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膜元件及其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366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节水膜元件及其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净水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水膜元件及其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特别是在饮水方面。为了能够喝到干净卫生的水,人们发明了净水过滤器,净水过滤器的核心部件是过滤结构,过滤结构有很多中,其中RO 反渗透膜过滤结构经常会被用到。现有的RO 反渗透膜过滤结构主要包括中心管和卷制在中心管上的膜元件,在使用RO 反渗透膜过滤结构进行过滤的过程中,原水一般会采用表面进水、侧边进水和双边进水等方式进入到膜元件中进行过滤,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进水,都存在如下问题:膜元件不能被完全利用,纯水通量较小,废水量多,进水不均匀,内压力不平衡,过滤流道过短导致过滤效果不佳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向社会提供一种过滤膜元件被充分利用、纯水通量大、废水量少、进水均匀和过滤流道长的节水膜元件及其过滤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节水膜元件,包括中心管和过滤膜元件,所述过滤膜元件以所述中心管为中心卷制在一起,还包括上密封件和下密封件,所述上密封件将所述过滤膜元件的上端端面的外圈密封,使所述上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的内圈为废水出水口,所述下密封件将所述过滤膜元件的下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的内圈密封,使所述下端端面的外圈为进水口。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上密封件是上密封胶或上密封片;所述下密封件是下密封胶或下密封片。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过滤膜元件是单层过滤膜元件或者多层过滤膜元件。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膜片、若干滤布和若干滤网,若干所述滤布的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的管壁连接,并且在所述中心管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滤布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若干纯水进水结构;所述膜片弯折回绕成若干子包围部,在每一个所述子包围部中设置有一张所述滤布,两个所述滤布之间的所述膜片的折叠凹位与所述中心管的管壁连接,所述滤网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包围部之间。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若干侧管,所述滤网与所述侧管连接,所述侧管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包围部之间,并且所述侧管设置在所述中心管上。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过滤结构,包括节水膜元件、上端固定件和下端固定件,所述上端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节水膜元件的上端上,所述下端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节水膜元件的下端上,所述节水膜元件包括中心管和过滤膜元件,所述过滤膜元件以所述中心管为中心卷制在一起,所述节水膜元件还包括上密封件和下密封件,所述上密封件将所述过滤膜元件的上端端面的外圈密封,使所述上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的内圈为废水出水口,所述下密封件将所述过滤膜元件的下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的内圈密封,使所述下端端面的外圈为进水口。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上端密封件,所述上端固定件设置在所述上端密封件中,并且所述中心管的上端设置在所述上端固定件的出水通道中。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上密封件是上密封胶或上密封片;所述下密封件是下密封胶或下密封片。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过滤膜元件是单层过滤膜元件或者多层过滤膜元件。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膜片、若干滤布和若干滤网,若干所述滤布的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的管壁连接,并且在所述中心管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滤布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若干纯水进水结构;所述膜片弯折回绕成若干子包围部,在每一个所述子包围部中设置有一张所述滤布,两个所述滤布之间的所述膜片的折叠凹位与所述中心管的管壁连接,所述滤网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包围部之间。