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切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切割用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2.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用于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电缆在电力的传输、信息的传递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实现电缆线的回收利用,需要将电缆线的金属线和塑料皮切割开,但在对电缆进行切割时,需要对电缆进行定位,以防止切偏而导致无法取出电缆内的金属线,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设备改善了上述问题。
3.在中国专利cn212062031u中公开的一种电缆切割用的定位结构,该电缆切割用的定位结构,使用时,将电缆本体插入框架内,并位于两个夹块之间,此时,第一弹簧处于被夹块挤压状态,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推动夹块,使夹块对电缆本体进行夹持,通过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组成伸缩机构,提高夹块的稳定性,通过滚珠降低电缆本体与夹块之间的阻力,方便用户抽动电缆本体,同时,第三弹簧处于拉伸状态,通过第三弹簧的恢复力拉动两个滑块,滑块通过支撑杆带动夹块,使夹块对电缆本体进行夹持,防止夹块松动,然后转动螺杆带动连接块向下移动,使切刀切入电缆本体内,最后拉动电缆本体,通过切刀对电缆本体进行切割,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与夹块的位置,对电缆进行定位,防止电缆切偏而导致无法取出内的金属线,但是,该电缆切割用的定位结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存在以下缺点:
4.现有的电缆切割用定位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电缆的固定效果不够好,导致电缆在切割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松动,并且操作较为费力,因而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亟需一种电缆切割用的定位结构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切割用的定位结构,用来解决现有的电缆切割用定位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电缆的固定效果不够好,导致电缆在切割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松动,并且操作较为费力,因而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电缆切割用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的内部设置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两端均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轴承,所述转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主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工作电机,所述工作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设置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的内部设置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辅助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辅助支架的内部,滚动轮的顶部设置有电缆,所述电缆的顶部设置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连接板相邻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螺杆通过连接轴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杆。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杆通过轴承与主支架转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滚动轮与主支架转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动轮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能够增加滚动轮与电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滚动轮在转动时能够带动电缆进行移动。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轴与连接杆相邻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且两个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工作电机的输出轴能够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致使连接杆能够带动滚动轮进行转动。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框架的顶部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内部,所述定位框架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限位孔,且所述限位杆插接于限位孔的内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螺杆对切割刀的高度进行调节。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固定环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丝钉与定位框架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环、固定柱与固定板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增强了电动推杆的稳定性。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推杆、固定环、固定柱与固定板设计为一体。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0.1.该电缆切割用的定位结构,通过滚动轮、电动推杆与辅助轮的配合使用,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电动推杆调整辅助轮的高度,致使使两个辅助轮配合滚动轮夹住电缆,从而有效的增强了对电缆的固定效果,进而使得电缆在切割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松动;
21.2.该电缆切割用的定位结构,通过工作电机、输出轴与连接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工作电机能够带动滚动轮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拉动电缆更加轻松、省力,进而有效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以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22.3.该电缆切割用的定位结构,通过固定环、固定柱与固定板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增强了电动推杆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滚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中:1、定位框架;2、主支架;3、滚动轮;4、转杆;5、轴承;6、连接杆;7、工作电机;8、输出轴;9、电动推杆;10、辅助支架;11、辅助轮;12、转轴;13、电缆;14、切割刀;15、连接板;16、螺杆;17、连接轴;18、限位杆;19、固定环;20、固定柱;2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一
29.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缆切割用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框架1,定位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主支架2,主支架2的内部设置有滚动轮3,滚动轮3的两端均设置有转杆4,转杆4的外表面设置有轴承5,转杆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6,主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工作电机7,工作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8,输出轴8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定位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一端设置有辅助支架10,辅助支架10的内部设置有辅助轮11,辅助轮11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12,辅助轮11通过转轴12转动连接于辅助支架10的内部,滚动轮3的顶部设置有电缆13,电缆13的顶部设置有切割刀14,切割刀1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的顶部设置有螺杆16,螺杆16与连接板15相邻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轴17,螺杆16通过连接轴17与连接板15转动连接,连接板15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杆1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滚动轮3、电动推杆9与辅助轮11的配合使用,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电动推杆9调整辅助轮11的高度,致使使两个辅助轮11配合滚动轮3夹住电缆13,从而有效的增强了对电缆13的固定效果,进而使得电缆13在切割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松动。
30.转杆4通过轴承5与主支架2转动连接。
31.滚动轮3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套。
32.输出轴8与连接杆6相邻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且两个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工作电机7、输出轴8与连接杆6的配合使用,使得工作电机7能够带动滚动轮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拉动电缆13更加轻松、省力,进而有效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以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33.定位框架1的顶部开设有与螺杆16相适配的螺纹孔,且螺杆16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内部,定位框架1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18相适配的限位孔,且限位杆18插接于限位孔的内部。
34.实施例二
35.参照图3,电动推杆9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19,固定环1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柱20,固定柱20远离固定环19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通过螺丝钉与定位框架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环19、固定柱20与固定板21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增强了电动推杆9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36.电动推杆9、固定环19、固定柱20与固定板21设计为一体。
37.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电缆13放置于滚动轮3上,然后通过电动推杆9的伸长,使得两个辅助轮11配合滚动轮3将电缆13夹住,然后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螺杆16调整切割刀14的位置,然后打开工作电机7,使得工作电机7带动滚动轮3进行转动,同时电缆13被滚动轮3带动进行移动,此时工作人员不用费力拉动电缆13,电缆13即可从定位框架1中穿过并且通过切割刀14完成切割,该装置通过滚动轮3、电动推杆9与辅助轮11的配合使用,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电动推杆9调整辅助轮11的高度,致使使两个辅助轮11配合滚动轮3夹住电缆13,从而有效的增强了对电缆13的固定效果,进而使得电缆13在切割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松动,通过工作电机7、输出轴8与连接杆6的配合使用,使得工作电机7能够带动滚动轮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拉动电缆13更加轻松、省力,进而有效的减轻了工
作人员的负担,以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固定环19、固定柱20与固定板21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增强了电动推杆9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因此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