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漂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0577发布日期:2022-09-21 00:4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漂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肝素粗品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树脂漂洗装置。


背景技术:

2.肝素粗品的生产基本流程为:

酶解-》

吸附-》

过滤-》

漂洗-》

洗脱-》

沉淀-》

干燥-》

检测-》

粗品。在从吸附阶段到过滤阶段,需要首先从吸附罐中将树脂收集起来,之后将树脂转移到过滤池中进行过滤。在完成过滤后,需要再将树脂收集起来,之后将树脂转移到漂洗罐中进行漂洗。在完成漂洗后,再将树脂收集起来,之后将树脂转移到后续的阶段。
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人工利于树脂袋对树脂进行收集,之后再将树脂袋搬运至目标地点。利用树脂袋进行树脂的收集和搬运会加大人工劳动量,加大安全隐患。同时,树脂可能会漂浮走,因此会造成树脂的浪费。另外,在完成过滤后,还需要将树脂转移到漂洗罐中,如此使得过滤和漂洗作业变得比较分散,延长了作业时间,降低了作业效率。
4.因此,如何在过滤和漂洗阶段降低人工劳动量,降低安全隐患,同时使得过滤作业和漂洗作业连贯起来,以提高作业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过滤和漂洗阶段降低人工劳动量,降低安全隐患,同时使得过滤作业和漂洗作业连贯起来,以提高作业效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树脂漂洗装置,包括漂洗罐,所述漂洗罐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阻止树脂通过,所述过滤网将所述漂洗罐的内腔隔离为漂洗腔和排污腔,所述漂洗罐上设置有进料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漂洗腔连通,所述漂洗罐上还设置有排料口和排污口,所述排料口与所述漂洗腔连通,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排污腔连通。
8.优选地,所述漂洗腔内还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浆。
9.优选地,所述搅拌浆为上下分布的两组。
10.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竖直布置,所述过滤网的顶部与所述漂洗罐的顶部内壁接触,所述过滤网的底部与所述漂洗罐的底部内壁接触。
11.优选地,所述漂洗罐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贯穿所述过滤网,且从所述漂洗腔到所述排污腔的方向,所述导向板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漂洗罐的与所述导向板的最低部相接触的侧壁上,且所述排污口靠近所述漂洗罐的底部设置。
12.优选地,所述排料口设置在所述漂洗罐的与所述漂洗腔对应的侧壁上,所述排料口靠近所述过滤网设置,且所述排料口靠近所述漂洗罐的底部设置。
13.优选地,所述排料口处设置有用于与泵连接的接头。
14.优选地,所述漂洗罐包括罐体和扣合在所述罐体上的盖板,所述进料口和所述进
水口均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15.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对着所述过滤网,所述检修孔允许所述过滤网通过,所述检修孔处设置有于封堵所述检修孔的检修盖。
16.优选地,所述检修盖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17.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吸附作业结束后,使带水树脂通过漂洗罐上的进料口流入到漂洗腔内。带水树脂中的水会通过过滤网进入到排污腔,之后再通过排污口排出。在完成过滤后,通过进水口向漂洗腔内注入水,以实现对树脂的漂洗,漂洗形成的污水通过过滤网进入到排污腔,之后再从排污口排出。经过漂洗的树脂留在漂洗腔。在漂洗结束后,打开排料口将树脂排出。
