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6988发布日期:2022-10-05 03:5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920334673.9名称为《一种水产品加工用污水过滤除渣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产品加工用污水过滤除渣装置,包括沉淀箱、过滤槽、管道支架、导流板、除油辊、盛油槽、刮油板、排水管、过滤箱、污水管、驱动电机、输出皮带轮、双槽皮带轮、轴承座和冷水管,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三个除油辊逆时针旋转,除油辊的里端接口通过冷水管连接冷水机,在除油辊内循环冷却水,降低除油辊的表面温度,沉淀箱内污水中的油污漂浮在污水的表面与除油辊的底面接触凝结,并黏在除油辊的表面,通过刮油板刮下,去除沉淀箱的油污,最后通过过滤箱过滤后,从排水管处排出,通过动物油脂遇冷凝固和不溶于水并漂浮在水面上的特性,通过除油辊将沉淀箱内污水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脂凝固带起。然而,该设备主要用于去除动物油脂,需要使用刮油板,还需要循环地通入冷却水,能耗较高,因此该设备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效果好、效率高,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在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污水进口,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腔由隔板分隔为前腔体、中腔体和后腔体,所述污水进口与前腔体相连通,所述后腔体与出水口相连通,在所述中腔体中设置有连通管和能加热位于中腔体水面顶部的受冻冷凝为油脂的污油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通过穿过壳体的线路与蓄电池、太阳能电板构成回路,所述连通管的进口伸入中腔体的下部并与中腔体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出口与后腔体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出口低于前隔板的顶部,在所述后腔体中设置有储油箱,在所述储油箱的侧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中腔体相连通,所述进油口与前隔板的顶部相平齐或略高于前隔板的顶部。
5.作为改进,所述后腔体可优选由轴向设置的隔板分隔为左腔体和右腔体,当所述右腔体盖上盖板时即为储油箱,在所述左腔体中设置有能使水沿s形路线流动的导流板,所述出水口和连通管分别与左腔体相连通。
6.进一步改进,在与进油口对应的右腔体的内壁上可优选设置有能检测污油流量和污油液位高度的集合传感器,所述集合传感器通过线路与信号显示器、蓄电池、太阳能电板构成回路。
7.进一步改进,在与进油口对应的右腔体的内壁上可优选设置刮油器,所述刮油器通过线路与蓄电池、太阳能电板构成回路。
8.作为改进,在所述中腔体中可优选设置有能分解污油的微生物处理器,所述微生
物处理器设置在连通管内,在所述微生物处理器中填充有附着有污油分解菌的填料。
9.作为改进,在壳体内腔中可优选分布有监测探头,所述监测探头通过线路与太阳能电板相连接,所述监测探头与能显示画面的显示器通信相连接。
10.作为改进,在前腔体中可优选能脱卸地设置有过滤筛板,所述过滤筛板和壳体内壁围成的过滤腔与污水进口相连通,在过滤筛板的下方的前腔体中设置有垃圾收集壳。
11.作为改进,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可优选盖置有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太阳能电板直接能拆卸地连接在前盖板和后盖板上,或,所述太阳能电板设置在壳体外的支架上。
12.作为改进,在所述连通管的进口处可优选设置有能阻止污油进入而水顺利通过的隔油网。
13.作为改进,与出水口对应的左腔体内可优选设置有能阻止剩余残渣和颗粒物通过的过滤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为不同的腔体,污水能在三个腔体内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现多道处理工序,充分处理污水;污水依次经过前腔体、中腔体和后腔体,污水流动无需借助外部动力,通过自身重力和自身体积自动依次进入三个腔体,能耗低,节能环保;前腔体中实现了污水的静置,沉积残渣和颗粒物,中腔体中通过进油口和连通管实现污油集中收集,方便回收处理,以及部分污油的分解处理;污水则进入后腔体中准备下一步排放,壳体内采用的电子设备和机械传动结构均通过太阳能电板供电,能耗低,绿色环保;本装置自动处理餐饮污水,油水分离效果好、效率高,油水分离后还能自动收集分离的油污,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16.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图;
17.图3是图1中去除太阳能电板后的结构分解图;
18.图4是图3中剖去部分壳体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分解图;
19.图5是图3中处于另一个角度的进一步结构分解图;
20.图6是图1中去除太阳能电板后的俯视图;
21.图7是图6中沿a-a线的剖面图;
22.图8是图6中沿b-b线的剖面图;
23.图9是图5中过滤器的结构分解图;
24.图10是图9中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分解图;
25.图11是图1中前腔体中采用不同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26.图12是图5中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8.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在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污水进口11,在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12,壳体1的内腔由隔板分隔为前腔体101、中腔体102和后腔体,污水进口11与前腔体101相连通,后腔体与出水口12相
