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电镀废水混合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6218发布日期:2022-10-29 02:3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件电镀废水混合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件电镀废水混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处理含有重金属的电镀废水时,现有工艺通过将加压空气注入废水槽内,加压空气在失压后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由下向上浮动,并由大部分附着于凝絮污物上,使得凝絮污物上浮至液面上,因此需要对漂浮的凝絮污物进一步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工件电镀废水混合处理装置,其解决了上述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工件电镀废水混合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槽、转存管、吸污辊,所述废水槽的内侧壁设有转孔,所述转孔内设有轴承,所述废水槽的内侧壁设有环转孔,所述环转孔内设有轴瓦,所述环转孔与所述转孔同轴,所述吸污辊的一端设有向外凸起的主转轴,所述主转轴上键连接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转轴设置于所述轴承的内圈中,所述吸污辊的另一端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缘,所述凸缘设置于所述轴瓦内,所述吸污辊的一端设有敞口圈,所述吸污辊的外圆柱面上环形阵列固定设有拨板,所述拨板之间设有内外贯穿的反渗透排污口,所述转存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敞口圈后固定于所述废水槽的内侧壁上,所述转存管内设有蓄污腔,所述转存管上设有倾污口,所述倾污口位于废液液面以上,所述转存管与所述废水槽连接的一端固定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所述蓄污腔连通,所述排污管穿出所述废水槽的侧壁,所述废水槽上固定设有电机且电机上设有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排污管外接设有吸污泵。
6.优选的,所述拨板包括平面部和内凹部,所述平面部环形阵列固定于所述吸污辊的外圆柱面,所述内凹部固定于所述平面部的外端。
7.优选的,当所述平面部处于水平时,所述拨板的根部位置位于所述倾污口的开口范围的正上方。
8.优选的,所述转存管的内壁呈右高左低的斜面,所述转存管的内壁呈右高左低的斜面。
9.优选的,所述拨板上设有贯穿式的滤液孔,是滤液孔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滤液孔的直径不大于五毫米。
10.优选的,所述废水槽上端露出液面位置固定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排风口固定设有风机喷口,所述风机喷口指向液面,且所述风机喷口的吹风方向与所述吸污辊的轴线垂直。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电机驱动齿轮副啮合使得所述吸污辊转
动,所述鼓风机产生的风将漂浮于液面的凝絮物向所述吸污辊所在范围吹动,所述拨板分批将凝絮物抬起并横向移动,直到处于所述倾污口的正上方时滑落至所述蓄污腔内,并堆积在所述蓄污腔内,由于所述蓄污腔内设置为倾斜面使得凝絮物向所述排污管的一侧堆积,大大的方便了吸污泵的工作,本装置结构简单,且可不间断处理液面凝絮物,所述滤液孔的透水设计使得被处理凝絮物中的废水含量降低,有效提高了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存管,吸污辊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存管,吸污辊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存管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19.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存管和吸污辊装配后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20.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存管和吸污辊装配后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0、废水槽;11、转存管;12、吸污辊;13、转孔;14、环转孔;16、从动齿轮;17、轴承;18、拨板;19、滤液孔;20、反渗透排污口;21、倾污口;22、蓄污腔;23、排污管;24、凸缘;25、鼓风机;26、风机喷口;27、轴瓦;28、内凹部;29、平面部;30、主转轴;31、敞口圈。
具体实施方式
2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24.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工件电镀废水混合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槽10、转存管11、吸污辊12,所述废水槽10的内侧壁设有转孔13,所述转孔13内设有轴承17,所述废水槽10的内侧壁设有环转孔14,所述环转孔14内设有轴瓦27,所述环转孔14与所述转孔13同轴,所述吸污辊12的一端设有向外凸起的主转轴30,所述主转轴30上键连接设有从动齿轮16,所述主转轴30设置于所述轴承17的内圈中,所述吸污辊12的另一端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缘24,所述凸缘24设置于所述轴瓦27内,所述吸污辊12的一端设有敞口圈31,所述吸污辊12的外圆柱面上环形阵列固定设有拨板18,所述拨板18之间设有内外贯穿的反渗透排污口20,所述转存管11的一端穿过所述敞口圈31后固定于所述废水槽10的内侧壁上,所述转存管11内设有蓄污腔22,所述转存管11上设有倾污口21,所述倾污口21位于废液液面以上,所述转存管11与所述废水槽10连接的一端固定设有排污管23,所述排污管23与所述蓄污腔22连通,所述排污管23穿出所述废水槽10的侧壁,所述废水槽10上固定设有电机且电机上设有与所述从动齿轮16啮合的主动齿轮(图中未示出),所述排污管23外接设有吸污泵(图中未示出),所述。
25.优选的,所述拨板18包括平面部29和内凹部28,所述平面部29环形阵列固定于所
述吸污辊12的外圆柱面,所述内凹部28固定于所述平面部29的外端。
26.优选的,当所述平面部29处于水平时,所述拨板18的根部位置位于所述倾污口21的开口范围的正上方,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使得处于所述拨板18上的凝絮污物在所述吸污辊12继续转动后滑落至所述蓄污腔22内。
27.优选的,所述转存管11的内壁呈右高左低的斜面,如图5所示,所述转存管11的内壁呈右高左低的斜面,这样在重量作用下凝絮物自动向靠近所述排污管23的一侧堆积,便于吸污机的抽取,提高了吸污机的有效做功率。
28.优选的,所述拨板18上设有贯穿式的滤液孔19,是滤液孔19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滤液孔19的直径不大于五毫米,所述吸污辊12转动后将漂浮的凝絮物抬起,同时也会裹挟较多的废液,通过所述滤液孔19使得废液在重力作用下渗透,重新落回所述废水槽10中,提高除污的效率。
29.优选的,所述废水槽10上端露出液面位置固定设有鼓风机25,所述鼓风机25的排风口固定设有风机喷口26,所述风机喷口26指向液面,且所述风机喷口26的吹风方向与所述吸污辊12的轴线垂直。
30.具体实施时,电机驱动齿轮副啮合使得所述吸污辊12转动,所述鼓风机25产生的风将漂浮于液面的凝絮物向所述吸污辊12所在范围吹动,所述拨板18分批将凝絮物抬起并横向移动,直到处于所述倾污口21的正上方时滑落至所述蓄污腔22内,并堆积在所述蓄污腔22内,由于所述蓄污腔22内设置为倾斜面使得凝絮物向所述排污管23的一侧堆积,大大的方便了吸污泵的工作,本装置结构简单,且可不间断处理液面凝絮物,所述滤液孔19的透水设计使得被处理凝絮物中的废水含量降低,有效提高了处理效率。
31.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