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19585发布日期:2023-11-04 01:1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下清洁,尤其是涉及一种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内置锂电池的水下清洁的机器都需要充电口来进行充电,常见的充电插针和插座通过针头和针套连接,这种方式会存水,以至于充电的时候会产生电解腐蚀。

2、磁吸充电通过磁力吸力来连接充电针和充电座,可以将充电座做成弹簧触点式接触,第一其可以做到不易存水,方便清洁,减弱电解腐蚀的现象,其二通过弹簧触点和磁场吸力的双重作用,也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3、但是这种弹簧触点和磁场吸力的双重作用的结构在插拔瞬间会产生弧光放电现象,从而造成充电针和充电座镀层不可逆的损坏。同时,水下清洁的机器在需充电时,水下清洁的机器停止工作停驻在泳池池底,需要人工寻找并从水下取出,需要时间长,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或者其他前者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与装置主体上的电池相连接的接触式接口结构以及与装置主体连接的可自动浮潜结构,当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需充电时,可自动浮潜结构动作,使得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上浮或下潜,通过接触式接口结构进行充电;

3、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上浮后,通过接触式接口结构可电性连接至充电站。

4、进一步的,可自动浮潜结构为浮力调节结构,通过调节浮力的方式使得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上浮或下潜。

5、进一步的,可自动浮潜结构构造为:

6、泵不工作,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浸没于液体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至部分露出液体表面;

7、泵工作,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借助于泵工作产生的液体的压力而被压在被浸没表面。

8、进一步的,可自动浮潜结构构造为:

9、泵以第一泵压工作,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浸没于液体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至部分露出液体表面;

10、泵以大于第一泵压的第二泵压工作,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借助于泵以第二泵压工作产生的液体的压力而被压在被浸没表面。

11、进一步的,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应用于泳池清洁,充电站位于泳池岸上。

12、进一步的,在高度方向上充电站位于泳池池壁的下述任一位置:

13、池底与泳池水面之间;

14、泳池水面附近;以及

15、泳池水面上方。

16、进一步的,充电站漂浮于泳池水面。

17、进一步的,接触式接口结构为磁吸式接口结构,磁吸式接口结构包括:

18、第一磁性连接组件,设有充电针组和检测针组;

19、第二磁性连接组件,包括检测控制装置、与充电针组相对应的充电座组、与检测针组相对应的检测座组以及开关组件,第一磁性连接组件与第二磁性连接组件磁性相反,检测控制装置配置为:

20、若检测针组与检测座组接触,开关组件导通,充电回路导通;

21、若检测针组与检测座组断开,开关组件断开,充电回路断开。

22、进一步的,检测针组的端子到检测座组的端子的距离大于充电针组的端子到充电座组的端子的距离。

23、进一步的,检测控制装置包括:

24、开关电路模块,控制开关组件的导通与断开。

25、进一步的,检测控制装置还包括:

26、与开关电路模块相连接的加速模块,加快开关电路模块的开关速度;和/或,

27、与开关电路模块相连接的电流延迟增大模块,延迟增大开关电路模块中的电流。

28、进一步的,开关电路模块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三极管电路和第二三极管电路,其中,

29、第一三极管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连接,第二端接地;第一三极管被配置为:基极连接于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公共接点,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发射极接地;

30、第二三极管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检测座组连接;第二三极管被配置为:基极连接于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的公共接点,发射极与检测座组连接,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与开关组件连接。

31、进一步的,加速模块包括电容,电容并联连接于第一电阻的两端。

32、进一步的,电流延迟增大模块包括电感,电感的第一端与检测座组连接,第二端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一电阻连接。

33、进一步的,第一电阻与第六电阻的公共接点与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34、进一步的,充电针组至少包括正充电针和负充电针,检测针组中的检测针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35、进一步的,充电座组至少包括与正充电针相对应的正充电座以及与负充电针相对应的负充电座;检测座组中的检测座的数量与检测针组中的检测针的数量相适应,检测座组中的各个检测座的位置与检测针组中的各个检测针的位置一一对应。

36、进一步的,正充电座与电池的正极连接,负充电座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37、进一步的,开关组件连接于正充电座与电池正极之间;或,开关组件连接于负充电座与电池负极之间。

38、进一步的,正充电座与电池的正极之间连接有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正充电座连接,负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

39、进一步的,检测座组与检测控制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检测座组连接,负极与检测控制装置连接。

40、进一步的,开关组件为电子开关。

41、进一步的,电子开关为mos管、三极管、二极管中的一种或几种。

42、进一步的,浮力调节结构包括一端开口的结构主体、设于结构主体内的分隔装置以及驱动分隔装置移动的动力装置,分隔装置对结构主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构造出一密闭空间,分隔装置相对结构主体移动,控制密闭空间的容积变化,以控制在水中的浮力。

