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化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用于化学技术研发试验的实验室越来越多。通常,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从试剂瓶中抽取试剂到检测仪,经过检测和实验后,并将检测仪输出的废液排入废液桶。而目前,化学实验中添加化学试剂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抽液管抽吸试剂进行添加,其在操作过程中,抽取的有机溶剂通常是浓度高、挥发性强的液体。在抽取过程中,有机溶剂从试剂瓶内挥发出有害气体释放到空气中,对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此外,废液桶中,也存在可挥发的有机溶剂,易从废液桶中挥发,对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
为解决该问题,大部分化学实验室还配备有空调或空气净化设备等辅助设备来清除室内有害气体。但这种“先污染,后处理”的处理方式,无法及时清除或排除具有有害气体的空气,仍然对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化学检测系统存在易使有机的有害气体释放到实验室室内空气中,影响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有机挥发物质释放到空气中的化学检测系统。
一种化学检测系统,包括:
检测仪;
试剂存储装置,包括瓶体、第一盖体及控制阀,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第一本体及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本体密封配接于所述瓶体的开口,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用于过滤进入所述瓶体的气体,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瓶体的开口连通的路径上,用于补偿所述瓶体内气压时开启;
抽液管,一端连接于所述检测仪的进液口,另一端密封穿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并伸入所述瓶体以抽吸所述瓶体内的试剂;
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废液桶及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第二本体及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本体密封配接于所述废液桶的开口,所述第二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用于过滤从所述废液桶排出的气体;
废液管,一端连接于所述检测仪的排液口,另一端密封配接于所述第二盖体以将废液排入所述废液桶。
上述化学检测系统,通过设置控制阀,在补偿瓶体内气压时开启,使外界空气进入瓶体内,保证瓶体内的气压稳定,提高了瓶体内的溶剂输送的顺畅性。且使瓶体1内有害的有机物质无法从瓶体内排出,保证了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使气流首先经过过滤,再通过控制阀进入瓶体内,避免瓶体中的试剂被污染。此外,通过将废液收集装置的第二盖体的第二本体密封配接于废液桶,并在第二本体上设置第二过滤器,使废液桶内的有机可挥发的有害气体被过滤而排出,进一步保证了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化学实验废液处理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的第一过滤部及第一过滤膜,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密封配接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过滤部具有一空腔,所述第一过滤膜设置于所述空腔,所述第一过滤器还包括贯通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一过滤部,用于连通所述瓶体开口及所述空腔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空腔的一端设有所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单向阀,用于补偿所述试剂瓶内气压时开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具有柔性,且包括远端、近端及在两者之间延伸的进气通道,所述远端位于所述空腔,所述近端位于所述通气孔,且被构造为具有响应所述瓶体内负压而开启或关闭的缝隙。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的近端包括两个沿通气孔延伸的翼部,两个所述翼部相对设置,并被构造为常闭,且在响应所述试剂瓶内负压时形成所述缝隙。