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径流综合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到公路交通工程、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路面径流综合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水污染极其严重的大国,随着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在给人们再来便利交通的同时也给公路周围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高速公路营运期间,路面上会残留很多污染物,如S、C0D、重金属、P、N营养物氯化物、油脂和PAHs等,随着雨水的冲刷形成路面径流,会对周围的水体或是土壤造成污染,并最终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同时在公路的建设中,会不可避免的穿越一些重要的水源保护区、河流、湖泊等,在跨越这些水敏感地区时如不对路面径流进行处理而直接排放,则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后果。
[0003]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是不对路面径流进行处理或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在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忽略了对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净化后的径流是可以排入到自然水体或是回灌农田并不是都要通过下水道进行排水。所以,在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也要协调好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做到公路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最小是极其重要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路面上的污水净化后进行集中的排水和蓄水,可再利用于农田灌溉、公路旁景观养护,从而能有效保护道路的周边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的路面径流综合净化装置。
[0005]—种路面径流综合净化装置,包括路面径流收集装置和人工湿地结构,所述路面径流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路面径流的生态边沟,所述生态边沟的上侧为进水口,底部设有集水系统,
[0006]所述人工湿地结构包括潜流式湿地和表面流湿地,所述路面径流收集装置通过集水系统中排水管与所述潜流式湿地的径流水流入口连接,所述潜流式湿地和表面流湿地之间通过过水槽连接,所述表面流湿地的径流水流出口与排水沟连接。
[0007]所述生态边沟入水口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格栅,所述格栅的底部设置有颗粒收集袋,所述生态边沟从进水口到出水孔依次设有种植土壤层、第二卵石层、蛭石层和碎石层,所述种植土壤层、第二卵石层、蛭石层和碎石层之间均由土工布相隔。
[0008]所述生态边沟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所述生态边沟的边坡坡度为1:0.5,底部沿排水方向设有一定的纵坡,所述生态边沟的纵坡坡度为I: 100
[0009]所述集水系统包括集水主管、集水支管和排水管,多根所述集水支管并排设置在生态边沟的底部,每根所述集水支管上均设置有多个集水孔,所述集水孔设置在生态边沟的底部且迎着生态边沟水流方向布设,所述集水主管沿生态边沟的纵向设置,所述集水支管与集水主管连通,所述集水主管上沿集水主管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排水管。
[0010]所述集水主管上每隔20m设置有一排水管,所述集水主管直径为600mm,所述集水支管直径为400mm,所述集水孔孔径为40mm,相邻集水孔间距为30mm,所述第二卵石层采用粒径为30?50mm的卵石构成,层厚为200?300mm,所述輕石层米用粒径为3?5mm輕石构成,层厚为200?400mm,所述碎石层米用粒径为40?60mm的块石构成,层厚为600?800mm。
[0011]所述过水槽在与潜流式湿地连接侧的槽壁高于与表面流湿地连接侧的槽壁,所述过水槽与潜流式湿地连接侧的槽壁下部布设有用于将潜流式湿地内的水排入过水槽的多根过水管,所述过水槽底部的过水管沿水流方向布设,所述过水槽在与潜流式湿地连接侧的内槽壁从顶部向下设置多层跌水层,相邻所述跌水层的伸出长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加。
