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污水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73338发布日期:2023-11-09 15:1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污水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市政排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污水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1、市政污水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而生活污水即城市地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和径流污水。一般由城市管渠汇集并应经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入水体。但城市污水中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很多有机污染物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和生物累积性,易在水体和沉积物中不断累积,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部,危害人体健康。

2、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18964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水净化排水装置,包括消毒池,消毒池上连接有排水管,消毒池中间位置设置有过滤池,过滤池呈圆筒状,过滤池底端的周壁上开设有若干与消毒池连通的出水孔,过滤池内部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过滤池开口处的格栅盖板,格栅盖板底部设置有连杆,连杆远离格栅盖板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粗过滤板和细过滤板。

3、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可先将污水注入过滤池内部,则污水会先经过格栅盖板,接着由格栅盖板初步过滤的污水会继续经过粗过滤板和细过滤板进行二次过滤,从而能将污水中携带的小颗粒杂质滤出,最后过滤完成的污水金到达过滤池底部并通过出水孔均匀地流入消毒池内部进行后续的消毒处理。

4、其中污水经过格栅盖板时,污水中的杂质会被阻隔在格栅盖板的上表面,当格栅盖板上堆积较多杂质后,杂质易从格栅盖板的边缘掉落至消毒池中,对消毒池中的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污水处理效果较差,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杂质易堆积在格栅盖板上并滚落进消毒剂中,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污水排水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污水排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市政污水排水装置,用于排放污水,包括:

4、排水箱,所述排水箱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排水箱的侧壁上连通有向所述排水箱中通入消毒水的进水管,所述排水箱的侧壁上连通有出水管;

5、存放箱,水平设于所述排水箱中且顶部开口,所述存放箱长度方向的侧壁与所述排水箱长度方向的内壁贴合,所述存放箱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壁与所述排水箱宽度方向的一端内壁贴合,所述存放箱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壁与所述排水箱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壁之间形成为容纳空间;

6、排水组件,设于所述存放箱中,用于过滤所述存放箱中的污水,并将过滤后的污水排出所述存放箱;

7、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将容纳空间分隔为上方的污水区与下方的净水区,所述过滤组件用于承接从所述排水组件中排出的过滤后的污水,并进行过滤。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先将污水倒入存放箱中,污水在存放箱中进入排水组件中,此过程中排水组件对污水进行过滤,使得污水中颗粒较大的杂质阻隔在存放箱中,而经由排水组件过滤完成的污水通过排水组件输送至容纳空间内,并位于过滤组件中,然后由过滤组件对污水进行第二次过滤,使得污水中剩余的杂质被阻隔在过滤组件中,最后经两次过滤后的污水能够顺利通过过滤组件排至排水箱中。此时将消毒水通过进水管通入排水箱内,并与排水箱中过滤完成的污水混合,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再将消毒完成的水通过出水管排出,完成对污水的处理。

9、其中过滤出来的污水中的杂质都被遗留在存放箱和过滤组件中,且存放箱为内凹的箱体结构,杂质不易从存放箱中进入排水箱中与消毒水混合,而过滤组件分隔了容纳空间,使得过滤组件与排水箱中消毒水的连通的通道仅为穿过过滤组件,但杂质被过滤组件阻挡,即不会有位于污水区中已被过滤的杂质进入到净水区的排水箱中,从而避免杂质对消毒水的消毒效果造成影响,有效保证了消毒水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10、可选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

11、排水管,置于所述存放箱内,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开口并与所述过滤组件连通,所述排水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贯穿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周向侧壁与所述过滤孔的内壁贴合固定;

12、连接管,穿设所述存放箱,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伸至污水区中,另一端通过污水泵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污水泵设于所述存放箱上,所述污水泵用于将所述排水管的中水抽至所述过滤组件中。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倒入存放箱中后,水经过过滤网进入排水管内,过滤网将污水中直径大于过滤网上孔径的杂质阻隔在排水管外,即杂质存储在存放箱中,实现对污水中杂质的粗略的第一次过滤,也完成对杂质的存放。接着启动污水泵,将排水管中杂质较少的污水抽至连接管中,并由连接管排放至容纳空间中,落在过滤组件上,进行对污水的第二次过滤。

