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膜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3178发布日期:2024-01-26 16:1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膜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膜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1、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利用膜作为分离介质,产水水质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2、目前,授权公开号为cn10131873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膜过滤分离设备,其包括膜分离池,膜分离池内置内置式膜组件,以及还集成了膜系统进料泵、污泥回流泵系统、膜组器曝气管和产水管配套的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膜过滤分离设备还可以接有在线清洗管。根据工程需要,可将所述的膜分离池、内置式膜组件、膜系统进料泵、污泥回流泵系统、膜组器曝气管和产水管配套的装置集中设置或集成在单一模块中。

3、在内置式膜组件对污水进行过滤产水的时候,会有一些污泥粘附在内置式膜组件上,内置式膜组件的过滤产水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产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对产水效果的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膜分离系统。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膜分离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膜分离系统,包括分离池、膜组器和产水管,所述分离池内形成有分离腔,所述膜组器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所述产水管设置在所述膜组器上;还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摇杆、拐臂和驱动组件,所述摇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分离池上,所述拐臂设置在所述摇杆上,且所述膜组器与所述拐臂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分离池上且与所述摇杆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垃圾渗透液转移到分离池的分离腔内,然后膜组器对垃圾渗透液进行过滤产水,过滤产出的水进入到产水管内并排出;在膜组器过滤产水的时候,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带动摇杆转动,摇杆带动拐臂转动,拐臂就会带动膜组器转动,使膜组器产生有效的抖动,运动的膜组器和水扰动产生的剪切力就可以将粘附在膜组器上的污泥甩出,从而减少对产水效果的影响;而且能够减少膜组器的清洗周期。

5、可选的,所述分离池上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移动块,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设置在所述分离池上,所述移动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摇杆均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移动块运动,移动块就会带动摇杆和驱动组件的位置发生变化,摇杆上的拐臂就会带动膜组器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膜组器在分离腔内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了适用范围。

7、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撑块、减速器、驱动电机和驱动轴,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分离池上,所述减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减速器上,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摇杆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经过减速器的传导下,驱动轴会转动,驱动轴上就会带动摇杆转动,摇杆带动拐臂转动,拐臂带动膜组器做圆周运动。

9、可选的,所述分离池上设置有拆分机构,所述拆分机构包括限定块、第一转轴、限制块、限定环、滑块、同步块和调节组件,所述限定块设置在所述分离池上,所述限定块上开设有放置所述摇杆的限定槽;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限定块上,所述限制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限制块抵触位于所述限定槽内的所述摇杆;所述限定环设置在所述摇杆上,且所述限定环抵触所述限定块;所述滑块滑移设置在所述分离池上,所述支撑块设置所述滑块上;所述同步块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且所述摇杆上开设有与所述同步块卡接的同步槽;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分离池上,且所述滑块和所述第一转轴均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摇杆放置在限定块的限定槽内,并使限定环抵触限定块;然后启动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滑块滑移,并且调节组件也能够带动第一转轴转动;滑块移动的时候,滑块上的支撑块带动减速器运动,使减速器上转动轴上的同步块进入到摇杆的同步槽内;第一转轴转动的时候,第一转轴带动限制块转动,使限制块抵触位于限定槽内的摇杆;当限制块抵触摇杆的时候,同步块正好进入到摇杆的同步槽内并与同步槽卡接。

11、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电机、第一齿轮、齿条、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转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调节电机设置在所述分离池上,所述第一齿轮键连接在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滑块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分离池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分离池上,所述第三齿轮键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键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调节电机,调节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上的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限制块转动,使限制块抵触位于限定槽内的摇杆;第一齿轮转动的时候,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带动滑块滑移,滑块上的支撑块也会运动。

13、可选的,所述拐臂上设置有与所述膜组器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块转动设置在所述拐臂上,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三连接块设置在所述膜组器上,所述第三连接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卡接的连接槽;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块上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连接块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三连接块上的连接槽卡接,然后用连接组件将卡接在连接槽内的第二连接块固定在第三连接块上;拐臂在转动的时候,拐臂上的第一连接块带动第二连接块运动,第二连接块通过连接组件带动第三连接块运动,第三连接块带动膜组器运动,从而实现膜组器做圆周运动。

15、可选的,所述分离腔自下向上依次分为沉淀区和过滤区,所述膜组器位于所述过滤区内;所述分离池上设置有与所述沉淀区连通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泵。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渗透液进入到分离池内,污泥会在沉淀区内进行沉淀,沉淀后的垃圾渗透液会进入到过滤区内并通过膜组器进行过滤产水;垃圾渗透液内的污泥先在沉淀区内进行沉淀,从而减少污泥大量粘附在膜组器上影响膜组器的过滤作用;当沉淀区内污泥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启动排污泵,使污泥通过排污管排出沉淀区,减少污泥过多致使污泥粘附在膜组器上影响膜组器过滤的现象。

17、可选的,所述沉淀区的横截面积朝远离所述过滤区的方向逐渐变小,且所述排污管与所述沉淀区横截面积小的一端连通;所述分离池上设置有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固定杆、升降块、升降件、封堵块、封堵板和调整组件,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分离池上;所述升降块通过所述升降件滑移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封堵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块上,所述封堵块朝远离所述排污管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变大,所述封堵块能够抵触所述沉淀区的侧壁,所述封堵块上开设有下漏孔;所述封堵板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封堵板均通过一个所述调整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封堵块上,且多个所述封堵板上共同覆盖所述下漏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最开始时,封堵块靠近排污管的一端没有抵触沉淀区的侧壁且与沉淀区的侧壁存在一定的间隙,而且封堵板位于下漏孔内。垃圾渗透液中的污泥能够通过封堵块与沉淀区侧壁之间的间隙,也能够通过封堵块的下漏孔;当需要排出污泥的时候,启动调整组件和升降件,调整组件带动封堵板运动,使多个封堵板实现对下漏孔的封堵;升降件带动升降块在固定杆上滑移,升降块带动封堵块朝靠近排污管的方向运动,使封堵块的侧壁抵触沉淀区的侧壁,封堵块与沉淀区的侧壁之间不再存在间隙;最后再启动排污泵,实现污泥的排出;设置的封堵机构能够在排出污泥的时候,减少大量污水随着污泥一起排出的现象。

19、可选的,所述过滤区内设置有折流挡板,且所述折流挡板将所述过滤区分为进污区和产水区,所述进污区和所述产水区均与所述沉淀区连通,所述膜组器位于所述产水区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渗透液进入到进污区内,接着再进入到沉淀区内进行沉淀,然后再进入到产水区内通过膜组器进行过滤产水;垃圾渗透液内的污泥能够在沉淀区内进行沉淀,从而减少污泥大量粘附在膜组器上影响膜组器的过滤作用。

21、可选的,所述膜组器上设置有过滤膜束,且所述过滤膜束具有5%-10%松弛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过滤膜束能够对膜组器内的过滤膜进行固定,减少过膜组器在运动的时候,出现过滤膜运动出膜组器的情况。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设置的调整机构,能够使膜组器产生有效的抖动,将粘附在膜组器上的污泥甩出,从而减少对产水效果的影响;而且能够减少膜组器的清洗周期;

25、2.设置的移动组件能够使膜组器在分离腔内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了适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