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型河湖排污口水质生态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8435发布日期:2022-11-03 00:4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隔离型河湖排污口水质生态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湖排污口水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隔离型河湖排污口水质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河湖排污口是排污管道的终点,建设在河边或湖边的堤坝上;污水经由河湖排污口排入河、湖水体中;显然直接将污水排入自然水体是会造成污染的;因此需要对河湖排污口排出的污水经过一定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再才能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有很多,但大致分为两大类:永久性净水工程或水生植物净化法;具体来说:
4.对于第一种所谓永久性净水工程,简单来看就是在河湖排污口建设各种永久性的净化工程或装置,使污水先进入净化工程或装置,再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式进行净化,直至水质达标后再排放至自然水体中;
5.永久性净水工程的优点在于:净化效果好,吞吐量大,适用于长期排污或出水量大的河湖排污口,也适用于污水成分复杂、危险的应用场景;
6.永久性净水工程的缺陷在于:
7.1.由于永久性净水工程需要根据河湖排污口所在位置进行单独的设计、施工,从而使得每个永久性净水工程都依赖于特定的应用场景,通用性很低;
8.2.由于永久性净水工程涉及到土木工程,从而使得其施工周期长、建设成本非常高;
9.3.由于永久性净水工程在建设设计阶段即考虑的是长期稳定的运行,从而使得其并不适合临时性排污的净化工作,也不适合排污量小的河湖排污口,会造成相当大的资源浪费;
10.针对永久性净水工程的上述缺陷,第二种现有技术,即所谓的水生植物净化法,则是在河湖排污口固定种植各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根系来减速污水,并沉淀、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使最终经过水生植物群落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入自然水体;
11.水生植物净化法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建设周期短、易于实现,适用于排污量小或临时性排污的河湖排污口;此外种植的水生植物还可以形成一定的自然景观;
12.水生植物净化法的缺陷在于:
13.1.由于水生植物净化法都是依靠水生植物的根系进行过滤、吸附,从而使得污水有相当大的逃逸概率,即未来得及净化达标的污水也有一定概率进入自然水体,造成污染;
14.2.由于水生植物根系的吸附速率始终无法与机械设备、化学药品相比,从而当发生河湖排污口排水量不稳定上升,并超过种植的植物的设计处理能力后,就会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从而造成污染;即使很多现有技术采用了诸如土工布网之类的设施对水生植物进行隔离,但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污水逃逸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隔离型河湖排污口水质生态处理系统,其目的在于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非常方便于运输、拆卸和安装;使建设过程非常简单且标准化,通用性高,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解决污水逃逸的问题。
1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17.一种隔离型河湖排污口水质生态处理系统,包含用于净化污水的中心岛式浮台池和用于连通河湖排污口到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的隔离生态排污渠;其中:
18.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为上端开口的水池,设有用于引入污水的进水口和排出达标水的出水口;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的湖上占用面积不小于700m2;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的侧壁和底部都不透水;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的侧壁的上端高于自然水体的水面;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中设有多个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的漂浮种植块;
19.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为上端开口的长条形槽状水渠;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的侧壁和底部都不透水;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的进水口到出水口之间的污水流经长度不低于20m;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的侧壁的上端高于自然水体的水面;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的进水口与河湖排污口连通,且与河湖排污口周围的堤坝无缝可拆卸连接;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的出水口与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的进水口连通且无缝可拆卸连接。
20.优选地,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的湖上占用形状为圆形,直径范围为30m~40m;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的出水口与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的出水口的连接线经过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的圆心;
21.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的侧壁与底部无缝可拆卸连接;。
22.优选地,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的横截面为矩形;
23.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的侧壁与底部无缝可拆卸连接;。
24.优选地,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的侧壁和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的侧壁都由橡胶生态水袋可拆卸拼接而成;所述橡胶生态水袋的高度范围为1.5m~2.5m,宽度范围为2.0m~3.0m;制成所述橡胶生态水袋的袋壁的橡胶皮的厚度范围为15cm~20cm。
25.优选地,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的两个侧壁的上端沿侧壁的延伸方向,各可拆卸安装有一根轻型支架;所述轻型支架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为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提供浮力且种植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的浮台,和提供浮力的塑料浮块;所述浮台的范围为1.0m~2.0m;所述浮台上开设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的种植孔。
