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直饮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高低区分别强制回水管道的直饮水系统。
背景技术:2.直饮水是以市政自来水经过特殊工艺深度处理净化后,再经臭氧混合后密封于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再通过紫外线灭菌使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然后经过变频泵利用食品级独立管道直接输送到每个用户饮用点,让人放心的使用并且可以直接饮用的水。
3.现有的直饮水系统为了保证高区和低区用户的正常供水,所以将高区和低区供水管分开,从而保证了高区和低区用户正常用水。但是目前的直饮水系统中高区和低区的回水管网并未分开,回水循环管对高区和低区的饮用水同时进行回水,因为高区和低区的回水压力不一样,导致回水不平衡,有的管道回的多,有的回的少,甚至因为压力不平衡有些管道直接不回水,从而影响某些管道内直饮水的鲜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高低区分别强制回水管道的直饮水系统,此带高低区分别强制回水管道的直饮水系统将高区回水和低区回水管道分开,分别定时回水,各回水阀依次控制进行单独回水,从而使直饮水系统内高低区的直饮水能够分别定时循环流动,防止形成死水,保证了用户直饮水的鲜活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带高低区分别强制回水管道的直饮水系统,包括制水单元、供水单元和分别与所述制水单元和所述供水单元信号连接的plc控制器,所述供水单元包括无菌净水罐,所述无菌净水罐出水口通过供水泵依次连接供水管和回水循环管,所述回水循环管连通所述无菌净水罐回水口,所述供水管包括并联的低区供水管和高区供水管,所述回水循环管对应所述低区供水管和所述高区供水管分别设置有低区回水循环管和高区回水循环管,所述低区回水循环管和所述高区回水循环管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低区回水电磁阀和高区回水电磁阀,所述低区回水电磁阀与所述高区回水电磁阀分别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7.其中,所述高区供水管按照其压力不同分为并联的第一高区供水管和第二高区供水管,所述第一高区供水管和所述第二高区供水管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高区回水循环管和第二高区回水循环管,所述第一高区回水循环管和所述第二高区回水循环管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高区回水电磁阀和第二高区回水电磁阀,所述第一高区回水电磁阀和所述第二高区回水电磁阀分别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8.其中,所述低区供水管按照其压力不同分为并联的第一低区供水管和第二低区供水管,所述第一低区供水管和所述第二低区供水管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低区回水循环管和第二低区回水循环管,所述第一低区回水循环管和所述第二低区回水循环管上分别对应设
置有第一低区回水电磁阀和第二低区回水电磁阀,所述第一低区回水电磁阀和所述第二低区回水电磁阀分别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9.其中,所述制水单元包括源水罐和通过源水泵与所述源水罐连接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通过高压泵连接所述无菌净水罐的进水口。
10.其中,所述源水泵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11.其中,所述高压泵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12.其中,所述无菌净水罐上设置有内循环系统,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和臭氧发生器。
13.其中,所述高压泵与所述无菌净水罐之间设置有带反冲洗功能的纳滤系统。
14.其中,所述回水循环管与所述无菌净水罐回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精滤器和紫外线处理器。
15.其中,所述源水罐与所述无菌净水罐中均设置有液位计。
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低区回水循环管和高区回水循环管分开,并通过单独的电磁阀进行控制,实现了各回水循环管依次分别单独回水,从而保证了各回水管回水时不会互相影响,定时单独回水,避免出现死水,使各个区域的用户可以随时都能用到新鲜的饮用水。
18.2、高区和低区分别根据水压设置多个不同的高区回水循环管和多个低区回水循环管,并配有单独的回水电磁阀控制,从而再次缩小了回水循环管之间的压力差,防止部分回水循环管回水不畅。
