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44004发布日期:2023-07-28 21:09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污水处理工程是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工程项目。

2、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会在污水厂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方法主要由沉淀法或絮凝法等,其中沉淀法主要是将污水进行沉淀后分离上层的水和底端的沉淀物其可有效的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沉淀物,而絮凝法主要是通过向污水内部投入絮凝剂实现絮凝成团后去除大部分的悬浮物,以上操作方法为污水处理中的常见方法,在絮凝处理过程中,通常会设置有搅拌装置加速絮凝剂与污水的融合,当充分融合后,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停止搅拌并采用滤网过滤的方式实现絮凝物的捕获,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在捕获时由于缺乏一定的搅拌极易导致絮凝物沉底,严重影响滤网的捕获效率,延长处理时间。

3、在絮凝的处理过程中,当絮凝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后,通常会生成一定的絮凝物并悬浮在污水中,此时常见的处理方法是从水体的顶端进行抽吸以吸取处理干净的污水,然而在抽吸过程中为了不使得絮凝物被抽入管内,通常会采用周期性的抽吸方法,避免絮凝物被吸入,现有技术中则需要频繁启停水泵方可实现,不仅容易造成水泵的损坏,且操作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侧面设有气体处理罐,所述气体处理罐的下方设有絮凝池,所述沉淀池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气体处理罐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进水槽,所述气体处理罐底端的中部对称安装有位于进水槽下方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絮凝池之间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侧面靠近顶端的位置上开设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位于进水槽的斜上方,所述气体处理罐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储气管,所述储气管的一端贯穿气体处理罐的一端且连接有主轴,所述絮凝池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药剂存储管,所述气体处理罐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主轴同侧的延长架,所述絮凝池的一端安装有定量抽吸装置,所述絮凝池内侧面的一端安装有位于定量抽吸装置一侧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与定量抽吸装置之间相连通,所述气体处理罐的左右两侧安装有连接架,并通过连接架与絮凝池的顶端相连接。

3、在使用前,可将待处理的污水注入沉淀池的内部,并以较慢的注入速度持续注入沉淀池的内部,污水可在沉淀池的内部经过沉淀后去除大部分较大沉淀物,并通过污水的持续注入,污水可通过溢水口溢出,并进入进水槽的上方,且进入气体处理罐的内部等待进行处理。

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气管的外侧面等距离固定套接有位于气体处理罐内侧面的叶轮,所述储气管的左端贯穿气体处理罐的左端且固定连通有注气口。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气管的外侧面呈圆周状开设有出气孔,所述注气口的输入端安装有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为向储气管的内侧面导通且向储气管的外侧面截止。

6、进入气体处理罐内部的水流可推动叶轮进行转动,并带动储气管同步转动,此时储气管一端的主轴随之旋转,此时可通过注气口向储气管的内部注入臭氧,此时臭氧即可充满储气管的内部,并通过储气管的旋转从出气孔处排出,使其与污水进行混合进行初步处理,初步处理后的污水则可通过排水槽排出进入下方的絮凝池内部等待进行处理。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轴远离储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伞齿轮,所述主动伞齿轮与延长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主动伞齿轮可相对延长架转动,所述主动伞齿轮的底端啮合连接有从动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相对延长架转动,所述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之间相互垂直。

8、当污水从进水槽的顶端流入气体处理罐的内部时,由于气体处理罐存在一定的高度落差,污水产生重力势能可对叶轮进行冲击并转变为动能实现储气管的旋转,并带动主轴转动,此时即可通过主轴带动主动伞齿轮旋转,并经过从动伞齿轮的转换后改变旋转方向并实现从动伞齿轮的转动,实现动能转换和动能传递过程。

9、通过对污水传递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利用,将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并将动能供后续的絮凝混合和絮凝物捕获以及清水的周期性导出进行使用,无需使用外部的动力,仅利用的水流的流动即可为整个装置提供动能,较为节能,可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符合节能环保的方针,适合批量装机使用。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药剂存储管外侧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药剂存储管的右端贯穿絮凝池的右端且固定连通有注药口,所述絮凝池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输出端与药剂存储管的左端相连接,所述药剂存储管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位于絮凝池内部的搅拌网,所述注药口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为向药剂存储管的内部导通和向药剂存储管的外部截止。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气管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气体处理罐左侧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内侧面与齿轮箱的输入端固定套接。

12、当储气管发生转动时,可同步带动主动轴发生旋转,此时可通过同步带的传动带动从动轴发生转动,此时齿轮箱的输入轴随之发生旋转,且可通过注药口向药剂存储管的内部注入絮凝剂,并启动齿轮箱带动药剂存储管旋转,此时药剂存储管内部的絮凝剂即可通过药剂存储管外侧面的通孔导出并与絮凝池内部的污水进行混合,同时搅拌网周向旋转对污水进行搅动,加速絮凝剂与污水之间的混合,当混合充分后,通过减缓齿轮箱输出轴的速度,降低搅拌网的转动速度,稳定药剂的絮凝过程同时防止絮凝物沉底,随着絮凝的进一步进行,可继续降低齿轮箱输出轴速度,此时搅拌网的转动速度进一步降低,此时缓慢转动的搅拌网即可对絮凝池内部悬浮的絮凝物进行捕获,完成絮凝物的自动捕获过程。

