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芯净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280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芯净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芯净化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各类技术产品在处理流体时,一般都是采用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将烟气等进行离心过滤,但是其过滤后的气体还是存在污染物(超细微颗粒物)无法彻底的清除。因而导致了现有的流体处理设备的净化都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烟气(大颗粒物)的净化效果显著,味道(细小颗粒物)净化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芯净化一体机,多技术模块联用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净化效果问题,本产品较传统单一技术产品优势在于其能很好的适用于各种复杂流体净化环境,这是传统单一技术产品无法企及的,独特功能、外形设计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空白。

本发明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芯净化一体机,包括净化流体捕集仓体、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固定板、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泄压粗滤板和等离子体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流体捕集仓体内部安装泄压粗滤板,所述泄压粗滤板将所述净化流体捕集仓体分成内、外两空间;所述净化流体捕集仓体的外空间部分形成集烟罩,所述净化流体捕集仓体的内空间设有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固定板,所述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固定板上安装可拆卸式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所述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处于所述泄压粗滤板的上方;所述净化流体捕集仓体上方设有等离子净化处理仓体,所述等离子净化处理仓体内安装有等离子体净化模块,所述等离子体净化模块的进风口连通至所述净化流体捕集仓体的内空间。

优选地,所述等离子净化处理仓体的前端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表面固定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安装等离子体净化模块控制电源模块。

优选地,所述泄压粗滤板采用多层次凸台式结构设计,即:泄压粗滤板采用凹凸间隔设置的多块面板一体成型,且所述泄压粗滤板的凹凸间隔的面板上同一高度位置都设有过滤孔。

优选地,所述等离子体净化模块为至少两个且叠加放置在等离子净化处理仓体内部。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体机产品简单实用,合二为一:将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和等离子体净化模块同时巧妙的结合在一个整机上,大大降低同类独立产品使用时的成本,同时其运维成本也较为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的爆炸图。

图3为泄压粗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双芯净化一体机,包括净化流体捕集仓体1、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固定板2、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3、泄压粗滤板4和等离子体净化模块6,所述净化流体捕集仓体1内部安装泄压粗滤板4,所述泄压粗滤板4将所述净化流体捕集仓体1分成内、外两空间;所述净化流体捕集仓体1的外空间部分形成集烟罩,所述净化流体捕集仓体1的内空间设有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固定板2,所述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固定板2上安装可拆卸式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3,所述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3处于所述泄压粗滤板4的上方;所述净化流体捕集仓体1上方设有等离子净化处理仓体5,所述等离子净化处理仓体5内安装有等离子体净化模块6,所述等离子体净化模块6的进风口连通至所述净化流体捕集仓体1的内空间。

本实施例中等离子净化处理仓体5的前端设有检修门7,所述检修门7表面固定有电控箱8,所述电控箱8内安装等离子体净化模块控制电源模块9,可拆卸式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3、高效等离子净化模块的检修门使得整机清洗维护更加科学和人性化。泄压粗滤板4采用多层次凸台式结构设计,即:泄压粗滤板4采用凹凸间隔设置的多块面板一体成型,且所述泄压粗滤板4的凹凸间隔的面板上同一高度位置都设有过滤孔,多层次凸台式泄压粗滤板使流体更均匀,可降低流体对净化部分压力,提高流体自粘净化效率。

本发明中污染流体经过双S夹层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过滤效果更好,阻力变小,设备更加节能。等离子体净化模块6为至少两个且叠加放置在等离子净化处理仓体5内部,高速旋转离心净化模块和高效等离子净化模块分块控制,可自由配置使用,安装实用性较高,使用环境广泛,双去污处理技术完美结合,大大提升设备流体净化能力,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