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机式液体喷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146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扳机式液体喷射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收容液体的容器的口部而使容器内的液体从喷嘴喷射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于收容除霉剂、洗涤剂、衣料用上浆剂、住宅用蜡、发胶、空气清新剂、驱虫剂、农药、药品等液体的容器的口部的喷射器,公知通过扳机的操作使泵动作,使这些液体从喷嘴成为雾状或泡沫状而进行喷射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

这样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具有通过安装盖等安装于容器的口部的喷射器主体,在该喷射器主体安装有泵并且设置有向该泵压送的液体的送出流路,在该送出流路的作为出口端的送出口安装有喷嘴。在喷嘴设置有直径比送出流路的直径小的喷射孔,利用泵经由送出流路压送至送出口的液体从该喷射孔朝向外部喷射。另外,还公知有将喷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喷射器主体,通过使喷嘴转动来切换喷射孔的开闭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

这样的喷嘴通常通过使用金属模具的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形,形成为如下形状,即,在具有喷射孔的间隔壁的外周一体地设置有圆筒状的外周壁,并且在该外周壁的内周面一体地设置有从该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环状的卡止突起。另一方面,在喷射器主体一体地设置有与送出口相连的圆筒状的安装部,在该安装部的外周面一体地设置有突起部。喷嘴通过使其外周壁嵌入安装部的外侧,并且使卡止突起与突起部扣合,从而在卡止于安装部的状态下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安装(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9073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在扳机式液体喷射器中,由于从设置于喷嘴的小喷射孔使大量的液体成为雾状或泡沫状而进行喷射,所以液体喷射时的送出流路和喷嘴内的压力升高。因此,需要增大设置于喷嘴的外周壁的卡止突起与设置于安装部的外周面的突起部之间的扣合的扣合量,来提高喷嘴安装到安装部的安装强度。

但是,如果增大扣合的扣合量,则在将喷嘴嵌入安装部的外侧时卡止突起与突起部强力接触,产生所谓的称作“卷边”的塑性变形,存在在安装于喷射器主体的安装部的喷嘴的位置产生偏差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机式液体喷射器,该扳机式液体喷射器充分确保喷嘴安装到安装部的安装强度,并且防止安装喷嘴时的塑性变形从而能够提高喷嘴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喷射器主体,其安装于收容液体的容器的口部;泵,其通过扳机的操作进行动作,将所述容器内的液体通过设置于所述喷射器主体的送出流路压送到送出口;喷嘴,其安装在所述喷射器主体上,将被压送到了该送出口的液体向外部喷射,

所述喷射器主体具有与所述送出口相连的圆筒状的安装部,

所述喷嘴具有覆盖所述安装部的开口端并设置有喷射孔的间隔壁、与该间隔壁的外周相连并覆盖所述安装部的外周的筒状的外周壁,并且相对于所述安装部,能够在所述喷射孔与所述送出口连通的打开位置、所述喷射孔相对于所述送出口被截断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

所述外周壁具有卡止突起,所述卡止突起从该外周壁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且与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周面的突起部扣合而使所述喷嘴卡合保持于所述安装部,

在该卡止突起的内缘部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在所述喷嘴位于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的中间的情况下,减小与所述突起部的扣合的扣合量。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优选的是,所述喷嘴构成为,从所述打开位置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向任一侧转动了90度的位置为所述关闭位置,

所述凹部被配置为,所述喷嘴在向从所述打开位置朝向所述关闭位置的方向转动了45度的状态下与所述突起部卡合。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优选的是,所述外周壁具有肋,所述肋从该外周壁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且在所述卡止突起与所述突起部扣合的状态下与该突起部抵接。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优选的是,所述喷嘴具有:

喷嘴主体,其一体地形成有所述间隔壁和所述外周壁;

喷嘴盖体,其安装于该喷嘴主体,经由铰链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覆盖所述喷射孔并且能够改变喷射形态。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扳机式液体喷射器,该扳机式液体喷射器充分确保喷嘴向安装部的安装强度,并且防止安装喷嘴时的塑性变形,从而能够提高喷嘴的安装稳定性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的从侧面观察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3(a)是表示图1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中的喷嘴及安装部的主视图及x-x剖视图,图3(b)是表示将喷嘴安装于安装部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及y-y剖视图。

