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富营养化河道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76890发布日期:2022-10-12 08:4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c02f9/14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富营养化河道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2.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工业、制造业以及人们生活产生的废水被排入河流和湖泊等地表水体,这些废水中富含大量的氮、磷等元素,引起水体中的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导致水体溶解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日益恶化,水体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形成水华,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必须进行人为干涉与治理。
3.cn105347494 b公开了一种城市富营养化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在河道的拦控水闸设置拦控水位系统,在主河道将清淤的土方堆成沿河缓坡、河心岛屿,从河道堤坝往河道中央依次形成浅水区和深水阔水区,建设生态浮岛,投放动植物。采用该发明的修复方法,水体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4.cn214115262u公开了一种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城市景观水池、拦截装置、富氧池、净化池和水管,可以解决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目前采用的生态修复系统复杂、修复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5.但是目前的河道生态修复方法整个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对富营养化的水体的处理效率低,并且没有考虑地区生态环境差异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富营养化河道生态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河道清理;
8.s2:河道改造。
9.进一步,s1具体包括挖掘底部沉积物,以及机械除藻。
10.对河道进行清理,打捞水体表面以及底物沉积物,并且进行物理机械除藻,这一步主要是对河道进行初步清除,不采用化学除藻避免二次污染。
11.进一步,所述s2包括对经过步骤s1清理后的河道进行改造,使河道分区从上至下依次形成水土保持区、沉淀过滤区和植物修复区。
12.所述水土保持区占河道总长度的15%-20%;
13.进一步,所述水土保持区水深为20-80cm;
14.进一步,所述水土保持区种植沉水植物与出水植物。
15.进一步,所述沉水植物包括但不限于狐尾藻、马来眼子菜、苦草、黑藻、小茨藻、茨藻、金鱼藻、狸藻、角果藻、杉叶藻、水薀草、水毛莨、光叶眼子菜、穗花狐尾藻、伊乐藻、菹草、轮叶黑藻、穿叶眼子菜、微齿眼子菜、篦齿眼子菜。
16.进一步,所述出水植物包括但不限于菖蒲、黄菖蒲、花菖蒲、荷花、千屈菜、水葱、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香蒲、泽泻、早伞草。
17.优选的,所述水土保持区种植狐尾藻、苦草、角果藻、伊乐藻、黄菖蒲、荷花和千屈菜,种植比例为2:2:1:3:1:2:2。
18.申请人意外发现,在水土保持区保证水深为50-130cm,并且种植所述植物组合,不仅植物存活率高,而且净水能力强,可能的原因是狐尾藻、苦草、角果藻、伊乐藻这四种沉水植物,适应能力强,根系发达,四种植物根系交错,形成网络,可以对淤泥进行加固,并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黄菖蒲虽然净水能力较差,但是其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适应能力强,花期为5-6月,荷花可以削减水体的磷、氮、cod含量,具有很好的净水能力,花期在6-9月,荷花需要在相对稳定的静水中才可以很好的生长,而这几种植物一起种植,刚好给荷花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千屈菜对致黑致臭物质的去除作用明显,并且耐寒,耐旱,耐盐碱,生存能力极强,花期在6-10月,花期长,色彩艳丽,上述植物的种植,不仅起到固定水土,净化水质的作用,并且花期时间长,为每年的5-10月,在净化城市水质同时,还带来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19.所述沉淀过滤区占河道总长度的5%-10%。