14、可选的,所述排水管水平设置,且所述排水管呈s型排布在所述存放箱中。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弯曲排布使得位于存放箱中的排水管的整体长度较长,从而使得单位时间内进入排水管中的污水量较多,进而增加了由污水泵抽至过滤组件中的水量,即单位之间内过滤污水的水量提升,最终与消毒水接触的水量也会增加,从而提升了处理污水的工作效率。

16、可选的,所述排水管的侧壁上固定有插块,所述存放箱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顶端贯穿所述存放箱的侧壁顶端,所述插块插入所述插槽中并能够在所述插槽中移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穿过过滤网进入排水管中,此时位于排水管中的污水仍掺杂有直径小于过滤网孔径的杂质,排水管杂质易粘黏在排水管的内壁上,长期使用后,排水管易发生堵塞,影响污水在排水管的流动。此时将排水管向上移动,使得插块在插槽中竖直上移,直至排水管从存放箱的顶部开口移动出存放箱,实现排水管的拆卸,从而便于对排水管进行清理。排水管清理完成后,将排水管上的插块从插槽的顶部开口插入插槽中,并向下移动,直至排水管移动至与存放箱的内底壁抵接,实现排水管在存放箱中的安装。

18、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19、转动杆,水平设置,所述转动杆沿所述排水箱的宽度方向布设,且所述转动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排水箱的内侧壁上;

20、过滤框,沿排水箱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过滤框包括竖直过滤板和圆弧过滤板,所述竖直过滤板竖直设置所述竖直过滤板的端壁与排水箱的内壁抵接,所述圆弧过滤板为以转动杆为圆心轴,以所述竖直过滤板为半径布设的四分之一圆弧面,所述圆弧过滤板的端壁与所述排水箱的内壁抵接,所述圆弧过滤板的底端与竖直过滤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21、转动块,所述转动块沿排水箱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转动块的端部截面为圆心角为90°的扇形,所述转动块的圆心轴与转动杆同轴,且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半径边与竖直过滤板抵接,所述转动块转动,所述转动块的圆弧面与所述存放箱的外侧壁抵接,转动块用于推动污水至所述过滤框中。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转动块的一侧半径边与竖直过滤板的外壁抵接,另一侧半径边即为水平且与过滤框的顶壁在同一水平面上。当污水泵将排水管中的污水从排水管的一端开口排出时,污水进入污水区中,并落至转动块的上以及竖直过滤板和圆弧过滤板组成的扇形框体内。其中位于过滤框中的污水,污水中的杂质被过滤框阻隔在过滤框中,而水经过过滤框进入排水箱中。

23、同时,驱动转动杆带动转动块向上翻转,使得转动块与过滤框的外壁分离,同时,使得转动块与过滤框顶壁相齐平的侧壁转动至竖直状态,即推动污水至过滤框中,推动污水流动,增加污水穿过过滤框进入排水箱中的速率,提高工作效率。

24、此过程中转动块远离转动杆的侧壁始终与存放箱的侧壁抵接,即污水不易从转动块和存放箱的侧壁之间渗漏至排水箱中,使得经排水组件第一次过滤后又经过滤框进行第二次过滤,保证过滤的彻底性,使得消毒水的消毒效果不易受杂质影响,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效果。

25、可选的,所述过滤框的上方设有挡水罩,所述挡水罩与所述排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水罩用于将污水引至所述过滤框内。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从排水管的一端开口排出至容纳空间中后,挡水罩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污水不易溅至挡水罩远离过滤框的一侧,即将污水限制在过滤框和挡水罩之间,同时挡水罩的内壁起到导向作用,当污水落在挡水罩的内壁上时,污水会顺着挡水罩内壁的轨迹滴落进过滤框中,从而实现引流,增加了转动块向上翻转,推动转动块上方的污水至过滤框的中的稳定性。

27、可选的,所述转动块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垂直于所述转动杆,且所述挤压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所述转动块转动驱动所述挤压板抵接在所述过滤框的内壁上。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块向上翻转时,带动连接杆和挤压板同时向靠近过滤框的方向移动,直至转动块转动90°后,挤压板转动至与过滤框的内壁抵接,在推动污水流动的同时,也将杂质按压在过滤框的内壁上,从而将杂质中的污水挤压出来,便于将过滤框的污水穿过过滤框流至排水箱内,提升污水穿过过滤框的速率,提高工作效率。

