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储存及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3108发布日期:2022-05-25 18:45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储存及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储存及浓缩装置,属于水处理、储存及浓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选矿厂为了节约用水量,一般流程是把精矿和尾矿矿浆分别经过浓密机浓缩,溢流水返回选矿厂回水池,经沉淀后供生产循环再利用。但仍存在的弊端有:一、溢流水经常出现跑浑等异常现象,其原因是给矿量和原矿品位等出现变动,均会造成溢流出现浑浊或者溢流水不达标;二、残留选矿药剂过多等多种因素,影响选矿工艺指标;三、在某些雨水比较丰富地方或是缺水地区,一方面选矿作业中要补充高价水量,另一方面大量雨水白白流失。因此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装置对精矿溢流水、尾矿溢流水和其他返回水以及雨水进行有效澄清处理,提高返回水质量,并且经过药剂处理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浓密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绿色矿山和双碳形式下的矿山建设。因此研发一款水处理、储存及浓缩装置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处理、储存及浓缩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水处理、储存及浓缩装置,包括浓缩机池,浓缩机池一侧设有澄清设备,另一侧设有与浓缩机池可连通的雨水承接池,所述浓缩机池上方中心设有传动设备,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澄清存储区、沉降区和压缩区,下方中心设有固体料浆排放口,所述澄清存储区内设有给料混合桶,给料混合桶位于传动设备下方,所述传动设备下方设有通过传动轴连接的耙子,传动轴贯穿于给料混合桶中心,所述耙子位于压缩区底部,所述澄清设备内部位于澄清存储区,所述给料混合桶内还设有溢流水管和加药管。
5.进一步,所述溢流水管包括精矿溢流管、尾矿溢流管、洗矿溢流管和过滤溢流管。
6.进一步,所述传动设备通过桥架与浓缩机池固定连接。
7.进一步,所述雨水承接池与浓缩机池之间设有调节闸板箱,调节闸板箱上设有与浓缩机池可连通的调节闸。
8.进一步,所述雨水承接池一侧与浓缩机池连接,另一侧设有洪水溢流堰,洪水溢流堰上设有溢洪排泄口。
9.进一步,所述溢洪排泄口上设有溢洪排放管。
10.进一步,所述澄清设备包括位于澄清存储区底端的内溢流管头,内溢流管头下端设有悬浮在澄清存储区的底部溢流管头,上端设有可伸缩溢流管,可伸缩溢流管与浓缩机池外部的澄清水外溢流管连通,澄清水外溢流管下端设有炭吸附设备,炭吸附设备通过上部连接管与管道泵连接。
11.进一步,所述内溢流管头与浓缩机池内壁之间设有导向柱。
12.进一步,所述雨水承接池上设有若干个各厂房雨水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通过底部溢流管头悬浮在澄清存储区,利用在清水和浑水中的液体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也不同,巧妙的让其始终处于清水区域,让澄清后的清水及时流出;通过溢流水管采用多个回水处理方案和充分回收自然雨水的雨水承接池,提高生产工作溢流水质量,增加了返回水量,提高了经济效率,节约能耗,符合碳中和精神,溢流水管汇集了选矿厂中各类污水、回水,并进行处理和储存;对所有的回水集中后,根据含杂情况,进行整体污水处理;经过集中处理的水,提高了返生产溢流水质量;通过雨水承接池增加雨水回收,充分利用水资源,并且尽可能的适应雨水的大小增加了回收水量,提高了清水利用率;符合绿色矿山和双碳形势下的矿山建设需要。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16.在图中,1、浓缩机池;2、雨水承接池;3、传动设备;4、桥架;6、传动轴;7、给料混合桶;8、耙子;9、洪水溢流堰;10、溢洪排泄口;11、溢洪排放管;12、调节闸板箱;13、调节闸;14、固体料浆排放口;15、加药管;16、内溢流管头;17、底部溢流管头;18、可伸缩溢流管;19、导向柱;20、澄清水外溢流管;21、炭吸附设备;22、上部连接管;23、管道泵;24、澄清存储区;25、沉降区;26、压缩区;51、精矿溢流管;52、尾矿溢流管;53、洗矿溢流管;54、过滤溢流管;55、各厂房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8.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水处理、储存及浓缩装置,包括浓缩机池1,浓缩机池1一侧设有澄清设备,另一侧设有与浓缩机池1可连通的雨水承接池2,所述浓缩机池1上方中心设有传动设备3,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澄清存储区24、沉降区25和压缩区26,下方中心设有固体料浆排放口14,所述澄清存储区24内设有给料混合桶7,给料混合桶7位于传动设备3下方,所述传动设备3下方设有通过传动轴6连接的耙子8,传动轴6贯穿于给料混合桶7中心,所述耙子8位于压缩区26底部,所述澄清设备内部位于澄清存储区24,所述给料混合桶7内还设有溢流水管和加药管15。
