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河道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85796发布日期:2022-05-18 05:38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河道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河道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2.河道淤泥的长期堆积,会影响河道的防洪、排涝、灌溉等工作,因而河道需要进行及时的淤泥清理,其中,在清淤过程中,对含带污泥的污水进行曝气充氧,是较为关键的重要步骤,而现有实现曝气充氧一般采用曝气器,曝气器是一种给排放污水进行曝气充氧的必备设备,其主要由配气管、通气口、微孔膜片、压盖、胶圈、支托板等结构组成,通过气泵,将空气泵入配气管,通过配气管,将空气均匀的送入每一个曝气器的通气口内,通过气体的冲顶,从而使顶端的微孔膜片表面上的微孔打开,空气通过微孔向外排出,从而与污水进行充分混合,将空气中的氧溶解在水中,使空气中的氧气、活性污泥和污染物三者充分混合,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促使氧气从水相移到液相,从液相转移到活性污泥上,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从而达到清理污泥的目的。
3.现有曝气器在使用时,存在因气体流通速度较快,其给予微孔膜片的冲击力较大,而现有对微孔膜片的固定,一般采用固定刚性型压盖,对膜片的边缘进行夹持锁定,但若曝气量过大,向上喷涌的气体量较大,冲击力集中的冲击至微孔膜片的底端,容易造成微孔膜片与压盖发生脱离,进而导致曝气器无法使用,清淤工作无法进行的问题,此外,现有微孔膜片一般采用弹性橡胶,利用膜片自身特性而使微孔受力打开,但其在打开过程中,存在因受力不同而导致弹开程度不同,则微孔存在部分孔口无法正常打开,从而导致微孔膜片出气效率不高,不利于清淤工作的高效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污水河道清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河道清淤装置,具备自主根据气压程度,自动调节膜片固定的松紧,且不会存在微孔无法打开,充分保证出气效率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河道清淤装置,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夹压囊,所述通气管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膜片,所述第一膜片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气孔,所述第一膜片的外侧底端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膜片的外侧的储油层,所述储油层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活动袋,所述活动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充气袋,所述充气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膜片的外侧边缘的支撑活动槽,所述支撑活动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膜片,所述第二膜片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的顶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
6.优选的,所述夹压囊的下端呈圆锥形,其上端呈圆柱形,所述夹压囊的下端管体呈倾斜状,其开口与通气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夹压囊的上部内侧一边与下固定板的一端相连,另一边与上固定板的一端相连,三者相结合使夹压囊的上部内腔呈c字型通路。
7.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孔的开孔形状呈圆柱形,其均匀分布在第一膜片的内部,所述第二气孔的开孔形状也呈圆柱形,所述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的开孔位置呈相互交错的规律分布,所述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两者皆为刚性板,所述第一气孔的表面开设小孔。
8.优选的,所述储油层共有八个,且均匀分布在下固定板的顶端表面,所述储油层的形状呈长方形,且其内部为中空,所述第一膜片的内部也为中空状,且其外部边缘与储油层的内侧一端相连,两者相连处彼此贯通,所述储油层的内部充满油液。
9.优选的,所述输油管的形状呈圆柱形,且输油管的一端开口伸入储油层的内部,并与储油层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输油管的另一端与活动袋的底端相连通。
10.优选的,所述活动袋和充气袋的形状皆呈长方形,且内部皆为中空,所述充气袋的内侧底部开设有通气孔。
11.优选的,所述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的形成皆呈圆环形,且皆具有刚性,表面呈粗糙状。
12.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设置夹压囊、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利用通气管内部向上流通的空气,通过将部分空气引入夹压囊的内腔,进而使夹压囊内腔胀起,通过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的固定,使夹压囊对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呈c字型进行上下两侧相对夹持,利用气体对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所产生气压力,进而顶压第一膜片的底端和第二膜片的顶端,使第一膜片和下固定板,第二膜片和上固定板彼此相互紧贴,当通气管内部气体流通量较大时,则夹压囊内部的气体对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所造成的气压力更强,则下固定板和第一膜片,上固定板和第二膜片之间的静摩擦力越大,从而导致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无法从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之间脱离,始终保持固定,从而有效避免了现有压盖装置,在曝气量过大时,无法有效的对微孔膜片进行加固,从而导致微孔膜片与压盖极易发生脱离,进而导致曝气器无法使用,清淤工作无法进行的问题。