符号说明

1:扳机式液体喷射器

2:容器

2a:口部

2b:公螺纹

10:喷射器主体

11:主体部

11a:通气孔

12:泵

13:连结筒

14:安装盖

14a:母螺纹

15:密封部件

16:直立部

17:延伸部

17a:安装部

18:管

19:送出口

20:缸体

20a:外部空气导入口

21:活塞

21a:凹部

22:流出流入孔

23:第一逆止阀

24:第二逆止阀

25:扳机

26:枢轴

27:销部件

28:护罩

30:正倒两用机构

31:逆止阀单元

31a:阀体

31b:阀室

31c:流出孔

31d:流入开口

31e:倒立时用流路

40:喷嘴

41:喷嘴主体

41a:间隔壁

41b:外周壁

41d:封闭筒部

41e:切换筒部

42:喷嘴盖体

42a:保持部

42b:铰链

42c:罩部

42d:卡止爪

42e:把手部

43:切换轴部

44:喷射孔

45:通孔

46:卡止突起

46a:凹部

47:突起部

48:突起

49:突起

50:肋

p1:吸入流路

p2:送出流路

s:板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更具体地示例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专利权利要求、摘要及附图中,将后述的喷射器主体的护罩的顶壁所处于的一侧作为上方(图1中的上侧),将设置有安装盖的一侧作为下方(图1中的下侧)。另外,将设置有喷射器主体的喷嘴的一侧作为前方(图1中的左侧),将其相反侧作为后方(图1中的右侧)。另外,将与喷射器主体的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中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作为侧方(左右方向)。

图1所示的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1用于安装到将例如除霉剂、洗涤剂、衣料用上浆剂、住宅用蜡、发胶、空气清新剂、驱虫剂、农药、药品等液体作为内容液进行收容的容器2的口部2a。在图1中,表示将该扳机式液体喷射器1安装于容器2的口部2a的状态。

该扳机式液体喷射器1具有安装于容器2的口部2a的喷射器主体10。该喷射器主体10具有树脂制的主体部11、安装于该主体部11的泵12。

主体部11的下端为连结筒13,安装盖14以相对于该连结筒13转动自如的方式保持在该连结筒13上。安装盖14形成为圆筒状,在使连结筒13与容器2的口部2a嵌合的状态下使设置于安装盖14的内周面的母螺纹14a与设置于容器2的口部2a的外周面的公螺纹2b螺纹结合,主体部11固定于容器2的口部2a。需要说明的是,符号15是密封容器2的口部2a与连结筒13之间的密封部件。

主体部11形成为具有从连结筒13朝向沿其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直立部16、沿与该直立部16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7的外形呈大致l形的形状。在直立部16的内部设置有与连结筒13连通的吸入流路p1,在该吸入流路p1的下端(后述的正倒两用机构30的下端)连接有插入容器2的内部的吸引用的管18。另一方面,在延伸部17设置有沿与吸入流路p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送出流路p2,在该送出流路p2的前端设置有送出口19。

泵12具有安装于主体部11的缸体20、移动自如地组装于缸体20的内部的活塞21。缸体20的内部经由流出流入孔22与吸入流路p1及送出流路p2连通。

在吸入流路p1的与流出流入孔22相比位于下方侧(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逆止阀23。该第一逆止阀23以允许从容器2的内部朝向流出流入孔22的液体的流动,阻止因泵12的动作从流出流入孔22吐出的液体通过吸入流路p1向容器2侧的流动的方式动作。另外,在与流出流入孔22相比位于上方侧(下游侧)的送出流路p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逆止阀24。该第二逆止阀24以允许因泵12的动作从流出流入孔22吐出的液体通过送出流路p2向送出口19的流动,阻止从送出口19侧朝向流出流入孔22的液体的流动的方式动作。

在主体部11安装有扳机(操作杆)25。该扳机25在其一端侧利用枢轴26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受到主体部11支承。在扳机25的中间部设置有销部件27,该销部件27与设置于活塞21的前端的凹部21a卡合。由此,扳机25利用销部件27转动自如地与活塞21的前端连结。另外,基端固定保持在主体部11的弯曲形状的板簧s的前端卡止于扳机25。利用该板簧s,向离开泵12的方向(在图中以枢轴26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对扳机25施力。需要说明的是,主体部11和泵12被护罩28覆盖,扳机25从护罩28的下方突出。

如果手动朝向泵12侧拉拽扳机25,则第一逆止阀23关闭,利用活塞21提高缸体20的内部的液压,从而将缸体20内部的液体从流出流入孔22通过第二逆止阀24输出到送出流路p2。另一方面,如果解除扳机25的操作,则扳机25利用板簧s的弹性力返回初始位置,伴随着该返回动作,第二逆止阀24关闭,第一逆止阀23打开,而容器2内的液体经由管18和吸入流路p1从流出流入孔22被吸引到缸体20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在缸体20设置有在将扳机25操作至冲程端时向外部露出的外部空气导入口20a,从该外部空气导入口20a吸入的空气经由缸体20与主体部11之间的环状的间隙、设置于主体部11的通气孔11a、以及正倒两用机构30与主体部11之间的间隙被吸入到容器2内,从而在容器2内置换与喷射液体的量相当的空气。通过这样地反复进行扳机25的拉拽操作和解除动作也就是牵拽,能够驱动泵12,将容器2内的液体通过吸入流路p1吸引并且通过送出流路p2压送至该送出口19。

