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沉淀消毒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2.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纺织废水是纺织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由于所加工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加工的工艺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废水的组成和性质变化也很大,这类废水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成分复杂,有害物质含量高,对水体会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只是单纯经沉淀池,和过滤净化排出,投入沉淀的药剂反应时间长,扩散混合不均匀,处理的效果不佳,且沉淀池内的杂质容易跟排出的水一起流出,造成二次污染,还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的污水处理,排渣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沉淀消毒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沉淀消毒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沉淀池、二次沉淀池、过滤池和消毒池,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有初级过滤装置,所述主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沉淀池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所述转轴和所述搅拌杆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杆与所述转轴连通,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出液孔;所述转轴的顶部连接有集液管,所述集液管的外侧壁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沉淀池和所述二次沉淀池的底部呈锥形底结构。
5.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和所述二次沉淀池的顶部通过溢液口一连通,所述溢液口一设置有次级过滤装置。
6.进一步地,所述次级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和所述二次沉淀池之间的隔墙顶部的u型结构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插设有次级过滤网,所述次级过滤网贯穿所述主体的顶部。
7.进一步地,所述次级过滤网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密封件和底密封件。
8.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二次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计量泵,所述计量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与所述药液箱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与所述集液管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的顶部内侧竖直设置有固定墙,所述固定墙与所述过滤池的内壁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过滤器。
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的顶部设置有水泵一,所述水泵一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回流管一和回流管二,所述回流管一贯穿所述过滤池并延伸至所述过滤池底部,所述回流管二贯穿所述二次沉淀池并延伸至所述二次沉淀池内部。
11.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池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多个紫外灯,所述紫外灯的外侧罩设有防水罩。
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的顶部外侧设置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面固定有过滤网袋,所述固定环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提手。
13.有益效果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药液箱、计量泵、集液管、转轴、搅拌杆、出液孔、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配合,使絮凝剂由计量泵抽取依次进入集液管、转轴、搅拌杆和出液孔,排出至沉淀池内,并与污水搅拌混合均匀,解决了药剂扩散混合不均的问题,药剂投放便利。沉淀池内的水经过次级过滤装置的过滤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装置污水经过两次沉淀,且经过初次过滤装置、次级过滤装置和过滤器的过滤,过滤充分,杂质祛除彻底,并经紫外光的消毒,达到对污水高效处理,且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沉淀室和二次沉淀室的底部呈锥形底结构,使沉淀物排出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初级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次级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注:1-主体;2-沉淀池;3-二次沉淀池;4-过滤池;5-消毒池;6-支撑脚;7-污水管;8-净水管;9-初级过滤装置;90-过滤网袋;91-固定环;92-提手;10-电机;11-集液管;110-倾斜面;12-转轴;13-搅拌杆;14-固定板;15-出液孔;16-进水口;17-防水罩;18-主动齿轮;19-被动齿轮;20-传动带;21-药液箱;210-入液管;22-第一输液管;23-计量泵;24-第二输液管;25-隔墙;26-锥形底;27-排污管;28-溢液口一;29-次级过滤装置;29-安装块;291-底密封件;292-次级过滤网;293-顶密封件;294-拉手;30-溢液口二;31-过滤网;310-纤维过滤网;311-生物膜过滤网;312-活性炭过滤网;32-固定墙;33-支撑块;34-回流管一;35-水泵一;36-回流管二;37-抽水管一;38-水泵二;39-抽水管二;40-紫外灯;41-溢液口三。