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镍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7212发布日期:2022-10-12 08:4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镍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镍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在电镀工艺或者各类表面处理工艺中,往往都会产生含镍废水,含镍废水的成分比较复杂,除了存在镍的络合物之外,氨氮、磷的含量也较高。而目前针对含镍废水的处理设备大多只针对废水中的镍进行回收处理,处理不够全面,处理效果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镍废水深度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处理设备只针对废水中的镍进行回收处理,处理不够全面,处理效果不尽人意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镍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槽、离子树脂交换塔、前段反应装置、电催化氧化装置、氯化钙溶液槽,所述前段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箱、设于反应箱内上下连通的分别装有不同除镍剂的第一除镍箱和第二除镍箱,第二除镍箱的下方设有沉淀区,除镍箱的一侧设有下部与所述沉淀区连通的絮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内设有絮凝剂投加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絮凝反应区的一侧还设有上部与其连通的固液分离区,固液分离区内设有过筛孔板,反应箱上还设有用于清理和收集过筛孔板分离出的悬浮物的清理装置和固废收集箱;所述电催化氧化装置内设有氨氮检测探头。
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离子树脂交换塔具有多个且串联连接。
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除镍箱和第二除镍箱内分别装有除镍剂a、除镍剂b,除镍剂a、除镍剂b分别通过隔离网板铺设固定。
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除镍箱和第二除镍箱的底部分别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电磁阀,第一除镍箱和第二除镍箱内还分别设有液位计。
8.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絮凝剂投加装置包括絮凝剂投加管、设于所述絮凝剂投加管顶端的料斗,絮凝剂投加管的底端延伸至絮凝反应区的下部。
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絮凝剂投加管外部的搅拌轴、设于搅拌轴底部的搅拌叶片、与搅拌轴螺纹连接的传动轴、连接驱动传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
10.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搅拌叶片布置在絮凝剂投加管出料口的上方。
11.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升降座、安装在升降座上的滑轨、滑动安装在滑轨上的清理刷。
12.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轨与过筛孔板相互平行倾斜布置,所述固废收集箱布置在过筛孔板倾斜向下的一端。
13.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反应箱的底部设有沿固液分离区向絮凝反应区方向倾斜向下延伸至沉淀区的斜坡。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前段的离子树脂交换塔、前段反应装置吸附处理废水中的镍,利用后段的电催化氧化装置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点解处理,最后将废水通入氯化钙溶液槽中,使得氯化钙与废水中的磷酸发生反应生成磷酸氯化钙沉淀以去除废水中的磷,然后进行排放,实现了对废水的深度全面处理,处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废水收集槽;2、离子树脂交换塔;3、前段反应装置;31、反应箱;32、第一除镍箱;32a、除镍剂a;33、第二除镍箱;33a、除镍剂b;34、絮凝剂投加装置;34a、絮凝剂投加管;34b、料斗;35、搅拌装置;35a、搅拌轴;35b、搅拌叶片;35c、传动轴;35d、驱动电机;36、过筛孔板;37、清理装置;37a、升降座;37b、滑轨;37c、清理刷;38、固废收集箱;4、电催化氧化装置;41、氨氮检测探头;5、氯化钙溶液槽;6、排液管;7、电磁阀;8、液位计;a、沉淀区;b、絮凝反应区;c、固液分离区;d、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18.实施例:
19.结合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含镍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槽1、离子树脂交换塔2、前段反应装置3、电催化氧化装置4、氯化钙溶液槽5,本实施例中,离子树脂交换塔2具有两个且串联连接。
20.其中,前段反应装置3包括反应箱31、设于反应箱31内上下连通的第一除镍箱32和第二除镍箱33,第一除镍箱32和第二除镍箱33内分别装有除镍剂a 32a、除镍剂b 33a,除镍剂a 32a、除镍剂b 33a分别通过隔离网板铺设固定。第一除镍箱32和第二除镍箱33的底部分别设有排液管6,排液管6上设有电磁阀7,第一除镍箱32和第二除镍箱33内还分别设有液位计8。
21.第二除镍箱33的下方设有沉淀区a,除镍箱的一侧设有下部与沉淀区a连通的絮凝反应区b,絮凝反应区b内设有絮凝剂投加装置34和搅拌装置35。具体的,絮凝剂投加装置34包括絮凝剂投加管34a、设于絮凝剂投加管34a顶端的料斗34b,絮凝剂投加管34a的底端延伸至絮凝反应区b的下部。搅拌装置35包括套设在絮凝剂投加管34a外部的搅拌轴35a、设于搅拌轴35a底部的搅拌叶片35b、与搅拌轴35a螺纹连接的传动轴35c、连接驱动传动轴35c转动的驱动电机35d,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35b布置在絮凝剂投加管34a出料口的上方,便于更好地混合絮凝剂与废液,促进充分反应。
22.絮凝反应区b的一侧还设有上部与其连通的固液分离区c,固液分离区c内设有过筛孔板36,反应箱31上还设有用于清理和收集过筛孔板36分离出的悬浮物的清理装置37和固废收集箱38。具体的,清理装置37包括升降座37a、安装在升降座37a上的滑轨37b、滑动安装在滑轨37b上的清理刷37c,滑轨37b与过筛孔板36相互平行倾斜布置,固废收集箱38布置在过筛孔板36倾斜向下的一端。
23.反应箱31的底部还设有沿固液分离区c向絮凝反应区b方向倾斜向下延伸至沉淀
区a的斜坡d,便于固体杂质沉积集中。
24.此外,本实施例中,电催化氧化装置4内设有氨氮检测探头41,用于检测废水中的氨氮含量是否达标,以更好地去除氨氮。
25.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工作时,含镍废水从废水收集槽1依次通入两个离子树脂交换塔2中,通过离子树脂交换塔2吸附废水中的镍,再排放至前段反应装置3中进行二次除镍,废水首先进入第一除镍箱32,与除镍剂a 32a反应,液位计8用于检测废水液位,电磁阀7可控制废水流通,废水经第一除镍箱32反应后进入第二除镍箱33,与除镍剂b 33a反应,同样的,位计8用于检测废水液位,电磁阀7可控制废水流通,废水经过两层除镍剂反应后进入沉淀区a进行沉淀;固体杂质沉淀在沉淀区a的底部,废水流入絮凝反应区b,絮凝剂通过料斗34b加入并沿着絮凝剂投加管34a投加至絮凝反应区b的下部,同时,驱动电机35d驱动传动轴35c转动,带动搅拌轴35a转动,进而利用搅拌叶片35b对投加絮凝剂的水域周围快速搅动,以促进充分反应,反应后产生的悬浮物最终能够通过过筛孔板36分层,絮凝反应区b内的部分固体杂质会沿着斜坡d沉淀至沉淀区a;进入固液分离区c内的废液,表面漂浮的悬浮物由过筛孔板36拦截,清理时可通过升降座37a带动滑轨37b和清理刷37c上下运动,使得清理刷37c贴合过筛孔板36,清理刷37c可沿着滑轨37b滑动,将过筛孔板36表面的悬浮物清理至固废收集箱38内,分离出来的废液进一步排放至电催化氧化装置4中;电催化氧化装置4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电解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利用氨氮检测探头41检测氨氮含量是否达标,达标后通入氯化钙溶液槽5中,废水中的磷酸与氯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磷酸氯化钙沉淀,去除废水中的磷,然后可进行排放,从而实现了对废水的深度全面处理。
26.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