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坑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17662发布日期:2023-03-22 06:0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基坑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基坑地下水循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基坑地下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开挖基坑,当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当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通过抽水泵将基坑内的水抽走,保持基坑的正常施工。
3.目前,基坑内的污水被排污泵输送后直接排入排污沟内,但是当基坑内的积水较多时,直接排入排污沟内势必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收集水的装置,但是在施工中通常都是将基坑内的积水通过排污泵输送至集水池中进行静止沉淀,水质较差,并不能过滤掉水中的杂质,能应用的范围很受限,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因此,亟需一种建筑基坑地下水循环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基坑地下水循环系统。
5.本发明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6.一种建筑基坑地下水循环系统,包括基坑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基坑本体一侧的净化箱,所述基坑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滤框,所述基坑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底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抽吸口,所述抽液管的一端插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所述抽液管的一端插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净化箱的内部,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所述净化箱的底部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过滤网和活性炭板,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开设有排液孔,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卸料槽,所述净化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卸料槽进行密封的卸料板,所述基坑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抽液管竖直运动的升降组件。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滤板和第二挡滤板,所述第一挡滤板与所述第二挡滤板的横截面呈弧形。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滤框一侧内壁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丝杆,所述第二螺纹丝杆的圆周外壁啮合有第二螺纹套筒,所述抽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一侧外壁上。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液管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板,所述滤网板位于所述抽吸口的正下方。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纹丝杆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斜齿
轮,所述第三斜齿轮的圆周外壁啮合有第四斜齿轮,所述第四斜齿轮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滤网板进行清洁的第二清洁辊,所述第二清洁辊远离所述第四斜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滤框的一侧内壁上。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箱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缓冲板的正上方,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沉降板,所述沉降板与所述净化箱围成有沉降腔。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呈圆形分布的搅拌杆。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圆周外壁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圆周外壁啮合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第二转动柱的一端从所述横板的顶部穿过,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圆周外壁传动连接在第二传动带,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传动带从所述通槽的内部穿过,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轮。
1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传动轮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丝杆,所述第一螺纹丝杆的圆周外壁啮合有第一螺纹套筒,所述第一螺纹套筒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在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活性炭板进行清洁的第一清洁辊。
16.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17.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滤框、第一挡滤板和第二挡滤板,通过将滤框设置在基坑底部,并将滤框的四侧外壁与基坑本体的四侧内壁相接触,不仅能够对基坑本体起到一定的支护作用,同时还还能够保证基坑本体侧壁地下水渗漏时不会将泥土带出,起到了一定的固土作用,同时在滤框顶部设置成弧形结构的第一挡滤板和第二挡滤板,可以有效的避免未被滤框支护的基坑本体侧壁出现泥土脱落的情况,方便了工作人员后续对基坑中渗出的地下水进行净化回收。
