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埋污泥收集及预处理系统

文档序号:33903359发布日期:2023-04-21 10:3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填埋污泥收集及预处理系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置装置,涉及污泥处理装备,具体涉及一种填埋污泥收集及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污泥填埋是处理污泥的常用方法,但是填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易导致环境二次污染,因此需要将收集到的污泥进行脱水后再填埋处理;污水厂进行污泥脱水一般是将污泥收集后在固定场地进行减量化处理,这种方式对于污泥产量大的地方较为适合;对于污泥产量小的场所,难以设置固定场地对污泥进行处理,只能将污泥抽出后运输至特定场地进行脱水,由于未经处理的污泥含水量高,因此运输污泥的效率很低。于是有人将污泥脱水装置设置在污泥运输车上,在收集污泥的同时对污泥进行脱水,使运输车能够运输更多污泥,这样可大幅提高污泥运输效率和污泥脱水的效率。

2、专利号为202121976870.4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车,使用抽取组件抽取污水池中的污泥,然后使用污泥脱水组件对污泥进行脱水,再将污水中的气体净化后排出。抽取组件在抽取污泥时会使污泥产生震动,震动后的污泥上浮分散并与上方污水混合,加大了污泥抽取难度;并且在排出污水的时候,污水进落入污水池中会进一步震动污泥,加快了污水池中污泥的分散,降低了污泥抽取效率,进而降低了污泥脱水效率。污泥抽取完毕后,分散在污水中的污泥会再次下沉淤积,对于窨井来说,若污泥被抽取后再次下沉淤积会加快窨井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污泥抽取及脱水效率的填埋污泥收集及预处理系统。

2、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填埋污泥收集及预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运输平台,污泥运输平台上设置有污泥吸取装置,污泥吸取装置连接有污泥脱水装置;污泥吸取装置包括抽泥管,抽泥管上设置有支撑套筒,支撑套筒上连接有污泥稳定装置,污泥稳定装置包括污泥覆盖机构;污泥覆盖机构包括支撑扇骨,还包括在支撑扇骨上连接的覆盖扇面;支撑扇骨与支撑套筒转动连接;支撑扇骨上连接有收展机构。

4、进一步的,支撑套筒为圆筒状结构,支撑扇骨绕支撑套筒的轴线方向转动设置;支撑扇骨包括左扇骨,还包括在左扇骨上方依次设置的中间扇骨组和右扇骨;收展机构包括与左扇骨连接的竖直收展机构,还包括与右扇骨连接的水平收展机构;左扇骨和右扇骨上设置有活动连接的密封结构。右扇骨旋转一周后与左扇骨连接。

5、进一步的,竖直收展机构包括在支撑套筒上设置的卷盘,卷盘设置在支撑套筒与左扇骨之间;卷盘上固连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在卷盘与左扇骨之间;卷盘上连接有软绳,支撑板上开设有穿绳孔,软绳穿过穿绳孔与左扇骨连接;支撑板上连接有与其垂直的收展弹簧,收展弹簧设置在支撑板和左扇骨之间;左扇骨、中间扇骨和右扇骨上均设置有转动结构。

6、进一步的,水平收展机构包括与支撑套筒同轴设置的收放齿轮,收放齿轮与支撑套筒转动连接;收放齿轮上固连有一对限位板,每个限位板均与收放齿轮的轴线平行;一对限位板之间连接有与其平行的转动板,转动板与限位板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与收放齿轮的轴线垂直;转动板固连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转动板的一端与右扇骨固连;收放齿轮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支撑套筒固连。

7、进一步的,密封结构包括在左扇骨的左侧固连的下密封板,还包括在右扇骨的右侧固连的上密封板;下密封板与左扇骨的长度方向一致,下密封板上开设有与其长度一致的密封槽;上密封板与右扇骨的长度方向一致,上密封板上连接有与其长度一致的密封块,密封块与上密封板之间连接有弹性结构;密封槽和密封块的横截面均为劣弧弓形。

8、进一步的,支撑扇骨包括四个二级扇骨组;覆盖扇面为长方形,覆盖扇面包括与四个二级扇骨组分别连接的四个二级扇面,每个二级扇面均为长方形;每个二级扇骨组均包括左边扇骨,还包括在左边扇骨上依次设置的斜边扇骨和右边扇骨;每个右边扇骨与相邻的二级扇骨组的左边扇骨上均设置有活动连接的密封结构;收展机构包括与左扇骨连接的正向收展机构,还包括与右扇骨连接的反向收展机构,还包括与四个左边扇骨分别连接的四个竖直收展机构。

9、进一步的,正向收展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扇骨下方的正向齿轮,正向齿轮与支撑套筒转动连接;正向齿轮上连接有四对限位板,每对限位板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每个转动板上均固连有伸缩杆,每个伸缩杆远离转动板的一端均与左边扇骨固连;反向收展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扇骨上方的反向齿轮,反向齿轮上连接有四对限位板,每对限位板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每个转动板上均固连有伸缩杆,每个伸缩杆远离转动板的一端均与右边扇骨固连;正向齿轮和反向齿轮上连接有驱动机构。