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抽液管的输液管接头,所述第一本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瓶体开口的连接孔,所述输液管接头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孔,所述输液管接头位于所述连接孔的端部沿周向具有大致呈圆锥状的收缩面,所述连接孔内壁具有与所述收缩面相接触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的形状与所述收缩面的形状相匹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的第二过滤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密封配接于所述第二本体,且具有与所述废液桶的开口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第二过滤部具有装设有滤芯的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包括相对的第一开口端及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进气孔连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器还包括过滤膜,所述过滤膜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体的所述第二开口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滤芯为活性炭颗粒或与所述容置腔体形状相配的烧结碳棒。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体的径向尺寸自所述第一开口端至所述第二开口端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检测系统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及报警装置,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废液桶内,且与所述报警装置连接,以在所述废液桶中的废液达到预设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化学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化学检测系统的试剂存储装置的第一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盖体的剖面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盖体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图1所示的化学检测系统的废液收集装置的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第二盖体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及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化学检测系统10,包括检测仪12、试剂存储装置14、抽液管16、废液收集装置18及废液管19。
该试剂存储装置14包括瓶体142、第一盖体144及控制阀146(见图3)。该第一盖体144包括第一本体1440及第一过滤器1444,第一本体1440密封配接于瓶体142的开口,该第一过滤器1444设置于第一本体1440,用于过滤进入该瓶体142的气体。该控制阀146设置于第一本体1440,且位于第一过滤器1444与瓶体142的开口连通的路径上,用于补偿所述瓶体142内气压时开启。该抽液管16一端连接于检测仪12的进液口,另一端密封穿设于第一本体1440,并伸入瓶体142以抽吸瓶体142内的试剂。
该废液收集装置18包括废液桶182及第二盖体184,该第二盖体184包括第二本体1842及第二过滤器1844,该第二本体1842密封配接于废液桶182的开口,该第二过滤器1844设置于第二本体1842,用于过滤从废液桶182排出的气体。废液管19一端连接于检测仪12的排液口,另一端密封配接于该第二盖体184以将废液排入该废液桶182。
其中,第一盖体144与瓶体142的开口密封配接,则在抽液管16抽吸试剂的过程中,瓶体142内产生负压。通过设置控制阀146,在补偿瓶体142内气压时开启,使外界空气进入瓶体142内,保证瓶体142内的气压稳定,提高了瓶体142内的溶剂输送的顺畅性。且使瓶体142内有害的有机物质无法从瓶体142内排出,保证了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1444,使气流首先经过过滤,再通过控制阀146进入瓶体142内,避免瓶体142中的试剂被污染。
此外,通过将废液收集装置18的第二盖体184的第二本体1842密封配接于废液桶182,并在第二本体1842上设置第二过滤器1844,使废液桶182内的有机可挥发的有害气体被过滤而排出,进一步保证了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化学实验废液处理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抽液管16抽吸试剂的过程中,瓶体142内产生负压,是指瓶体142内的压力小于瓶体142内的溶剂气液平衡的压力,从而使瓶体142内的试剂无法顺畅,甚至无法从瓶体142内输出。而控制阀149开启,则补偿了瓶体142内的压力,使试剂可顺畅的输出。
