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8219发布日期:2022-10-28 22:4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脱氮除磷系统是指利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活性污泥系统。利用微生物在厌氧环境释放磷,在好氧环境过量吸收磷的特性去除污水中的磷;利用微生物在好氧环境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硝酸盐回流到缺氧后,微生物在缺氧环境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基于上述原理,脱氮除磷系统由多个不同功能的结构池组合而成。通过多年的演变与发展,脱氮除磷系统越发丰富。
3.但无论什么样的脱氮除磷系统,其脱氮除磷效果都受两大因素影响:1、污废水中可利用碳源与氮的比例、可利用碳源与磷的比例,比例越大脱氮除磷效果越好;2、脱氮除磷系统内泥水接触效果,接触越充分脱氮除磷效果越好。
4.现阶段人们研究的主要方向还是如何提高污水中可利用碳源的比例和增强泥水接触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可以提高废水中可利用碳源的比例、增强泥水接触效果。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沿着废水流动的方向依次包括:复合厌氧池配水器、复合厌氧池、复合缺氧池配水器、复合缺氧池、好氧池、复合内源反硝化池配水器、复合内源反硝化池和深层配水二沉池;
7.废水经由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从复合厌氧池的池底进入复合厌氧池;
8.从所述复合厌氧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经由复合缺氧池配水器,从复合缺氧池的池底进入复合缺氧池;
9.从所述复合缺氧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进入好氧池;
10.从所述好氧池排出的第一部分泥水混合物经由复合内源反硝化池配水器,从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池底进入复合内源反硝化池;
11.从所述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进入深层配水二沉池;
12.所述深层配水二沉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与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中的废水一起进入复合厌氧池。
13.优选的,所述复合厌氧池配水器的出口与第一管道相连;
14.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复合厌氧池的池底。
15.优选的,所述复合缺氧池配水器的出口与第二管道相连;
16.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复合缺氧池的池底。
17.优选的,所述复合内源反硝化池配水器的出口与第三管道相连;
18.所述第三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池底。
19.优选的,还包括:曝气风机;
20.所述好氧池通过曝气风机进行曝气充氧和搅拌。
21.优选的,还包括:混合液回流泵;
22.所述混合液回流泵用于将好氧池中的第二部分泥水混合物输送至复合缺氧池配水器的进口处。
23.优选的,所述深层配水二沉池中设置中心筒;
24.从所述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经由中心筒输送至深层配水二沉池的锥斗内。
25.优选的,还包括:污泥回流泵;
26.所述污泥回流泵用于将深层配水二沉池中的部分污泥输送至复合厌氧池配水器的进口处。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沿着废水流动的方向依次包括:复合厌氧池配水器、复合厌氧池、复合缺氧池配水器、复合缺氧池、好氧池、复合内源反硝化池配水器、复合内源反硝化池和深层配水二沉池;废水经由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从复合厌氧池的池底进入复合厌氧池;从所述复合厌氧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经由复合缺氧池配水器,从复合缺氧池的池底进入复合缺氧池;从所述复合缺氧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进入好氧池;从所述好氧池排出的第一部分泥水混合物经由复合内源反硝化池配水器,从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池底进入复合内源反硝化池;从所述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进入深层配水二沉池;所述深层配水二沉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与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中的废水一起进入复合厌氧池。采用本技术的废水处理系统,在复合厌氧池、复合缺氧池、复合内源反硝化池、深层配水二沉池内会形成不同浓度的活性污泥层,不同浓度的活性污泥层又会产生不同的功能,进而实现浓差分能的作用。本技术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可以提高废水中可利用碳源的比例、增强泥水接触效果,提高脱氮除磷效果。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图;
29.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厌氧池中污泥层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缺氧池中污泥层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内源反硝化池中污泥层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深层配水二沉池中污泥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沿着废水流动的方向依次包括:复合厌氧池配水器、复合厌氧池、复合缺氧池配水器、复合缺氧池、好氧池、复合内源反硝化池配水器、复合内源反硝化池和深层配水二沉池;
35.废水经由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从复合厌氧池的池底进入复合厌氧池;