13、通过对污水自身所产生的动能进一步进行利用,将动能转变为搅拌网的转动,并利用搅拌网的转动实现絮凝剂和污水的充分混合,并通过改变搅拌网的转动速度,使其可以稳定絮凝物的形成以及防止絮凝物的沉底,并通过进一步降低搅拌网的转速,最终实现絮凝物的捕获过程,整个过程中搅拌不间断进行,可有效防止絮凝物的沉底且可自动完成絮凝物的捕获,有效降低人工参与程度,提高絮凝效率。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伞齿轮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底端靠近外侧面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侧面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安装轴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座。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远离连杆的一端与定量抽吸装置之间相连接,所述定量抽吸装置包括抽吸管,所述抽吸管外侧面固定套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与排水槽之间相连接,所述抽吸管靠近絮凝池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抽水管之间相连通。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抽吸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贯穿抽吸管的一端与固定座之间相连接,所述抽吸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内部安装有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分别为向抽吸管的内部导通和向抽吸管的外部截止,所述排水管的内部也安装但单向阀且阀门的方向为向抽吸管的外部导通和向抽吸管的内部截止。

17、随着从动伞齿轮的旋转,下方的传动杆随之转动,此时下方的转盘随之旋转,位于转盘下方的连杆随之发生摆动,随着转盘的持续转动可带动连杆持续摆动,并对固定座施加向前的推力和向后的拉力,此时活塞板即可在抽吸管的内部前后往复位移,但活塞板向后位移时即可在抽吸管的内部产生负压,此时即可通过抽水管和进水管对絮凝池内部顶层的水流进行吸取将其吸入抽吸管的内部,而当活塞板向前位移时,即可在抽吸管的内部产生压力将位于抽吸管内部的水流通过排水管导出,通过活塞板的往复运动即可实现絮凝结束后清水的周期性导出,完成处理过程。

18、通过对污水所产生的动能再次进行利用,将旋转的运动转变为前后往复运动,并将前后的往复过程转变为负压作用和正压作用,实现水流的自动吸取和水流的自动导出,整个过程无需外部装置进行辅助,只需污水持续进入气体处理罐的内部,即可实现絮凝后的清水周期性的导出,避免传统装置使用水泵的抽吸方法导致的水泵易损坏问题,使用寿命较高且能源消耗极低。

19、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方法:

20、s1:污水处理时,通过将污水注入沉淀池的内部,并经过沉淀池的沉淀后上层的水流会通过溢水口溢出并自上而下流入进水槽的内部,此时水流即可进入气体处理罐的内部,并对位于气体处理罐内部的叶轮进行持续冲击,叶轮随之发生转动,完成动能传递;

21、s2:当叶轮发生转动时,储气管和主轴随之同步转动,此时通过向注气口的内部注入臭氧,随着储气管的转动即可将空气从出气孔处排出并与水流进行混合,实现对污水的初步处理,初步处理后的污水可通过排水槽进入下方的絮凝池内部等待进行絮凝处理;

22、s3:通过主动轴和同步带的传动即可启动齿轮箱的输入轴旋转,在絮凝开始前,通过注药口注入絮凝剂,并启动齿轮箱带动药剂存储管快速转动,此时絮凝剂即可通过药剂存储管外侧面的通孔进入絮凝池内部与污水混合,并通过搅拌网的快速转动使其与污水之间快速融合,此时通过逐渐减缓齿轮箱的输出端转速,使得搅拌网的转动速度减慢,此时慢速旋转的搅拌网可使药剂絮凝稳定进行,并避免絮凝物沉底,随着搅拌网转动速度的进一步降低,此时搅拌网即可对絮状物进行捕捉,完成絮凝物的捕获过程;

23、s4:完成絮凝物的捕获后,通过主动伞齿轮和从动伞齿轮的转换,即可带动转盘转动,此时位于转盘底端的连杆随之摆动,并对活塞杆施加向前的推力和向后的拉力,当活塞板朝转盘发生进行位移时,此时即可在抽吸管的内部产生负压并通过抽水管吸取絮凝池内部的清水,而当活塞板朝絮凝池方向进行位移时,即可在抽吸管的内部产生推力并将清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完成絮凝处理后水源的自动周期性排出过程。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5、1、本发明通过对污水自身所产生的动能进一步进行利用,将动能转变为搅拌网的转动,并利用搅拌网的转动实现絮凝剂和污水的充分混合,并通过改变搅拌网的转动速度,使其可以稳定絮凝物的形成以及防止絮凝物的沉底,并通过进一步降低搅拌网的转速,最终实现絮凝物的捕获过程,整个过程中搅拌不间断进行,可有效防止絮凝物的沉底且可自动完成絮凝物的捕获,有效降低人工参与程度,提高絮凝效率。

26、2、本发明通过对污水所产生的动能再次进行利用,将旋转的运动转变为前后往复运动,并将前后的往复过程转变为负压作用和正压作用,实现水流的自动吸取和水流的自动导出,整个过程无需外部装置进行辅助,只需污水持续进入气体处理罐的内部,即可实现絮凝后的清水周期性的导出,避免传统装置使用水泵的抽吸方法导致的水泵易损坏问题,使用寿命较高且能源消耗极低。

27、3、本发明通过对污水传递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利用,将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并将动能供后续的絮凝混合和絮凝物捕获以及清水的周期性导出进行使用,无需使用外部的动力,仅利用的水流的流动即可为整个装置提供动能,较为节能,可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符合节能环保的方针,适合批量装机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