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2.网络监控器是一种性能较高的监控器,通过输入其对应的ip和控制密码就能实远程监控查看,用户可以在任何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都连接远端的网络监控器,进行远程查看和远程管理;
3.经查公开(公告)号:cn209881802u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此技术中公开了“设置有散热风扇装置和百叶式散热窗,实现了带走监控主机盒内部电子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设置有翻转盒盖和抬升装置,可以快速的检查维修监控主机盒内部的电子元件,能够让维修人员有较舒服的高度进行维修”;
4.虽然该设计能够带走监控主机盒内部电子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且能够快速的检查维修监控主机盒内部的电子元件,但是无法对附着在防尘网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容易导致空气中的大颗粒尘埃或悬浮物进入到监控主机盒的内部,容易对监控主机盒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不方便用户使用。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6.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具有能够对监控主机盒的内部进行降温处理,能够对防尘网的表面进行往复清理,避免导致空气中的大颗粒尘埃或悬浮物进入到监控主机盒计的内部,能够对剩余裸露状态的接线口进行封闭,防止裸露的接线口内的堆积灰尘等杂物的特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包括监控主机盒,所述监控主机盒的前侧面固定有显示屏,所述监控主机盒的后侧面固定有若干接线口,所述监控主机盒的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防尘组件;
8.所述防尘组件包括防尘网、风管、散热风机、风量传感器、螺纹杆、螺纹块、清洁板和电机,所述监控主机盒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四组散热口,且该散热口的内部固定有所述防尘网,所述监控主机盒靠近所述防尘网的内部一侧依次设置有所述风管和所述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固定在所述监控主机盒的内部,且所述风管固定在所述监控主机盒和所述散热风机之间,所述风管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风量传感器,所述风管靠近所述防尘网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清洁板,所述清洁板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组所述螺纹块,两组所述螺纹块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所述螺纹杆,且两组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风管的内部,所述风管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电机。
9.作为本发明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优选的,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锥齿轮a、锥齿轮b、转轴、传动轮和传动带,两组所述螺纹杆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表面均固定有所述锥齿轮a,两组所述锥齿轮a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转轴,两组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风管的内部,且
两组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锥齿轮a的一端均通过所述锥齿轮b与所述锥齿轮a啮合连接,两组所述转轴的表面均固定有所述传动轮,且两组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所述传动带相连接。
10.作为本发明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优选的,所述风量传感器的一侧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风管的内部。
11.作为本发明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风管的内部,靠近所述电机一组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锥齿轮b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12.作为本发明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优选的,所述风量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散热风机和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13.作为本发明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优选的,所述监控主机盒靠近所述接线口的一侧安装有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封闭板、把手、移动块和弹簧,所述封闭板靠近所述接线口的一侧与所述监控主机盒的后侧面紧密贴合,所述封闭板靠近所述监控主机盒的一侧固定有若干所述移动块,所述监控主机盒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移动块相匹配的移动槽,且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监控主机盒和所述移动块之间,所述封闭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所述把手,所述封闭板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与所述接线口相同的线槽。