18.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升降组件和第二清洁辊,在工作人员启动泵体对基坑本体内部的地下水进行抽离时同时启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可以带动第二螺纹丝杆转动,在第二螺纹丝杆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二螺纹套筒和抽液管做竖直运动,从而能够避免由于基坑本体内部水位降低时抽液管无法继续进行抽液工作的情况发生,且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纹丝杆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固定在其外壁上的第三斜齿轮一同转动,通过第三斜齿轮与第四斜齿轮相互啮合可以带动第二清洁辊转动,当抽液管和滤网板一同下降至与第二清洁辊相接触时,通过第二清洁辊的转动可以对滤网板的表面进行清洁工作,保证了滤网板的通透性。
19.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净化箱,在基坑本体内部的地下水通过泵体抽入至净化
箱内部时会首先流入沉降腔内部进行沉淀,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卸料板来将沉淀的污泥清理除去,而沉淀后的地下水上层清液通过沉降板一侧开设的通槽流出,流出的上层清液分别通过过滤网和活性炭板的净化后排出,实现了对地下水的循环利用,在地下水经过净化箱净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可以带动主动轮转动,同时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轮的转动可以使第一斜齿轮发生转动,且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相互啮合,因此通过第二斜齿轮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柱和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可以带动第三传动轮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螺纹丝杆发生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清洁辊对活性炭板的表面进行清洁,进一步的保证了活性炭板的吸附能力。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卸料板分布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基坑本体;2、第一挡滤板;3、第二挡滤板;4、软管;5、排水管;6、泵体;7、缓冲板;8、沉降板;9、过滤网;10、活性炭板;11、净化箱;12、第一电机;13、第一传动带;14、第一转动柱;15、第一传动轮;16、第一斜齿轮;17、第二斜齿轮;18、第二转动柱;19、第二传动轮;20、第二传动带;21、横板;22、卸料板;23、第一螺纹套筒;24、第三传动轮;25、第一螺纹丝杆;26、通槽;27、第一清洁辊;28、抽液管;29、滤网板;30、第二清洁辊;31、转动杆;32、搅拌杆;33、第二电机;34、固定座;35、第二螺纹套筒;36、第二螺纹丝杆;37、第三斜齿轮;38、第四斜齿轮;39、滤框;40、转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基坑地下水循环系统,包括基坑本体1和设置于基坑本体1一侧的净化箱11,基坑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滤框39,基坑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抽液管28,抽液管28的底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抽吸口,抽液管28的一端插接有软管4,软管4远离抽液管28的一端插接有排水管5,排水管5的一端延伸至净化箱11的内部,净化箱1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泵体6,泵体6与排水管5相连通,净化箱11的底部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和活性炭板10,净化箱11的一侧开设有排液孔,净化箱1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卸料槽,净化箱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卸料槽进行密封的卸料板22,基坑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带动抽液管28竖直运动的升降组件。
30.优选的,滤框39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滤板2和第二挡滤板3,第一挡滤板2与第二挡滤板3的横截面呈弧形,通过将滤框39设置在基坑底部,并将滤框39的四侧外壁与基坑本体1的四侧内壁相接触,不仅能够对基坑本体1起到一定的支护作用,同时还还能够保证基坑本体1侧壁地下水渗漏时不会将泥土带出,起到了一定的固土作用,同时在滤框39顶部设置成弧形结构的第一挡滤板2和第二挡滤板3,可以有效的避免未被滤框39支护的基坑本体1侧壁出现泥土脱落的情况,方便了工作人员后续对基坑中渗出的地下水进行净化回收。
31.优选的,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滤框39一侧内壁的固定座34,固定座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3,第二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丝杆36,第二螺纹丝杆36的圆周外壁啮合有第二螺纹套筒35,抽液管2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螺纹套筒35的一侧外壁上。
32.优选的,抽液管28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板29,滤网板29位于抽吸口的正下方。
33.优选的,第二螺纹丝杆36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斜齿轮37,第三斜齿轮37的圆周外壁啮合有第四斜齿轮38,第四斜齿轮38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滤网板29进行清洁的第二清洁辊30,第二清洁辊30远离第四斜齿轮3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滤框39的一侧内壁上,在工作人员启动泵体6对基坑本体1内部的地下水进行抽离时同时启动第二电机33,通过第二电机33可以带动第二螺纹丝杆36转动,在第二螺纹丝杆36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二螺纹套筒35和抽液管28做竖直运动,从而能够避免由于基坑本体1内部水位降低时抽液管28无法继续进行抽液工作的情况发生,且在第二电机33带动第二螺纹丝杆36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固定在其外壁上的第三斜齿轮37一同转动,通过第三斜齿轮37与第四斜齿轮38相互啮合可以带动第二清洁辊30转动,当抽液管28和滤网板29一同下降至与第二清洁辊30相接触时,通过第二清洁辊30的转动可以对滤网板29的表面进行清洁工作,保证了滤网板29的通透性。