43、进一步的,分隔装置包括分隔件以及设于分隔件外周的密封件,分隔件与结构主体的内壁相接触,密封件对分隔件与结构主体的接触处进行密封。

44、进一步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组件以及与动力组件相连接的动力传动组件,动力组件驱动动力传动组件动作,驱动分隔装置运动。

45、进一步的,动力传动组件包括转动件、设于转动件上且可相对转动件移动的移动件以及与移动件相连接的伸缩件,伸缩件的一端与分隔装置连接,转动件驱动移动件移动,使得伸缩件进行伸长或缩短,进而带动分隔装置移动。

46、进一步的,伸缩件为剪叉结构,转动件为丝杠。

47、进一步的,动力组件包括动力件以及与动力件相连接的传动件,传动件与转动件连接,驱动转动件转动。

48、进一步的,伸缩件上设置有导向件,结构主体的内壁上相应位置设有滑槽,导向件插接于滑槽内并沿着滑槽滑动。

49、进一步的,动力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以及分别绕设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上的柔性件,第一转动件与分隔装置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与结构主体转动连接,柔性件的一端与结构主体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组件连接,动力组件驱动柔性件动作,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转动,驱动分隔装置移动。

50、进一步的,动力传动组件包括与结构主体转动连接的第三转动件,第三转动件的一端与分隔装置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组件连接,第三转动件转动,驱动分隔装置移动。

51、进一步的,结构主体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结构主体的开口端设有端盖,端盖设有出水孔。

52、进一步的,分隔装置与结构主体的封闭端之间构成密闭空间,或,结构主体的内部设有一间隔件,分隔装置与间隔件之间构成密闭空间。

53、进一步的,动力组件设于结构主体的外部,或,动力组件设于间隔件与结构主体的封闭端之间构成的空间内。

54、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具有磁吸式接口结构,开关组件为常开状态,插接时,充电针组与充电座组先接触,在充电针组与充电座组将要接触或者刚刚接触时,开关组件不导通、为断开状态,连接在充电针组、充电座组之间的充电回路为断路,充电针组与充电座组之间无电压、电流;

55、随着插接(该插接是借助磁性相反的第一磁性连接组件、第二磁性连接组件之间的磁吸力进行的)的继续进行,检测针组与检测座组接触,此时开关组件动作,基于该动作可判断为“充电针组与充电座组可靠连接”,开关组件从断开状态切换至导通状态,充电针组、充电座组之间的充电回路导通,进行充电,由于充电开始时,充电针组与充电座组已经可靠连接,避免了弧光放电的发生;

56、充电完成(或者基于其他需要)中止充电时,第一磁性连接组件、第二磁性连接组件被逐步分离,检测针组与检测座组断开、开关组件断开,从开始分离到开关组件断开期间,充电针组、充电座组始终处于可靠连接,避免了弧光放电的发生;开关组件断开后,充电针组、充电座组即将分离或者刚分离时充电回路已经断开,避免该二者处于该状态下产生弧光放电;

57、利用检测针的针头端与充电针的针头端不平齐,具有距离差,通过检测控制装置与开关组件的配合,形成充电针与充电座的接触的时间差,形成可靠的充电回路,充电时充电回路延迟导通,断电(终止充电)时充电回路提前断开,减少弧光放电,延长充电针和充电座的使用寿命,对充电针和充电座的镀层进行保护,使用安全可靠;

58、第一磁性连接组件与第二磁性连接组件磁性相反,在相互吸引的磁力作用下,第一磁性连接组件与第二磁性连接组件对中,使得充电针组与充电座组正对、检测针组与检测座组正对,以避免第一磁性连接组件与第二磁性连接组件相对彼此的倾斜而造成“插接时,检测针组与检测座组之间的接触早于充电针组与充电座组之间的接触”,准确可靠接触,形成可靠连接,避免误判(充电插接时,检测针组与检测座组的接触早于充电针组与充电座组的接触;断电分离时,检测针组与检测座组的分离晚于充电针组与充电座组的分离)的发生,进一步减少弧光放电;

59、具有可自动浮潜结构,该自动浮潜结构可以是浮力调节结构,该浮力调节结构在结构主体内构造出一个密闭空间,通过改变密闭空间的容积,控制浮力调节结构的浮力,使得浮力调节结构的浮力可调节,在水中能够进行上浮或下潜,该浮力调节结构安装在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的清洁滚筒内,使得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的浮力可调,使得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在需要充电、过滤盒需要清理或机器维护时自动浮出水面,不需要人工寻找机器以及将机器提出水面,减少人力劳动,缩短寻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清洁滚筒的内部空间进行安装,无需对液体中浸没表面的清洁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改动;

60、该可自动浮潜结构还可以是在清洁装置的材料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的基础上,根据泵不工作时的浮力大于重力以及泵工作时浮力小于重力与压力之和来控制清洁装置自动上浮或下潜;或者,在清洁装置的材料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的基础上,控制泵的工作泵压,进而控制浮力与重力和压力之和之间的关系,实现清洁装置自动上浮或下潜,无需人工寻找机器以及将机器提出水面,减少人力劳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