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磁性多孔碳材料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文档序号:34451931发布日期:2023-06-13 16:2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磁性多孔碳材料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害污染物去除,具体涉及一种利用fe-zif-8衍生的铁掺杂铁磁性纳米多孔碳材料(ferromagnetic iron-doped nano-porous carbon,fm-fe-npc)直接去除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方法。


背景技术:

1、afb1是污染广泛、毒性大而又引起广泛关注的真菌毒素之一,其稳定性强,可随食物链传递,易污染的主要作物为花生、玉米、大米、花生油等。由afb1导致的污染每年给中国及全世界带来巨大的粮食损失,对afb1的产后削减是减少经济损失和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吸附法和降解法是两种主要的产后削减方法。其中,吸附法因其脱毒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afb1产后削减方法。吸附法中使用的吸附剂主要以活性炭、粘土矿物等为主,如生物质炭,季铵盐改性蒙脱石等,以及新开发的脱毒吸附剂,如交联壳聚糖等,但这些材料对afb1的吸附量较低,一般为1~50mg/g,所以通常在使用时吸附剂添加量较高,一般为被污染食品的0.1%~5%,而且这些吸附剂的去除效率往往在90%以下(纪俊敏等.食用植物油中常见真菌毒素及其脱除方法[j].粮油食品科技,2021,29(2):50~58)。因此对于严峻的真菌毒素污染,开发成本低、效率高的afb1吸附材料十分必要。

2、传统的吸附法只能将afb1从液相转移到固相的吸附材料上,而无法彻底消除afb1,仍然存在污染泄露的风险,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所以将afb1降解为低毒或无毒产物才是去除afb1的最终目标。而目前物理法去除afb1需要引入声、光、热、电等能源;化学降解要加入强碱、耦合剂、氧化还原剂等;生物降解要加入微生物、酶或植物提取物等,这些物质都将会随着afb1的去除而消耗。现有的降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单独使用,为了提高afb1的去除效率,采用吸附和降解协同的方式有望突破单一技术的限制。因此,开发一种低能耗、可以同时吸附并降解afb1的材料将具有重要意义。

3、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具有较大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在吸附和催化研究中表现突出,如用于吸附去除水中污染物、电催化制氢、金属空气电池等。将mofs在高温下制备成多元素掺杂纳米多孔碳(nano-porous carbon,npc),通常会进一步提高孔体积和比表面积,改善吸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由于保留了mofs中部分的杂原子官能团和不同价态的金属原子,形成不同的催化活性位点,使得npc吸附性可与催化活性协同作用。afb1作为一个具有疏水性平面和共轭结构的小分子,将会与npc形成很强的疏水和π-π作用,而且afb1含有多个c-o键,亦可能被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mofs衍生npc在去除afb1方面有很大潜力。申请公布号为cn 11356283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zif-8衍生多孔碳(fe-cnp)在afb1去除过程中作为催化剂和吸附剂,先吸附60min,然后结合氧化剂过氧单硫酸盐(pms)再催化降解30min,在ph值为3时afb1的去除率可达99.9%。但是,该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sio2壳层保护技术,吸附与降解分开操作,且催化降解步骤中需要另外加入氧化剂pms。

4、总之,现有技术中去除真菌毒素通常需要引入声、光、热、电或者加入反应试剂等手段才能进行;开发的新的吸附材料往往由于吸附量有限而要求较大的使用量,或者吸附(降解)材料的制备过程复杂,限制其在在实际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而不添加氧化剂及酸碱调节剂,也不用引入声、光、热、电等能量就可直接吸附并降解afb1的方法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首次提出无需引入任何其他物质和能量、仅需用铁掺杂铁磁性纳米多孔碳(fm-fe-npc)的afb1去除方案。fm-fe-npc材料制备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该材料可被磁铁吸附但本身不聚集,为分离和收集吸附剂以及均匀分散吸附剂带来了极大方便;该材料对afb1去除时吸附和降解协同作用,效率高(可大于99.9%),去除速度快(500μg/l仅15min去除完毕),残留量低(高效液相色谱无法检出)。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

3、一种铁磁性多孔碳材料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4、1.铁掺杂铁磁性纳米多孔碳材料(fm-fe-npc)的制备。

5、首先合成fe-zif-8前体,然后对fe-zif-8进行碳化,即可得到铁磁性纳米多孔碳材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1:将feso4·7h2o和zn(no3)2·6h2o溶解在甲醇中,得溶液1;将二甲基咪唑溶解在甲醇中,得到溶液2,将溶液1和2混合、搅拌24h,抽滤,滤饼用甲醇洗涤三次,然后在60℃下干燥8~12小时,得到fe-zif-8;

7、步骤2:将fe-zif-8在n2氛围下于管式炉中煅烧2h进行碳化,即得fm-fe-npc。

8、进一步的方案中,上述步骤中,制备fe-zif-8时所添加的feso4·7h2o为zn(no3)2·6h2o的3~7.5%(w%),碳化温度为700~1100℃,碳化时间为1~3h,升温速率为5~15℃/min。本发明发现,不同碳化条件下得到的fm-fe-npc铁磁性强度及其对afb1的去除能力均有所不同,其中1000℃下碳化的fm-fe-npc的铁磁性最好;升温速率为10℃/min、碳化温度为1000℃、碳化时间为2h时得到的fm-fe-npc对afb1的去除效果最好。

9、2.afb1的去除。

10、将fm-fe-npc添加到含有afb1的水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避光振荡或搅拌进行afb1的去除。

11、进一步的,所述的含有afb1的水溶液的初始ph值为3~7。所述含有afb1的水溶液中fm-fe-npc添加浓度为25~75mg/l,afb1浓度为50~8000μg/l。所述振荡或搅拌的时间为0.1~72h。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发明第一次真正实现了除了铁掺杂铁磁性纳米多孔碳(fm-fe-npc)外“零添加”去除afb1,在去除afb1方案中除了添加fm-fe-npc再无其它试剂和能量的引入,不需额外加入氧化剂、其它降解试剂或声、光、电等能量形式。

14、2.本发明的铁掺杂铁磁性纳米多孔碳(fm-fe-npc)在制备过程中,铁元素的掺杂使材料具备了温度可调的铁磁性,可以通过外界磁场进行分离和收集。而且fm-fe-npc本身并不会聚集,能较好分散在溶液中,与afb1充分接触,有利于afb1的去除。

15、3.本发明在去除afb1时,吸附和降解协同作用,操作简单快捷,ph适用范围广(3~7),去除效率高达99.9%以上,除了添加本材料外无需引入任何其他试剂和能源,有别于传统的催化剂和吸附剂。如对于2500μg/l afb1水溶液,在30min去除率可达到96.1%,60min达到99.6%,90min内达到99.8%,120min后afb1无法检出(检出限为2μg/l,无法检出相当于去除率大于99.9%)。

16、4.本发明涉及的铁掺杂铁磁性纳米多孔碳材料(fm-fe-npc)在去除afb1时用量少,在考查浓度范围内,材料添加量仅为溶液质量的0.0025~0.005%。

17、5.本发明涉及的铁磁性纳米多孔碳材料(fm-fe-npc)制备方法简单,仅涉及fe-zif-8前体合成和碳化,不需要对材料的形貌进行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