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无害化修复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57767发布日期:2024-01-06 23:4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无害化修复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填埋场处理,具体为一种基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无害化修复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1、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也是传统的废物处理方法之一。它是将垃圾埋在土地中并加以覆盖的过程,以减少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垃圾填埋场通常包括垃圾堆放区、排水系统、排气系统、封土层和覆盖物以及监测和管理设施。

2、垃圾填埋场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垃圾渗漏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有害气体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和监测措施,并推动可持续的废物管理方法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无害化修复处理工艺,解决了目前针对垃圾填埋场的修复缺少一种全面而高效处理工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无害化修复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原位好氧修复

4、首先在填埋堆体中埋设注气井、注液井和抽气井,通过抽气井将其中的垃圾填埋尾气抽出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气,同时使用注气风机将新鲜空气通过管道和注气井加压注入堆体,而渗滤液则经收集处理达到回灌要求后回灌至垃圾堆体,并对反应物的温度、湿度以及垃圾气体进行监控,创造理想的有氧反应环境使填埋堆体进行快速的生态恢复;

5、s2.垃圾填埋场异位开采修复

6、在开采前,为避免填埋场内部可燃气体爆炸及有毒有害气体的二次污染,需对堆体进行预处理,为接下来的开采提供安全和技术保障,此外,在开采前需对开采堆体进行勘察以及风险评价,从而了解堆体的特点以及填埋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在确保满足实施异位开采修复的条件后进行堆体开采;开采后的填埋垃圾经过预筛分、磁选机、滚筒筛以及比重分选多个工序被分为筛上轻质物、骨料、腐殖土精细筛分以及金属多个组分,其中筛上轻质物可以被回收或进行焚烧处理,而腐殖土由于具有大量的营养物质,经检测合格后可进行山体修复、园林修复以及土壤改良,骨料则能够被进一步加工再利用;最后,为保证开采后释放出的土地资源能够不受原有填埋场存量垃圾的影响而用作他用,需要利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方法对其进行土壤修复;

7、s3.填埋场存量垃圾资源化利用

8、(1)腐殖土利用

9、a腐殖土用作种植、绿化用的营养土

10、首先对存量垃圾筛分后获得的腐殖土进行重金属检测,若其重金属检测含量未能达标则进行重金属污染腐殖土治理工作,若治理后仍不达标则进行隔离填埋;在重金属指标满足要求后进行包括有机质、水分其他指标的检测,若满足条件,则可作为营养土使用,而若不满足要求,则进行晾晒、添加养分物质处理,达标后作为园林绿化及矿山修复利用,若不达标,经无害化处理后进行回填;

11、b腐殖土作为填埋场覆盖材料

12、利用填埋场自身的腐殖土作为填埋场运营后期的覆盖材料进行覆盖填埋;

13、c腐殖土作为反应器填料用作废水处理

14、由于腐殖土质地疏松,具有较多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此外,腐殖土中含有大量高活性的微生物,能够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腐殖土主要作为生物反应床的填料;

15、(2)传统废塑料利用

16、a存量塑料热解制油

17、废塑料经过分选、破碎以及干燥预处理后经加热并保持在300-400℃条件下进行热裂解,产生的油气经冷凝得到燃料油,而其中的不凝气体经中和处理后转变为可燃气体进行再利用;

18、b存量塑料造粒再生

19、将废旧塑料进行分选、破碎、清洗以及干燥预处理后在造粒机的作用下进行熔融加工,并切割成小颗粒进行再利用;

20、c存量塑料焚烧回收能量

21、通过废塑料在焚烧炉中焚烧时释放的能量,采用热交换器将其转化为热水或通过锅炉将其转化为蒸气再利用,焚烧塑料废弃物回收能量的方法主要有2种,分别为直接焚烧以及生产垃圾衍生燃料,其中直接燃烧是指使用专用焚烧炉焚烧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热能,使用的焚烧炉包括流动床式焚烧炉、浮游式焚烧炉和转炉式焚烧炉中的任意一种;而生产垃圾衍生燃料则指将填埋场存量垃圾中的塑料与其他可燃物混合后制成衍生燃料;

22、(3)砖瓦石块利用

23、将存量垃圾中的砖瓦石块进行粉碎后与辅料混合,然后压制成地面砖;