本实施例中,该化学检测系统10包括两个检测仪12,对应每个检测仪12配有两个试剂存储装置14,两个检测仪12通过废液管19排入废液桶182中,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测仪12的数量,以及试剂存储装置14的数量,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2及图3,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本体1440密封配接于瓶体142的开口,该第一过滤器1444包括第一连接部1441、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441一端的第一过滤部1443及第一过滤膜1445。该第一连接部1441的另一端密封配接于第一本体1440,该第一过滤部1443具有一空腔1446,该第一过滤膜1445设置于空腔1446。该第一过滤器1444还包括贯通第一连接部1441及第一过滤部1443,用于连通瓶体142开口及空腔1446的通气孔1448,该通气孔1448连通空腔1446的一端还设有前述的控制阀146。该第一盖体144还包括用于连接抽液管16的输液管接头1447,该第一本体1440还开设有连通瓶体142开口的第一连接孔1442,该输液管接头1447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孔1442。在化学实验中,抽液管16穿设于输液管接头1447,并伸入瓶体142中,以抽吸瓶体142中的试剂。
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控制阀146包括开启状态及锁闭状态,当瓶体142内的气压小于预设气压值,控制阀146处于开启状态,用于补偿瓶体142内的气压。当瓶体142内的气压大于或等于预设气压值,控制阀146处于锁闭状态。也就是说,在抽吸试剂的过程中瓶体142内的气压值达到上述条件,控制阀146开启;停止抽吸试剂,气压值大于或等于前述的预设气压值,则控制阀146锁闭。
其中,该第一过滤膜1445设置于空腔1446,使气流首先经过过滤,再通过控制阀146进入瓶体142内,避免瓶体142中的试剂被污染。具体地,该第一过滤膜1445为微孔第一过滤膜1445,用于防止空气中的小粒径尘埃、湿气进入瓶内,维持瓶体142内试剂纯度不变。
优选地,请一并参阅图4,该控制阀146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或合成弹性材料或其组合,该控制阀146包括远端1462、近端1464及在两者之间延伸的进气通道1466,该远端1462位于第一过滤部1443的空腔1446内,该近端1464位于通气孔1448内,且被构造为具有响应瓶体142内负压而开启或关闭的缝隙。
本实施例中,该控制阀146的近端1464包括两个沿通气孔1448延伸的翼部1468,两个翼部1468相对设置,并被构造为常闭,且在响应瓶体142内负压时形成所述缝隙。也就是说,当瓶体142内产生负压,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撑开两翼部1468,从而形成可通气流的缝隙。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翼部1468呈鸭嘴状,即呈类似于鸭嘴的片状结构。
其中,该控制阀146的远端1462沿通气孔1448边缘朝远离通气孔1448的轴线方向延伸,以为控制阀146提供支撑。也就是说,控制阀146的远端1462形成一凸缘,使控制阀146在通气孔1448的轴向限位。应当理解的是,该控制阀146的径向尺寸略大于通气孔1448的内径的尺寸,由于控制阀146由柔性材料制成,则控制阀146装设于通气孔1448时,其外壁紧抵于通气孔1448的内壁,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过滤部1443的空腔1446呈倒锥状,该第一过滤膜1445罩设于该空腔1446,如此,使外界空气首先经过第一过滤膜1445,再进入空腔1446,再通过控制阀146进入瓶体142内。由于在抽吸过程中,瓶体142内产生负压,则气流涌入空腔1446内,为保证瓶体142内的气压稳定,则控制阀146允许进入的气流量不易过大。空腔1446呈倒锥状,可容纳一定体积的气流,可起到缓冲作用,并使空腔1446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保持在一定的差值,保证进入瓶体142内的气流匀速且流量可控制。
进一步地,为保证进入第一过滤器1444的气流不易过大,且防止较大直径或较大颗粒的污染物进入第一过滤器1444,使第一过滤膜1445可起到良好的过滤作用,该第一过滤器1444还包括第一罩壳1455,该第一罩壳1455装设于第一过滤部1443,并位于第一过滤膜1445一侧,且开设有用于进气的第一透气孔1456。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罩壳1455的中心处开设有一个第一透气孔145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透气孔1456的数量、位置及直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本体1440包括第一盖帽1449及第一上盖1450,该第一盖帽1449的开口处沿周向还设有第一配合凸起1451,该第一上盖1450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图未标),该第一配合凸起1451嵌入所述第一环形槽,以将第一盖体144与第一盖帽1449连接为一体。如此,通过第一配合凸起1451与第一环形槽的配合,将第一盖体144配接于第一盖帽1449。
其中,该第一盖帽1449密封配接于瓶体142的开口处,该第一盖帽1449与第一上盖1450均具有弹性,该瓶体142的开口的径向尺寸略小于第一盖帽1449的外廓的径向尺寸,使第一盖帽1449可稳定且具有良好密封性的配接于瓶体142的开口。该第一盖帽1449为两端开口的壳状结构,该第一上盖1450可拆卸地,且密封地配接于第一盖帽1449的上端开口,第一盖帽1449的下端开口位于瓶体142内。