20.进一步,所述沉淀过滤区水深为50-150cm。
21.进一步,所述沉淀过滤区在沉淀过滤区中央以及末端设置两个过滤网。
22.进一步,所述沉淀过滤区底部覆盖塑料膜。
23.沉淀过滤区设置过滤网,阻挡大块垃圾和漂浮物,并定期进行垃圾清理;同时在底部覆盖塑料膜,可以有效抑制底泥中有害物质的释放。
24.河道剩余部分为植物修复区。
25.进一步,所述植物修复区,水深大于100cm。
26.进一步,所述植物修复区种植植物,并且投放动物、微生物。
27.进一步,所述植物修复区种植植物包括但不限于:芦苇、美人蕉、玉莲、芡实、浮萍、黑藻、马来眼子菜、金鱼藻、水禾、大薸、槐叶萍、满江红、粉绿狐尾藻。
28.优选的,所述植物修复区种植芦苇、玉莲、马来眼子菜、满江红,种植比例为5:1:2:3。
29.进一步,所述植物修复区投放动物包括但不限于:金线鱼、土鲫、白鲫、高背鲫、白鲢、花鲢、鳙鱼、泥鳅、黄鳝、草鱼、沙虾、基围虾。
30.优选的,所述植物修复区投放土鲫、白鲫、花鲢、白鲢、鳙鱼、泥鳅。
31.进一步,所述动物每亩投放土鲫30-50尾、白鲫30-50尾、白鲢100-120尾,花鲢20-50尾、鳙鱼20-50尾、泥鳅1000-3500尾。
32.进一步,所述植物修复区投放微生物包括光合细菌和聚磷菌。
33.进一步,所述光合细菌包括球形红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
34.优选的,所述光合细菌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35.进一步,所述聚磷菌包括不动杆菌、气单胞菌。
36.优选的,所述聚磷菌为不动杆菌。
37.进一步,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与不动杆菌总质量不超过植物修复区水体体积的0.1%。
3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水土保持区、沉淀过滤区和植物修复区具有一定坡度,只要长度和深度在范围内,坡度不做限定。
39.有益效果:
40.1、本发明在水土保持区种植狐尾藻、苦草、角果藻、伊乐藻,利用根部网络对淤泥进行加固,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同时为荷花、黄菖蒲、千屈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净化水质的同时,花期长,为城市带来新的风景线。
41.2、本发明设置了沉淀过滤区,设置两个过滤网,同时在底部覆盖塑料膜,可以阻挡大块垃圾和漂浮物,便于垃圾清理,并且可以有效抑制底泥中有害物质的释放。
42.3、本发明植物修复区,种植植物,投放动物与微生物,生物链完整,协同作用下,可以净化水质,并且可以带来一定经济效益。
43.4、本发明对水土保持区、沉淀过滤区和植物修复区的长度以及深度进行了限定,使得各区域内部生物协调,各区域之间相互协同,净水效果好。
44.5、本发明所述修复方法,适合于华北、华东、华中这三大区域,适用地区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46.一种城市富营养化河道生态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步骤为:
47.s1:河道清理:打捞水体表面以及底物沉积物,并且进行物理机械除藻。
48.s2:河道改造:对经过步骤s1清理后的河道进行改造,使河道分区从上至下依次形成水土保持区、沉淀过滤区、和植物修复区。
49.所述水土保持区占河道总长度的15%;
50.所述水土保持区水深为20-50cm;
51.所述水土保持区种植狐尾藻、苦草、角果藻、伊乐藻、黄菖蒲、荷花和千屈菜,种植比例为2:2:1:3:1:2:2。
52.所述沉淀过滤区占河道总长度的8%。
53.所述沉淀过滤区水深为50-100cm。
54.所述沉淀过滤区在沉淀过滤区中央以及末端设置两个过滤网。
55.所述沉淀过滤区底部覆盖塑料膜。
56.河道剩余部分为植物修复区。
57.所述植物修复区,水深大于100cm。
58.所述植物修复区种植芦苇、玉莲、马来眼子菜、满江红,种植比例为5:1:2:3。
59.所述植物修复区每亩土鲫40尾、白鲫35尾、白鲢100尾,花鲢25尾、鳙鱼30尾、泥鳅1500尾。
60.所述植物修复区投放沼泽红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
61.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与不动杆菌总质量为植物修复区水体体积的0.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