19.3、通过设置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和第二压力检测装置,使系统具有源水低压保护功能和高压泵超压保护功能,当检测达到保护压力时,自动停机,间隔一段时间后自动重启尝试运行,如果还压力保护,继续停机,重启3次后记忆故障不再启动,同时报警远程通知维保人员进行人工干预处理。
20.4、无菌净水罐上设置有内循环系统,内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和臭氧发生器,回水循环管与无菌净水罐回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精滤器和紫外线处理器,通过对饮用水循环重复杀菌,从而保证引用水的水质。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高低区分别强制回水管道的直饮水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饮水因为回水压力不一致,导致部分回水循环管无法回水造成死水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不同区域的回水循环管分开,定时单独回水,从而保证了各个区域的直饮水能得到有效循环,保证了直饮水的鲜活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高低区分别强制回水管道的直饮水系统的示意图;
23.图中:1、源水罐,2、第一液位计,3、源水泵,4、第一压力检测装置,5、砂滤器,6、碳滤器,7、第一精滤器,8、第一水质监测设备,9、高压泵进水电磁阀,10、高压泵,11、纳滤系统,12、第二水质监测设备,13、第一紫外线处理器,14、第二液位计,15、呼吸器,16、无菌净
水罐,17、循环泵,18、供水泵,19、压力传感器,21、低区供水管,211、第一低区供水管,212、第二低区供水管,213、低区供水减压阀,214、低区用户,214a、第一低区用户,214b、第二低区用户,22、高区供水管,221、第一高区供水管,222、第二高区供水管,224、高区用户,224a、第一高区用户,224b、第二高区用户,23、高区回水循环管,231、第一高区回水循环管,232、第二高区回水循环管,233、高区回水电磁阀,233a、第一高区回水电磁阀,233b、第二高区回水电磁阀,24、低区回水循环管,241、第一低区回水循环管,242、第二低区回水循环管,243、低区回水电磁阀,243a、第一低区回水电磁阀,243b、第二低区回水电磁阀,25、第二精滤器,26、紫外线处理器,27、plc控制器,31、第二压力检测装置,32、臭氧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5.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26.如图1所示,一种带高低区分别强制回水管道的直饮水系统,包括制水单元、供水单元和分别与制水单元和供水单元信号连接的plc控制器27。制水单元包括源水罐1和过滤装置,源水罐1通过源水泵3与过滤装置连接,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砂滤器5、碳滤器6和第一精滤器7,源水泵3的出吹口连接砂滤器5的进水口,第一精滤器7的出水口上连接有高压泵10,高压泵10上设置有高压泵进水电磁阀9,高压泵10的出水口处连接有纳滤系统11,纳滤系统11带有反冲洗功能。系统具有自动定时开启高压泵10对纳滤系统11的纳滤膜进行清洗的功能,为了保护纳滤膜,延长使用寿命,程序设计了定时累积连续制水一段时间或者制水结束连续等待一段时间后自动开启冲洗程序。通过纳滤系统11中电磁阀的控制,可以将纳滤系统11的出水口关闭,高压水从纳滤膜反面进入到纳滤系统11中,实现对纳滤膜的反冲洗,冲洗水从纳滤系统11的废水口排出纳滤系统11。纳滤系统11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紫外线处理器13,第一紫外线处理器13对直饮水再次消杀,最后通入到供水单元。
27.源水泵3与砂滤器5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信号连接plc控制器27。高压泵10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二压力检测装置31,第二压力检测装置31信号连接plc控制器27。系统在源水罐1处设置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和高压泵10处设置第二压力检测装置31,从而使系统具有源水低压保护功能和高压泵超压保护功能,当检测达到保护压力时,自动停机,间隔一段时间后自动重启尝试运行,如果还压力保护,继续停机,重启3次后记忆故障不再启动,同时报警远程通知维保人员进行人工干预处理。plc控制器27设计了远程报警功能,设备出现不能自动恢复的故障后发送到维保人的手机上人工干预,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plc控制器27全面完善故障循环检测功能,能够自动恢复的故障自动启动复位程序尝试再启动,人性化设计,功能更完善更强大。设备具有故障记录功能,各种故障信息保存在plc控制器27里,一目了然,保证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
