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参过滤液废水处理方法及实施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0696665发布日期:2022-07-09 17:4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参过滤液废水处理方法及实施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法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参过滤液废水处理方法及实施系统。


背景技术:

2.人参提取物是从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茎叶中提取精制而成,其富含十八种人参单体皂甙,溶于80
°
c的水,易溶解于乙醇,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行业、美容化妆品行业、食品添加剂,目前我国人参提取物产量已达634吨,我国是人参生产大国,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
3.传统中药制剂所产生的废水处理方法是,将各个工序产生的废水混合,预处理絮凝沉淀后,进生化池处理排放,该方法进生化池废水cod过高,生化负荷过大,长期导致生化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参过滤液废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参过滤液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铁碳微电解:将人参滤过液废水ph调至酸性,进行铁碳微电解反应,得到处理液ⅰ;芬顿氧化:在处理液ⅰ中,投入1~3%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在水温20~30℃条件下氧化1h,得到处理液ⅱ;絮凝沉淀:在处理液ⅱ中,投入片碱把ph调至8~9;加入质量分数0.01%pam,快速搅拌0.1~0.5min,混合均匀,过滤,得到滤液ⅲ;吸附脱色:滤液ⅲ,投入吸附剂,过滤后,得到滤液ⅳ;生化处理:滤液ⅳ进入生化池停留后排放。
6.优选的,铁碳微电解反应使用稀废酸调节废水的ph为3.0~5.0之间;铁碳反应加入的试剂包括60~80目的铁粉和碳粉,铁粉加入量为废水质量的1.5~2.5%,铁粉与碳粉的体积比为1:1~1.5,反应时间在3.0~4.0h,得到处理液ⅰ。
7.优选的,在絮凝沉淀步骤中,药剂投入后,快速搅拌速率为120~180r/min;然后缓慢搅拌10~20沉降,慢速搅拌速率为15~40r/min。
8.优选的,在絮凝沉淀步骤中,与pam间隔加入混凝剂,混凝剂选用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铝、聚合氯化铝其中的一种。
9.优选的,包括过滤塔,过滤塔用于吸附滤液ⅲ;过滤塔内安装有过滤仓,过滤仓内盛装吸附颗粒,过滤仓底部设置有驱动箱,驱动箱内的驱动机构驱动过滤仓绕着自身中心旋转;过滤塔的顶部设有两个输入口,第一输入口倾斜喷出滤液ⅲ,第二输入口倾斜喷出吸附颗粒,两者的喷射方向相交,使得滤液ⅲ和吸附颗粒在空中混合,最后都进入到过滤
仓内,吸附颗粒被吸附仓留住并储存,滤液ⅲ从吸附仓过滤而出。
10.优选的,驱动箱内安装有主齿轮,过滤塔内壁设置有机架,主齿轮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过滤仓的仓壁的底部连接有底架,底架上安装有行星轮,行星轮啮合在主齿轮上,由电机驱动,绕着主齿轮旋转,从而带动过滤仓绕着主齿轮中心旋转;行星轮的一侧安装有过渡轮,过渡轮转动连接在底架上,且与行星轮啮合,过渡轮铰接有连杆,连杆的端部铰接有排料板;过滤仓的底部设置有排料仓,排料仓是固定结构,不随过滤仓旋转,排料仓为上部开口与过滤仓连通的,排料仓的两侧开口,掉落在排料仓的吸附颗粒,由排料板推出排料仓,并且进入到过滤塔塔壁上安装的回收仓内。
11.优选的,排料仓位于过滤仓内,且与过滤仓转动连接,排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排料槽,排料板滑动连接在排料槽内,最底部的吸附颗粒,聚集在排料槽中,随着排料板的滑动排出塔外;过滤仓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缺口,在过滤塔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通槽,两个通槽连通回收仓。
12.优选的,过滤塔的塔顶位置设置有洗脱仓,洗脱仓中盛装有洗脱液,回收仓与洗脱仓之间连接有通道,通道内设置有提升带,提升带将回收仓的吸附颗粒提取向洗脱仓方向运输,洗脱仓排出洗脱液,对提升带上的吸附颗粒进行逆流洗脱;完成洗脱的吸附颗粒再从第二输入口排出到塔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微电解-芬顿试剂联用处理中药制剂废水,采用化学电池还原和自由基氧化共同降解大分子有机物,其原理铁碳反应后加双氧水,阳极反应生成的fe可作为后续催化氧化处理的催化剂,即fe与双氧水构成fenton试剂氧化体系;降低废水cod、色度为进一步生化处理提供了一种稳定运行的方法。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整体流程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过滤塔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过滤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过滤仓与排料仓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请参阅图1中所示,一种人参过滤液废水处理方法本实施例采用某人参提取物生产厂,该厂人参滤过液混合液cod=9100mg/l,bod=3861,ph=5.9;(1)人参提取物生产废水混合液用稀硫酸将ph调节至3.0~5.0,投入60~80目的铁粉和碳粉,铁粉加入量为废水质量的2.0%,铁粉与碳粉的体积比为1:1,反应时间4.0h,反应