14.作为本发明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优选的,所述封闭板通过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监控主机盒的表面。
15.作为本发明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通过设置的防尘组件,能够对监控主机盒的内部进行降温处理,能够对防尘网的表面进行往复清理,清理掉的大颗粒尘埃或悬浮物会在反转散热风机产生的风力下吹出,避免导致空气中的大颗粒尘埃或悬浮物进入到监控主机盒计的内部,防止对监控主机盒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方便用户使用通过设置的封闭组件,能够对剩余裸露状态的接线口进行封闭,防止裸露的接线口内的堆积灰尘等杂物,避免出现裸露状态接线口内堆积灰尘影响后续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中监控主机盒的剖视图;
21.图3为本发明中防尘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中防尘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中图4的a处放大图;
24.图6为本发明中封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中封闭板开启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中封闭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27.图中:
28.1、监控主机盒;2、显示屏;21、接线口;
29.3、防尘组件;31、防尘网;32、风管;33、散热风机;34、风量传感器;341、支架;35、螺纹杆;351、锥齿轮a;352、锥齿轮b;353、转轴;354、传动轮;355、传动带;356、支撑板;36、螺纹块;37、清洁板;38、电机;
30.4、封闭组件;41、封闭板;42、线槽;43、把手;44、移动槽;45、移动块;4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如图1所示:
33.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包括监控主机盒1,监控主机盒1的前侧面固定有显示屏2,监控主机盒1的后侧面固定有若干接线口21,监控主机盒1的内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防尘组件3。
34.本实施方案中: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公开(公告)号}:cn209881802u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此专利中公开了本技术文件中所提出的散热风扇装置,本技术文件中的散热风机33采用此现有技术中同样的技术手段,此技术手段在此不一一赘述,关于此现有的防尘组件3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改进,详情参阅下文公开技术;为解决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上文背景技术公开的“该设计能够带走监控主机盒1内部电子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且能够快速的检查维修监控主机盒1内部的电子元件,但是无法对附着在防尘网31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容易导致空气中的大颗粒尘埃或悬浮物进入到监控主机盒1的内部,容易对监控主机盒1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不方便用户使用”,结合生产而言,此问题显然是现实存在且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鉴此,为解决此技术问题,在本技术文件上加入了防尘组件3和封闭组件4。
35.如图1-图8所示:
36.进一步而言:
37.结合上述内容,防尘组件3包括防尘网31、风管32、散热风机33、风量传感器34、螺纹杆35、螺纹块36、清洁板37和电机38,监控主机盒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四组散热口,且该散热口的内部固定有防尘网31,监控主机盒1靠近防尘网31的内部一侧依次设置有风管32和散热风机33,散热风机33固定在监控主机盒1的内部,且风管32固定在监控主机盒1和散热风机33之间,风管32的内部安装有风量传感器34,风管32靠近防尘网31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板37,清洁板37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组螺纹块36,两组螺纹块36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5,且两组螺纹杆35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风管32的内部,风管32的内部安装有电机38。
38.本实施方案中:随着该装置的持续工作,当监控主机盒1内部的电子元件温度过高时,通过监控主机盒1内部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会自动启动散热风机33进行工作,通过散热风机33向监控主机盒1内进行吹风,从而对监控主机盒1的内部进行降温处理,在此期间,通过设置的防尘网31对空气中的的大颗粒尘埃或悬浮物进行过滤,防止进入到
监控主机盒1的内部,避免对监控主机盒1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在此期间,通过风量传感器34对通过防尘网31的风速进行检测,当防尘网31长时间使用造成堵塞时,因风速降低,通过风量传感器34会自动启动电机38,并控制散热风机33进行反转,从而对防尘网31进行吹风,随着电机38的转动,能够带动螺纹杆3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纹块36在其表面进行滑动,进而带动清洁板37对防尘网31的表面进行清洁,当螺纹块36移动到螺纹杆35的一端时,电机38会自动反转,进而对防尘网31的表面进行往复清理,清理掉的大颗粒尘埃或悬浮物会在反转散热风机33产生的风力下吹出,从而完成对附着在防尘网31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导致空气中的大颗粒尘埃或悬浮物进入到监控主机盒计1的内部,防止对监控主机盒1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方便用户使用。