作为主体部11及泵12,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是能够利用由扳机25的牵拽驱动的泵12将液体从容器2的内部压送至送出口19的结构就可以使用各种结构或构造。

在吸入流路p1与管18之间设置有正倒两用机构30,所述正倒两用机构30无论安装有该扳机式液体喷射器1的容器2是正立姿态还是倒立姿态中的哪一种姿态,都能够将容器2内的液体供给到泵12。该正倒两用机构30具有逆止阀单元31,该逆止阀单元31在容器2为正立姿态时,利用球状的阀体31a封闭阀室31b的流出孔31c而使逆止阀单元31成为关闭状态,液体经由管18导入吸入流路p1。另一方面,逆止阀单元31在容器2为倒立姿态时,由于阀体31a在阀室31b内向离开流出孔31c的方向移动而成为打开状态,积存在连结筒13的内侧的液体从设置于逆止阀单元31的侧壁的流入开口31d经由阀室31b、流出孔31c、倒立时用流路31e导入吸入流路p1。由此,无论是正立姿态、倒立姿态中的哪一种姿态,都能够将容器2内的液体供给到泵12。

在主体部11的延伸部17的前端安装有喷嘴40,该喷嘴40用于使由泵12从容器2压送至送出口19的液体向外部喷射。

如图2所示,在喷射器主体10的延伸部17的前端一体地设置有用于安装喷嘴40的安装部17a。该安装部17a形成为圆筒状而从延伸部17的前端突出,在安装部17a的内侧的下方侧开设有作为送出流路p2的出口端的送出口19。也就是说,安装部17a在其内侧与送出流路p2的送出口19连通。另外,在延伸部17的前端以使中心轴与安装部17a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一体地设置有圆柱状的切换轴部43。

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40是将作为分别利用金属模具的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形品的喷嘴主体41与喷嘴盖体42组合而形成的两部分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喷嘴40可以不是两部分结构,而是使喷嘴主体41与喷嘴盖体42一体地成形的形态,也可以是仅有喷嘴主体41的形态。

喷嘴主体41具有覆盖安装部17a的开口端的板状的间隔壁41a和与该间隔壁41a的外周相连且覆盖安装部17a的外周的外周壁41b。从图3(a)、图3(b)也可知,外周壁41b在从正面侧看时呈大致正方形的筒状。

在喷嘴主体41的间隔壁41a设置有沿外周壁41b的中心轴贯通该间隔壁41a的喷射孔44。喷射孔44是截面积与送出口19相比足够小的小孔。在间隔壁41a的朝向安装部17a侧的内侧面与喷射孔44同轴地一体地设置有圆筒状的封闭筒部41d,通过使该封闭筒部41d与安装部17a的内侧嵌合,安装部17a的开口端被间隔壁41a封闭。另外,在间隔壁41a的内侧面以使中心轴与封闭筒部41d的中心轴一致且位于封闭筒部41d的内侧的方式一体地设置有切换筒部41e,该切换筒部41e与切换轴部43的外侧嵌合。封闭筒部41d和切换筒部41e分别相对于安装部17a和切换轴部43相对转动自如,也就是说,喷嘴主体41能够以其间隔壁41a的轴心为中心相对于安装部17a转动。

在切换轴部43的前端侧的预定范围中的外周面、及切换筒部41e的内周面分别各设置至少一个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槽,这些槽以如下方式配置,在喷嘴主体41(喷嘴40)处于关闭位置时处于相互非连通状态,在喷嘴主体41处于从关闭位置相对于安装部17a转动了90度的打开位置时连通。由此,在喷嘴主体41处于关闭位置时,喷射孔44相对于送出口19被切断而成为不能喷射液体的关闭状态,在处于打开位置时,喷射孔44与送出口19连通而成为能够喷射液体的打开状态。这样,通过使喷嘴40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转动,能够切换喷射孔44的开闭。

在此,图3(a)、图3(b)表示将喷嘴主体41安装于安装部17a前的状态,左侧是主视图,右侧是x-x剖视图或y-y剖视图。如图3(a)、图3(b)的剖视图所示,在安装部17a的外周面设置有与后述的卡止突起46扣合的一对突起部47。这些突起部47形成为从安装部17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板状,其周向宽度为卡止突起46的约1/4左右。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突起部47分别设置在安装部17a的外周面的左右方向,但不限于此,可以沿上下方向设置,也可以沿其他方向设置。

如图2及图3(a)、图3(b)中的喷嘴主体41的主视图所示,在喷嘴主体41的间隔壁41a设置有沿与其外周壁41b连接的连接部分延伸的一对通孔45。这些通孔45形成为以外周壁41b的中心轴为中心在约90度的范围内延伸并且以外周壁41b的中心轴为中心点对称地配置的一对圆弧状的孔。

