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插式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78796发布日期:2022-05-11 12:2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插式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棒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直插式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棒。


背景技术:

2.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植物—土壤—微生物”的土壤微生态环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代表着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只有当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处于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的情况下,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有益代谢产物才能不断形成,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破坏可直接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破坏植物根系与土壤间的能量流动与物质流动,伴随而来的是各种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及其它地下虫害所导致的植物土传病害产生。
3.为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采用农药消毒、对土壤进行熏蒸消毒以及采用太阳能、蒸汽等物理消毒的方式,其中,物理消毒的方式成本高效果差,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采用成本低廉高效环保的药剂实现土壤消毒是最优的土壤修复手段,但是,在利用修复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时,修复药剂在每亩土壤中的使用量是有严格要求的,剂量太多会对土壤造成破坏,剂量太少又达不到理想的修复效果。
4.另外,一些废催化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巨大的危害,在生产过程中,与催化剂接触的物料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也会进入到催化剂中,一些废催化剂被随意处置,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会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水体和土壤,对水体和土壤以及植被和生物等造成危害,并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5.公开号为cn109848204b公开了一种直插式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棒,在修复治理棒体内加入双层治理球,并将修复治理棒体插入土壤内,虽然能够利用双层治理球内的修复液和药剂球对土壤进行修复,但是修复液和药剂球在自然状态下溶解和扩散的速度比较慢,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对周围的土壤起到恢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插式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插式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棒,包括修复治理棒,所述修复治理棒包括修复治理棒本体,所述修复治理棒本体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渗透孔,所述修复治理棒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板和密封塞盖,进入旋转壳体内的空气会沿着进风通道继续流向修复治理棒本体内,进而透过修复治理棒本体上的渗透孔进入土壤中,进入修复治理棒本体内空气能够夹带着溶解后的药剂进入土壤中,相较于自然扩散的方式,明显具备扩散速度快的特点,所述端盖板上转动连接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旋转壳体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安装在旋转壳体内,转动杆上远离旋转壳体的一端安装在修复治理棒本体内,所述转动杆上连接有搅拌杆。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壳体的横截面设计为圆形,所述旋转壳体的外壁连接有若干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突出于旋转壳体外壁,且进风口与旋转壳体外壁设计有倾斜角,所述进风口内连接有防尘网。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壳体内还连接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通道上远离进风口的一端朝向旋转壳体的轴线方向,所述旋转壳体与修复治理棒本体连通,且旋转壳体的轴线、转动杆的轴线与修复治理棒本体的轴线一致,所述进风通道和进风口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进风通道和进风口关于旋转壳体轴对称分布,旋转的搅拌杆能够将修复治理棒本体内的药剂球和修复液混合均匀,同时利用拌杆的搅拌作用,又能够使药剂球和修复液与空气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了修复药剂向土壤扩散的速度。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通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吸水棉,所述进风通道的底部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通过排水管连接旋转壳体侧壁,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突出于旋转壳体外侧,所述沉槽与排水管入水口之间还连接有过滤网。
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壳体底部还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端盖板活动套设在环形槽内,旋转壳体顶部安装有拉环。
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塞盖上安装有处理器、所述密封塞盖与修复治理棒本体的端部之间安装有土壤传感器,所述土壤传感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与计算机系统电性连接。
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上远离旋转壳体的一端安装在密封塞盖上,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搅拌杆均匀分布在转动杆表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当地面上有风吹过时,风一方面会通过进风口进入旋转壳体内,进入旋转壳体内的空气会沿着进风通道继续流向修复治理棒本体内,进而透过修复治理棒本体上的渗透孔进入土壤中,进入修复治理棒本体内空气能够夹带着溶解后的药剂进入土壤中,旋转的搅拌杆能够将修复治理棒本体内的药剂球和修复液混合均匀,同时利用拌杆的搅拌作用,又能够使药剂球和修复液与空气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了修复药剂向土壤扩散的速度,相较于自然扩散的方式,明显具备扩散速度快的特点,从而加速了土壤的恢复,缩短了药效发挥作用的期限,解决了现有的直插式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棒存在恢复期较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直插式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修复治理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壳体的横向剖视图。