10、进一步的,四个竖直收展机构均包括卷盘,每个卷盘上均连接有与左边扇骨连接的软绳;每个卷盘上均连接有与二级扇骨组对应的收展弹簧;四个卷盘包括一个主动卷盘和三个从动卷盘,每两个相邻的从动卷盘之间均啮合连接有一对锥齿轮,主动卷盘的一端和相邻从动卷盘之间啮合连接有一对锥齿轮,每个锥齿轮均与卷盘固连。

11、进一步的,支撑套筒上连接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在抽泥管上固连的滑轨和升降齿轮,升降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定位机构还包括在支撑套筒上开设的滑槽,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支撑套筒上还固连有与升降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

12、进一步的,支撑扇骨远离支撑套筒的一端连接有气囊,气囊上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连接有气泵。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通过支撑套筒在抽泥管上安装支撑扇骨和覆盖扇面,并设置收展机构;在抽泥管抽取污泥时,能够使用收展机构将支撑扇骨和覆盖扇面打开,覆盖扇面在污泥上方将污泥覆盖,能够避免污泥被抽泥管震动后上浮分散,提高了污泥的抽取效率,进而提高了污泥脱水效率,也减少污泥残留,能够将污泥抽取的更加干净;在抽取污泥后收展机构将污泥覆盖机构收起,方便带动污泥覆盖机构离开污泥盛放容器。

15、在右扇骨上连接水平收展机构,通过带动右扇骨能够将扇面和中间扇骨展开;由于左扇骨在下,左扇骨上连接竖直收展机构能够在收起左扇骨的同时将中间扇骨和右扇骨收起,使收展过程稳定。右扇骨水平展开后,在左扇骨和右扇骨之间有缝隙,会导致上方污水从缝隙进入覆盖扇面下方与被震动分散的污泥混合,提高污泥的分散程度;因此在左扇骨和右扇骨上设置密封结构能够提高污泥覆盖机构的密封程度,减少分散污泥与污水的混合,保证污泥抽吸效率。

16、设置卷盘能够通过收卷软绳将左扇骨收起,由于左扇骨在最下方,因此能够带动右扇骨和中间扇骨组同时升起;设置收展弹簧能够在下放污泥覆盖机构时通过弹开右扇骨使污泥覆盖机构向下倾斜,然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继续下落至水平,使污泥覆盖机构在竖直方向能够稳定收放。

17、设置收放齿轮连接右扇骨能够带动右扇骨转动,进而带动中间扇骨和覆盖扇面展开;设置限位板能够使收放齿轮和转动板的转动角度一致,进而使收放齿轮与右扇骨的转动角度一致,使右扇骨能够稳定转动一周与左扇骨连接。设置自转动板能够在竖直收展机构收起污泥覆盖机构时,限位板能够一同向上转动收起,避免干涉;设置伸缩杆能够自动调节限位板和右扇骨之间的距离,在右扇骨收起时右扇骨与伸缩杆连接的位置与销轴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设置伸缩杆能够避免右扇骨收起时与其干涉,使竖直收放机构能够将污泥覆盖装置稳定收放。

18、密封结构设置为密封槽和密封块能够将左扇骨和右扇骨之间的间隙填充;设置弹性结构与劣弧弓形结构能够使密封块方便进入或脱离密封槽,使右扇骨的收展能够自动带动密封块稳定进出密封槽,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密封效率。

19、上述的污泥覆盖机构针对的是窨井等竖直圆柱状污泥盛放容器,为适用污水池等长方体或正方体状的污泥盛放容器,本发明设计了另一种污泥覆盖机构:由于长方形在对角线处最长,对角线处对应的扇骨无法转动,因此将覆盖扇面分为四个二级扇面和四个二级扇骨组;每个二级扇骨组均连接正向和反向收展机构(水平收展),还连接竖直收展机构,使其稳定收展。由于每相邻两个二级扇骨组之间均有间隙,因此在相邻的左边扇骨和右边扇骨上均连接密封机构。

20、四个竖直收展机构需要的驱动组件较多,会使结构更加复杂,因此设置三对锥齿轮将四个卷盘连接在一起,使驱动组件能够同时带动四个竖直收展机构运行,同步收放也能够提高收放速度,提高污泥处理的整体效率。

21、设置滑轨与滑槽能够使支撑套筒与抽泥管稳定连接,使污泥覆盖机构的收展过程更加稳定。由于污泥盛放容器中污泥的深度不同,要使污泥覆盖机构覆盖在污泥上方就需要根据污泥的深度调整污泥收放机构在抽泥管上的位置,避免抽泥管带着污泥收放机构进入污泥中,使污泥覆盖机构无法展开。因此设置升降齿轮和齿条调节支撑套筒的位置,进而调整污泥覆盖机构的位置,使污泥覆盖机构能够稳定展开。

22、为避免污泥覆盖机构无法展开,支撑扇骨端部需要与窨井和污水池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而间隙又会导致部分污水流到污泥覆盖机构下方与被震散的污泥混合,降低效率,因此设置气囊与气泵,在污泥覆盖机构展开后将气囊充气,减小污泥覆盖机构与窨井和污水池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减少流入污泥覆盖机构下方的污水的量,保证污泥的抽取、脱水效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在抽取污泥时同步进行脱水,对于污泥产量小且分散分布的窨井、污水池等容器,提高了污泥填埋预处理过程的效率;在抽取污泥进行脱水时将污泥覆盖,降低了污泥分散程度,进一步提高了污泥抽取、脱水效率,具有节能环保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