29、可选的,所述挤压板能够在所述连接杆上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转动块的方向移动,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板固定,用于将所述挤压板向远离所述转动块的方向推进。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块转动,使得挤压板与杂质抵接,并将杂质挤压在过滤框的内壁上,当过滤框中堆积的杂质较多时,挤压板与过滤框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使得挤压板向过滤框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变短,但转动块的移动距离不变,从而使得此时扭簧发生形变,使得挤压板在连接杆上向靠近转动块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挤压板和过滤框的内壁形成夹角,不会对转动块的转动造成干涉。而扭簧始终施加将挤压板向靠近过滤框的方向推进的力,使得挤压板与杂质抵接,从而将杂质按压在过滤框的内壁上,便于将杂质中的污水挤压出来,

31、可选的,所述过滤框的侧壁上固定有安装块,所述排水箱的内壁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插设在所述安装槽中并能够在所述安装槽中移动,所述排水箱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过滤框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槽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铰接有用于封盖所述安装孔的盖板。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框中堆积过多杂质后,杂质易堵塞过滤框上的孔隙,此时向远离排水箱的方向转动盖板,使得安装孔呈打开状态,接着将过滤框的一端由安装孔抽出排水箱,实现过滤框的拆卸,便于对过滤框进行清理。过滤框清理完成后,将过滤框插入安装孔中,且安装块对准安装槽,并由安装槽的一端插入安装槽内,接着安装块在安装槽中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过滤框完全置于排水箱内,实现将过滤框在排水箱中的安装,接着再将盖板向靠近排水箱的方向移动,重新封堵住安装孔,便于进行污水的处理。

33、可选的,所述存放箱包括:

34、存放框,上下贯通,所述存放框的外壁贴合固定在所述排水箱的内壁上,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存放框长度方向的一侧和所述排水箱的内壁之间,所述插槽和所述污水泵均设于所述存放框的内壁上;

35、存放板,位于所述存放框的底部,所述存放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排水箱的内壁上;

36、推进弹簧,设于所述存放板的底壁与所述排水箱的内侧壁之间,所述推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排水箱的内壁固定,另一侧与所述存放板的底壁固定,用于将所述存放板靠近过滤组件的一端以转轴为轴向下翻转。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处理完成后,先向上抬升排水管,使得插块抽离出插槽,实现排水管的拆卸,而排水管上移的过程中,存放板失去向下的挤压力,并在推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存放板以转轴为轴转动,从而使得存放板靠近转动块的一端向下翻转并与存放框分离,而存放板的另一端则向上移动,使得此时的存放板呈倾斜状态,而堆积在存放箱内未能进入排水管中的杂质和污水会顺着存放板移动,并从存放板和存放框之间的间隙处流至容纳空间中,即位于转动块和过滤框上,实现对存放箱的清理。接着驱动转动块转动,推动污水流动并实现对杂质的挤压,便于进行污水的处理。

3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39、1、工作时,先将污水倒入存放箱中,污水在存放箱中进入排水组件中,此过程中排水组件对污水进行过滤,使得污水中颗粒较大的杂质阻隔在存放箱中,而经由排水组件过滤完成的污水通过排水组件输送至容纳空间内,并位于过滤组件中,然后由过滤组件对污水进行第二次过滤,使得污水中剩余的杂质被阻隔在过滤组件中,最后经两次过滤后的污水能够顺利通过过滤组件排至排水箱中。此时将消毒水通过进水管通入排水箱内,并与排水箱中过滤完成的污水混合,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再将消毒完成的水通过出水管排出,完成对污水的处理;

40、2、当污水倒入存放箱中后,水经过过滤网进入排水管内,过滤网将污水中直径大于过滤网上孔径的杂质阻隔在排水管外,即杂质存储在存放箱中,实现对污水中杂质的粗略的第一次过滤,也完成对杂质的存放。接着启动污水泵,将排水管中杂质较少的污水抽至容纳空间中,并落在过滤组件上,进行对污水的第二次过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