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制造中的纯水制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4883发布日期:2022-09-21 05:0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制造中的纯水制取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纯水制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制造中的纯水制取设备。


背景技术:

2.纯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h2o,从学术角度讲,纯水又名高纯水,是指化学纯度极高的水,其主要应用在生物、化学化工、冶金、宇航、电力等领域,但其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电子工业,例如电力系统所用的纯水,要求各杂质含量低达到“微克/升”级,在纯水的制作中,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应该根据电子(微电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产工艺而定(如普遍认为造成电路性能破坏的颗粒物质的尺寸为其线宽的1/5-1/10),但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复杂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无一份由工艺试验得到的适用于某种电路生产的完整的水质标准,随着电子级水标准的不断修订,而且高纯水分析领域的许多突破和发展,新的仪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断应用都为制纯水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当前的纯水制取设备,均通过机械过滤将泥沙等大颗粒物过滤去除,再通过活性炭将小颗粒杂质过滤,接着通过反渗透膜过滤氯化钠、氯化镁等离子物质,最后进行酸碱中和进行纯水制取。
4.机械过滤泥沙等杂质时,由于泥沙等颗粒较大,且水本身自带、金属管道内壁锈迹脱落、塑料管道老化等使得大颗粒杂质数量较多,因此需要频繁更换滤网,但由于现有的滤网均安装在过滤桶内部,更换时需要关闭装置,将水排空后在进行更换,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制造中的纯水制取设备,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制造中的纯水制取设备,包括第一过滤罐与第三过滤罐,所述第一过滤罐底面连接有第二过滤罐,所述第三过滤罐底面连接有中和罐,所述第一过滤罐内设置有隔板,且第一过滤罐内可拆卸连接有多个与隔板配合的大颗粒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罐内隔板顶面转动连接有与隔板、大颗粒滤网配合的密封挡板,所述第二过滤罐内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罐一侧底端连接有水泵,且水泵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有多个与第三过滤罐配合的顶盖,所述第三过滤罐内部设置有多个反渗透膜滤芯,所述中和罐两侧分别设置有碱桶和酸桶,所述碱桶与酸桶底面皆连接有液泵,且液泵输出端皆与中和罐连接,所述中和罐上安装有搅拌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可将第一过滤罐内分割为多个小空间,密封挡板可密封一个由隔板分割的小空间,便于抽出大颗粒滤网进行更换,活性炭过滤层可过滤水中微小的杂质,水泵可将第二过滤罐内的水通过连接管与顶盖抽入第三过滤罐内,顶盖可密
封第三过滤罐,反渗透膜滤芯可过滤水中的氯化钠、氯化镁等离子杂质,液泵可将碱桶和酸桶内的碱液和酸液注入中和罐内,搅拌机构可将碱液、酸液和水混合均匀,进行酸碱中和。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机构为第二电机与搅拌轴,所述中和罐顶面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输出端位于中和罐内连接有搅拌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可带动搅拌轴旋转,混合碱液、酸液与水。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罐底面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端与密封挡板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可控制密封挡板的旋转,以便于更换大颗粒滤网。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与顶盖之间通过可伸缩的波纹管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与顶盖之间通过可伸缩的波纹管连接,可便于将顶盖下脱离第三过滤罐,方便更换反渗透膜滤芯。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多层搅拌叶,所述液泵输出端连接有注液管,注液管与中和罐之间连接有多个与每层搅拌叶配合的出液口。