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68243发布日期:2022-04-09 03:07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水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水产品需求日益扩增,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尾水对环境的危害也逐渐加剧。尾水中含大量死亡的有机体、鱼类的排泄物及残留饵料分解物,这些分解物分解后会产生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磷等污染物,该类尾水回用会恶化养殖水域环境,排放则会污染周边水域环境,因此寻求一种养殖尾水的净化循环利用及达标排放处理系统迫在眉睫。
3.目前,国内常见尾水处理工艺有成套设施净化设备和湿地净化系统。成套设施净化设备净化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但投资大,运维难度高。湿地净化系统投资较低、运维简便,但占地面积大,净化效果受尾水不规律排放影响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5.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6.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养殖塘,多个养殖塘分为多个前半周期养殖塘和多个后半周期养殖塘,
7.各个前半周期养殖塘均通过对应的抽水泵和排水泵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连接,各个后半周期养殖塘均通过对应的抽水泵和排水泵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连接,
8.前半周期养殖塘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前半周期平板阀与三级生态沟渠连接,且出水端与二级生态沟渠连接;后半周期养殖塘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后半周期平板阀与三级生态沟渠连接,且出水端与二级生态沟渠连接;
9.二级生态沟渠的下游出水端通过第一半周期平板阀与三级生态沟渠一端连接,二级生态沟渠的下游出水端还通过第二半周期平板阀与三级生态沟渠另一端连接。
10.如上所述一级生态沟渠连接的抽水泵位于连接的排水泵的上游。
11.如上所述三级生态沟渠为开口的环状,三级生态沟渠的第一开口端通过第一半周期平板阀与二级生态沟渠的下游出水端连接,三级生态沟渠的第二开口端通过第二半周期平板阀与二级生态沟渠的下游出水端连接。
12.如上所述三级生态沟渠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一端与第一开口端连接,第一支路另一端与第二支路一端连接,第二支路另一端与第二开口端连接,前半周期养殖塘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前半周期平板阀与第一支路连接,后半周期养殖塘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后半周期平板阀与第二支路连接。
13.如上所述一级生态沟渠对应的排水泵的排水处设置有截留净化带,一级生态沟渠与对应的截留净化带连通,一级生态沟渠内设置有石笼过滤墙和沉水植物,截留净化带靠
近排水泵的一侧种植挺水植物,截留净化带底部种植沉水植物;一级生态沟渠两侧设置有挺水植物。
14.如上所述二级生态沟渠的两侧设置有挺水植物,二级生态沟渠的底部设置有沉水植物。
15.如上所述三级生态沟渠的两侧设置有挺水植物,三级生态沟渠内设置有立体生态浮床和提水式曝气机。
16.如上所述挺水植物包括香蒲、再力花、千屈菜、菖蒲、美人蕉、以及旱伞草;沉水植物包括马来眼子菜、苦草、穗状狐尾藻、以及轮叶黑藻。
17.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能同时解决湿地净化系统净化效果稳定性差、占地面积大和成套设施净化设备投资大、运维难的问题。
19.2、利用现有沟渠结构,可最大程度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强化净水效果,同时可增强系统对水质恶化和外源污染的适应性及稳定性;
20.3、可以对不同种类养殖塘的尾水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不同,作分区处理方便对生态沟渠的运维操控(如停留时间、曝气量等)作针对性调控,保证系统能稳定实现净水目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一级生态沟渠的横截面示意图;
23.图3为二级生态沟渠的横截面示意图;
24.图4为三级生态沟渠的横截面示意图。
25.图中:1-前半周期养殖塘;2-后半周期养殖塘;3-一级生态沟渠;4-前半周期平板阀;5-三级生态沟渠;6-二级生态沟渠;7-后半周期平板阀;8-第一半周期平板阀;9-第二半周期平板阀;10-截留净化带;11-石笼过滤墙;12-沉水植物;13-挺水植物;14-立体生态浮床;15-提水式曝气机;16-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本发明将结合实例进行阐述,这并非指本发明限定于这些实例,这些实例仅仅用于表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可实施性。
27.实施例
28.如图1所示,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养殖塘,多个养殖塘分为多个前半周期养殖塘1和多个后半周期养殖塘2,各个前半周期养殖塘1均通过对应的抽水泵和排水泵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连接,各个后半周期养殖塘2均通过对应的抽水泵和排水泵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连接,前半周期养殖塘1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前半周期平板阀4与三级生态沟渠5连接,且出水端与二级生态沟渠6连接;后半周期养殖塘2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后半周期平板阀7与三级生态沟渠5连接,且出水端与二级生态沟渠6连接;二级生态沟渠6的下游出水端通过第一半周期平板阀8与三级生态沟渠5一端连接,二级生态沟渠6的下游出水端还通过第二半周期平板阀9与三级生态沟
渠5另一端连接。一级生态沟渠3连接的抽水泵位于连接的排水泵的上游。