另外,在喷嘴主体41的外周壁41b设置有从其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一对卡止突起46。在将喷嘴主体41安装于安装部17a的状态下,卡止突起46与安装部17a的突起部47扣合,由此,喷嘴主体41(喷嘴40)利用突起部47在其中心轴的方向上被卡止而被防止从安装部17a脱离,以能够相对于安装部17a转动的方式被保持。需要说明的是,一对卡止突起46在约90度的范围内彼此点对称地设置,即使使喷嘴主体41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转动,卡止突起46与突起部47卡合,喷嘴主体41也不会从安装部17a脱落。

如图3(a)、图3(b)所示,卡止突起46在分别从沿外周壁41b的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以位于与对应的通孔45重叠的范围内的方式,形成为在与通孔45相同的范围内沿外周壁41b的内周面沿周向延伸的圆弧状。

如图3(a)、图3(b)所示,在各卡止突起46的径向的内缘部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46a。凹部46a设置在卡止突起46的内缘部中的周向的中间区域,其周向宽度被设置为比突起部47稍大。如图3(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46a以在将喷嘴主体41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沿转动方向倾斜45度时,位于与突起部47对应的位置的方式设定。卡止突起46在凹部46a减小与突起部47的扣合的扣合量。因此,在将喷嘴主体41安装于安装部17a时,如图3(b)所示,通过将凹部46a配合突起部47而沿轴线方向压入,能够使卡止突起46容易地越过突起部47。因此,防止卡止突起46与突起部47强力接触而导致产生塑性变形。

另外,外周壁41b设置有从其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肋50。肋50在卡止突起46与突起部47扣合的状态下与突起部47抵接。由此,能够防止安装于安装部17a的状态下的喷嘴主体41的松动。需要说明的是,肋50如果被设置为在卡止突起46与突起部47扣合的状态下接近突起部47,则不一定非要抵接,也能够获得降低松动的效果。另外,通过将肋50沿周向间歇地设置,能够降低使喷嘴40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动时的滑动阻力。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肋50以在喷嘴40位于打开位置及关闭位置时与突起部47抵接的方式,配置在外周壁41b的上下左右的四处,肋50的周向宽度为卡止突起46的大约1/4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符号48表示设置于安装部17a的外周面的突起,通过使该突起48越过设置于外周壁41b的内周面的突起49,在使喷嘴主体41转动至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时产生咔哒感觉。另外,在卡止突起46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部(未图示),通过使突起部47与这些限位部抵接,将喷嘴主体41的转动角度限制为90度。通过使喷嘴主体41在90度的范围内转动,能够将喷射孔44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切换。

喷嘴盖体42具有被嵌入外周壁41b的内侧的保持部42a、被设置为能够经由铰链42b开闭的罩部42c。在保持部42a设置有卡止爪42d,所述卡止爪42d通过插入喷嘴主体41的通孔45而与间隔壁41a的背面扣合,将喷嘴盖体42卡合保持于喷嘴主体41。在罩部42c的前端一体地设置有把手部42e,所述把手部42e在开闭操作罩部42c时被把持。另外,在罩部42c设置有柱状突起42f,所述柱状突起42f在关闭位置使从喷射孔44以雾状喷射的液体被碰撞而被进行泡沫状化。需要说明的是,罩部42c如果在关闭位置覆盖喷射孔44且具有改变从喷射孔44喷射的液体的喷射形态,则形状等不受到特别地限定。另外,罩部42c可以被设为覆盖喷射孔44且阻止内容液的喷射的封闭盖。

对于具有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1,在将喷嘴主体41向安装部17a安装时,如图3(b)所示,通过使凹部46a与突起部47的位置配合,能够以较小的力容易地压入,防止卡止突起46及突起部47的塑性变形,能够提高喷嘴40的安装稳定性。

另一方面,在喷嘴40的安装后,由于喷嘴40基本上配置在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所以不用假设在凹部46a与突起部47卡合的状态下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喷射容器2内的液体时,由于喷嘴40处于打开位置,所以如图3(a)所示,充分保证卡止突起46与突起部47之间的扣合的扣合量,能够充分确保喷嘴40安装到安装部17a的安装强度。因此,即使在液体喷射时提高了送出流路p2和/或喷嘴40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喷嘴40也不可能脱落,能够安全地使用。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1,在外周壁41b设置有在卡止突起46与突起部47扣合的状态下与突起部47抵接的肋50,从而能够防止喷嘴40的松动,使操作性提高,并且使液体的喷射形态稳定。

而且,在如本实施方式的扳机式液体喷射器1那样设置喷嘴盖体42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切换液体的喷射形态,所以能够根据用途灵活地使用喷射形态,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