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出液口将碱液或酸液注入水体的不同高度,再通过多层搅拌叶进行混合,可使酸碱中和更加均匀。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碱桶与酸桶顶面皆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可密封碱桶与酸桶的进液口。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挡板顶面与底面边缘皆设置有与第一过滤罐转动连接的凸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环可使密封挡板与第一过滤罐的连接更加密封,防止杂质进入或漏水。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过滤罐内设置隔板,将第一过滤罐分割为多个过滤空间,在第一过滤罐内可拆卸连接多个分别与每个过滤空间配合的大颗粒滤网,在隔板顶面转动连接可密封一个过滤空间的密封挡板,在需要更换大颗粒滤网时,只需转动密封挡板将此大颗粒滤网所处的过滤空间密封,即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抽出大颗粒滤网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罐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第一过滤罐;2、第二过滤罐;3、第三过滤罐;4、中和罐;5、进水阀;6、隔板;7、大颗粒滤网;8、第一电机;9、密封挡板;10、活性炭过滤层;11、水泵;12、连接管;13、顶盖;14、反渗透膜滤芯;15、碱桶;16、酸桶;17、液泵;18、注液管;19、第二电机;20、搅拌轴;21、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8.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制造中的纯水制取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第一过滤罐1与第三过滤罐3,第一过滤罐1底面连接有第二过滤罐2,第三过滤罐3底面连接有中和罐4,第一过滤罐1内设置有隔板6,且第一过滤罐1内可拆卸连接有多个与隔板6分割出的小空间配合的大颗粒滤网7,第二过滤罐2内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10,自来水可先通过大颗粒滤网7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在经过活性炭过滤层10过滤去除微小杂质,第一过滤罐1一侧底端连接有水泵11,且水泵11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一端连接有多个与第三过滤罐3配合的顶盖13,水泵11可通过连接管12与顶盖13将两次过滤的水抽入第三过滤罐3内,第三过滤罐3内部设置有多个反渗透膜滤芯14,反渗透膜滤芯14可将氯化钠等离子杂质过滤去除,中和罐4内安装有酸碱度检测器,中和罐4两侧分别设置有碱桶15和酸桶16,碱桶15与酸桶16底面皆连接有液泵17,且液泵17输出端皆与中和罐4连接,液泵17可通过酸碱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水的酸碱度控制碱桶15与酸桶16向中和罐4内注入合适的量,中和罐4顶面安装有第二电机19,且第二电机19输出端位于中和罐4内连接有搅拌轴20,第二电机19可控制搅拌轴20旋转使水酸碱中和,第一过滤罐1底面安装有第一电机8,且第一电机8输出端与密封挡板9连接,第一过滤罐1内隔板6顶面转动连接有与隔板6、大颗粒滤网7配合的密封挡板9,第一电机8可控制密封挡板9的旋转密封需要更换的大颗粒滤网7所处的过滤空间,即可方便更换大颗粒滤网7。
29.请参阅图1和图2,连接管12与顶盖13之间通过可伸缩的波纹管连接,可便于将顶盖13下脱离第三过滤罐3,方便更换反渗透膜滤芯14。
30.请参阅图2,搅拌轴20上设置有多层搅拌叶,液泵17输出端连接有注液管18,注液管18与中和罐4之间连接有多个与每层搅拌叶配合的出液口,通过多个出液口将碱液或酸液注入水体的不同高度,再通过多层搅拌叶进行混合,可使酸碱中和更加均匀。
31.请参阅图1,碱桶15与酸桶16顶面皆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1,可密封碱桶15与酸桶16的进液口。
32.请参阅图2,密封挡板9顶面与底面边缘皆设置有与第一过滤罐1转动连接的凸环,可使密封挡板9与第一过滤罐1的连接更加密封,防止杂质进入或漏水。
33.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过滤罐1顶面连接有进水阀5,可便于控制自来水的进入。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开启进水阀5,自来水进入第一过滤罐1内,经过大颗粒滤网7过滤去除泥沙等大颗粒杂质后进入第二过滤罐2内,由活性炭过滤层10过滤去除细小杂质,接着水泵11通过连接管12将两次过滤后的水输送至第三过滤罐3内,由第三过滤罐3内的反渗透膜滤芯14过滤去除氯化钠、氯化镁等离子杂质,之后进入中和罐4内,三次过滤的水在进入中和罐4内时经由酸碱检测器检测水的酸碱度,控制液泵17将碱桶15和酸桶16内的碱液和酸液向中和罐4内注入合适的量,最后第二电机19带动搅拌轴20对其进行搅拌混合即可,需要更换大颗粒滤网7时,控制第一电机8带动密封挡板9旋转将需要更换的大颗粒滤网7所处的过滤空间密封,即可将其抽出更换。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