具体地,该第一盖体144形成有第一台阶部(图未标),该第一环形槽设置于该第一台阶部的竖向台阶面,在第一配合凸起1451嵌入第一环形槽时,第一台阶部的水平台阶面抵接于第一配合凸起1451的下表面。如此,挥发有机气体需经过第一配合凸起1451的下表面与第一台阶部的水平台阶面之间、第一配合凸起1451的端面与第一环形槽的侧壁之间,以及第一配合凸起1451的上表面与第一环形槽的上壁之间排出。由于上述的三组配合面之间紧密配合,保证了第一盖帽1449与第一上盖1450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为保证第一上盖1450与第一盖帽1449之间的密封性,该第一盖体144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453,该第一上盖1450沿其周向设有第二环形槽1454,该第二环形槽1454间隔于第一环形槽设置,且位于靠近第一盖体144伸入瓶体142的开口的一端的位置。该第一密封圈1453设于该第二环形槽1454中,并抵接于第一盖帽1449的内腔的侧壁,从而进一步地实现密封。
应当理解的是,该第一上盖1450及第一盖帽1449具有弹性,为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当第一盖帽1449受到进液孔的内壁的挤压,使第一密封圈1453紧抵于第一盖帽1449的内腔,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上盖1450与第一盖帽1449可拆卸地密封配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上盖1450与第一盖帽1449也可一体成型,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孔1442开设于第一上盖1450,该第一上盖1450还开设有贯穿其的第一安装孔(图未示),该第一安装孔与第一连接孔1442均连通瓶体142开口,该第一安装孔用于与第一过滤器1444的第一连接部1441配接,该第一连接孔1442用于与输液管接头1447配接。具体地,该第一连接部1441呈圆柱状,该第一安装孔的径向尺寸大于用于装设输液管接头1447的连接孔的径向尺寸,且部分设有内螺纹,该第一连接部1441螺纹连接于该第一安装孔。
其中,该第一连接孔1442部分设有内螺纹,该输液管接头1447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孔1442内。该输液管接头1447位于第一连接孔1442的端部沿周向具有大致呈圆锥状的收缩面,该连接孔内壁具有与收缩面相接触的配合面(图未标),该配合面的形状与收缩面的形状相匹配。如此,在输液管接头1447拧紧在连接孔内时,输液管接头1447的锥状收缩面被配合面所收紧,从而使穿过输液管接头1447的抽液管16被紧固,从而防止抽液管16与输液管接头1447的连接处漏气。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该输液管接头1447包括一个,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输液管接头1447也可为多个,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5及图6,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盖体184包括第二本体1842及第二过滤器1844,该第二本体1842密封配接于废液桶182的开口。该第二过滤器1844包括第二连接部1841、第二过滤部1842及第二罩壳1843,该第二连接部1841密封配接于第二本体1842,且具有与废液桶182的开口连通的进气孔1845,该第二过滤部1842具有装设有滤芯1846的容置腔体(图未标)。该容置腔体包括相对的第一开口端及第二开口端,该第一开口端与进气孔1845连通,该第二罩壳1843罩设于第二开口端,且开设有与容置腔体连通的若干第二透气孔1848,该进气孔1845、容置腔体及第二透气孔1848形成一气流通道。
该第二盖体184还包括废液输送管接头1847,该废液输送管接头1847密封配接于第二本体1842,且与废液桶182的开口连通,以向废液桶182内注入实验废液。如此,当实验过程中或实验后,废液桶182内的可挥发的有机物通过第二连接部1841的进气孔1845进入第二过滤部1842,经过滤芯1846的过滤,并从第二罩壳1843的第二透气孔1848排出。由于第二过滤部1842的过滤作用,且经过进气孔1845、容置腔体、第二透气孔1848形成的气流通道后,可挥发的有机会基本沉积于该第二盖体184内,而排出干净的空气,保证了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
应当理解的是,该排气孔通过进气孔1845和容置腔体与废液桶182容纳实验废液的废液腔体连通,使废液桶182的废液腔体与外部气压相同,进而使实验废液可从废液输送管接头1847输入废液腔体中。
优选地,该第二本体1842包括第二盖帽1849及第二上盖1850,该废液桶182顶端开设有进液孔,该第二盖帽1849密封配接于进液孔,第二上盖1850密封配接于第二盖帽1849,该第二上盖1850开设有贯穿其的第二安装孔(图未标),该第二连接部1841螺纹连接于该第二安装孔。该废液输送管接头1847密封配接于第二上盖1850,且与废液桶182的进液孔连通。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盖帽1849与第二上盖1850均具有弹性,该进液孔的径向尺寸略小于第二盖帽1849的外廓的径向尺寸,使第二盖帽1849可稳定且具有良好密封性的配接于进液孔。该第二盖帽1849为两端开口的壳状结构,该第二上盖1850可拆卸地,且密封地配接于第二盖帽1849的上端开口,第二盖帽1849的下端开口位于废液桶182内。第二盖帽1849上端开口的周缘沿周向朝向开口中心向内延伸形成有第二配合凸起1851,该第二上盖1850沿其周向对应设有第三环形槽(图未标),该第二配合凸起1851嵌入该第三环形槽中,以将第二上盖1850与第二盖帽1849连接为一体。