13.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利用通气管内部流通的空气,对第二膜片造成冲击,从而使第二膜片向上移动,则气体快速涌入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之间的空隙中,同时,部分空气流入充气袋的内腔,使其撑大,则膨起的充气袋对第二膜片的底端进行支撑,使第二膜片与第一膜片在曝气时,始终保持分离状态,而当第二膜片向上移开时,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之间形成通路,则气体可通过第一气孔,然后再通过第二气孔向外排出,与外部污水进行接触,从而实现曝气充氧效果,但当通气管内部空气停止供应,则充气袋内腔中的空气向外泄出,充气袋内部气压降低,快速向下回缩,进而带动第二膜片向下复位,使第二膜片与第一膜片重新合并在一起,因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相互交错,则当第二膜片和第一膜片上下合并时,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之间无法形成通路,从而达到闭孔的效果,通过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的错开分布,利用间隙实现开闭,进而有效避免现有微孔膜片在打开过程中,存在因受力不同而导致弹开程度不同,从而导致部分孔口无法正常打开,造成微孔膜片出气效率不高,清淤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
14.3、本发明通过设置储油层、输油管、活动袋,当通气管内部停止供气后,第二膜片向下移动,进而挤压活动袋的空腔,使活动袋内部油液被迅速挤压流回储油层的内腔,并且向第一膜片的内腔中大量流入,通过第一气孔表面所开设的小孔,使油液在流通时,通过小孔,形成急速的射流,集中向第一气孔的内部射去,因第一气孔的孔径距离微小,通过油液
自身液体张力,进而在第一气孔的表面汇聚形成一层油膜,因油和水无法混合,则污水被油膜层阻隔在外,从而有效隔开外部污水和内部空气,避免在第二膜片向下复位闭合时,外部污水通过第二气孔,且通过第一气孔,进入通气管的内部,而造成管道污染,影响通气管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油膜阻隔,也有效避免污水内部杂质对通气孔造成堵塞,对曝气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结构剖面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1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1中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结构未通气时状态示意图。
16.图中:1、通气管;2、夹压囊;3、第一膜片;4、第一气孔;5、下固定板;6、储油层;7、输油管;8、活动袋;9、充气袋;10、支撑活动槽;11、第二膜片;12、第二气孔;13、上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图4,一种污水河道清淤装置,包括通气管1,通气管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夹压囊2,通气管1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膜片3,第一膜片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气孔4,第一膜片3的外侧底端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5,下固定板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膜片3的外侧的储油层6,储油层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输油管7,输油管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活动袋8,活动袋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充气袋9,充气袋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膜片3的外侧边缘的支撑活动槽10,支撑活动槽1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膜片11,第二膜片1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气孔12,第二气孔12的顶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13。
19.请参阅图1-图4,其中,夹压囊2的下端呈圆锥形,其上端呈圆柱形,夹压囊2的下端管体呈倾斜状,其开口与通气管1的内部相连通,夹压囊2的上部内侧一边与下固定板5的一端相连,另一边与上固定板13的一端相连,三者相结合使夹压囊2的上部内腔呈c字型通路,通过设置夹压囊2、下固定板5、上固定板13,利用通气管1内部流通的空气,从而使夹压囊2内腔胀起,因下固定板5和上固定板13的限制,则夹压囊2呈c字型对第一膜片3和第二膜片11进行上下夹持,利用气压力,从而顶压第一膜片3的底端和第二膜片11的顶端,使第一膜片3和下固定板5,第二膜片11和上固定板13相互紧贴,无法脱离,若通气管1内部气体流通量较大时,则流入夹压囊2内部的气体量更大,从而对下固定板5和上固定板13所造成的气压力更强,进而下固定板5和第一膜片3,上固定板13和第二膜片11之间的静摩擦力越大,导致第一膜片3和第二膜片11无法从下固定板5和上固定板13之间脱离,依旧保持稳固,从而有效避免现有压盖装置,在曝气量过大时,无法有效的对微孔膜片进行加固,从而导致微孔膜片与压盖极易发生脱离,进而导致曝气器无法使用,清淤工作无法进行的问题。
20.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第一气孔4的开孔形状呈圆柱形,其均匀分布在第一