26.优选地,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还包含多根凸型支架;所述凸型支架为中间上拱,两端下探的弓状杆;所述凸型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布设于两根不同的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的轻型支架上的两个浮台中的一个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凸型支架上也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所述漂浮种植块。
27.优选地,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中的所述漂浮种植块呈正方形网格布置。
28.优选地,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的出水口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进一步进化达标水的清水渠;
29.所述清水渠为上端开口的长条形槽状水渠;所述清水渠的侧壁和底部都不透水,且侧壁与底部无缝可拆卸连接;所述清水渠的侧壁的上端高于自然水体的水面;所述清水渠的进水口与所述中心岛式浮台池的出水口连通且无缝可拆卸连接;所述清水渠的出水口
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阻隔湖中鱼类进入本生态处理系统的土工织物网。
30.优选地,所述清水渠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清水渠的侧壁都由所述橡胶生态水袋可拆卸拼接而成。
31.优选地,所述清水渠的两个侧壁的上端沿侧壁的延伸方向,各可拆卸安装有一根所述轻型支架;所述轻型支架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为所述清水渠提供浮力的所述浮台;
32.所述清水渠还包含多根所述凸型支架;所述凸型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布设于两根不同的所述清水渠的轻型支架上的两个浮台中的一个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凸型支架上也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所述漂浮种植块。
3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具有以下优点:
34.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不透水的隔离生态排污渠、清水渠和中心岛式浮台池的结构,直接兜住了河湖排污口,从而使得污水没有机会逃逸至自然水体中;
35.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采购的成品橡胶生态水袋来可拆卸式拼接隔离生态排污渠、清水渠和中心岛式浮台池的结构,从而使得建设过程非常简单且标准化,可根据实际需求随意增大、减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和占地面积,通用性高,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36.3.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采购的成品橡胶生态水袋来可拆卸式拼接隔离生态排污渠、清水渠和中心岛式浮台池的结构,从而在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也非常方便于运输、拆卸和安装;
37.4.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中心岛式浮台池的结构,且在隔离生态排污渠、清水渠和中心岛式浮台池其中都种植了高密度的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从而可以使污水在其中充分净化后才有机会排入自然水体,进一步解决了污水逃逸的问题。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39.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40.其中:1.河湖排污口,2.中心岛式浮台池,3.隔离生态排污渠,4.漂浮种植块,5.橡胶生态水袋,6.轻型支架,7.浮台,8.凸型支架,9.清水渠,10.土工织物网,11.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12.根系,13塑料浮块。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42.一种隔离型河湖排污口水质生态处理系统,包含用于净化污水的中心岛式浮台池2和用于连通河湖排污口1到中心岛式浮台池2的隔离生态排污渠3;其中:
43.中心岛式浮台池2为上端开口的的水池,设有用于引入污水的进水口和排出达标水的出水口;中心岛式浮台池2的侧壁和底部都不透水,且侧壁与底部无缝可拆卸连接;中心岛式浮台池2的侧壁的上端高于自然水体的水面;中心岛式浮台池2中设有多个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11的漂浮种植块4。
44.本具体实施例中,中心岛式浮台池2中的漂浮种植块4呈正方形网格布置;具体来
说先由直径为3cm~5cm的楠竹成型绑扎成正方形网格并布满整个中心岛式浮台池2的在湖面上的内部空间,再在网格的每个交点上捆绑一个漂浮种植块4。
45.需要说明的是,漂浮种植块4上开设有种植孔,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11;水生植物或高杆作物的根系12垂入水中,净化水质的同时,水面上的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11则还可以附带形成水生植物景观,改善观感。
46.本具体实施例中,水生植物或高杆作物采用荷花、水葱、芦苇;此外还可以附带种植沉水植物,如金鱼藻、苦草、菹草及其根系群;经过生物过滤、吸附和转化,能够有效过滤吸附掉水中固体颗粒物,使水的固体颗粒、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这些指标,实现污水处理水质达标后自然排放
47.本具体实施例中,中心岛式浮台池2的湖上占用形状为圆形,直径范围为30m~40m;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出水口与中心岛式浮台池2的出水口的连接线经过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圆心。
48.需要说明的是,中心岛式浮台池的湖上占用面积不小于700m2;这个面积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果的最低面积。
49.需要说明的是,中心岛式浮台池的湖上占用面积达标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手段之一,而中心岛式浮台池的湖上占用形状则不是重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建设。
50.需要说明的是,中心岛式浮台池2采用橡胶生态水袋5围成圆形,且在中心岛式浮台池2的外围,设置围护结构。
51.隔离生态排污渠3为上端开口的长条形槽状水渠;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侧壁和底部都不透水,且侧壁与底部无缝可拆卸连接;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侧壁的上端高于自然水体的水面;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进水口与河湖排污口1连通,且与河湖排污口1周围的堤坝无缝可拆卸连接;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出水口与中心岛式浮台池2的进水口连通且无缝可拆卸连接。
