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7080发布日期:2023-03-24 21:4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


背景技术:

2.在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中常常将光合微生物通入污水中与其反应完成净化,在反应过程中会造成光合微生物的消耗,若源源不断地向净化池中通入光合微生物会造成净化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包括净化池与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净化池均匀分割为固体过滤舱、有氧舱与厌氧舱,厌氧舱内部设置有微生物培养机构,固体过滤舱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与排污机构,微生物培养机构为厌氧舱内部设置的微生物储存管,微生物储存管底部一端设置有微生物释放管与电磁阀,微生物储存管顶端法兰连接有微生物加料管与加压泵,微生物储存管内部滑动连接有橡胶球,微生物储存管底端与顶端之间法兰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底端固定连接有风机,回流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止逆阀与第二止逆阀,回流管一侧设置有突出管,突出管位于第二止逆阀下方,突出管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
6.优选地,微生物储存管为上小下大的锥形螺纹状,厌氧舱外壁与顶部采用玻璃材质。
7.优选地,过滤机构为固体过滤舱内部设置的底板,固体过滤舱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与一组滑杆,电机位于底板下方,电机输出轴动力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与一组滑杆伸出底板顶部,螺纹杆外壁啮合连接有过滤板,过滤板与一组滑杆滑动连接,固体过滤舱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推板。
8.优选地,过滤板设置为下凹状,推板设置为向下弯折状,固体过滤舱内部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高度低于推板高度,固体过滤舱一侧外壁设置有除污口,除污口位于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
9.优选地,有氧舱内部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一端伸出净化池外壁且设置有进气泵,进气管设置为螺纹状,进气管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口,有氧舱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外壁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转板,支杆与多个第一转板均位于进气管内部。
10.优选地,净化池外壁分别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位于固体过滤舱外壁,出水管位于厌氧舱外壁,固体过滤舱与有氧舱之间,有氧舱与厌氧舱之间均设置有管道连通。
11.优选地,第一隔板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固体过滤舱与厌氧舱之间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
块,一组滑块与转轴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设置的微生物培养机构,将微生物储存管设置为锥形螺纹状且厌氧舱外壁设置为玻璃,提高了微生物储存管内光合微生物与光照的接触范围,使得光合微生物在微生物储存管内可进行自我繁殖,增强了装置净化能力的同时降低了光合微生物的使用成本,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同时设置的橡胶球在微生物储存管内移动,使得光合微生物可与营养液充分接触,为微生物的培养提供营养基础;
14.2.通过设置的过滤机构,利用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过滤板在一组滑杆的限位作用下向上移动,对进水管通入的污水进行充分的过滤,同时使得过滤后的固体污泥在推板的作用下被推入第二隔板之外,为后续水体的净化进行预处理;
15.3.通过设置的排污机构,利用液压杆带动一组第二推板在滑槽内移动,使得过滤完成的污泥被有效排出,人工只需打开除污口即可完成排污,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的微生物储存管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的固体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实施例1提出的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的进气管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实施例2提出的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的排污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1、净化池;2、第一隔板;3、固体过滤舱;4、有氧舱;5、厌氧舱;6、微生物储存管;7、微生物释放管;8、微生物加料管;9、加压泵;10、橡胶球;11、回流管;12、风机;13、第一止逆阀;14、第二止逆阀;15、突出管;16、第一电动推杆;17、底板;18、电机;19、螺纹杆;20、滑杆;21、过滤板;22、第二电动推杆;23、推板;24、第二隔板;25、除污口;26、进气管;27、支杆;28、第一转板;29、进水管;30、出水管;31、液压杆;32、转轴;33、滑槽;34、滑块;35、第二转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3.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4.实施例1
25.参照图1-4,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包括净化池1与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将净化池1均匀分割为固体过滤舱3、有氧舱4与厌氧舱5,厌氧舱5内部设置有微生物培养机构,
固体过滤舱3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与排污机构,微生物培养机构为厌氧舱5内部设置的微生物储存管6,微生物储存管6底部一端设置有微生物释放管7与电磁阀,微生物储存管6顶端法兰连接有微生物加料管8与加压泵9,微生物储存管6内部滑动连接有橡胶球10,微生物储存管6底端与顶端之间法兰连接有回流管11,回流管11底端固定连接有风机12,回流管1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止逆阀13与第二止逆阀14,回流管11一侧设置有突出管15,突出管15位于第二止逆阀14下方,突出管15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6。
26.同时,微生物储存管6为上小下大的锥形螺纹状,厌氧舱5外壁与顶部采用玻璃材质,过滤机构为固体过滤舱3内部设置的底板17,固体过滤舱3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8与一组滑杆20,电机18位于底板17下方,电机18输出轴动力连接有螺纹杆19,螺纹杆19与一组滑杆20伸出底板17顶部,螺纹杆19外壁啮合连接有过滤板21,过滤板21与一组滑杆20滑动连接,固体过滤舱3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电动推杆22,第二电动推杆2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推板23,过滤板21设置为下凹状,推板23设置为向下弯折状,固体过滤舱3内部设置有第二隔板24,第二隔板24的高度低于推板23高度,固体过滤舱3一侧外壁设置有除污口25,除污口25位于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24之间,有氧舱4内部设置有进气管26,进气管26一端伸出净化池1外壁且设置有进气泵,进气管26设置为螺纹状,进气管26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口,有氧舱4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杆27,支杆27外壁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转板28,支杆27与多个第一转板28均位于进气管26内部,净化池1外壁分别设置有进水管29与出水管30,进水管29位于固体过滤舱3外壁,出水管30位于厌氧舱5外壁,固体过滤舱3与有氧舱4之间,有氧舱4与厌氧舱5之间均设置有管道连通。
27.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污水由进水管29输入,启动电机18使得螺纹杆19转动,使得过滤板21在一组滑杆20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得污水中的固体污泥被过滤板21盛接出水面,此时启动第二电动推杆22使得推板将固体污泥由过滤板21表面推送入第二隔板24外部存储,污水完成过滤后被排入有氧舱4内部,进气管26另一端的加气泵将空气由进气管26充入有氧舱4内部,与污水充分反应完成净化,同时氧气被充入时带动第一转板28转动,增强污水与氧气的接触,污水完成有氧反应后进入厌氧舱5,电磁阀打开使得污水与光合微生物接触完成反应,反应净化完成的污水由出水管30排出,完成净化,其中,通过设置的微生物培养机构,将微生物储存管6设置为锥形螺纹状且厌氧舱5外壁设置为玻璃,提高了微生物储存管6内光合微生物与光照的接触范围,使得光合微生物在微生物储存管6内可进行自我繁殖,增强了装置净化能力的同时降低了光合微生物的使用成本,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同时设置的橡胶球10在微生物储存管6内移动,使得光合微生物可与营养液充分接触,为微生物的培养提供营养基础。
28.实施例2
29.参照图5,光合微生物一体式净化池,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第一隔板2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1,液压杆3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2,固体过滤舱3与厌氧舱5之间的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24内壁均开设有滑槽33,滑槽33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4,一组滑块34与转轴32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35。
30.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排污机构,利用液压杆31带动一组第二推板35在滑槽33内移动,使得过滤完成的污泥被有效排出,人工只需打开除污口25即可完成排污,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