具体地,该第二上盖1850形成有第二台阶部(图未标),该第三环形槽设置于该第二台阶部的竖向台阶面,在第二配合凸起1851嵌入第三环形槽时,台阶部的水平台阶面抵接于第二配合凸起1851的下表面。如此,实验废液或挥发有机气体需经过第二配合凸起1851的下表面与台阶部的水平台阶面之间、第二配合凸起1851的端面与第三环形槽的侧壁之间,以及第二配合凸起1851的上表面与第三环形槽的上壁之间排出。由于上述的三组配合面之间紧密配合,保证了第二盖帽1849与第二上盖1850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为保证第二上盖1850与第二盖帽1849之间的密封性,该第二上盖185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854,该第二盖体184沿其周向设有第四环形槽1853,该第四环形槽1853间隔于第三环形槽设置,且位于靠近第二上盖1850伸入废液桶182的一端的位置。该第二密封圈1854设于该第四环形槽1853中,并抵接于废液桶182的内腔的侧壁,从而进一步地实现密封。
应当理解的是,该第二上盖1850及第二盖帽1849具有弹性,为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当第二盖帽1849受到进液孔的内壁的挤压,使第二密封圈1854紧抵于第二盖帽1849的内腔,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上盖1850与第二盖帽1849可拆卸地密封配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上盖1850与第二盖帽1849也可一体成型,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上盖1850还开设有用于装设废液输送管接头1847的第二连接孔1857,该第二连接孔1857连通废液桶182的内腔,且部分设有内螺纹,该废液输送管接头1847螺纹连接于该第二连接孔1857内。具体地,该废液输送管接头1847包括两种,分别是连接外径为2.8~3.2毫米的废液输送管,及连接外径为6.4~9毫米的废液输送管,两种废液输送管接头1847的数量均为1~3个。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废液输送管接头1847的类型还可包括多种,数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部1841呈圆柱状,该第二上盖1850的中心处开设有贯穿第二盖体184的第二安装孔(图未标),该第二安装孔的径向尺寸大于用于装设废液输送管接头1847的第二连接孔1857,且部分设有内螺纹,该第二连接部1841螺纹连接于该第二连接孔1857。进一步地,该第二盖体184还包括第三密封圈1855,该第二连接部1841沿其周向设有第五环形槽(图未标),该第三密封圈1855嵌设于第五环形槽中,并抵接于第二安装孔未设有内螺纹的内壁上,从而起到密封作用。
其中,该容置腔体的径向尺寸自第一开口端至第二开口端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该容置腔体大致呈倒锥状,如此,气流从进气孔1845进入容置腔体后,可无死角的流过,使气流与滤芯1846充分接触,起到过滤的作用。具体地,该滤芯1846为活性炭颗粒,其填充于呈倒锥状的容置腔体内,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滤芯1846也可为烧结碳棒,在此不作限定,但该烧结碳棒的形状需与容置腔体相匹配,从而使气流与滤芯1846充分接触。
应当理解的是,该容置腔体大致呈倒锥状指,容置腔体的第二开口端至比第一开关端的开口要大,且自第一开口端至第二开口端呈敞开状的平缓过度,使滤芯1846,即活性炭颗粒填充满,气流自进气孔1845进入容置腔体后,可沿容置腔体的敞开方向逐渐填充容置腔体,无死角,且可充分与滤芯1846接触。
优选地,该第二过滤器1844还包括第二过滤膜1856,该第二过滤膜1856设置于容置腔体的第二开口端。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过滤膜1856为致密纤维过滤膜,其罩设于容置腔体的第二开口端,不仅起到防止作为滤芯1846的活性炭颗粒从容置腔体溢出,且起到二次过滤的作用,进一步地避免了有机物质挥发出去。该第二罩壳1843卡设于第二过滤部1842顶端,均匀地分布有若干第二透气孔1848,使废液桶182内的气体可挥发出去。
本实施例中,该化学检测系统10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及报警装置(图未示),该液位传感器设置于废液桶182内,且与报警装置连接,以在废液桶182中的废液达到预设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具体地,该报警装置可为声光报警装置。
上述化学检测系统10,第一盖体144与瓶体142的开口密封配接,则在抽液管16抽吸试剂的过程中,瓶体142内产生负压。通过设置控制阀146,在补偿瓶体142内气压时开启,使外界空气进入瓶体142内,保证瓶体142内的气压稳定,提高了瓶体142内的溶剂输送的顺畅性。且使瓶体142内有害的有机物质无法从瓶体142内排出,保证了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1444,使气流首先经过过滤,再通过控制阀146进入瓶体142内,避免瓶体142中的试剂被污染。
此外,通过将第二本体1842密封配接于废液桶182,且在第二本体1842上设置第二过滤器1844,使废液桶182内的有机可挥发的有害气体被过滤而排出,进一步保证了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化学实验废液处理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