34.优选的,净化箱1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板7,排水管5的一端位于缓冲板7的正上方,净化箱11的内部设置有沉降板8,沉降板8与净化箱11围成有沉降腔,在基坑本体1内部的地下水通过泵体6抽入至净化箱11内部时会首先流入沉降腔内部进行沉淀,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卸料板22来将沉淀的污泥清理除去,而沉淀后的地下水上层清液通过沉降板8一侧开设的矩形槽流出,流出的上层清液分别通过过滤网9和活性炭板10的净化后排出,实现了对地下水的循环利用。
35.优选的,净化箱1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1,转动杆31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呈圆形分布的搅拌杆32。
36.优选的,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的圆周外壁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13,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13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5。
37.优选的,第一传动轮15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14,第一转动柱14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16,第一斜齿轮16的圆周外壁啮合有第二斜齿轮17,第二斜齿轮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柱18,第二转动柱18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9,净化箱1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板21,第二转动柱18的一端从横板21的顶部穿过,第二传动轮19的圆周外壁传动连接在第二传动带20,净化箱1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通槽26,第
二传动带20从通槽26的内部穿过,第二传动轮19通过第二传动带20传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轮24,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12,通过第一电机12可以带动主动轮转动,同时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13带动第一传动轮15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轮15的转动可以使第一斜齿轮16发生转动,且第一斜齿轮16与第二斜齿轮17相互啮合,因此通过第二斜齿轮17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柱18和第二传动轮19转动,第二传动轮19通过第二传动带20可以带动第三传动轮24转动。
38.优选的,第三传动轮24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丝杆25,第一螺纹丝杆25的圆周外壁啮合有第一螺纹套筒23,第一螺纹套筒2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在转动座40,转动座4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对活性炭板10进行清洁的第一清洁辊27,通过第二斜齿轮17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柱18和第二传动轮19转动,第二传动轮19通过第二传动带20可以带动第三传动轮24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螺纹丝杆25发生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清洁辊27对活性炭板10的表面进行清洁,进一步的保证了活性炭板10的吸附能力。
39.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滤框39设置在基坑底部,并将滤框39的四侧外壁与基坑本体1的四侧内壁相接触,不仅能够对基坑本体1起到一定的支护作用,同时还还能够保证基坑本体1侧壁地下水渗漏时不会将泥土带出,起到了一定的固土作用,同时在滤框39顶部设置成弧形结构的第一挡滤板2和第二挡滤板3,可以有效的避免未被滤框39支护的基坑本体1侧壁出现泥土脱落的情况,方便了工作人员后续对基坑中渗出的地下水进行净化回收,在工作人员启动泵体6对基坑本体1内部的地下水进行抽离时同时启动第二电机33,通过第二电机33可以带动第二螺纹丝杆36转动,在第二螺纹丝杆36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二螺纹套筒35和抽液管28做竖直运动,从而能够避免由于基坑本体1内部水位降低时抽液管28无法继续进行抽液工作的情况发生,且在第二电机33带动第二螺纹丝杆36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固定在其外壁上的第三斜齿轮37一同转动,通过第三斜齿轮37与第四斜齿轮38相互啮合可以带动第二清洁辊30转动,当抽液管28和滤网板29一同下降至与第二清洁辊30相接触时,通过第二清洁辊30的转动可以对滤网板29的表面进行清洁工作,保证了滤网板29的通透性,在基坑本体1内部的地下水通过泵体6抽入至净化箱11内部时会首先流入沉降腔内部进行沉淀,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卸料板22来将沉淀的污泥清理除去,而沉淀后的地下水上层清液通过沉降板8一侧开设的矩形槽流出,流出的上层清液分别通过过滤网9和活性炭板10的净化后排出,实现了对地下水的循环利用,在地下水经过净化箱11净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12,通过第一电机12可以带动主动轮转动,同时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13带动第一传动轮15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轮15的转动可以使第一斜齿轮16发生转动,且第一斜齿轮16与第二斜齿轮17相互啮合,因此通过第二斜齿轮17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柱18和第二传动轮19转动,第二传动轮19通过第二传动带20可以带动第三传动轮24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螺纹丝杆25发生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清洁辊27对活性炭板10的表面进行清洁,进一步的保证了活性炭板10的吸附能力。
4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