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聚能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8856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聚能环装置。



背景技术:

1883年著名的雷诺(Reynolds)实验揭示出流体流动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流动形态:层流、湍流。层流是流体质点仅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流体分为若干层平行向前,质点之间互不混合;湍流是质点除了沿管轴方向向前流动外,还有其他方向的脉动,质点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均随时发生变化,质点互相碰撞和混合。

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是指流体流动时管截面上质点的速度随半径的变化关系。无论是层流或是湍流,管壁处质点速度均为零,越靠近管中心速度越大,到管中心处为最大。

实验与理论分析均已证明,层流时的速度分布为抛物线形状。湍流时流体质点的运动状况较层流要复杂得多,流体质点除了沿管轴向前流动外,还有随机地脉动,其速度的大小及方向都随时变化,即湍流时质点的运动是沿主流方向的运动与其他方向脉动的合成,质点的脉动是湍流最基本的特征。

当一股速度均匀的流体与一固体壁面相接触时,由于壁面对流体的阻碍作用,与壁面紧相邻的流体层速度立即降为零。又由于流体黏性的作用,与之相邻的另一流体层速度也有所下降。随着流体沿板面向前流动,速度受影响的区域逐渐扩大,即在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上产生了速度梯度。速度降为主体流速的99%以内的区域称为流动边界层。由于边界层的形成,将流体沿壁面的流动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壁面附近流速变化较大的边界层区域;一个是离壁面较远、流速基本不变的主流区域。边界层内的速度梯度较大,流体流动阻力主要集中在该层中。

边界层有层流边界层与湍流边界层之分。在壁面的前缘,边界层由于刚开始形成而很薄,层内的流体速度很小,整个边界层内均为层流,称为层流边界层;离壁面前缘一段距离后,边界层内的流动由层流转为湍流,此后的边界层称为湍流边界层。在湍流边界层内紧靠壁面处有一薄层流体做层流流动,称为层流内层。当流体在圆管内做湍流流动时,从壁面到管中心分为层流内层、过渡层和湍流层主体3个区域。在湍流主体中,由于质点脉动,径向的传递过程快;而在层流内层中径向的传递只能靠分子运动,因此,层流内层成为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层流内层的厚度与流体的湍动程度有关,流体的湍动程度越高,即Re越大,层流内层越薄。层流内层虽薄但却对传质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此理论原理,设计人设计了一种能将吸收塔壁分布的烟气向吸收塔中心聚拢的“聚能环”,通过该装置能够使吸收塔中的烟气湍流程度更大,将吸收塔壁附近烟气向塔中心聚拢,增加烟气与吸收浆液的接触,并且有利于烟气与吸收液的传质过程,并且避免了烟气从塔壁逃逸“溜走”达到脱硫效率提高1~3%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聚能环装置,能将吸收塔壁分布的烟气向吸收塔中聚拢的“聚能环”,通过该装置能够使吸收塔中的烟气湍流程度更大,将吸收塔壁附近烟气向塔中心聚拢,增加烟气与吸收浆液的接触,并且有利于烟气与吸收液的传质过程,并且避免了烟气从塔壁逃逸“溜走”达到脱硫效率提高1~3%左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聚能环装置,包括环形聚能环本体,所述聚能环本体紧密贴近塔体内壁设置,所述聚能环本体由12个聚能环环板拼接而成,所述聚能环环板各自通过底部的聚能环支架安装于塔壁上,所述聚能环环板设有加强筋,所述聚能环环板宽度为3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能将吸收塔壁分布的烟气向吸收塔中心聚拢,通过该装置能够使吸收塔中的烟气湍流程度更大,将吸收塔壁附近烟气向塔中心聚拢,增加烟气与吸收浆液的接触,并且有利于烟气与吸收液的传质过程,并且避免了烟气从塔壁逃逸“溜走”达到脱硫效率提高1~3%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附图中:1、聚能环本体;2、聚能环环板;3、聚能环支架;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一种高效聚能环装置,包括环形聚能环本体1,所述聚能环本体1紧密贴近塔体内壁设置,所述聚能环本体1由12个聚能环环板2拼接而成,所述聚能环环板2各自通过底部的聚能环支架3安装于塔壁上,所述聚能环环板2设有加强筋4,所述聚能环环板2宽度为30cm。

在两层高效喷淋层装置之间设置了一层高效聚能环装置。工作时烟气进入吸收塔经过双旋双汇紊合装置形成向上的湍急气流与高效喷淋层装置自上而下的浆液形成可控的湍流空间,使气液固三相充分接触提高传质效率,实现二氧化硫的深度脱除。但吸收塔内壁边缘烟气流速较小属于层流状态,喷淋层喷淋液体与烟气传质能力降低导致吸收塔壁附近烟气中SO2捕捉较少,致使SO2有逃逸影响脱硫效率。这时在两层高效喷淋层装置之间增加一层高效聚能环装置。高效聚能环装置能将吸收塔壁分布的烟气向吸收塔中心聚拢,通过该装置能够使吸收塔中的烟气湍流程度更大,将吸收塔壁附近烟气向塔中心聚拢,增加烟气与吸收浆液的接触,并且有利于烟气与吸收液的传质过程,并且避免了烟气从塔壁逃逸“溜走”达到脱硫效率提高1~3%左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