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节水膜元件,并使用上密封件将过滤膜元件的上端端面的外圈密封,使用下密封件将过滤膜元件的下端端面靠近中心管的内圈密封,在过滤时,原水从位于下端端面外圈的进水口进入到节水膜元件的最外层,然后以螺旋的方式从节水膜元件的最外层流入到节水膜元件的最内层,最后纯水流入到中心管中,废水从上端端面靠近中心管的内圈的废水出水口流出,这样使得节水膜元件的内部形成一个稳压或增压空间,进水口增加压力,废水出水口通过上固定件尽量减少其造成的降压以达到最优净化效果,具有过滤膜元件被充分利用、损耗小、纯水通量大、废水量少、进水均匀、过滤流道长和过滤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节水膜元件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过滤膜元件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节水膜元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过滤膜元件展开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节水膜元件的第三种实施例的过滤膜元件展开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过滤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过滤膜元件;11.膜片;111.折叠凹位;112.子包围部;12.滤网;13.滤布;14.侧管;2.中心管;21.纯水隔离件;22.上通道;23.下通道;24.纯水进水结构;3.上密封件;31.废水出水口;4.下密封件;41.进水口;5.上端固定件;6.下端固定件;61.外侧进水穿孔;7.上端密封件;71.出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所揭示的是一种节水膜元件的一种实施例,包括中心管2和过滤膜元件1,所述过滤膜元件1以所述中心管2为中心卷制在一起。还包括上密封件3和下密封件4,所述上密封件3和所述下密封件4分别对应地设置在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上端和下端上,所述上密封件3将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上端端面的外圈密封,使所述上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2的内圈为废水出水口31,所述下密封件4将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下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2的内圈密封,使所述下端端面的外圈为进水口41。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原水从所述进水口41进入到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最外层,然后以螺旋方式从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最外层流入到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最内层,过滤后的纯水进入到所述中心管2中,过滤后的废水从所述废水出水口31流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膜元件1是单层过滤膜元件或者多层过滤膜元件,关于单层过滤膜元件和多层过滤膜元件的结构是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介绍。当所述过滤膜元件1是单层过滤膜元件时,将所述过滤膜元件1展开后,可以知道,进入到所述过滤膜元件1中的原水,基本上是从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膜片11的一端流入,然后经过整个膜片11的过滤,最后从膜片11的另一端流出。也就是说,在过滤的过程中,原水经过了整个膜片11的过滤,过滤流道增长,过滤效果好。在这里不再对当所述过滤膜元件1是多层过滤膜元件进行解释,多层过滤膜元件的过滤过程与单层过滤膜元件的过滤过程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密封件3是上密封胶或者上密封片(未画图),当所述上密封件3是所述上密封胶时,所述上密封胶只将所述上端端面的外圈密封,而不密封所述上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2的内圈,使所述上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2的内圈为所述废水出水口31。当所述上密封件3是所述上密封片时,所述上密封片成环形,所述上密封片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上穿孔,所述上密封片将所述上端端面的外圈密封,所述中心管2的上端穿过所述上穿孔,并且所述上穿孔与所述中心管2的管壁之间有间隙,所述间隙就是所述废水出水口31。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密封件4是下密封胶或者下密封片(未画图),当所述下密封件4是所述下密封胶时,所述下密封胶只将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下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2的内圈密封,而不密封所述下端端面的外圈,使所述下端端面的外圈为所述进水口41。当所述下密封件4是所述下密封片时,所述下密封片成环形,所述下密封片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下穿孔,所述下密封片只将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下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2的内圈密封,而不密封所述下端端面的外圈,使所述下端端面的外圈为所述进水口41。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纯水隔离件21,所述纯水隔离件21设置在所述中心管2中,并将所述中心管2的内腔分为上通道22和下通道23,在所述上通道22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纯水进水结构24。通过所述过滤膜元件1过滤后的纯水从所述纯水进水结构24流入到所述上通道22中,进入到所述上通道22中的纯水最后从所述中心管2的上端口流出。为了更好地保护所述过滤膜元件1,在所述节水膜元件的侧壁上包覆一层外保护膜,所述节水膜元件是RO反渗透膜元件。