28.第一精滤器7和纳滤系统11后分别设置有第一水质监测设备8和第二水质监测设备12,通过设置水质在线检测功能,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水质情况,直饮水用户喝着放心。
29.供水单元包括无菌净水罐16、供水管和回水循环管。无菌净水罐16的出水口通过供水泵18连接供水管,供水泵18后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9,供水管连通回水循环管,回水循环管连通无菌净水罐16的回水口。供水管包括相互并联的低区供水管21和高区供水管22,低
区供水管21给低区用户214进行供水,高区供水管22给高区用户224进行供水。回水循环管包括低区回水循环管24和高区回水循环管23,低区回水循环管24和高区回水循环管23分别对应低区供水管21和高区供水管22设置。低区回水循环管24和高区回水循环管23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低区回水电磁阀243和高区回水电磁阀233,低区回水电磁阀243和高区回水电磁阀233分别信号连接plc控制器27。为了使低区压力不超压,低区供水管21增加了低区供水减压阀213,然后到达低区用户214。
30.高区用户224按照供水压力不同分为第一高区用户224a和第二高区用户224b,高区供水管22分为第一高区供水管221和第二高区供水管222,第一高区供水管221和第二高区供水管222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高区回水循环管231和第二高区回水循环管232,第一高区回水循环管231和第二高区回水循环管232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高区回水电磁阀233a和第二高区回水电磁阀233b,第一高区回水电磁阀233a和第二高区回水电磁阀233b分别信号连接plc控制器27。
31.低区用户214按照供水压力不同分为第一低区用户214a和第二低区用户214b,低区供水管21分为第一低区供水管211和第二低区供水管212,第一低区供水管211和第二低区供水管212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低区回水循环管241和第二低区回水循环管242,第一低区回水循环管241和第二低区回水循环管242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低区回水电磁阀243a和第二低区回水电磁阀243b,第一低区回水电磁阀243a和第二低区回水电磁阀243b分别信号连接plc控制器27。
32.第一高区回水循环管231、第二高区回水循环管232、第一低区回水循环管241和第二低区回水循环管242的出水口处均连接在第二精滤器25的进水口处,第二精滤器25的出水口处连接有紫外线处理器26,紫外线处理器26的出水口连接无菌净水罐16回水口。回水过程设计第二精滤器25和紫外线处理器26,使管道内直饮水进行回水重复消毒处理,保证水质安全。
33.无菌净水罐16上设置有内循环系统,内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17和臭氧发生器32,内循环系统对无菌净水罐16的水进行循环消杀,防止出现细菌等有害物质的滋生。
34.源水罐1内设置有第一液位计2,无菌净水罐16中设置有第二液位计14,无菌净水罐16中还设置有呼吸器15,第一液位计2和第二液位计14分别信号连接plc控制器27。
3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带高低区分别强制回水管道的直饮水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36.第一步、制水单元根据无菌净水罐16内的第二液位计14对系统进行控制启停,当系统检测到第二液位计14液位低于设定值,同时判断源水罐1液位满足源水泵3启动条件,开启源水泵3,打开高压泵进水电磁阀9,正常启动高压泵10、启动纳滤系统11,开启制水流程。同时开启臭氧发生器32和第一紫外线处理器13对直饮水进行循环消毒,当制水量达到设定值后停止制水流程;
37.第二步、当无菌净水罐16中第二液位计14测得液位达到开机要求,自动变频启动供水泵18,根据压力传感器19检测到的压力值和设定值比较自动调节供水泵18运行转速达到恒压供水功能。直饮水低区供水减压阀213将直饮水减压后输送到达低区用户214。高区供水管22直接将直饮水输送到高区用户224区域,plc控制器27控制低区回水电磁阀243和高区回水电磁阀233分别定时开放,以便低区和高区进行单独回水,回水通过第二精滤器25
和紫外线处理器26回到无菌净水罐16。
38.本实用新型带高低区分别强制回水管道的直饮水系统通过将低区和高区的回水进行分开并且通过plc控制器控制进行单独回水,从而有效防止了低区和高区回水压力不同,造成部分管道内无法正常回水,造成部分区域用户使用的直饮水为死水,无法进行定期更新的情况。
39.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