36.从所述复合厌氧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经由复合缺氧池配水器,从复合缺氧池的池底进入复合缺氧池;
37.从所述复合缺氧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进入好氧池;
38.从所述好氧池排出的第一部分泥水混合物经由复合内源反硝化池配水器,从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池底进入复合内源反硝化池;
39.从所述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进入深层配水二沉池;
40.所述深层配水二沉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与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中的废水一起进入复合厌氧池。
4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图。其中,1为复合厌氧池配水器;2为复合厌氧池;3为复合缺氧池配水器;4为复合缺氧池;5为好氧池;6为曝气风机;7为复合内源反硝化配水器;8为复合内源反硝化池;9为中心筒;10为深层配水二沉池;11为污泥回流泵;12为混合液回流泵。
42.本技术中,废水先进入复合厌氧池配水器1。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为北京满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配水器。
43.本技术中,废水经由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从复合厌氧池2的池底进入复合厌氧池2。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厌氧池配水器的出口与第一管道相连;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复合厌氧池的池底。从复合厌氧池配水器排出的废水经由第一管道输送至复合厌氧池底部,泥水混合液在复合厌氧池内自下而上流动。
44.本技术对所述第一管道的材质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废水用管材即可。
45.本技术对所述复合厌氧池的种类和来源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厌氧池即可,可以自制,也可以为一般市售。
46.从所述复合厌氧池上部排出的废水进入复合缺氧池配水器3。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缺氧池配水器为北京满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配水器。
47.本技术中,废水经由复合缺氧池配水器,从复合缺氧池的池底进入复合缺氧池4。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缺氧池配水器的出口与第二管道相连;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复合缺氧池的池底。从复合缺氧池配水器排出的废水经由第二管道输送至复合缺氧池底部,泥水混合液在复合缺氧池内自下而上流动。
48.本技术对所述第二管道的材质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废水用管材即可。
49.本技术对所述复合缺氧池的种类和来源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缺氧池即可,可以自制,也可以为一般市售。
50.从所述复合缺氧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进入好氧池5。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为推流池。
51.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曝气风机6。所述好氧池通过曝气风机进行曝气充氧和搅拌。
52.本技术对所述曝气风机的种类和来源并无特殊的限制,可以为一般市售。
53.从所述好氧池排出的第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进入复合内源反硝化池配水器7。在本
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内源反硝化池配水器为北京满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配水器。
54.本技术中,废水经由复合内源反硝化池配水器,从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池底进入复合内源反硝化池8。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内源反硝化池配水器的出口与第三管道相连;所述第三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池底。从复合内源反硝化池配水器排出的废水经由第三管道输送至复合内源反硝化池底部,泥水混合液在复合内源反硝化池内自下而上流动。
55.本技术对所述第三管道的材质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废水用管材即可。
56.本技术对所述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种类和来源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反硝化池即可,可以自制,也可以为一般市售。
57.从所述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进入深层配水二沉池10。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深层配水二沉池中设置中心筒9。从所述复合内源反硝化池的上部排出的废水经由中心筒输送至深层配水二沉池的锥斗内。从所述深层配水二沉池上部排出的水体即为处理后的水体。
58.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筒为北京满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心筒。
59.本技术对所述深层配水二沉池的种类和来源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二沉池即可,可以自制,也可以为一般市售。