29.在本实施例中,前半周期养殖塘1包括第一养殖塘、第二养殖塘、第三养殖塘、以及第四养殖塘。后半周期养殖塘2包括第五养殖塘、第六养殖塘、第七养殖塘、以及第八养殖塘。如图2所示,上述八个养殖塘呈两行四列分布(现有分布方式),二级生态沟渠6位于两行养殖塘之间,三级生态沟渠5整体环绕上述八个养殖塘,一级生态沟渠3位于养殖塘的右侧。
30.在前半周期运行中,关闭各个前半周期平板阀4和各个后半周期平板阀7,开启第二半周期平板阀9,关闭第一半周期平板阀8。第一养殖塘、第二养殖塘、第三养殖塘、以及第四养殖塘的尾水通过排水泵依次排入对应的四个一级生态沟渠3,经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初步净化后汇入二级生态沟渠6进一步净化。尾水流入三级生态沟渠5进行深度净化。尾水经深度净化满足回用要求后,开启各个前半周期平板阀4,第一养殖塘、第二养殖塘、第三养殖塘、以及第四养殖塘通过抽水泵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中抽水,实现第一养殖塘、第二养殖塘、第三养殖塘、以及第四养殖塘的尾水的循环利用。前半周期运行完毕后,进入后半周期运行。
31.在后半周期运行中,关闭各个前半周期平板阀4和各个后半周期平板阀7,关闭第二半周期平板阀9,开启第一半周期平板阀8。第五养殖塘、第六养殖塘、第七养殖塘、以及第八养殖塘的尾水通过排水泵依次排入对应的四个一级生态沟渠3,经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初步净化后汇入二级生态沟渠6进一步净化。尾水流入三级生态沟渠5进行深度净化。尾水经深度净化满足回用要求后,开启各个后半周期平板阀7,第五养殖塘、第六养殖塘、第七养殖塘、以及第八养殖塘通过抽水泵从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中抽水,实现第五养殖塘、第六养殖塘、第七养殖塘、以及第八养殖塘的尾水的循环利用。后半周期运行完毕后,进入前半周期运行。
32.通过上述前半周期运行和后半周期运行的配合工作,使得多个养殖塘可以共用一个三级生态沟渠5,同时避免三级生态沟渠5过载运行,当三级生态沟渠5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时,进水的支路的净化压力大于出水的支路的净化压力,进水的支路的内部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无法得到修复,通过上述前半周期运行和后半周期运行的配合工作,使得三级生态沟渠5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周期性切换,更有利于三级生态沟渠5内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修复,保证净化效果。
33.三级生态沟渠5为开口的环状,三级生态沟渠5的第一开口端通过第一半周期平板阀8与二级生态沟渠6的下游出水端连接,三级生态沟渠5的第二开口端通过第二半周期平板阀9与二级生态沟渠6的下游出水端连接。
34.三级生态沟渠5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一端与第一开口端连接,第一支路另一端与第二支路一端连接,第二支路另一端与第二开口端连接,前半周期养殖塘1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前半周期平板阀4与第一支路连接,后半周期养殖塘2对应的一级生态沟渠3进水端通过对应的后半周期平板阀7与第二支路连接。
35.利用上述设置,可以使得三级生态沟渠5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周期行切换,避免单方向运行导致的堆积以及净水效果变差。
36.一级生态沟渠3对应的排水泵的排水处设置有截留净化带10,一级生态沟渠3与对应的截留净化带10连通,一级生态沟渠3内设置有石笼过滤墙11和沉水植物12,截留净化带10靠近排水泵的一侧种植挺水植物,截留净化带10底部种植沉水植物;一级生态沟渠3两侧
设置有挺水植物。
37.在本实施例中,一级生态沟渠3宽度约1.5m,水深范围为0.3-1.0m,长度50m。如图2所示,一级生态沟渠3左侧3m处设置截留净化带10,先通过截留净化带10进行初步净化,减缓流速并沉积尾水排放带入的泥沙。截留净化带10沿一级生态沟渠3横向方向的长度为12m,宽度1.5m,截留净化带10水深0.3m,截留净化带10种植面积为18m2挺水植物,从截留净化带后端2m处开始底部放坡至水深1.0m形成一级生态沟渠3。一级生态沟渠3的平缓区距离放坡坡脚2m处设置石笼过滤墙11,石笼过滤墙11内填充碎石填料,碎石填料的粒径30-60mm。石笼过滤墙11高度为0.5m,宽度为1m。每条一级生态沟渠底种植45m2沉水植物,坡岸种植20m2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类型有苦草、穗状狐尾藻、轮叶黑藻和马来眼子菜,种植密度55株/m2。挺水植物类型有香蒲、再力花、菖蒲和美人蕉,种植密度10株/m2。
38.二级生态沟渠6的两侧设置有挺水植物13,二级生态沟渠6的底部设置有沉水植物12。本实施例中,二级生态沟渠6内通过种植沉水植物12和挺水植物13等措施,对尾水进行进一步净化。二级生态沟渠6长度200m,宽度4m,平均水深2m。沉水植物12种植在二级生态沟渠6底部,挺水植物13种植在二级生态沟渠6的坡岸。每条二级生态沟渠6种植600m2沉水植物,坡岸种植200m2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类型有苦草、穗状狐尾藻、轮叶黑藻和马来眼子菜,种植密度65株/m2。挺水植物类型有香蒲、再力花、菖蒲和美人蕉,种植密度20株/m2。
39.三级生态沟渠5的两侧设置有挺水植物13,三级生态沟渠5内设置有立体生态浮床14和提水式曝气机15。三级生态沟渠5通过布设立体生态浮床14、提水式曝气机15和坡岸种植挺水植物13等措施,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本实施例中,三级生态沟渠5长度600m,宽度10m,平均水深3m。坡岸种植1200m2挺水植物,挺水植物类型有香蒲、再力花、菖蒲和美人蕉,种植密度20株/m2。立体生态浮床14布设面积为1200m2,提水式曝气机15平均每50m布设一台,共计12台,单台功率1.5kw,增氧能力0.9kgo2/h。
40.本实施例中,养殖塘养殖类型主要为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41.表1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养殖塘尾水相关数据表
[0042][0043]
由表1中数据可知,本发明一种绿色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可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固体颗粒杂质,降低溶解态氮、磷含量,降解污染物、有害物,经处理后的养殖尾水达到养殖
尾水排放标准,最终实现尾水再利用。
[0044]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