出水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4.可选地,管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定位凸沿,上盖的端部与定位凸沿抵接。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饮水设备。饮水设备包括机体、上述的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阀门,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和阀门安装在机体的内部,出水管的至少一部分由机体内向外伸出。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管壳具有与出水管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饮水设备的阀门的出水端连接的第二端,杀菌组件具有加热结构及用于加热存水结构的加热结构,且杀菌组件安装在管壳的内部空间中并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区域。
18.通过在管壳的内部设置杀菌组件,以使杀菌组件的加热结构加热管壳内部存水机构内的水并形成蒸汽,通过蒸汽实现对饮水设备的出水管进行杀菌,以避免出水管处滋生的细菌影响饮用水,导致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伤害。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的爆炸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的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饮水设备的剖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管壳;101-上盖;102-管体;103-第一腔体;104-第二腔体;20-第二密封圈;30-导热片;40-电发热膜;50-隔热片;60-第一密封圈;70-密封块;80-出水管;90-过流通道;110-连接臂;120-筒形件;130-储水槽;140-阀门;141-进水端;142-出水端;150-机体;160-定位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7.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8.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饮水设备的出水端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流出的水细菌总数超标,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伤害的问题。
29.实施例1
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包括管壳10、杀菌组件,管壳10具有与出水管80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饮水设备的阀门140的出水端142连接的第二端,杀菌组件具有加热结构,且杀菌组件安装在管壳10的内部空间中并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区域。
31.具体地,管壳10具有与出水管80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饮水设备的阀门140的出水端142连接的第二端,杀菌组件具有加热结构,且杀菌组件安装在管壳10的内部空间中并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区域。
32.通过在管壳10的内部设置杀菌组件,以使杀菌组件的加热结构加热管壳10内部的水并形成蒸汽,通过蒸汽实现对饮水设备的出水管80进行杀菌,以避免出水管80处滋生的细菌影响饮用水,导致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伤害。
33.进一步地,出水管80为鹅颈管,杀菌组件加热水产生蒸汽,通过蒸汽对鹅颈管进行杀菌。
34.进一步地,管壳10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ppo或者pps等耐高温的塑料制成。
35.如图2和图3所示,杀菌组件还具有存水结构,以存水结构为界,管壳10的内部空间分为与出水管80连通的第一腔体103、与饮水设备的阀门140的出水端142连通的第二腔体104,存水结构的外表面与管壳1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过流通道90,第一腔体103通过过流通道90与第二腔体104连通。
36.具体地,饮水设备的水经过阀门140流到第二腔体104的内部,第二腔体104的内部的水通过过流通道90流入到第一腔体103的内部;阀门140保持打开状态时,第一腔体103的内部的水可以由鹅颈管流出。阀门140关闭时,存水结构的内部会有余水,加热结构可以对存水结构的内部的水进行加热。
37.进一步地,过流通道90可以设置有一个也可以是设置有多个,当过流通道90设置有多个时,多个过流通道90等间隔设置,以能使水顺利由第二腔体104流入到第一腔体103的内部为准。
38.如图2和图3所示,存水结构具有储水槽130,储水槽130的开口朝向出水管80设置,加热结构设置在储水槽130的底部区域,加热结构通过加热储水槽130的内部的水以形成蒸汽。
39.具体地,储水槽130与第一腔体103和第二腔体104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共轴线设置,以使储水槽130位于中心位置,以方便在储水槽130和管壳10之间开设等面积的过流通道90,等面积的过流通道90能使水均匀由第二空腔流入到第一空腔减小水的冲击力。
40.当然,储水槽130的轴线也可以于第一腔体103和第二腔体104的轴线偏移设置,以不影响水由第二空腔流入到第一空腔为准。
41.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结构对存水结构加热,存水结构包括筒形件120和连接臂110,加热结构设置在筒形件120的内部,且加热结构与筒形件120的顶端之间形成有储水槽130,筒形件120的外周壁与管壳10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流通道90,连接臂110为一个或多个,筒形件120通过连接臂110与管壳10连接。
42.具体地,筒形件120与加热结构配合形成储水槽130,储水槽130的储水容积的大小
可根据杀菌组件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以能通过加热储水槽130的内部的水实现对鹅颈管进行杀菌为准。
43.进一步地,当连接臂110为多个时,多个连接臂110沿筒形件120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的连接臂110间形成过流通道90,连接臂110还可以是沿着筒形件12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以能加强筒形件120与管壳10间连接的稳定性为准。
44.需要说明的是,筒形件120、连接臂110与管壳10一体成型。
45.当然,筒形件120、连接臂110与管壳10不限于一体成型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其他能达到技术效果的连接方式,例如粘接、焊接等方式。