[0012]所述过水槽底部铺设有石块层,所述潜流式湿地和表面流湿地内在与过水槽的槽壁连接侧均设有与潜流式湿地和表面流湿地的基质层厚度相同的第一卵石层。
[0013]所述潜流式湿地的边坡坡度为1:1,所述潜流式湿地床底沿水流动方向设置一定纵坡,所述潜流式湿地的纵坡坡度为1:100,所述潜流式湿地的长宽比为1:1?6:1,所述表面流湿地边坡坡度为1:1,表面流湿地的床底沿水流动方向设置一定纵坡,所述表面流湿地的纵坡坡度为I: 100,湿地的长宽比为1:1?3:1。
[0014]所述潜流式湿地的床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种植层、吸附层和透水层,所述表面流湿地的床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种植层和透水层。
[0015]所述种植层材料为的砂性土,所述吸附层为具有吸附性能的材料构成,所述透水层材料为粒径为8?16mm的碎烁石构成。
[0016]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包含了对路面径流的收集到处治到排出整个过程,通过生态边沟收集路面径流并对其进行初期净化后,通过生态边沟底布设的排水管将径流水排至组合式人工湿地内并在此得到进一步过滤和净化,最终获得满足排放要求,对环境无害的自然雨水,
[0017]本发明在生态边沟靠路面侧坡面处设置格栅及颗粒收集袋,可以有效拦截大颗粒径或是泥土、落叶等大型污染物。在生态边沟底层设置集水管、排水管,可以达到快速、集中排水的目的。
[0018]通过组合式人工湿地,将潜流式湿地和表面流湿地组合,按水体流向依次为潜流式湿地、过水槽和表面流湿地。运行时,径流经边沟向潜流式湿地布水,水流从湿地表面过滤渗透至床底然后从底部横向移动至过水槽中,待水槽中水流逐渐溢满后再从槽顶漫流至表面流湿地中,最后经表面流湿地的进一步净化后从排水沟就近排出,解决了路面径流收集与处治中径流量的不确定性问题,过水槽的主要功能有缓存积水、跌水增氧和进水布水,不仅能适应径流量大的情况,同时在少雨季节时还能通过缓存一定量的雨水来保证潜流式湿地内的水位高度。
[0019]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将径流中的大型污染物和小型污染物进行分离,避免周围环境污染,在高速公路穿越水源保护群路段时可以保障周围水体和土壤的安全,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可以提高路面径流后期处治效果,即使直接排出,也不会污染水体,最终达到减小径流污染物对自然水体水质的影响,有效的保护水体环境和节约水资源,本发明能有效保护道路的周边环境,同时与自然融为一体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发明生态边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发明集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发明人工湿地结构的俯视图。
[0024]图中标号:1、路面径流收集装置;2、集水系统;3、潜流式湿地;4、第一卵石层;5、表面流湿地;6、排水沟;7、跌水层;8、过水管;9、块石层;11、格栅;12、土工布;13、生态边沟;
14、种植土壤层;15、卵石层;16、輕石层;17、集水支管;18、集水孔;19、集水主管;110、排水管;111、碎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发明专利涉及到一种路面径流综合净化装置,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和思想达到其目的与功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包括路面径流收集装置I和人工湿地结构,所述路面径流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路面径流的生态边沟13,所述生态边沟13的上侧为进水口,底部设有集水系统2,
[0027]所述人工湿地结构包括潜流式湿地3和表面流湿地5,所述路面径流收集装置通过集水系统中排水管与所述潜流式湿地的径流水流入口连接,所述潜流式湿地和表面流湿地之间通过过水槽连接,所述表面流湿地的径流水流出口与排水沟连接。
[0028]生态边沟I由混凝土砌筑,边厚150mm,底厚300mm,边沟深1.5m,沟底采用混凝土砌筑一边可以防止水流渗入浸泡路基,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地下水渗入;边沟靠路面侧边坡处设置格栅11,格栅11下布置颗粒收集袋,初步过滤去除较大粒径或是大型杂质污染物;经过格栅11过滤后,径流流入下方生态边沟13,生态边沟13最上层为种植土壤层14,种植土壤层14厚度为控制径流下渗速度而定,下渗速度为0.3?0.6m/h,在经过土壤层的减渗后,径流流入下方的第二卵石层15,第二卵石层15采用粒径为30?50mm的光滑卵石组成,层厚200mm,汇集水流流入到輕石层16,輕石层采用粒径为3?5mm輕石组成,层厚300mm,路面径流中的主要污染物如重金属、石油类及悬浮物质在蛭石层16中,得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