60.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混合液回流泵12。所述混合液回流泵用于将好氧池中的第二部分泥水混合物输送至复合缺氧池配水器的进口处。
61.本技术对所述混合液回流泵的种类和来源并无特殊的限制,可以为一般市售。
62.本技术中,所述深层配水二沉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与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中的废水一起进入复合厌氧池。
63.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回流泵11。所述污泥回流泵用于将深层配水二沉池中的部分污泥输送至复合厌氧池配水器的进口处,与复合厌氧池配水器中的废水一起进入复合厌氧池。深层配水二沉池中的剩余污泥可以通过污泥回流系统排放。
64.本技术对所述污泥回流泵的种类和来源并无特殊的限制,可以为一般市售。
65.本技术的复合厌氧池中:
66.泥水混合物自下而上流动。泥水混合物为水与活性污泥的组合态。在自下而上的流动过程中,活性污泥受自生重力和上升流速的双重作用,在这种作用下活性污泥会出现均匀沉降,由于为自下而上流动,底部来水浓度高会出现高浓度沉降,随着上升高度的变化在池内活性污泥浓度会在不同高度呈现不同浓度的沉降,造成不同高度下不同的污泥浓度,如图2所示。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厌氧池中污泥层的结构示意图。
67.从图2可知,底部为活性污泥浓度最高的污泥层:即第一污泥层(污泥层1);其主要作用是能截流污水中携带的悬浮和固体,其中固体和胶体有机物被水解菌的胞外酶液化,大分子有机物被开环断链,生成小分子有机物质,将污水中的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为糖类、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提高了污水的b/c值。中部为活性污泥浓度较高的污泥
层:即第二污泥层(污泥层2);在酸化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发酵生成vfa(乙、丙、丁酸等)。顶部为活性污泥浓度较低的污泥层:即第三污泥层(污泥层3);由深层配水二沉池回流至复合厌氧池的聚磷菌pao和dpb,在不利条件下,利用释磷放出的能量将vfa摄入体内,合成phb,作为维持其生命活动的储备物质。
68.由于复合厌氧池为升流形式,进水一层一层的梯次穿过污泥层,泥水接触效果大大提高。
69.本技术的复合缺氧池中:
70.复合缺氧池内泥水混合物自下而上流动。泥水混合物为水与活性污泥的组合态。在自下而上的流动过程中活性污泥受自生重力和上升流速的双重作用。在这种作用下活性污泥会出现均匀沉降,由于为自下而上流动,底部来水浓度高会出现高浓度沉降,随着上升高度的变化在池内活性污泥浓度会在不同高度呈现不同浓度的沉降,造成不同高度下不同的污泥浓度,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缺氧池中污泥层的结构示意图。
71.底部为活性污泥浓度最高的污泥层:即第四污泥层(污泥层4);它同时接纳复合厌氧池出水、好氧池末端的回流混合液,反硝化细菌以混合液中携带的o2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氧化还原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既去除了有机物,又降低了池中的溶解氧,对反硝化有利;中部为活性污泥浓度较高的污泥层:即第五污泥层(污泥层5);当溶解氧降至0.5mg/l以下时,反硝化细菌以硝酸根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反应;顶部为活性污泥浓度较低的污泥层:即第六污泥层(污泥层6);cod和no
3-都有所降低,反硝化细菌受到抑制,反硝化聚磷菌dpb占优势,它以剩余的no
3-为电子受体以残余有机物及分解体内储存的phb的产物-小分子bod5为电子供体,将硝酸根还原为氮气的同时吸磷,达到n、p同时去除的双重目的,与此同时,dpb利用剩余的bod5、atp和能量合成新的原生质而得到细菌的增殖。
72.由于复合缺氧池为升流形式,进水一层一层的梯次穿过污泥层,泥水接触效果大大提高。
73.本技术中,所述好氧池是用于去除cod、氨氮的主要场所。
74.本技术的复合内源反硝化池中:
75.复合内碳源反硝化池内泥水混合物自下而上流动。泥水混合物为水与活性污泥的组合态。在自下而上的流动过程中活性污泥受自生重力和上升流速的双重作用。在这种作用下活性污泥会出现均匀沉降,由于为自下而上流动,底部来水浓度高会出现高浓度沉降,随着上升高度的变化在池内活性污泥浓度会在不同高度呈现不同浓度的沉降,造成不同高度下不同的污泥浓度,如图4所示。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内源反硝化池中污泥层的结构示意图。
76.底部为活性污泥浓度最高的污泥层:即第七污泥层(污泥层7);它接收的为好氧池出水,此水有机物含量低,基本不含有可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机物,只能进行内源呼吸,降低了池中的溶解氧。中部为活性污泥浓度较高的污泥层,即第八污泥层(污泥层8);顶部为活性污泥浓度较低的污泥层:即第九污泥层(污泥层9);当溶解氧降至0.5mg/l以下时,反硝化细菌以硝酸根为电子受体,利用内碳源为电子工体,进行反硝化反应,进一步去除总氮。
77.由于复合内源反硝化池为升流形式,进水一层一层的梯次穿过污泥层,泥水接触效果大大提高。
78.本技术的深层配水二沉池中:
79.通过中心筒,复合内碳源反硝化池出水被输送到深层配水二沉池的锥斗。泥水混合物自下而上流动。泥水混合物为水与活性污泥的组合态。在自下而上的流动过程中活性污泥受自生重力和上升流速的双重作用。在这种作用下活性污泥会出现均匀沉降。由于深层配水二沉池的池体表面积要大,其上升流速低,在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活性污泥全部沉淀下来,泥水分层,上清液流出系统,活性污泥通过一定的流量回流补给到复合厌氧池。
80.深层配水二沉池中的污泥层如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深层配水二沉池中污泥层的结构示意图。
81.底部为高浓度污泥:即第十污泥层(污泥层10);被泵部分回流至复合厌氧池内,补充系统污泥浓度;中部的污泥层:即第十一污泥层(污泥层11);主要是拦截出水中的悬浮物。
82.基于上述处理系统,在复合厌氧池、复合缺氧池、复合内源反硝化池、深层配水二沉池内会形成不同浓度的活性污泥层,不同浓度的活性污泥层又会产生不同的功能,进而实现浓差分能的作用。
83.本技术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可以提高废水中可利用碳源的比例、增强泥水接触效果,提高脱氮除磷效果。
8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