46.如图1和图2所示,存水结构还包括密封块70和第一密封圈60,密封块70密封连接在筒形件120的底部并位于加热结构的下方,密封块70的周向上设置有安装环槽,第一密封圈60安装在安装环槽处,第一密封圈60抵接在密封块70与筒形件120的内壁面之间。
47.具体地,密封块70和第一密封圈60配合设置在筒形件120的底部并位于加热结构的下方,以将筒形件120的底部开口密封实现加热结构与第二腔体104内部的水隔断设置,避免第二腔体104的内部的水与加热结构接触,导致加热结构受损无法实现杀菌效果。
48.进一步地,加热结构包括相叠置的导热片30和电发热膜40,且导热片30与密封块70之间形成密封区域,电发热膜40设置在密封区域内,以保障电发热膜40与储水槽130和第二腔体104的内部的水均隔离设置。
49.进一步地,电发热膜40为pi电发热膜40。
50.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不限于电发热膜40的加热方式,还可以是电加热丝或者其他能实现加热效果的加热元件。
51.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结构还包括隔热片50,隔热片50设置在密封区域的内部,隔热片50与电发热膜40远离导热片30的一端贴合设置。
52.具体地,通过在电发热膜40远离导热片30的一端贴合隔热片50,以减小热量损失,加强热效率。
53.如图2所示,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圈20,管壳10包括管体102和上盖101,上盖101连接在管体102的一端并用于与出水管80连接,上盖101与管体10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0。
54.具体地,管体102与上盖101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通过拆卸上盖101实现出水管80与杀菌组件的分离,此时可对管体102的内部的筒形件120和加热结构进行清理、更换等操作,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20加强上盖101与管体102连接的密封性,以避免水由上盖101与管体102的连接处溢出到管体102的外部环境中。
55.进一步地,上盖101上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103连通设置的通孔,出水管80至少一部分安装在容置槽的内部,以使第一空腔的内部的水通过通孔进入到出水管80的内部,以实现水的流动。
56.需要说明的是,上盖101与管体102之间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通过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配合的卡接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当使用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配合的卡接方式时,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两者中的其中之一设置在上盖101的内壁面上,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管体102的外壁面上。
57.如图3所示,管体102与饮水设备的阀门140的出水端14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
圈20。
58.具体地,阀门140的出水端142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第二腔体104的内部,且与第二腔体104连通设置,第二密封圈20抵接设置在阀门140的出水端142的外壁面与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的管壳10的内壁面之间实现密封。
59.如图3和图2所示,管体102的外周面设置有定位凸沿160,上盖101的端部与定位凸沿160抵接。
60.具体地,通过在管体102的外周面上设置定位凸沿160以当上盖101安装在筒体上时,当上盖101的端部与定位凸沿160抵接时,此时上盖101与管体102已经配合到位,通过设置定位凸沿160加强管体102对上盖101的支撑面,加强上盖101与管体10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
61.实施例2
6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饮水设备。如图3所示,饮水设备包括实施例1中的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机体150和阀门140。
63.具体地,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和阀门140安装在机体150的内部,通过机体150以对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和阀门140实现防护作用,避免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和阀门140受到外界影响受到损坏。
64.进一步地,出水管80的至少一部分由机体150内向外伸出以向外供水,用于饮水设备上的杀菌装置通过对出水管80杀菌实现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
65.进一步地,阀门140具有进水端141和出水端142。
66.饮水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与电发热膜40感应配合以实时检测电发热膜40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递到控制器,控制器与电发热膜40电连接,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控制器控制电发热膜40的工作状态,以使加热状态可控,避免出现干烧的现象,增强加热结构的使用的安全性。
67.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熔断保护器,当电发热膜40加热到预设温度后,熔断保护器熔断以使电发热膜40停止加热。
68.进一步地,加热时间控制在夜晚,避免在加热时鹅颈管发热会烫伤人体,加热时间与取水时间错开,如需要取水可暂停杀菌操作,待取水结束后再进行杀菌处理,单次的加热时间可根据储水槽130的水量进行适应性调整。
69.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70.1、杀菌组件的加热结构加热管壳10内部的水并形成蒸汽,通过蒸汽实现对饮水设备的出水管80进行杀菌,以避免出水管80处滋生的细菌影响饮用水,导致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伤害。
71.2、杀菌组件设置在管壳10的内部,以提高加热效率,更好的实现对管壳10的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并形成蒸汽。
72.3、导热片30与密封块70之间形成密封区域,电发热膜40设置在密封区域内,以避免水与电发热膜40接触,避免电发热膜40受到损坏。
73.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