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BR膜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9006发布日期:2023-02-10 20:0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MBR膜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mbr膜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br膜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垃圾渗滤液处理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有机质分解水、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常规处理方式有生化法、膜法、杜笙离子交换法。
3.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采用的膜结构型主要为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按膜孔径可划分为超滤技术。
4.目前,通常采用mbr膜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
5.然而,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缺少预处理机构,垃圾渗滤液中污泥量较多则会影响mbr膜的过滤效果;此外,mbr膜的一体化设计,使得某一mbr膜损坏后即需对整体进行更换,造成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br膜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7.一种mbr膜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有预处理机构和管状mbr膜的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分为相互卡接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管状mbr膜,第二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预处理机构;
8.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上下水平相对分布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连接有为安装板提供支撑力的承接板,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连接有与安装板抵接的压板;
9.所述管状mbr膜至少有一个,管状mbr膜通过连接头与出水管螺纹套接,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排水泵连接。
10.为了便于该处理装置移动,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为敞口状,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呈斗状结构,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连接有进水泵,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连接有带有万向轮的底柱。
11.为了对第一箱体内部的管状mbr膜进行清洁操作,所述第一箱体的外部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曝气管连接。
12.为了提高爆气管的稳定性,所述曝气管位于第一箱体的内部,所述曝气管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第一箱体连接。
13.为了便于出水管与第一箱体的拆卸与安装,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连接有与出水管卡接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第一箱体连接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连接有竖杆,
所述竖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出水管卡接的卡板。
14.为了快速安装拆卸出水管,所述卡板呈圆弧状,所述卡板上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连接有抵接块。
15.为了提高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承载力,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横杆,所述横杆上连接有至少一个为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提供支撑力的加强杆。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mbr膜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17.1、通过增设预处理机构,依靠预处理机构中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对污泥进行预处理,能够有效避免大量污泥影响管状mbr膜的过滤效果;
18.2、进一步的,通过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卡接结构,依靠第一箱体内的卡板与第二箱体内的承接板,即可将预处理机构固定于第二箱体的内部,便于预处理机构的拆卸与安装,从而便于清洁或更换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
19.3、通过出水管与支撑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出水管的拆卸与安装,从而便于将管状mbr膜从第一箱体的内部取出,对管状mbr膜进行定期检修或更换,从而保障该处理装置的过滤效果;更进一步的,通过连接头将管状mbr膜与出水管连接,能够单独更换某一管状mbr膜,避免mbr膜一体式结构造成的经济浪费。
20.该mbr膜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灵活性强,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中a处放大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管与卡板的卡接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记为:101、第一箱体;1011、压板;102、第二箱体;1021、承接板;201、出水管;202、连接头;203、管状mbr膜;204、连接管;301、卡板;302、竖杆;303、承载板;304、调节杆;305、抵接块;4、排水泵;5、鼓风机;6、曝气管;7、支撑架;8、辅助块;9、底柱;10、安装板;11、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3、横杆;14、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mbr膜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有预处理机构和管状mbr膜203的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分为相互卡接的第一箱体101和第二箱体102,所述第一箱体101的顶部为敞口状,所述第二箱体102的底部呈斗状结构,第一箱体101与第二箱体102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垫,保障第一箱体101与第二箱体102之间密封连接。
29.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箱体102的底部连接有进水泵,所述第二箱体102的底部连接有辅助块8,所述辅助块8连接有带有万向轮的底柱9,依靠万向轮能够将该处理装置移动至适宜位置处,便于使用。
30.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箱体101的外部安装有鼓风机5,所述鼓风机5与曝气管6连接,通过鼓风机5将空气抽入曝气管6中并通过曝气管6中的曝气孔喷出,给液体一个外力后带动污液搅动,从而使管状mbr膜203产生抖动,进而使管状mbr膜203上的过滤物与其脱离,达到清洁效果。
31.所述曝气管6位于第一箱体101的内部,所述曝气管6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另一端与第一箱体101连接,通过支撑架7将曝气管6架设于第一箱体101中,依靠曝气管6与管状mbr膜203的对应位置关系,提高曝气管6对管状mbr膜203的作用效果。
32.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第一箱体101的内部安装有管状mbr膜203,第二箱体102的内部安装有预处理机构;
33.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上连接有上下水平相对分布的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第一过滤网11与第二过滤网12起到预处理作用,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泥、垃圾残留物进行过滤,所述第二箱体102的内部连接有为安装板10提供支撑力的承接板1021,所述第一箱体101的内部连接有与安装板10抵接的压板1011,通过承接板1021与压板1011之间的作用力将安装板10卡接固定,从而便于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的拆卸与安装。
34.如图1所示,所述管状mbr膜203至少有一个,管状mbr膜203通过连接头202与出水管201螺纹套接,所述出水管201上连接有连接管204,所述连接管204与排水泵4连接,通过连接头202将管状mbr膜203与出水管201连接,能够单独拆卸某一管状mbr膜203,避免某一管状mbr膜203损坏后而需要更换整体。
35.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箱体101的内部连接有与出水管201卡接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第一箱体101连接的承载板303,所述承载板303上连接有竖杆302,所述竖杆302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出水管201卡接的卡板301。
36.所述卡板301呈圆弧状,所述卡板301上螺纹连接有调节杆304,所述调节杆304上连接有抵接块305,通过拧动调节杆304带动抵接块305移动,从而使抵接块305与出水管201抵接,提高出水管201的稳定性。
37.工作原理:该mbr膜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38.使用时:通过万向轮将该处理装置移动至适宜位置处,将进水泵与第二箱体102连接,通过进水泵将垃圾渗滤液抽入第二箱体102的内部,通过预处理机构中的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对垃圾渗滤液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垃圾渗滤液经过管状mbr膜203的过滤后进入出水管201内,再通过排水泵4将液体排出,脏污则滞留于管状mbr膜203的表面膜孔处,在管状mbr膜203过滤的过程中,启动鼓风机5将空气抽入曝气管6中,通过曝气管6表面的曝气孔喷出,给液体一个外力后带动污液搅动,从而使管状mbr膜203产生抖动,进而使管状mbr膜203上的过滤物与其脱离,达到清洁效果,避免管状mbr膜203的表面膜孔堵塞。
39.清洁、检修时:首先,将第一箱体101与第二箱体102分离后把预处理机构取出,再通过毛刷等清洁用具对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的表面进行清洁,避免长期使用而导致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堵塞,从而降低过滤效果;
40.其次,拧动调节杆304使抵接块305与出水管201分离,再将出水管201和管状mbr膜203取出,若某一管状mbr膜203有损坏需要更换时,拧动管状mbr膜203使其与连接头202分离即可。
41.实施例二
4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安装板10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横杆13,所述横杆13上连接有至少一个为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提供支撑力的加强杆14,通过阵列分布的横杆13、加强杆14为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提供支撑力,避免污泥量较大时,污泥将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冲刷变形或折断而影响过滤效果。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