24、s4.填埋场封场与植被恢复

25、首先结合堆体现状对填埋场进行加固整形,消除安全隐患,并设置相应的覆盖系统以防或减少渗滤液体的渗入,控制恶臭气体的排放以及污染物、病菌的扩散;其次设置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将垃圾自身产生的渗滤液以及填埋区的填埋地表水进行收集处理;随后设置合适且有效的填埋气收集处理系统来对填埋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合格后对其进行回收或排放;再次在覆盖物质上种植植被,使植被发挥其生态修复能力对堆体进行生态修复,并实现对景观的美化和改善;最后对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进行长期的管理与维护,以减少填埋场封场后垃圾堆体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26、s5.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27、渗滤液首先进入均质调节池中,并向调节池内加入药剂进行预处理,随后渗滤液进入生物处理系统中,首先流经反硝化反应器,再经过硝化反应器进行反应,并在硝化反应器内进行曝气处理,随后产生的混合液回流至反硝化反应器内循环处理三次后,混合物进入超滤膜装置内进行超滤处理,超滤时产生的污泥同样回流至反硝化反应器内循环处理三次后排出;随后水体通过进水泵进入膜滤浓缩系统内,并通过增压泵加压至碟管式反渗透组件中,再通过循环泵往复循环渗透处理,循环三次后清液再进入蒸发结晶系统中;渗滤液清液首先进行预处理将污泥脱出,渗滤液再通过蒸发装置进行浓缩处理,随后再经过离子交换后达标排放;

28、s6.地下水和土壤修复治理

29、a固化/稳定化技术

30、首先将土壤从污染地挖至处理中心堆场,堆场底部做好防渗;将土壤进行破碎和筛分;将预处理的土壤通过搅拌机调节水分,加入固化或稳定剂进行连续搅拌;排出土壤转移到暂存区,进行养护,确定达标后进行填埋处理;

31、b氧化/还原技术

32、首先通过药剂注入系统向土壤或地下水区域注入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化学反应,使土壤或地下水中污染物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同时在注入井附近布设检测井,对污染区的污染物、药剂分布和修复效果进行监测;

33、c土壤热脱附技术

34、首先对污染土壤进行筛分、脱水、破碎、磁选处理,将处理后的土壤排入热转窑中,土壤与热转窑燃烧器产生的火焰直接接触,将污染土壤加热至目标污染物沸点以上,促进污染物气化挥发,加热时产生的尾气经旋风除尘、有机物焚烧、冷却降温、布袋除尘和碱液淋洗处理,实现尾气的达标排放;

35、d地下水抽出处理

36、根据地下水污染范围,在污染区域布设抽水井,并通过水泵将污染的地下水抽取到地面进行处理,处理系统包括地下水控制系统、污染物处理系统和地下水监测系统;

37、e可渗透反应墙

38、在污染地下水区域安装透水的活性材料墙体,当污染羽状体通过反应墙,污染物与墙体发生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的作用,从而实现地下水的净化目的。

39、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渗滤液收集的步骤具体如下:

40、渗滤液经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进入液体储存池内储存,当需要回灌时通过回灌泵抽取经液体投加管线回灌至垃圾堆体内;

41、所述步骤s1中,垃圾填埋尾气的处理步骤具体如下:

42、在负压状态下,通过抽气井将反应剩余的氮气及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汽从填埋场抽出,并由抽风风机通过连接的填埋气抽气管线从垃圾场内的抽气井抽出,通过汽水分离器和吸收塔进行处理后排放至大气中。

43、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的地下水抽出处理,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44、捕获区分析和优化系统设计: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捕获区、分析地下水流场;

45、建立地下水控制系统:将污染源与地下水污染羽相结合,建立抽取井群系统;安装抽水泵,抽取地下水;

46、处理抽取地下水:选择生物法、物化法合适处理技术对污染地下水进行处理;

47、监测效果评估:建立地下水抽取检测系统,评价处理效果。

4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无害化修复处理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49、1、本发明通过采用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将填埋场稳定化程度较低的区域开展原位修复工作,而在另一部分稳定化程度较高的区域进行异位开采修复工作。该技术不仅能够发挥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的优点,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技术劣势所带来的影响。其中原位好氧稳定化技术将填埋场作为生物反应器,能够使填埋场中的新鲜垃圾快速降解,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能够满足填埋场场地中度利用的标准,达到场地修复治理的目的;而异位开采利用技术路线对填埋场污染治理较为彻底,同时能够实现部分存量垃圾的再利用,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该技术能够充分释放填埋场占用的土地资源,同时还可提升周边土地的价值,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显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