39.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支架341对风量传感器34的固定,能够保证风量传感器34处在风管32的中间部位,从而更好的监测穿过防尘网31的风速,当风量传感器34检测出穿过防尘网31的风速达到设定最低值时,会自动启动电机38,并迅速控制散热风机33进行反转,从而在对防尘网31表面进行清洁的过程中将大颗粒尘埃或悬浮物吹向外界。
40.更进一步而言:
41.结合上述内容,防尘组件3还包括锥齿轮a351、锥齿轮b352、转轴353、传动轮354和传动带355,两组螺纹杆35靠近电机38的一端表面均固定有锥齿轮a351,两组锥齿轮a351的一侧均设置有转轴353,两组转轴353安装在风管32的内部,且两组转轴353靠近锥齿轮a351的一端均通过锥齿轮b352与锥齿轮a351啮合连接,两组转轴353的表面均固定有传动轮354,且两组传动轮354之间通过传动带355相连接。
42.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电机38的转动,能够带动转轴353在风管32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轮354和锥齿轮b352进行同步转动,通过传动带355的设置,随着传动轮354的转动,能够带动另一组传动轮354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两组转轴353同步转动,再由两组锥齿轮b352带动两组锥齿轮a35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两组螺纹杆35进行同步转动,因两组螺纹杆35和两组螺纹块36为同一规格,因此能够同时带动清洁板37的两侧进行上升或下降,进而完成对防尘网31表面附着灰尘的清理。
43.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支撑板356对转轴353的支撑,能够对转轴353的转动进行限位,防止转轴353在受力转动的作用下位置出现偏移,保证锥齿轮b352和锥齿轮a351之间啮合和传动的稳定性。
44.更进一步而言:
45.结合上述内容,监控主机盒1靠近接线口21的一侧安装有封闭组件4,封闭组件4包括封闭板41、把手43、移动块45和弹簧46,封闭板41靠近接线口21的一侧与监控主机盒1的后侧面紧密贴合,封闭板41靠近监控主机盒1的一侧固定有若干移动块45,监控主机盒1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块45相匹配的移动槽44,且移动块45滑动连接在移动槽44的内部,移动槽4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46,且弹簧46的两端固定在监控主机盒1和移动块45之间,封闭板41的上表面固定有把手43,封闭板41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与接线口21相同的线槽42。
46.本实施方案中:因监控主机盒1的表面固定有一排接线口21,当需要对接线口21与线缆插头进行连接时,通过拉动把手43带动封闭板41在监控主机盒1的表面进行滑动,随着封闭板41的滑动能够带动移动块45在移动槽44的内部进行滑动,进而对弹簧46进行拉伸,使得弹簧46发生形变并产生弹力,当完成对接线口21与线缆插头的对接后,松开把手43,在
弹簧46回复力的作用下会带动封闭板41罩设在接线口21的表面,从而对剩余裸露状态的接线口21进行封闭,防止裸露的接线口21内的堆积灰尘等杂物,避免出现裸露状态接线口21内堆积灰尘影响后续使用的问题。
47.需要说明的是:封闭后的接线口21对接的线缆会从线槽42的内部漏出,不会影响使用,并且还能够防止线缆从接线口21内脱落,提高接线口21与线缆连接的稳定性。
48.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随着该装置的持续工作,当监控主机盒1内部的电子元件温度过高时,通过监控主机盒1内部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会自动启动散热风机33进行工作,通过散热风机33向监控主机盒1内进行吹风,从而对监控主机盒1的内部进行降温处理,在此期间,通过设置的防尘网31对空气中的的大颗粒尘埃或悬浮物进行过滤,防止进入到监控主机盒1的内部,避免对监控主机盒1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在此期间,通过风量传感器34对通过防尘网31的风速进行检测,当防尘网31长时间使用造成堵塞时,因风速降低,通过风量传感器34会自动启动电机38,并控制散热风机33进行反转,从而对防尘网31进行吹风,通过电机38的转动,能够带动转轴353在风管32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轮354和锥齿轮b352进行同步转动,通过传动带355的设置,随着传动轮354的转动,能够带动另一组传动轮354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两组转轴353同步转动,再由两组锥齿轮b352带动两组锥齿轮a35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两组螺纹杆35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螺纹块36在其表面进行滑动,进而带动清洁板37对防尘网31的表面进行清洁,当螺纹块36移动到螺纹杆35的一端时,电机38会自动反转,进而对防尘网31的表面进行往复清理,清理掉的大颗粒尘埃或悬浮物会在反转散热风机33产生的风力下吹出,从而完成对附着在防尘网31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因监控主机盒1的表面固定有一排接线口21,当需要对接线口21与线缆插头进行连接时,通过拉动把手43带动封闭板41在监控主机盒1的表面进行滑动,随着封闭板41的滑动能够带动移动块45在移动槽44的内部进行滑动,进而对弹簧46进行拉伸,使得弹簧46发生形变并产生弹力,当完成对接线口21与线缆插头的对接后,松开把手43,在弹簧46回复力的作用下会带动封闭板41罩设在接线口21的表面,从而对剩余裸露状态的接线口21进行封闭。
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