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壳素水溶肥生产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72761发布日期:2023-01-17 20:4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壳素水溶肥生产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溶肥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甲壳素水溶肥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甲壳素水溶肥的废水处理一般设置多个装置进行,包括加药搅拌装置、沉降装置等,占地面积大。并且沉降装置排污不便,容易发生堵塞。
3.本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甲壳素水溶肥废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沉降装置容易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甲壳素水溶肥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甲壳素水溶肥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搅拌装置和分隔部分,所述装置外壳内部设有搅拌腔和沉淀腔,所述沉淀腔设置于搅拌腔下侧,搅拌装置设置于搅拌腔内,分隔部分设置于搅拌腔与沉淀腔之间,分隔部分包括若干个分隔板,分隔板与搅拌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装置外壳底部转动连接有卸料板。
6.作为优化,所述的沉淀腔的长度大于所述搅拌腔的长度,所述搅拌腔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和加药口,所述沉淀腔的一端连接有接水管,沉淀腔内部宽度由接水管向搅拌腔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的卸料板与所述接水管相对设置,所述搅拌腔下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所述分隔部分上侧,卸料板的宽度与所述沉淀腔的宽度相同。
7.作为优化,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所述搅拌轴固连,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过所述装置外壳顶部设置于装置外壳上侧,所述搅拌轴的上端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分隔部分上侧。
8.作为优化,分隔部分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轴,所述驱动电机水平设置,驱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驱动齿轮;
9.若干个所述分隔板水平齐平设置,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分隔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分隔板通过第二连接杆与装置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端部设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10.作为优化,所述的搅拌腔下部设有连接腔,所述驱动轴设置于连接腔内,驱动电机设置于装置外壳外部,所述驱动齿轮和连接齿轮均为斜齿轮。
11.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甲壳素水溶肥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2.将沉淀腔设置于搅拌腔下侧,当需要进行沉降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分隔板呈竖直状态,使沉淀物沉淀至沉淀腔内,当沉淀完成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分隔板呈水平状态,通过水平状态的分隔板对沉淀腔和搅拌腔进行分隔,能够同时实现排污和排水,并且沉淀
腔一端设有卸料板,便于污泥的排出,通过接水管进行冲水,便于沉淀腔内部的清理,该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沉淀和排污效率高,方便清理。
附图说明
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示意图。
14.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部轴侧示意图。
15.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示意图。
16.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附图3的a-a剖切结构示意图。
17.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附图3的a-a剖切结构轴侧状态示意图。
18.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19.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附图6的b-b剖切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装置外壳,2、搅拌腔,3、沉淀腔,4、分隔板,5、进水口,6、加药口,7、接水管,8、卸料板,9、排水管,10、搅拌轴,11、搅拌桨,12、驱动电机,13、第一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杆,15、连接腔,16搅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如图4所示,一种甲壳素水溶肥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搅拌装置和分隔部分,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设有搅拌腔2和沉淀腔3,所述沉淀腔3设置于搅拌腔2下侧,搅拌装置设置于搅拌腔2内,分隔部分设置于搅拌腔2与沉淀腔3之间,分隔部分包括若干个分隔板4,分隔板4与搅拌腔2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底部转动连接有卸料板8。
25.如图4所示,所述的沉淀腔3的长度大于所述搅拌腔2的长度,所述搅拌腔2的顶部设有进水口5和加药口6,所述沉淀腔3的一端连接有接水管7,沉淀腔3内部宽度由接水管7向搅拌腔2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的卸料板8与所述接水管7相对设置,所述搅拌腔2下部设
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设置于所述分隔部分上侧,卸料板8的宽度与所述沉淀腔3的宽度相同。
26.如图4所示,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10和搅拌桨11,所述搅拌桨11与所述搅拌轴10固连,所述搅拌轴10的上端穿过所述装置外壳1顶部设置于装置外壳1上侧,所述搅拌轴10的上端连接有搅拌电机16,所述搅拌轴10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分隔部分上侧。
27.如图4所示,分隔部分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2和驱动轴,所述驱动电机12水平设置,驱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固连,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驱动齿轮;
28.如图4、7所示,若干个所述分隔板4水平齐平设置,所述分隔板4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杆13,分隔板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14,分隔板4通过第二连接杆14与装置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3端部设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29.如图4、7所示,所述的搅拌腔2下部设有连接腔15,所述驱动轴设置于连接腔15内,驱动电机12设置于装置外壳1外部,所述驱动齿轮和连接齿轮均为斜齿轮。
30.该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12运转,带动分隔板4转动至竖直状态,关闭卸料板8和排水管9;
31.通过进水口5向装置外壳1内排入废水;
32.通过加药口6向搅拌腔2内加药;
33.通过搅拌电机16带动搅拌轴10和搅拌桨11转动,对沉降药剂和废水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沉降;
34.沉降完成后,通过驱动电机12带动分隔板4转动,使分隔板4呈水平状态,相邻的分隔板4接触;
35.通过排水管9将废水向外排出;
36.废水排完后,打开卸料板8卸料,将沉淀腔3的污泥排出;
37.污泥排泄完成后,通过接水管9向沉淀腔3冲水,对沉淀腔3内的残余污泥进行冲洗即可,
38.本方案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位置由工作人员作业时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所述的控制器用于控制本方案内的所用的用电器件,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电动机、伸缩杆、水泵、电磁阀、电热丝、热泵、显示屏、电脑输入设备、开关按钮、通信设备、灯、喇叭和麦克风;所述的控制器为英特尔处理器、amd处理器、plc控制器、arm处理器或者单片机,与之配套使用的还包括主板、内存条、储存介质和供电电源,所述的供电电源为市电或锂电池;当具备显示屏时,还具备显示卡;关于控制器的运行原理,请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自动控制原理》、《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仿真案例》和《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其他本领域书籍均可参考阅读;其他未提及的自动化控制和用电器件,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知识,在此不再赘述。
39.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一种甲壳素水溶肥生产废水处理装置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