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斗以及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921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进料斗以及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料斗以及设置该进料斗的破碎机。



背景技术:

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是石料和矿用加工领域的常用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和非金属矿石、高速公路、水利水电以及人工制砂等行业,主要破碎工艺分为“石打石”和“石打铁”两种,为了实现两种破碎工艺的灵活转换,进料斗的设计需要同时具有旁路溢料和中心给料功能并能实现进料量的比例调节。

目前,为满足“石打石”和“石打铁”这两种工艺,给料斗大多采用圆柱体式或正多面体受料仓,受料仓周圈增加有溢料口(或称:溢料窗口)并带有调节装置,要达到预计的溢料效果,需要增加物料流,使物料堆满受料仓底部,但这种方式会产生大量存料,溢料效果不好,破碎不彻底,也增大了机体惯性和振动。

现有的技术方案的进料斗一般有圆柱体式和正多面体式两种,为了实现溢料调节,大多是将进料斗分成进料斗内腔体和进料斗外腔体两部分,在内腔体上开设溢料口,并设置若干个溢料调节板,每个溢料调节板对应一个溢料口。在溢料调节板外围开设有卡槽或定位孔,在进料斗溢料口外边缘也开设相应的卡槽或定位孔,通过更换卡槽或螺栓孔的位置来实现溢料口大小的调节。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要实现物料的溢流,必须先将进料斗堆积大量物料,在进行溢料调节时,须先停机,操作人员进入进料斗内,清理料斗内堆积的物料,再逐个移动更换溢料调节板的卡槽或定位孔,对溢料口进行调节。溢 料窗口调节过程繁琐,费时费力;必须按照预定的卡槽或定位孔调节位置,使溢料窗口大小调节精确度不高,且由于料斗内堆料,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必须先停机后调节,降低生产效率;进料斗由内外腔组成,整体结构复杂,重量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进料斗以及设置该进料斗的破碎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不便操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不受料斗内存有量的影响、实现下料的无极调节、中心给料与溢料可以同步调节、可以满足多种工艺需求等)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料斗,包括设置有出料口以及溢料口的受料仓,其中:所述溢料口设置在所述受料仓仓壁或仓底且位于所述出料口的周围,所述溢料口设置有开度控制装置,所述开度控制装置能控制所述溢料口的导通面积的大小。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溢料口设置在所述受料仓的仓底。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开度控制装置包括溢流调节板以及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溢流调节板相连接且能带动所述溢流调节板在打开所述溢料口的位置与关闭所述溢料口的位置之间移动。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溢料口为扇形孔,所述溢流调节板为设有漏料口的环形板,所述驱动机构能带动所述溢流调节板在所述漏料口与所述溢料口相重合以打开所述溢料口的位置以及所述漏料口与所述溢料口相错开以关闭所述溢料口的位置之间转动。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缸筒其中之 一与所述受料仓相连接,其中另一与所述溢流调节板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受料仓包括筒体以及底板,其中:

所述底板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出料口以及所述溢料口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底板沿所述筒体的径向方向延伸出所述筒体的部分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溢流调节板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底板与所述筒体之间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减重孔和/或吊装孔。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溢流调节板与所述受料仓之间设置有导轨机构,所述溢流调节板能沿所述导轨机构在关闭所述溢料口的位置与打开所述溢料口的位置之间滑动。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溢料口的数目为至少两个,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受料仓的仓底的中心,所述溢料口均匀分布在所述受料仓的仓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破碎机,包括破碎腔以及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进料斗,其中:所述破碎腔的进料口位于所述受料仓的所述出料口以及所述溢料口的下方。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受料仓上的溢料口设置有开度控制装置,开度控制装置能控制溢料口的导通面积的大小,由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开度控制装置控制溢料口的导通面积的大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提供的溢料口的开度的大小控制起来更省时省力,控制难度更小,更便捷,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不便操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物料料斗底面分流,不受料斗内物料存有量的影响,不 存料,操作省时省力;

2、实现无极调节,分流口大小调节准确,配合中心料流调节装置,可精确的控制中心给料和旁路溢料的比例,破碎效果好;

3、可在破碎机工作中进行同步调节,无需停机,提高生产效率;

4、进料斗整体结构简单,重量小,生产成本低;

5、可同时满足“石打石”和“石打铁”两种破碎工艺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斗未装配驱动机构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斗采用的溢流调节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受料仓;10、筒体;101、油缸连接座;11、底板;110、溢料口;111、出料口;112、连接通孔;12、加强板;2、溢流调节板;21、漏料口;22、安装座;23、连接点;3、驱动机构;4、导料装置;5、中心料流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3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以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发明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 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发明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便操作、不受料斗内存有量的影响、实现下料的无极调节、中心给料与溢料可以同步调节且可以满足多种工艺需求的进料斗以及设置该进料斗的破碎机。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进料斗,包括设置有出料口111以及溢料口110的受料仓1,其中:

溢料口110设置在受料仓1仓壁或仓底且位于出料口111的周围,溢料口110设置有开度控制装置,开度控制装置能控制溢料口110的导通面积的大小。

本发明提供的受料仓1上的溢料口110设置有开度控制装置,开度控制装置能控制溢料口110的导通面积的大小,由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开度控制装置控制溢料口110的导通面积的大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溢料口110导通面积的大小控制起来更省时省力,控制难度更小,更便捷。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溢料口110设置在受料仓1的仓底。此时,溢料口110实施溢料分流作业不受料斗内存有量的影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开度控制装置包括溢流调节板2以及驱动机构3,其中:驱动机构3与溢流调节板2相连接且能带动溢流调节板2在打开溢料口110的位置与关闭溢料口110的位置之间移动。

溢流调节板2起到了控制阀阀芯或阀片的作用,通过控制溢流调 节板2与溢料口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控制溢料口110的开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溢料口110为扇形孔,溢流调节板2为设有漏料口21的环形板,驱动机构3能带动溢流调节板2在漏料口21与溢料口110相重合以打开溢料口110的位置以及漏料口21与溢料口110相错开以关闭溢料口110的位置之间转动。此时,可以通过转动溢流调节板2的方式打开或关闭溢料口110。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驱动机构3为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缸筒其中之一与受料仓1相连接,其中另一与溢流调节板2相连接。油缸不仅可以输出较大的驱动力,而且方便控制。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受料仓1包括筒体10以及底板11,其中:底板11与筒体10固定连接,且出料口111以及溢料口110均设置在底板11上;

底板11沿筒体10的径向方向延伸出筒体10的部分上设置有连接通孔112,驱动机构3通过连接通孔112与溢流调节板2相连接。

该结构驱动溢流调节板2的驱动机构3不会影响到筒体10内的物料,而且筒体10之外安装空间大,便于装卸和维护。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底板11与筒体10之间连接有加强板12,加强板12上设置有减重孔和/或吊装孔。加强板12可以增加底板11与筒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减重孔可以减轻产品重量,减少材料损耗。吊装孔方便采用吊装的方式转移、装配本进料斗。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溢流调节板2与受料仓1之间设置有导轨机构,溢流调节板2能沿导轨机构在关闭溢料口110的位置与打开溢料口110的位置之间滑动。导轨机构可以减少溢流调节板2转动过程中的摩擦,避免溢流调节板2掉落。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溢料口110的数目为至少两个,出料口111设置在受料仓1的仓底的中心,溢料口110均匀分布在受料仓1的仓底。该结构中打开出料口111时可以实施“石打铁”作业,打开出料口111和溢料口110时,可以实施“石打石”作业。

下面结合附图1~图3集中阐述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

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进料斗,其主要包括受料仓1、溢流调节板2、驱动机构(具体为油缸)3、导料装置4、中心料流调节装置5等。溢流调节板2安装在受料仓1底板11的滑槽内,其安装座(具体为环形板径向外凸部)22指向与受料仓1的长圆孔状的连接通孔112方向相同,且通过圆柱销将末端连接点(具体为一孔)23与驱动机构3的自由端连接,驱动机构3的另一固定端安装在受料斗1筒体21外壁的油缸连接座(或称:油缸支座)101上,导料装置4安装在受料仓1圆形筒体10下方底板11的中心位置,两组中心料流调节装置5对称布置在受料仓1的两侧。

当有破碎物料输入时,物料先在导料装置4的作用下,将物料均匀分布在受料仓1的底面,根据破碎工艺流程需求,若进行“石打铁”破碎,先控制驱动机构3,使溢流调节板2的扇形的漏料口21与受料仓1底面的扇形的溢料口110分隔开,即溢流调节板2的扇形的漏料口21刚好与受料仓1底面的两个溢料口110之间的是实体部分重合,此时进料斗底部为封闭,无物料在溢料口110(或称:旁路扇形窗口)落下,再控制中心料流调节装置5,两组油缸同步伸缩,使各中心给料调节板同时靠近或远离进料斗的出料中心,控制中心物料的流量,实现“石打铁”破碎;若进行“石打石”破碎,控制驱动机构3使油缸自由端沿受料仓1底板上的连接通孔112(具体为弧形长圆孔)移动,从而带动溢流调节板2围绕受料仓中心转动,使溢流调节板2的扇形的漏料口21与受料仓1底面的扇形的溢料口110的重合面积逐渐增大或减小,物料同时在溢料口110和中心出料口111落下,实现“石打石”破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破碎机,包括破碎腔以及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进料斗,其中:破碎腔的进料口位于受料仓1的出料口111以及溢料口110的下方。

本发明提供的进料斗适宜于应用在破碎机上以实现对物料(例如石块)实施高效、低成本的破碎作业。

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 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发明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同时,上述本发明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另外,上述本发明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使用了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那么上述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机构、部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