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参见图1-图5,一种污水沉淀消毒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6,所述主体1包括沉淀池2、二次沉淀池3、过滤池4和消毒池5,所述沉淀池2和所述二次沉淀池3的底部呈锥形底结构,所述沉淀池2和所述二次沉淀池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污管27,所述排污管27贯穿所述主体1的底部。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42,消毒池5的底部设置有净水管8。
25.所述进水口16设置有初级过滤装置,具体的,所述沉淀池2位于所述进水口16的顶部设置有污水管7,所述进水口16的直径小于所述污水管7的直径,使所述进水口42的边缘形成凸台,所述凸台顶面设置固定环91,所述固定环91的内侧面固定有过滤网袋90,所述过滤网袋90用于拦截大颗粒杂质,所述过滤网袋90的底部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内部。所述固定环91的顶部转动连接设置有提手92,便于取出过滤网袋90,清理大颗粒杂质。
26.所述主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有主动齿轮18,所述沉淀池2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位于所述沉淀池2内部;所述转轴12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搅拌杆1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12外侧上下间隔设置有两组对称的搅拌杆13,所述搅拌杆13和所述转轴12均为中空结构,且所述转轴12与所述搅拌杆13连通。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出液孔13,优选的,所述转轴也可设置有出液孔13;所述转轴12的顶部连接有集液管11,转轴12与集液管11连通,所述集液管11的底部设置为倾斜面110。所述集液管11的外侧壁固定有从动齿轮19,所述主动齿轮18和所述从动齿轮19通过传送带20传动连接。位于所述二次沉淀池3的顶部设置有药液箱21,药液箱21的顶部设置有入液管210,方便对药液箱21进行加液。所述药液箱21靠近所述固定板14的一侧设置有计量泵23,所述计量泵2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液管22和第二输液管24,所述第一输液管22与所述药液箱21连接,所述第二输液管24架设在所述主体顶部设置的支架(图中未显示)上,所述第二输液管与所述集液管的顶部转动连接,当电机转动时,集液管同步转动,实现转轴相对第二输液管转动,药液可通过第二输液管24进入集液管11的内部。
27.所述沉淀池2和所述二次沉淀池3的顶部通过溢液口一28连通,所述溢液口一28设置有次级过滤装置。所述次级过滤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沉淀池2和所述二次沉淀池3之间的隔墙25顶部的u型结构的安装块290,所述安装块290插设有次级过滤网292,所述次级过滤网292贯穿所述主体1的顶部,且所述次级过滤网292的顶部设置有拉手294。所述次级过滤网292的顶部与主体之间、底部与安装块之间分别设置有顶密封件293和底密封件291,使污水能全部从次级过滤网进入二次沉淀池3。次级过滤网290对沉淀池2内的污水进行二次过滤,次级过滤网292的滤孔孔径比过滤网袋90的滤孔孔径小。向上拉动拉手294,可将次级过滤网取出,可对次级过滤网292进行更换。
28.所述过滤池4的顶部内侧竖直设置有固定墙32,所述过滤池4和所述二次沉淀池3顶部设置有溢液口二30,所述固定墙32与所述过滤池4的内壁均设置有支撑块33,所述支撑块33上设置有过滤器31。
29.所述过滤器3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纤维过滤网310、生物膜过滤网311和活性
碳过滤网312。从二次沉淀池3进入过滤池4的水经过滤器31进行纤维杂质和细菌杂质过滤。
30.所述过滤池4的顶部设置有水泵一35,所述水泵一3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回流管一34和回流管二36,所述回流管一34贯穿所述过滤池4至所述过滤池4底部,所述回流管二36贯穿所述二次沉淀池3至所述二次沉淀池3内部。水泵一35可将经过滤池过滤后的水再抽吸进入二次沉淀池内进行再次过滤和沉淀,使污水处理得更加干净彻底。
31.过滤池4的内壁位于所述固定墙32的一侧设置有水泵二38,水泵二38的底部里连接有抽水管一37,水泵二38的顶部连接有抽水管二39,可将过滤池4内的水抽吸进入消毒池5。水泵二38也可以不设置,使水流缓慢经过溢液口三41进入消毒池5。
32.所述消毒池5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多个紫外灯40,多个紫外灯40间隔设置,所述紫外灯40的外侧罩设有防水罩17,防水罩17为可透光材质,对消毒池5的水进行杀菌处理。
33.在具体实施中,计量泵23从药液箱21抽取药液,药液依次进入集液管11、转轴12和搅拌杆13,在对沉淀池2加入药液时,电机10启动,驱动主动齿轮18转动,主动齿轮18驱动从动齿轮19转动,随着集液管11和转轴12同步转动,对沉淀池2内进行搅拌,药液从出液孔射出,以较快的速度扩散到污水中,使药液与污水混合均匀后。药液为絮凝剂,对污水中的杂质颗粒进行处理,使其相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在沉淀池2内沉淀。沉淀池2的水经次级过滤装置进行过滤进入二次沉淀池3内进行沉淀,二次沉淀池内的水经溢流口二30进入消毒池内,经过滤器31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经水泵二38抽取进入消毒池5内,由紫外光对其进行消毒,最后经净水管8排出。定期打开排污管27,对沉淀池2和二次沉淀池3内的沉淀物进行清理。
3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