过程中要补加稀硫酸让ph维持在3.0~5.0,反应结束得到处理液ⅰ;(2)微电解结束的处理液ⅰ,慢慢投入3%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在水温20~30℃条件下氧化1h,得到处理液ⅱ;(3)处理液ⅱ用氢氧化钠把ph调节到8~9,消耗1.8%液碱再加入0.003%pam快速搅拌10s,快速搅拌速率为120~180r/min;然后缓慢搅拌10~20min沉降,慢速搅拌速率为15~40r/min,过滤,得到滤液ⅲ;(4)得到滤液ⅲ,投入质量分数为0.05%吸附颗粒,如分子筛,活性炭材料,搅拌器的转速150r/min吸附20min,过滤得到滤液ⅳ;(5)滤液ⅳ经过生化处理后排放,或者与城市污水混合生化处理排放。
20.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人参滤过液出水cod=1180mg/l,bod=880 mg/l,ph=8.1,cod去除率87%,为进一步生化提高稳定性;另外,为了适配上述的处理方法,还对现有的过滤塔进行了改进,具体如下:包括过滤塔,过滤塔用于吸附滤液ⅲ;参照图2所示,过滤塔内安装有过滤仓1,过滤仓1内盛装吸附颗粒,过滤仓1底部设置有驱动箱100,驱动箱100内的驱动机构驱动过滤仓1绕着自身中心旋转;过滤塔的顶部设有两个输入口,第一输入口9倾斜喷出滤液ⅲ,第二输入口10倾斜喷出吸附颗粒,两者的喷射方向相交,使得滤液ⅲ和吸附颗粒在空中混合,最后都进入到过滤仓1内,吸附颗粒被吸附仓1留住并储存,滤液ⅲ从吸附仓1过滤而出。
21.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塔一般是在塔中部形成过滤层,被过滤液体由上喷淋直下,经过过滤层进行过滤。
22.而本实施例在设计时,设置一个可在线更换吸附颗粒的系统,基于此,所以将吸附颗粒的轮换输入设置在滤液ⅲ输入端,在输入时,首先进行接触。两者在喷出时,形成速度差,造成类似于逆流吸附的原理;有利于提高吸附效率。
23.进行初步过滤后,一同进入到吸附仓1内,吸附颗粒驻留在吸附仓1内,而滤液ⅲ经过吸附仓1过滤后输出;本实施例另外一个亮点在于,吸附仓1内的吸附颗粒的在线更换功能;不需要停机,便可以更换内部的吸附颗粒,以防止吸附饱和后影响吸附效果;具体设计如下:驱动箱100内安装有主齿轮2,过滤塔内壁设置有机架,主齿轮2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过滤仓1的仓壁的底部连接有底架101,底架101上安装有行星轮3,行星轮啮合在主齿轮2上,由电机驱动,绕着主齿轮旋转,从而带动过滤仓1绕着主齿轮2中心旋转;行星轮3的一侧安装有过渡轮4,过渡轮4转动连接在底架101上,且与行星轮3啮合,过渡轮4铰接有连杆5,连杆5的端部铰接有排料板6;过滤仓1的底部设置有排料仓7,排料仓7是固定结构,不随过滤仓1旋转,排料仓7为上部开口与过滤仓1连通的,排料仓7的两侧开口,掉落在排料仓7的吸附颗粒,由排料板6推出排料仓7,并且进入到过滤塔塔壁上安装的回收仓8内。
24.关于排料仓7的设置,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在塔底对吸附颗粒进行集中收集,然后通过管道抽出塔外;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在抽取吸附颗粒时,必然会抽取到内部的溶液,系统不能确定,所抽取到的溶液是否被完全吸附干净;另外一个情况是,如果在塔底收集吸附颗粒,则必然要对塔底进行改造,例如最好能形成锥形的塔底,便于吸附颗粒集中;这就进
一步提高了成本,而且,如果改造塔底还会导致排出液的排出问题,则又要进一步改装;所以本实施例的构思是,将过滤仓1设置在中部的位置,然后再过滤仓1的底部设置排料仓,在排料仓中,将最底层的吸附颗粒排出;这个过程是持续的,即过滤仓1正常地过滤溶液,最底部的吸附颗粒肯定是吸附时间最长的,也是最快饱和的,所以最应该被排出更换。
25.另外,排出的方向,选择横向排料,与液流方向垂直,能够尽可能避免溶液排出,而且,此处是过滤仓的最底部,即使有部分溶液排出液不会有太大影响。
26.具体结构,参照图4所示,排料仓7位于过滤仓1内,且与过滤仓1转动连接,排料仓7的底部设置有排料槽,排料板6滑动连接在排料槽内,最底部的吸附颗粒,聚集在排料槽中,随着排料板6的滑动排出塔外;排料槽为一个长方形的槽,如图中所示,槽的两端开口的;排料仓7可设置成上部为圆柱形结构与过滤仓的仓壁配合,下部倾斜过渡称一个厂方形的排料槽,这样也有利于吸附颗粒集中。
27.过滤仓1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缺口102,在过滤塔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通槽,两个通槽连通回收仓8。
28.过滤塔的塔顶位置设置有洗脱仓12,洗脱仓12中盛装有洗脱液,回收仓8与洗脱仓12之间连接有通道,通道内设置有提升带,提升带将回收仓8的吸附颗粒提取向洗脱仓12方向运输,洗脱仓12排出洗脱液,对提升带上的吸附颗粒进行逆流洗脱;完成洗脱的吸附颗粒再从第二输入口10排出到塔内。
29.综合以上介绍以及附图参考,以下具体描述工作原理: 参照图2-图4所示的,在工作中,启动电机驱动,行星轮3带着过滤仓1的仓壁绕着主齿轮2进行旋转,过渡轮4、连杆5以及排料板6组成的类似于曲柄滑块的机构在排料槽中往复滑动。整个机构被配置为,当缺口102旋转至与右侧(左右侧的描述仅以图3为参照)回收仓对接时,恰好排料板6朝向右侧推动;当缺口102旋转至与左侧回收仓对接时,恰好排料板6朝向左侧推动。
30.吸附颗粒按照提升带的设计从回收仓8,回到塔的顶部,再喷射向下,而过滤仓1一直在慢慢旋转,所以吸附颗粒也能均匀地进入到吸附仓1内,驻留。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