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空间用的吹吸式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1817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空间用的吹吸式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和城市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也在继续增长和扩大,地面空间及上空被高层建筑、高架桥等占据,造成可利用面积不足、土地紧缺的威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配置城市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由于地下空间位于地下,空气交换次数少、流通性能差,且空气中漂浮着很多粉尘,重力沉降作用使灰尘颗粒易于在地下空间沉积,从而空气混浊,严重影响地下空间的环境条件,进而影响地下空间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性能好、空气洁净度高的地下空间用的吹吸式除尘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空间用的吹吸式除尘系统,包括地下空间,所述地下空间的顶端设有若干个送风口,所述送风口均连接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上设有用于向地下空间送风的风机,所述地下空间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吸风口,且吸风口的数量与送风口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吸风口均连接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上均设有用于吸取地下空间浑浊空气的第一吸风机,所述吸风管的末端连接除尘室,所述除尘室顶端的前侧设有多个喷雾喷嘴、后侧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上先后设有第二吸风机、空气净化器,所述除尘室的下端连接有排水管。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回收利用除尘后的污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排水管中污水的洁净度,所述排水管的后端设有中水系统,且排水管的前端依次设有滤网、用于开启和关闭排水管的闸阀。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防止空气中杂质被喷湿后,产生反作用力回流到吸风管进入地下空间,从而降低除尘效果,所述吸风管与除尘室的连接口设置呈喇叭状结构,且喇叭口与除尘室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增大水雾与尘粒的相对速度,从而喷雾喷嘴喷洒的覆盖断面范围广,有利于提高除尘效果,所述喷雾喷嘴迎风倾斜向下45°设置。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使喷雾喷嘴高压喷出水雾,从而扩大水雾的分散度和增大水雾与尘粒的相对速度,有利于提高除尘效果,所述喷雾喷嘴的孔径≤1mm。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避免地下空间的扬尘现象,同时保证从送风口进入的风面积尽可能覆盖整个地下空间,所述送风口倾斜向下设置,且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45°。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提高第一吸风机的吸附力,从而保证尽可能吸附地下空间的浑浊空气,进而提高除尘效果,所述第一吸风机设置为强力吸风机。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避免风机运行时产生大噪音,从而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所述风机为低噪音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在地下空间设置吹吸式除尘系统,通过吹风结合吸风使地下空间的空气形成对流,使地下空间的空气交换频繁、流通性能好,同时将效空气中漂浮的灰尘等悬浮粒杂质吸走,通过喷雾湿润有效去除,保证地下空间的空气洁净,有效改善地下空间的环境。2、在排水管后设置中水系统,对除尘室内的污水进行达标处理后,可回收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3、吸风管与除尘室的连接口设置呈喇叭状结构,有效防止灰尘等悬浮粒杂质回流至地下空间内,保证所有悬浮粒杂质有效去除,提高除尘效果。