膜片3的内部,第二气孔12的开孔形状也呈圆柱形,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12的开孔位置呈相互交错的规律分布,第一膜片3和第二膜片11两者皆为刚性板,通过设置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12相互交错分布,利用通气管1内部快速流通的空气,使空气通过第一气孔4后,其冲击在第二膜片11的表面,对其造成一定冲击力,从而使第二膜片11向上移动,则气体快速涌入第二膜片11和第一膜片3之间的空隙中,部分空气流入充气袋9的内腔,使其撑大,进而对第二膜片11的底端进行支撑,使其与第一膜片3保持分离状态,即气体可通过第一气孔4,然后再通过第二气孔12向外排出,使空气可与外部污水进行接触,从而实现曝气充氧效果,而当通气管1内部空气停止供应,即空气停止流通,则充气袋9内腔中的空气向外泄出,充气袋9向下回缩,进而第二膜片11向下复位,与第一膜片3重新合并在一起,因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12相互交错,则当第二膜片11和第一膜片3上下合并在一起时,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12之间无法形成通路,从而达到闭孔的效果,通气管1内部的空气无法向外泄出,且外部污水也无法向内流入,与此同时,因第一膜片3和第二膜片11两者皆为刚性板,且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12开孔固定,则当空气向上涌出时,第一膜片3和第二膜片11不会发生形变,且两者各自的底端,因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12开孔大小固定,则通气量一定,从而第一膜片3和第二膜片11的底端表面的受力均匀,且向外排出的气体量均匀一致,而对于通气孔的开启,是由第二膜片11向上移动,而使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12之间形成通路,从而实现曝气效果,因此不会存在通气孔无法打开,有效避免了现有微孔膜片在打开过程中,存在因受力不同而导致弹开程度不同,从而导致部分孔口无法正常打开,造成微孔膜片出气效率不高,清淤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第一气孔4的表面开设小孔。
21.请参阅图1,其中,储油层6共有八个,且均匀分布在下固定板5的顶端表面,储油层6的形状呈长方形,且其内部为中空,第一膜片3的内部也为中空状,且其外部边缘与储油层6的内侧一端相连,两者相连处彼此贯通,储油层6的内部充满油液,通过设置储油层6、输油管7、活动袋8,当第二膜片11被空气顶开时,通过第二膜片11带动活动袋8向上展开,则活动袋8内部空腔变大,从而对储油层6的内腔造成负压吸附,通过输油管7,进而吸取储油层6内部的油液,使油液被吸入到活动袋8的内腔,而当通气管1内部停止供气后,第二膜片11向下移动,从而挤压活动袋8的空腔,则活动袋8内部油液被迅速挤压向下流出,并通过输油管7,油液快速流回储油层6的内腔,并向第一膜片3的内腔中流入,因第一气孔4表面开设有小孔,则油液通过小孔,形成急速的射流,同时向第一气孔4的内部射去,因第一气孔4的孔径微小,通过油液自身张力,则急速且密集喷射的油液在第一气孔4的表面汇聚形成一层油膜,因油和水无法混合,则污水被油膜层阻隔在外,综上,通过油膜,有效隔开外部污水和内部空气,对气液进行阻隔断开,避免在第二膜片11向下复位闭合时,外部污水通过第二气孔12,且通过第一气孔4,而进入通气管1的内部,促使污水流入通气管1的内部,而造成管道污染,影响通气管1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油膜阻隔,也有效避免污水内部杂质对通气孔造成堵塞,对曝气造成不良影响。
22.请参阅图1,其中,输油管7的形状呈圆柱形,且输油管7的一端开口伸入储油层6的内部,并与储油层6的内部相连通,输油管7的另一端与活动袋8的底端相连通。
23.请参阅图1,其中,活动袋8和充气袋9的形状皆呈长方形,且内部皆为中空,充气袋9的内侧底部开设有通气孔。
24.请参阅图1-图3,其中,下固定板5和上固定板13的形成皆呈圆环形,且皆具有刚
性,表面呈粗糙状。
25.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如下:当进行曝气充氧时,通过现有气泵装置,使空气充入通气管1的内腔,并不断向前流动,当空气流至通气管1的顶端时,部分空气通过夹压囊2底部开口,向夹压囊2的内腔中流入,夹压囊2开始充气胀起,当夹压囊2完全膨胀后,因下固定板5和上固定板13的位置固定,则充起的夹压囊2呈c字型,通过下固定板5和上固定板13对第一膜片3和第二膜片11进行上下夹持,使第一膜片3和第二膜片11保持固定,无法轻易脱离。
26.与此同时,大量空气沿着通气管1的内部管径,继续向上流动,空气均匀通过第一膜片3表面的第一气孔4,并冲击在第二膜片11的表面,对第二膜片11造成冲击,使第二膜片11向上移动,当第二膜片11与第一膜片3分离时,气体快速涌入第二膜片11和第一膜片3之间的空隙中,部分空气通过充气袋9底部的开孔,而流入充气袋9的内腔,使充气袋9撑大,向上展开,则第二膜片11和第一膜片3之间的距离值越来越大,直至分离至支撑活动槽10的顶端无法在继续上移为止,则此时,第二膜片11的位置固定,充气袋9对第二膜片11的底端进行支撑,使第二膜片11与第一膜片3始终保持分离状态,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12之间也形成固定的通路,从而上涌的空气通过第一气孔4,然后再通过第二气孔12向外排出,与外部污水进行接触,进行正常的曝气充氧工作。
27.当通气管1内部空气停止供应,即空气停止流通时,充气袋9内腔中的空气向外泄出,充气袋9开始向下萎缩,进而带动第二膜片11向下复位,第二膜片11与第一膜片3重新合并在一起,因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12相互交错,则当第二膜片11和第一膜片3上下合并在一起时,第一气孔4和第二气孔12之间无法形成通路,从而通气管1内部的空气无法向外泄出,外部污水也无法向内流入,从而达到闭孔的效果。
28.同时,在通气管1内部停止供气后,第二膜片11向下移动时,第二膜片11挤压活动袋8的空腔,活动袋8内部的油液被挤压向下流出,油液通过输油管7快速流回储油层6的内腔,并且通过储油层6,逐渐向第一膜片3的内腔中流入,通过第一气孔4表面所开设的小孔,油液向第一气孔4的内部集中密集的射出,因第一气孔4的孔径微小,再通过油液自身张力,则第一气孔4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因油和水无法混合,则污水被油膜层阻隔在外,从而避免污水渗入污染。
29.待下一次进行曝气充氧,只需重新启动现有气泵装置,重新供气即可。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