52.需要说明的是,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进水口与河湖排污口1连通,且与河湖排污口1周围的堤坝无缝可拆卸连接,就可以将污水集中在隔离生态排污渠3中,而不会直接与河湖中的干净水发生接触,从源头上杜绝了污水的直接污染。
53.本具体实施例中,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横截面为矩形;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进水口到出水口之间的污水流经长度不低于20m。
54.需要说明的是,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进水口到出水口之间的污水流经长度是缓冲污水到中心岛式浮台池2的核心技术手段。
55.本具体实施例中,中心岛式浮台池2的侧壁和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侧壁都由橡胶生态水袋5可拆卸拼接而成;橡胶生态水袋5的高度范围为1.5m~2.5m,宽度范围为2.0m~3.0m;制成橡胶生态水袋5的袋壁的橡胶皮的厚度范围为15cm~20cm。
56.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两个侧壁的上端沿侧壁的延伸方向,各可拆卸安装有一根轻型支架6;所述轻型支架6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为所述隔离生态排污渠3提供浮力且种植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11的浮台7,和提供浮力的塑料浮块13;所述浮台7的范围为1.0m~2.0m;所述浮台7上开设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11的种植孔。
57.需要说明的是,轻型支架6主要材料采用直径为3cm~5cm的楠竹成型;楠竹成型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且韧性非常好;虽然楠竹成型在水中浸泡时间长后容易变脆,但本实用
新型的定位就是可拆卸的非永久性设施,不会维持到楠竹成型腐化变脆的那一天,而方便拆卸、价格低廉、物理性能良好才是重点。
58.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楠竹成型与浮台7绑扎连接形成整体漂浮结构,为隔离生态排污渠3提供了良好的浮力。
59.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浮台7上开设有种植孔,从而也可以在浮台7上种植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11,以进一步净化隔离生态排污渠3两侧的水质,同时阻挡少量的逃逸污水。
60.本具体实施例中,隔离生态排污渠3还包含多根凸型支架;凸型支架为中间上拱,两端下探的弓状杆;凸型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布设于两根不同的隔离生态排污渠3的轻型支架6上的两个浮台7中的一个可拆卸连接;每个凸型支架上也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漂浮种植块4。
61.本具体实施例中,中心岛式浮台池2的出水口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进一步进化达标水的清水渠9。
62.清水渠9为上端开口的长条形槽状水渠;清水渠9的侧壁和底部都不透水,且侧壁与底部无缝可拆卸连接;清水渠9的侧壁的上端高于自然水体的水面;清水渠9的进水口与中心岛式浮台池2的出水口连通且无缝可拆卸连接;清水渠9的出水口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阻隔湖中鱼类进入本生态处理系统的土工织物网10。
63.本具体实施例中,清水渠9的横截面为矩形;清水渠9的侧壁都由橡胶生态水袋5可拆卸拼接而成。
64.清水渠9的两个侧壁的上端沿侧壁的延伸方向,各可拆卸安装有一根轻型支架6;轻型支架6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为清水渠9提供浮力的浮台7。
65.清水渠9还包含多根凸型支架;凸型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布设于两根不同的清水渠9的轻型支架6上的两个浮台7中的一个可拆卸连接;每个凸型支架上也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漂浮种植块4。
66.需要说明的是,隔离生态排污渠3和清水渠9中的漂浮种植块4与中心岛式浮台池2中的漂浮种植块4为相同的结构,且都种植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11。
67.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构成中心岛式浮台池2、隔离生态排污渠3和清水渠9的橡胶生态水袋5为采购的成品绿色橡胶生态水袋,但每个水袋的尺寸不完全相同,而是根据地形需要灵活使用不同规格的绿色橡胶生态水袋,以实现各连接处的无缝连接需求,严防未经处理的污水逃逸至河湖水体中。
68.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橡胶生态水袋5使用的时候其中充满湖水;而如需收起,则只需要放出其中的湖水即可。
69.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搭建本生态处理系统的时候,需要先根据每个生态处理系统的形状,在湖泊中插入直径8cm~10cm的楠竹;在此基础上置入绿色橡胶生态水袋和漂浮种植块4;然后再用轻质软绳索将插入湖中的楠竹与绿色橡胶生态水袋和漂浮种植块4的正方形网格捆扎在一起,形成稳定的结构。
7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71.由河湖排污口1排出的污水,经过橡胶生态水袋5组成的隔离生态排污渠3,进入中心岛式浮台池2,依次通过隔离生态排污渠3以及中心岛式浮台池2中的漂浮种植块4上种植的水生植物或高杆植物11的根系12,经过物理过滤、截留、吸附、转化,以及围护结构内的水
生生物、小型虫类和鱼类等水生动物捕捉吞食,通过生物和食物链,维系着本生态处理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平衡,并通过根系12群的物理过滤、生物吸附和化学转化作用,促使着污水的水质自然净化处理;水质净化后,经过清水渠9中的漂浮种植块4上种植的水生植物和高杆植物的根系12再次过滤,最终排放入河湖中。
72.经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色度、浊度、固体颗粒含量、氮、磷等指标超标的问题,处理的水质可达到ⅲ类标准,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73.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比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实用新型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实用新型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74.为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上面对所公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方式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技术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75.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上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个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或”是要表示“非排它性的或者”。
7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