请参见图3,图3所揭示的是一种节水膜元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包括中心管2、过滤膜元件1、上密封件和下密封件,所述中心管2、所述上密封件和所述下密封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与图1和图2中所示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详细内容请参见图1、图2,以及上述对图1和图2的解释说明内容,在这里不再赘述。

不同在于,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结构与图2中所示的结构不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膜元件1包括一膜片11、若干滤布13和若干滤网12,若干所述滤布13的一端与所述中心管2的管壁连接,并且在所述中心管2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滤布13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若干纯水进水结构24;所述膜片11弯折回绕成若干子包围部112,在每一个所述子包围部112中设置有一张所述滤布13,两个所述滤布13之间的所述膜片11的折叠凹位111与所述中心管2的管壁连接,所述滤网12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包围部112之间。

本实施例中,可以知道,所述滤布13的数量是四张,并且四张所述滤布13均匀地设置在所述中心管2上。所述膜片11弯折回绕成四个所述子包围部112,四张所述滤布13分别对应的设置在四个所述子包围部112中,四张所述滤网12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包围部112之间。在制作所述节水膜元件的过程中,将所述过滤膜元件1以所述中心管2为中心,向一个方向卷制在一起,卷制的方向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

请参见图4,图4所揭示的是一种节水膜元件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包括中心管2、过滤膜元件1、上密封件和下密封件,所述中心管2、所述上密封件和所述下密封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与图1和图2中所示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详细内容请参见图1、图2,以及上述对图1和图2的解释说明内容,在这里不再赘述。而且图4中所示实施例与图3中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在这里不再对相同的结构进行重复描述。

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侧管14,所述滤网12与所述侧管14连接,所述侧管14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包围部112之间,并且所述侧管14设置在所述中心管2上。所述侧管14的数量是四个,四个所述侧管14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包围部112之间,在每一个所述侧管14上设置有一张所述滤网12,所述侧管14与所述中心管2连接。

请参见图5,图5所揭示的是一种过滤结构,包括节水膜元件、上端固定件5和下端固定件6,所述上端固定件5设置在所述节水膜元件的上端上,所述下端固定件6设置在所述节水膜元件的下端上,所述过滤结构是RO 反渗透膜过滤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节水膜元件包括中心管2和过滤膜元件1,所述过滤膜元件1以所述中心管2为中心卷制在一起。所述节水膜元件还包括上密封件3和下密封件4,所述上密封件3和所述下密封件4分别对应地设置在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上端和下端上,所述上密封件3将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上端端面的外圈密封,使所述上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2的内圈为废水出水口31,所述下密封件4将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下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2的内圈密封,使所述下端端面的外圈为进水口41。

本实施例中,所述节水膜元件的结构与图1至图4中的结构相同,在这里不再对其进行重复介绍,详细内容请参见图1至图4,以及上述对图1至图4的解释说明内容。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下端固定件6的底部远离中心的位置上设置有外侧进水穿孔61,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原水可以依次通过所述外侧进水穿孔61和所述进水口41,进入到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最外层。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端固定件5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中心出水穿孔(未标识),所述中心管2的上端从所述中心出水穿孔伸出到所述上端固定件5的外部,而且所述中心出水穿孔的尺寸大于所述中心管2的外径最大尺寸,这样就使得过滤后的废水依次通过所述废水出水口31,及所述中心出水穿孔与所述中心管2之间的空间流出。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上端密封件7,所述上端固定件5设置在所述上端密封件7中,并且所述中心管2的上端设置在所述上端固定件5的出水通道71中。所述出水通道71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废水腔,从所述废水出水口31流出的废水流入到所述废水腔中。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所述节水膜元件,并使用所述上密封件3将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上端端面的外圈密封,使用所述下密封件4将所述过滤膜元件1的下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2的内圈密封,在过滤时,原水从位于所述下端端面外圈的所述进水口41进入到所述节水膜元件的最外层,然后以螺旋的方式从所述节水膜元件的最外层流入到所述节水膜元件的最内层,最后纯水流入到所述中心管2中,废水从所述上端端面靠近所述中心管2的内圈的所述废水出水口31流出,这样使得所述节水膜元件的内部形成一个稳压或增压空间,所述进水口41增加压力,所述废水出水口31通过所述上固定件尽量减少其造成的降压以达到最优净化效果,具有过滤膜元件1被充分利用、损耗小、纯水通量大、废水量少、进水均匀、过滤流道长和过滤效果好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