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格栅除油集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7702发布日期:2022-10-19 03:3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格栅除油集水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格栅除油集水井。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含油污水除油方法通常是在集水井的顶部安装除油格栅,利用除油格栅的疏水亲油性能过滤油液,将油液留在除油格栅表面。但是除油格栅表面积聚的油液难以清除,现有的做法是利用风吹或刮板刮,将除油格栅上的油液及其他杂质推动至旁边的坑槽,再进行打捞,该种方法费时费力,还需要手动或电动才能将油液转移至旁边的坑槽,除油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格栅除油集水井,该集水井对含油污水除油效率高,省时省力,无需借助电力除油,节省能源,除油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新型格栅除油集水井,包括第一水井、第二水井和第一油井;
6.所述第一水井的右侧底部与第二水井的中部连通,第一水井的左侧顶部侧壁设有排油口,第一水井与第一油井之间通过排油口连通;
7.所述第一水井的左侧壁排油口处安装设有第一格栅,第一水井的右侧壁安装设有第五格栅,第一水井的内部安装设有第二格栅、第三格栅和第四格栅,第二格栅的一端与第一格栅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格栅铰接,第四格栅的一端与第三格栅铰接、另一端与第五格栅铰接,第一格栅、第二格栅、第三格栅、第四格栅和第五格栅将第一水井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
8.所述第一格栅、第二格栅、第三格栅、第四格栅和第五格栅均为疏水亲油格栅,具体地,格栅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为增大疏水亲油性能,其表面喷涂有疏水亲油材料膜层;
9.所述第二格栅与第三格栅的铰接处底部连接设有浮动支架,浮动支架的底部安装设有浮动气囊,第二格栅与第三格栅在重力作用下呈v字型,含油污水进入第一水井后经第二格栅和第三格栅过滤油液,油液积聚在v字型的第二格栅和第三格栅表面;
10.所述第一油井内安装设有集油提篮且集油提篮的顶部开口处高度小于排油口,从排油口流入第一油井的油液能进入集油提篮,集油提篮能积聚油液并过滤污水;
11.所述第二水井的底部安装设有第一水泵,通过第一水泵抽排第二水井内的水。
12.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格栅与第三格栅在重力作用下呈v字型,且第二格栅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三格栅的倾斜角度,当第一水井内的液位上升,浮动气囊推动第二格栅和第三格栅转动,第二格栅转动至水平位置时第三格栅还具有一定倾斜角度,浮动气囊继续上升时,第二格栅的右端向上倾斜,第三格栅的左端向下倾斜,确保第三格栅上的油液能滑落至第二格栅,并由第二格栅滑落至排油口。
13.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水井的侧壁安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的水平安装位置高于第二液位传感器且低于第一水井侧壁开设的排油口;当第二水井内的液位触发第一液位传感器时,第一水泵启动抽水,液位下降触发第二液位传感器时,第一水泵停止,能避免第一水井内的水从排油口进入第一油井。
14.进一步限定,该集水井还包括第三水井,所述第一油井的底部与第三水井的中部连通,第三水井的底部安装设有第二水泵,通过第二水泵能抽排第三水井内的水。
15.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三水井的侧壁安装设有第三液位传感器和第四液位传感器,第三液位传感器的水平安装位置高于第四液位传感器且低于第一油井内集油提篮;当第三水井内的液位触发第三液位传感器时,第二水泵启动抽水,液位下降触发第四液位传感器时,第二水泵停止。
16.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格栅、第三格栅、第四格栅和第五格栅的前后侧均安装设有围挡,第二格栅与第三格栅之间、第三格栅与第四格栅之间、第四格栅与第五格栅之间的围挡连接处均分别通过设置柔性过滤布承接,避免转动时围挡之间相互阻挡,确保连接处的过滤性能。
1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格栅除油集水井,有益效果在于:初始状态下,第一水井内的液位较低,浮动气囊可悬空,在重力作用下第二格栅与第三格栅呈v字型,当含油污水进入第一水井后,含油污水落在v字型的第二格栅和第三格栅上,第二格栅和第三格栅过滤油液,油液积聚在v字型的第二格栅和第三格栅表面,随着第一水井内的液位逐渐升高,浮动气囊浮于液面,随着第一水井内的液位继续升高,浮动气囊推动第二格栅和第三格栅向上转动,第二格栅转动至水平,第二格栅继续转动至右端向上倾斜,第三格栅上的油液滑落至第二格栅,第二格栅上的油液滑落至排油口,油液从排油口处进入第一油井,并在集油提篮内积聚,以此对含油污水进行除油;液位到达一定高度后启动第一水泵进行抽排水,第二格栅和第三格栅向下偏转,呈v字型。该集水井对含油污水除油效率高,省时省力,无需借助电力除油,节省能源,除油效率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油状态示意图。