19.其中,所述溢流水管包括精矿溢流管51、尾矿溢流管52、洗矿溢流管53和过滤溢流管54。
20.其中,所述传动设备3通过桥架4与浓缩机池1固定连接。
21.其中,所述雨水承接池2与浓缩机池1之间设有调节闸板箱12,调节闸板箱12上设有与浓缩机池1可连通的调节闸13。
22.其中,所述雨水承接池2一侧与浓缩机池1连接,另一侧设有洪水溢流堰9,洪水溢流堰9上设有溢洪排泄口10。
23.其中,所述溢洪排泄口10上设有溢洪排放管11。
24.其中,所述澄清设备包括位于澄清存储区24底端的内溢流管头16,内溢流管头16下端设有悬浮在澄清存储区24的底部溢流管头17,上端设有可伸缩溢流管18,可伸缩溢流管18与浓缩机池1外部的澄清水外溢流管20连通,澄清水外溢流管20下端设有炭吸附设备21,炭吸附设备21通过上部连接管22与管道泵23连接。
25.其中,所述内溢流管头16与浓缩机池1内壁之间设有导向柱19。
26.其中,所述雨水承接池2上设有若干个各厂房雨水管55。
27.应用时,溢流水管将各种选矿水以及加药管15将加药水经过给料混合桶7输送至浓缩机池1,溢流水管内的选矿厂精矿浓缩溢流水通过精矿溢流管51、尾矿浓缩溢流水通过尾矿溢流管52、洗矿浓缩溢流水通过洗矿溢流管53以及过滤设备溢流水通过过滤溢流管54,经给料混合桶7输送至浓缩机池1内,各厂房屋面的雨水经过各厂房雨水管55将雨水收集到雨水承接池2承接,雨水承接池2与浓缩机池1之间根据需要液面,通过调节闸板箱12和调节闸13调节浓缩机池1内液面的高度;传动设备3通过传动轴6带动耙子8旋转,沉淀到压缩区26的固体颗粒料浆通过固体料浆排放口14排出;当暴雨季节或者雨水过多时,多余的雨水可通过洪水溢流堰9上的溢洪排泄口10排出,澄清存储区24内澄清的液体通过管道泵23经过内溢流管头16、可伸缩溢流管18、澄清水外溢流管20以及炭吸附设备21排出再利用,内溢流管头16底部的底部溢流管头17在澄清存储区24处于悬浮状态,处在清水区底部,内溢流管头16和可伸缩溢流管18为柔性连接,当底部溢流管头17附近的水质出现浑浊时候,周围的液体浓度会变大,受到的浮力会增加,内溢流管头16会沿着导向柱19向上移动,当进入清水区域,停止移动;底部溢流管头17下口始终处在澄清存储区24底部及沉降区25的上方,为了储备及收存足够多的雨水,将浓缩机池1的高度设置足够高的高度,高度不低于十五米,为了储存及收存足够多的雨水,浓密机的槽体设置足够高的高度,减少了矿浆进料波动的影响,让选矿作业更加稳定;澄清存储区24的液面高度波动比较大,在雨水较少或者水消耗量大时,液面会处于很低位置,上部连接管22下口低于内溢流管头16,由于大气空气压力和虹吸的原理,澄清液体会不间断流出;根据给予浓密池水中难以沉降的细颗粒、残留药剂、酸碱度等的不同或根据所需排放水质的要求,可通过加药管15加入絮凝剂、ph调整剂或其他药剂,也可通过澄清水外溢流管20下方的炭吸附设备21进一步处理,炭吸附设备21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方便更换已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炭吸附设备21下面与上部连接管22、管道泵23相连,管道泵23把已澄清的浓密机中溢流出来的水加压输送到其他生产需要环节。
28.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通过底部溢流管头17悬浮在澄清存储区24,利用在清水和浑水中的液体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也不同,巧妙的让其始终处于清水区域,让澄清后的清水及时流出;通过溢流水管采用多个回水处理方案和充分回收自然雨水的雨水承接池2,提高生产工作溢流水质量,增加了返回水量,提高了经济效率,节约能耗,符合碳中和精神,溢流水管汇集了选矿厂中各类污水、回水,并进行处理和储存;对所有的回水集中后,根据含杂情况,进行整体污水处理;经过集中处理的水,提高了返生产溢流水质量;通过雨水承接池2增加雨水回收,充分利用水资源,并且尽可能的适应雨水的大小增加了回收水量,提高了清水利用率;符合绿色矿山和双碳形势下的矿山建设需要。
29.本技术解决了精矿浓缩溢流水、尾矿浓缩溢流水、洗矿浓缩溢流水、过滤机溢流水等选矿厂各类回水,返回水容易出现浑浊现象,直接返回生产,影响选矿指标这一选矿难题;解决了水中难以沉降的细颗粒、残留药剂、酸碱度等的水处理难题,通过加药管15加入
絮凝剂、ph调整剂或其他药剂进行处理,最后再经过炭吸附设备21进行处理。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