18.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带水树脂的流动性,使吸附罐中的带水树脂整体流入到漂洗罐中,在漂洗完成后,再使带水树脂整体流入到洗脱罐中。如此,便规避了对树脂的收集和搬运工作,从而显著地降低了人工劳动量,降低了安全隐患。另外,漂洗罐能够完成树脂的收集、过滤以及漂洗,且三个步骤能够连续进行,从而提高了作业的连贯性,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树脂漂洗装置的主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树脂漂洗装置的俯视图。
22.其中,1为漂洗罐、2为漂洗腔、3为排污腔、4为过滤网、5为搅拌轴、6为排污口、7为排料口、8为导向板、9为把手、10为进料口、11为进水口、12为人孔、13为检修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漂洗装置,该漂洗装置能够在过滤和漂洗阶段降低人工劳动量,降低安全隐患,同时使得过滤作业和漂洗作业连贯起来,以提高作业效率。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漂洗装置,该漂洗装置包括漂洗罐1。漂洗罐1内设置有过滤网4,该过滤网4允许水通过,但是不允许树脂通过。过滤网4将漂洗罐1的内腔隔离为漂洗腔2和排污腔3。漂洗罐1上设置有进料口10和进水口11。进料口10和进水口11均与漂洗
腔2连通。通过进料口10向漂洗腔2内进料,通过进水口11向漂洗腔2内进水。漂洗罐1上还设置有排污口6和排料口7。排污口6与排污腔3连通,排料口7与漂洗腔2连通。经过过滤或漂洗后的污水会通过排污腔3和排污口6排出。经过过滤或漂洗后的树脂会经过排料口7排出。
27.在吸附作业结束后,使带水树脂通过漂洗罐1上的进料口10流入到漂洗腔2内。带水树脂中的水会通过过滤网4进入到排污腔3,之后再通过排污口6排出。在完成过滤后,通过进水口11向漂洗腔2内注入水,以实现对树脂的漂洗,漂洗形成的污水通过过滤网4进入到排污腔3,之后再从排污口6排出。经过漂洗的树脂留在漂洗腔2。在漂洗结束后,打开排料口7将树脂排出。
28.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带水树脂的流动性,使吸附罐中的带水树脂整体流入到漂洗罐1中,在漂洗完成后,再使带水树脂整体流入到洗脱罐中。如此,便规避了对树脂的收集和搬运工作,从而显著地降低了人工劳动量,降低了安全隐患。另外,漂洗罐1能够完成树脂的收集、过滤以及漂洗,且三个步骤能够连续进行,从而提高了作业的连贯性,提高了作业效率。
29.为了利于树脂的过滤和漂洗,本实用新型还在漂洗腔2内设置了搅拌轴5,搅拌轴5上设置有搅拌浆。进一步地,考虑到漂洗腔2具有一定的高度,为了确保在高度方向上对带水树脂进行均匀搅拌,本实用新型将搅拌浆设置为两组,两组搅拌浆沿着上下方向设置。
30.关于漂洗腔2和排污腔3的分布方式:本实用新型优先将漂洗腔2和排污腔3按照左右方向分布。过滤网4为竖直布置,过滤网4的顶部与漂洗罐1的顶部内壁相接触,过滤网4的底部与漂洗罐1的底部内壁相接触。
31.为了利于污水的排出和物料的排出,本实用新型在漂洗罐1的内腔的底部设置了导向板8,该导向板8贯穿过滤网4,一部分形成漂洗腔2的底部,另一部分形成排污腔3的底部。并且,在从漂洗腔2到排污腔3的方向上,导向板8逐渐向下倾斜。排污口6设置在漂洗罐1的与导向板8的最低部相接触的侧壁上,且排污口6靠近漂洗罐1的底部设置。更优选地,设置排污口6的位置位于导向板8的倾斜延伸面上。在导向板8的导向作用下,污水会自动地从漂洗腔2流入到排污腔3,之后再通过排污口6排出。
32.排料口7设置在漂洗罐1的与漂洗腔2对应的侧壁上,且排料口7靠近漂洗罐1的底部设置。并且,排料口7位于导向板8的位于漂洗腔2的部分的最低部。在将污水排净后,向漂洗腔2内加入温水,使树脂成为具有流动性的带水树脂,带水树脂会沿着导向板8向下流动,最后从排料口7排出。
33.本实用新型在排料口7处设置了接头,该接头与气动隔膜泵连接,气动隔膜泵将漂洗腔2内的带水树脂泵入到后续的洗脱罐内。
34.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漂洗腔2和排污腔3设置为上下结构,即过滤网4水平布置,漂洗腔2位于排污腔3的上方。但是,该种设置方式不方便在漂洗腔2内设置导向板8,因此无法确保漂洗腔2内的带水树脂排净。
35.本实用新型中的漂洗罐1包括罐体和盖板。盖板扣合在罐体上。进料口10和进水口11均设置在盖板上。本实用新型还在盖板上设置了检修孔13,该检修孔13对着漂洗罐1内的过滤网4,并且检修孔13允许过滤网4从检修孔13通过。如此,在更换过滤网4时,可以通过检修孔13来进行过滤网4的更换,而不必打开漂洗罐1的盖板。检修孔13处设置有检修盖,检修盖用于封堵检修孔13。并且,检修盖可翻转地设置在盖板上。为了利于检修盖翻开,本实用
新型还在检修盖上设置了把手。
36.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8.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