21.附图中:1-第一水井,2-第二水井,3-第一油井,4-排油口,5-第一格栅,6-第五格栅,7-第二格栅,8-第三格栅,9-第四格栅,10-浮动支架,11-浮动气囊,12-集油提篮,13-第一水泵,14-第一液位传感器,15-第二液位传感器,16-第三水井,17-第二水泵,18-第三液位传感器,19-第四液位传感器,20-围挡,21-柔性过滤布。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
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新型格栅除油集水井,包括第一水井1、第二水井2和第一油井3;
25.所述第一水井1的右侧底部与第二水井2的中部连通,第一水井1的左侧顶部侧壁设有排油口4,第一水井1与第一油井3之间通过排油口4连通;
26.所述第一水井1的左侧壁排油口4处安装设有第一格栅5,第一水井1的右侧壁安装设有第五格栅6,第一水井1的内部安装设有第二格栅7、第三格栅8和第四格栅9,第二格栅7的一端与第一格栅5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格栅8铰接,第四格栅9的一端与第三格栅8铰接、另一端与第五格栅6铰接,第一格栅5、第二格栅7、第三格栅8、第四格栅9和第五格栅6将第一水井1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具体地,第一格栅5、第二格栅7、第三格栅8、第四格栅9和第五格栅6之间的铰接处为间隙接触,降低油液由铰接处渗漏,铰接处之间还可设置弹性橡胶垫,以增大密封性能;
27.所述第一格栅5、第二格栅7、第三格栅8、第四格栅9和第五格栅6均为疏水亲油格栅,具体地,格栅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为增大疏水亲油性能,其表面喷涂有疏水亲油材料膜层;
28.所述第二格栅7与第三格栅8的铰接处底部连接设有浮动支架10,浮动支架10的底部安装设有浮动气囊11,第二格栅7与第三格栅8在重力作用下呈v字型且第二格栅7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三格栅8的倾斜角度,当第一水井1内的液位上升,浮动气囊11推动第二格栅7和第三格栅8转动,第二格栅7转动至水平位置时第三格栅8还具有一定倾斜角度,浮动气囊11继续上升时,第二格栅7的右端向上倾斜,第三格栅8的左端向下倾斜,确保第三格栅8上的油液能滑落至第二格栅7,并由第二格栅7滑落至排油口4;含油污水进入第一水井1后经第二格栅7和第三格栅8过滤油液,油液积聚在v字型的第二格栅7和第三格栅8表面;
29.所述第一油井3内安装设有集油提篮12且集油提篮12的顶部开口处高度小于排油口4,从排油口4流入第一油井3的油液能进入集油提篮12,集油提篮12能积聚油液并过滤污水;
30.所述第二水井2的底部安装设有第一水泵13,通过第一水泵13抽排第二水井2内的水。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井2的侧壁安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4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5,第一液位传感器14的水平安装位置高于第二液位传感器15且低于第一水井1侧壁开设的排油口4;当第二水井2内的液位触发第一液位传感器14时,第一水泵13启动抽水,液位下降触发第二液位传感器15时,第一水泵13停止,能避免第一水井1内的水从排油口4进入第一油井3。
32.本实施例中,该集水井还包括第三水井16,所述第一油井3的底部与第三水井16的中部连通,第三水井16的底部安装设有第二水泵17,通过第二水泵17能抽排第三水井16内
的水;所述第三水井16的侧壁安装设有第三液位传感器18和第四液位传感器19,第三液位传感器18的水平安装位置高于第四液位传感器19且低于第一油井3内集油提篮12;当第三水井16内的液位触发第三液位传感器18时,第二水泵17启动抽水,液位下降触发第四液位传感器19时,第二水泵17停止。
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格栅7、第三格栅8、第四格栅9和第五格栅6的前后侧均安装设有围挡20,第二格栅7与第三格栅8之间、第三格栅8与第四格栅9之间、第四格栅9与第五格栅6之间的围挡20连接处均分别通过设置柔性过滤布21承接,避免转动时围挡20之间相互阻挡,确保连接处的过滤性能。
3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第一水井1内的液位较低,浮动气囊11可悬空,在重力作用下第二格栅7与第三格栅8呈v字型,当含油污水进入第一水井1后,含油污水落在v字型的第二格栅7和第三格栅8上,第二格栅7和第三格栅8过滤油液,油液积聚在v字型的第二格栅7和第三格栅8表面,随着第一水井1内的液位逐渐升高,浮动气囊11浮于液面,随着第一水井1内的液位继续升高,浮动气囊11推动第二格栅7和第三格栅8向上转动,第二格栅7转动至水平,第二格栅7继续转动至右端向上倾斜,第三格栅8上的油液滑落至第二格栅7,第二格栅7上的油液滑落至排油口4,油液从排油口4处进入第一油井3,并在集油提篮12内积聚,以此对含油污水进行除油;当第二水井2内的液位触发第一液位传感器14时,第一水泵13启动抽水,液位下降触发第二液位传感器15时,第一水泵13停止,能避免第一水井1内的水从排油口4进入第一油井3一定高度后启动第一水泵13进行抽排水,第二格栅7和第三格栅8向下偏转,呈v字型;无法避免的有污水进入第一油井3和第三水井16,当第三水井16内的液位触发第三液位传感器18时,第二水泵17启动抽水,液位下降触发第四液位传感器19时,第二水泵17停止;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plc控制器,第一水泵13、第二水泵17、第一液位传感、第二液位传感、第三液位传感、第四液位传感均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以此实现抽排水智能化控制;该集水井对含油污水除油效率高,省时省力,无需借助电力除油,节省能源,除油效率高。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