连通,在中腔体102中设置有连通管5和能加热位于中腔体102水面顶部的受冻冷凝为油脂的污油的加热器,加热器通过穿过壳体1的线路与蓄电池81、太阳能电板8构成回路,连通管5的进口伸入中腔体102的下部并与中腔体102相连通,连通管5的出口与后腔体相连通,连通管5的出口低于前隔板13的顶部,在后腔体中设置有储油箱,在储油箱的侧部设置有进油口41,进油口41与中腔体102相连通,进油口41与前隔板13的顶部相平齐或略高于前隔板13的顶部。加热器可以是通过热辐射加热污水顶面的加热结构,或者在与进油口41的高度对应的中腔体102中设置铁丝网,铁丝网通过废热导热或者短路导热,又或者直接为一个能导热的短杆插入污水液面中。无论加热结构还是铁丝网或者短杆,其采用的具体结构均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加热器的打开关闭可以通过监测探头7、肉眼观察、传感器等方式进行确认和手动进行。
29.后腔体由轴向设置的隔板分隔为左腔体103和右腔体104,当右腔体104盖上盖板时即为储油箱,储油箱的盖板可以采用单独的盖板,也可以和左腔体103共用一个盖板。在左腔体103中设置有能使水沿s形路线流动的导流板17,出水口12和连通管5分别与左腔体103相连通。
30.在与进油口41对应的右腔体104的内壁上设置有能检测污油流量和污油液位高度的集合传感器40,集合传感器40通过线路与信号显示器、蓄电池81、太阳能电板8构成回路。集合传感器40的底部是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能在储油箱中污油的液位高度升至集合传感器40处时及时向信号显示器传递信息,使用人能根据信号显示器的信号及时打开储油箱取出将近装满的污油,集合传感器40的侧部是流量传感器,中腔体102中液面升高至污油进入进油口41时,流量传感器检测到污油进入储油箱,开始与信号显示器通信开始工作,从进油口41进入的污油经过集合传感器40时,信号显示器处显示进油正常,环境温度过低导致液面污油冷凝时,进油口41进油停止此时,使用人可以通过开关启动刮油器4,刮开附着在进油口41上的油脂,让污油重新流入。流量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具体结构属于公知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信号显示器可以是信号灯或者能显示不同信号的显示器,信号显示器属于公知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
31.刮油器4设置在与进油口41对应的右腔体104的内壁上,刮油器4通过线路与蓄电池81、太阳能电板8构成回路。刮油器4包括刮油杆、驱动链条、驱动链轮、从动链轮、微型电机,微型电机与蓄电池81相连接,驱动链条、驱动链轮、从动链轮、微型电机均设置在密封盖中,微型电机的驱动轴与驱动链轮传动相连接,驱动链轮通过驱动链条与从动链轮相连接,驱动链轮与从动链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密封盖内,刮油杆的上端通过连接件与驱动链条相连接,刮油杆的底端有伸入进油口41的凸部,微型电机工作时,刮油杆能随驱动链条循环地圆周运动,从而刮油杆的凸部在进油口41上循环地来回刮动,从而将附着在进油口41上的油脂刮离进油口41。
32.在中腔体102中设置有能分解污油的微生物处理器3,微生物处理器3设置在连通管5内,在微生物处理器3中填充有附着有污油分解菌的填料。污油分解菌的具体菌种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或者,在连通管5的进口处设置有能阻止污油进入而水顺利通过的隔油网。隔油网采用的材料属于公知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
33.在壳体内腔中分布有监测探头7,监测探头7通过线路与太阳能电板8相连接,监测探头7与能显示画面的显示器通信相连接。监测探头7和显示器的具体结构属于公知技术,
故不再详细描述。
34.在前腔体101中能脱卸地设置有过滤筛板15,过滤筛板15和壳体内壁围成的过滤腔与污水进口11相连通,在过滤筛板15的下方的前腔体101中设置有垃圾收集壳16。在壳体1的顶部盖置有前盖板18和后盖板19,太阳能电板8直接能拆卸地连接在前盖板18和后盖板19上,或,太阳能电板8设置在壳体1外的支架上。当壳体1顶部盖置前盖板18时,位于前腔体101中的监测探头7采用红外线探头。当壳体1的顶部盖置后盖板19时,位于后腔体中的监测探头7采用红外线探头,当不设置后盖板19时,监测后腔体的监测探头7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外。在储油箱内也可以设置监测探头7,此时位于储油箱内的监测探头7也采用红外线探头,并连接在盖板的底面上。前腔体101中的结构还可以改为图11所示,此时过滤筛板15换成过滤框体150,在过滤框体150上覆盖过滤网151。此外,图11中将连通管5改成方形,这样可以减小管道的转弯半径,减小中腔体102的体积,从而使壳体1的整体体积减小,出水口12也改为方形结构121,便于和方形的外接管道相连接。
35.与出水口12对应的左腔体103内设置有能阻止剩余残渣和颗粒物通过的过滤器9。过滤器9包括过滤器壳体91和过滤体92,在过滤体92的侧壁上设置有栅格状的过滤口,在过滤器壳体9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进口914,过滤口与底部进口914相连通,在过滤器壳体91的顶部设置有能安装过滤体92的安装腔,在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腔体开口911,过滤体92的底面盖置在腔体开口911上,底部进口与腔体开口911相连通,在过滤器壳体91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过滤器出水口912,过滤器出水口912与底部进口相连通,从底部进口进入安装腔的污水中的颗粒物和残渣被栅格状的过滤口阻挡,仅污水从过滤口进入安装腔,并从过滤器出水口912离开过滤器9。
36.过滤体92由过滤板体依次上下叠合而成,在过滤板体的边沿上分布有能使相邻过滤板体相互间隔的板体凸起,上过滤板体的底面贴合在下过滤板体的板体凸起上,在每个过滤板体上设置有板体通孔921,从相邻过滤板体之间的空隙进入过滤体92中的污水从板体通孔921流出过滤体92,在与每个板体通孔921的孔边沿对应的过滤板体上设置有通孔挡板922,在最上层的过滤板体顶面上盖置有板体盖板93。在每个过滤板体以及板体盖板93的侧部设置有连接凸耳923,在连接凸耳923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凸耳923经螺栓串接在一起。在安装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能与连接凸耳923相顶触而阻止过滤体92进一步转动的限位凸部913。
37.工作原理:餐饮污水从污水进口进入前腔体,经过滤筛板过滤后残渣沉积在垃圾收集壳内,污水通过前隔板漫入中腔体中,污油悬浮在污水表面,污水从连通管进入后腔体,污油则在从进油口进入储油箱中收集,从而实现餐饮污水的油水分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