20.图5为本发明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21.图6为本发明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22.图7为本发明图1中c的局部放大图。
23.图中:1-修复治理棒、11-修复治理棒本体、111-渗透孔、12-端盖板、13-密封塞盖、131-处理器、132-土壤传感器、2-搅拌组件、21-旋转壳体、211-进风口、211-防尘网、212-进
风通道、213-吸水棉、214-沉槽、215-过滤网、216-排水管、217-环形槽、22-转动杆、23-搅拌杆、24-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5.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插式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棒,包括修复治理棒1,所述修复治理棒1包括修复治理棒本体11,所述修复治理棒本体11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渗透孔111,所述修复治理棒本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板12和密封塞盖13,所述端盖板12上转动连接有搅拌组件2,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旋转壳体21和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的一端安装在旋转壳体21内,转动杆22上远离旋转壳体21的一端安装在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所述转动杆22上连接有搅拌杆23,所述密封塞盖13上安装有处理器131、所述密封塞盖13与修复治理棒本体11的端部之间安装有土壤传感器132,所述土壤传感器132与处理器131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131与计算机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转动杆22上远离旋转壳体21的一端安装在密封塞盖13上,所述搅拌杆2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搅拌杆2均匀分布在转动杆22表面,。
26.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壳体21底部还开设有环形槽217,所述端盖板12活动套设在环形槽217内,旋转壳体21顶部安装有拉环24。
27.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壳体21的横截面设计为圆形,所述旋转壳体21的外壁连接有若干个进风口211,所述进风口211突出于旋转壳体21外壁,且进风口211与旋转壳体21外壁设计有倾斜角,所述进风口211内连接有防尘网211,进风口211与旋转壳体21之间的夹角可设计为30度、45度、120度等,此处不做限制,若干个进风口211在旋转壳体21上分布的设计类似于风车,当有风吹向进风口211时,会朝着风施加一个吹力,该吹力能够带动旋转壳体21旋转,与此同时,风也会通过进风口211进入进风通道212内。
2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壳体21内还连接有进风通道212,所述进风通道212与进风口211连通,所述进风通道212上远离进风口211的一端朝向旋转壳体21的轴线方向,所述旋转壳体21与修复治理棒本体11连通,且旋转壳体21的轴线、转动杆22的轴线与修复治理棒本体11的轴线一致,所述进风通道212和进风口211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进风通道212和进风口211关于旋转壳体21轴对称分布。
29.以上方案中,当地面上有风吹过时,由于进风口211与旋转壳体21之间的夹角可设计为30度、45度、120度等,若干个进风口211在旋转壳体21上分布的设计类似于风车,会朝着风施加一个吹力,该吹力能够带动旋转壳体21旋转,与此同时,风也会通过进风口211进入进风通道212内,进入旋转壳体21内的空气会沿着进风通道212继续流向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进而透过修复治理棒本体11上的渗透孔111进入土壤中,进入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空气能够夹带着溶解后的药剂进入土壤中,相较于自然扩散的方式,明显具备扩散速度快的特点,从而加速了土壤的恢复,缩短了药效发挥作用的期限,旋转壳体21转动时还会带动转动杆22和搅拌杆23旋转,旋转的搅拌杆23能够将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的药剂球和修复液混合均匀,同时利用拌杆23的搅拌作用,又能够使药剂球和修复液与空气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了修复药剂向土壤扩散的速度。
30.请参阅图1至图6,作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所述进风通道21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吸水棉213,所述进风通道212的底部开设有沉槽214,所述沉槽214通过排水管216连接旋转壳体21侧壁,所述排水管216的出水口突出于旋转壳体21外侧,所述沉槽214与排水管216入水口之间还连接有过滤网215,吸水棉213的设计能够吸收掉空气中的水分,防止水分进入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当遇到雨天时,雨水会通过进风口211进入进风通道212,进入进风通道212的雨水又会直接进入沉槽214内,防止其流向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而是通过排水管216排向旋转壳体21外侧,具备防潮和防水效果好的特点。
31.工作原理,当地面上有风吹过时,由于进风口211与旋转壳体21之间的夹角可设计为30度、45度、120度等,若干个进风口211在旋转壳体21上分布的设计类似于风车,会朝着风施加一个吹力,该吹力能够带动旋转壳体21旋转,与此同时,风也会通过进风口211进入进风通道212内,进入旋转壳体21内的空气会沿着进风通道212继续流向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进而透过修复治理棒本体11上的渗透孔111进入土壤中,进入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空气能够夹带着溶解后的药剂进入土壤中,相较于自然扩散的方式,明显具备扩散速度快的特点,从而加速了土壤的恢复,缩短了药效发挥作用的期限,旋转壳体21转动时还会带动转动杆22和搅拌杆23旋转,旋转的搅拌杆23能够将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的药剂球和修复液混合均匀,同时利用拌杆23的搅拌作用,又能够使药剂球和修复液与空气充分接触,当遇到雨天时,雨水会通过进风口211进入进风通道212,进入进风通道212的雨水又会直接进入沉槽214内,防止其流向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而是通过排水管216排向旋转壳体21外侧。
32.综上所述,当地面上有风吹过时,风一方面会通过进风口211进入旋转壳体21内,进入旋转壳体21内的空气会沿着进风通道212继续流向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进而透过修复治理棒本体11上的渗透孔111进入土壤中,进入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空气能够夹带着溶解后的药剂进入土壤中,旋转的搅拌杆23能够将修复治理棒本体11内的药剂球和修复液混合均匀,同时利用拌杆23的搅拌作用,又能够使药剂球和修复液与空气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了修复药剂向土壤扩散的速度,相较于自然扩散的方式,明显具备扩散速度快的特点,从而加速了土壤的恢复,缩短了药效发挥作用的期限,解决了现有的直插式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棒存在恢复期较长的问题。
33.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性、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