4、喷雾喷嘴、送风口、第一吸风机、风机等重要部件设置科学合理,进一步保证所有悬浮粒杂质有效去除,进而确保除尘系统的除尘效果好,且系统噪音小,实用性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行的工况示意图;附图标号:1、地下空间,2、送风口,2-1、送风罩,3、送风管,4、风机,5、吸风孔,5-1、吸风罩,6、吸风管,7、第一吸风机,8、除尘室,9、喷雾喷嘴,10、排风管,11、第二吸风机,12、排水管,13、中水系统,14、滤网,15、闸阀,16、空气净化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提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一种地下空间用的吹吸式除尘系统,包括地下空间1,所述地下空间1的顶端设有若干个送风口2,送风口2的数量可根据地下空间1的大小合理设置,送风口2处还设有送风罩2-1,提高进入地下空间1风力的强度,所述送风口2均连接有送风管3,所述送风管3上设有用于向地下空间1送风的风机4,所述地下空间1且距离送风口2较远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吸风口5、设于吸风口5上的吸风罩5-1,且吸风口5的数量与送风口2的数量相对应,送风口2、吸风口5之间形成与地下空间1气流方向相同的气流流向,即若地下空间1为顺时针气流,则送风口2、吸风口5之间设置形成顺时针气流,若地下空间1为逆时针气流,则送风口2、吸风口5之间设置形成逆时针气流,所述吸风口5均连接有吸风管6,所述吸风管6上均设有用于吸取地下空间浑浊空气的第一吸风机7,所述吸风管6的末端连接除尘室8,所述除尘室8顶端的前侧设有多个喷雾喷嘴9、后侧连接有排风管10,喷雾喷嘴9的数量根据地下空间1的大小以及气体的流量科学合理设置,即地下空间1以及气体的流量大,则喷雾喷嘴9的数量设置较多,反之亦然,所述喷雾喷嘴9与高压力的供水系统连接,所述排风管10上先后设有第二吸风机11、空气净化器16,所述除尘室8的下端连接有排水管12,所述风机4、第一吸风机7、第二吸风机11、空气净化器16均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排水管12的后端设有中水系统13,且排水管12的前端依次设有可过滤体积较大杂质的滤网14、用于开启和关闭排水管12的闸阀15,中水系统13对污水进行达标处理后,可以给喷雾喷嘴9供水,也可以连接其他非饮用水的场合,达到回收利用污水的目的,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实现环保节能。所述吸风管6与除尘室8的连接口设置呈喇叭状结构,且喇叭口与除尘室8连接,保证除尘室8与吸风管6的连接是倾斜的,倾斜的角度最好设置大一点,有效防止空气中杂质被喷湿后,产生反作用力回流到吸风管6进入地下空间1内,影响除尘效果。所述喷雾喷嘴9迎风倾斜向下45°设置,即喷雾喷嘴9向左倾斜向下45°设置,水粒与尘粒的相对速度决定着粉尘与水粒的接触效果,水粒速度越高则动能越大,与尘粒接触有利于克服水的表面张力,将粉尘湿润捕捉,倾斜向下45°设置增大水粒与尘粒的相对速度,从而喷雾喷嘴9喷洒的覆盖断面范围广,除尘效果好。所述喷雾喷嘴9的孔径≤1mm,固定流量,喷雾喷嘴9的孔径设置越小,喷雾喷嘴9越能高压喷出水雾,扩大水雾的分散度和增大水雾与尘粒的相对速度,有利于提高除尘效果。所述送风口2倾斜向下设置,且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45°,不同的地下空间1高度不一样,送风口2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也应设置不同,若地下空间1的高度较低,送风口2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设置偏大一些,若地下空间1的高度较高,送风口2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设置偏小一些,有效避免地下空间1地面的扬尘现象,同时保证从送风口2进入的风面积尽可能覆盖整个地下空间1,除尘效果好。所述第一吸风机7设置为强力吸风机,强力吸风机的吸引力高,保证尽可能吸附地下空间1的所有浑浊空气,确保地下空间1的空气有效交换,同时大大提高除尘效果。所述风机4为低噪音风机,当风机4运行时,会产生噪音,尤其是夜间,低噪音风机避免产生分贝较大的噪音,阻止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地下空间1内,大多灰尘沉积在地面上,空气中伴有粉尘等杂质,启动吹吸式除尘系统,风机4向地下空间1送风,结合第一吸风机7构成吹吸式气流的联合作用,将灰尘吹到吸风孔5附近,然后通过第一吸风机7将灰尘吸进吸风管6后,进入除尘室8,喷雾喷头9喷出高压水雾与灰尘接触,从而将灰尘等杂质湿润,湿润的杂质由于重力作用,落入除尘室8底部,由于吸进的灰尘不可能全部被水雾打湿,还有一部分污浊的空气存在,这部分污浊的空气通过第二吸风机11的吸附,进入排风管10后,再由空气净化器16净化除杂排到室外,除杂室8中的污水经过滤网14后进入到中水系统13中处理,处理合格后的非饮用水可用来给喷雾喷嘴9供水或用于其他供给,如图2所示运行的工况图。排水管12上的闸阀15常处于打开状态,若滤网14发生堵塞,可关闭闸阀15,清理干净滤网14再重新打开。当然,上面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描述,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构造以及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